CN209217768U - 无线充电宝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7768U
CN209217768U CN201920076700.7U CN201920076700U CN209217768U CN 209217768 U CN209217768 U CN 209217768U CN 201920076700 U CN201920076700 U CN 201920076700U CN 209217768 U CN209217768 U CN 209217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reless
control circuit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67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贡献
杨勇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67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7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7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7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宝,包括:电芯;升降压模块;充放电管理单元;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无线控制电路;以及无线发射线圈。这种无线充电宝的充放电管理单元检测到输入接口与外部供电电连接时,升降压模块与无线控制电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此时如果无线充电宝对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由外部供电通过输入接口持续对无线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电芯此时只被充电,没有放电过程,损耗相对较低,从而无线充电宝的整体发热较低。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宝。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常用的移动终端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智能手机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充电宝作为最合适的电量供给装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地应用。
现代社会拥有两部手机人士逐渐增多,只能为一部手机进行充电的模式逐步无法满足当今用户的实际需求,充电中接打电话,办公上网,休闲娱乐又会有安全隐患,无线充电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充电宝和无线充电技术结合形成无线充电宝应运而生,无线充电宝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电子设备充电,也可以通过有线充电的方式为电子设备充电。
然而,传统的无线充电宝在自充的时候如果同时对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宝的电芯需要同时实现充电和放电,此时会产生较大的损耗,从而带来严重的发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边冲边放并且发热较低的无线充电宝。
一种无线充电宝,包括;
电芯;
升降压模块,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与所述升降压模块电连接,从而对所述升降压模块进行控制;
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供电,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从而对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外部供电是否电连接进行检测;
输出接口,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无线控制电路,所述无线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并且所述无线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还用于与所述升降压模块电连接;以及
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
当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检测到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外部供电电连接时,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控制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无线控制电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并且所述输入接口持续对所述无线控制电路进行供电。
这种无线充电宝的充放电管理单元检测到输入接口与外部供电电连接时,升降压模块与无线控制电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此时如果对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由外部供电通过输入接口持续对无线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电芯此时只被充电,没有放电过程,损耗相对较低,从而无线充电宝的整体发热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宝的模块原理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宝的无线发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无线充电宝100,包括外壳110、电芯120、保护电路130、升降压模块140、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有线控制电路160、无线控制电路170和无线发射线圈180。
外壳110内设有容纳腔,外壳110上设有输入接口112、按钮114和输出接口116。
电芯120、保护电路130、升降压模块140、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有线控制电路160、无线控制电路170和无线发射线圈180均设置在外壳110的容纳腔内。
电芯120和保护电路130直接电连接,其他任何模块与电芯120的电连接,都是通过保护电路130实现。
保护电路130为电芯120提供最后一重硬件层面的保护,该保护作用通常在软件保护失效时起作用。
目前商品化的无线充电宝中,大部分都会配置保护电路130。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保护电路130也可以省略,通过软件保护实现电芯120的保护。
升降压模块140通过保护电路130与电芯120电连接。
升降压模块140用于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升压和降压。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升降压模块140为BUCK-BOOST电路。
充放电管理单元150与升降压模块140电连接,从而对升降压模块140进行控制。
充放电管理单元150还分别与有线控制电路160和无线控制电路170电连接,从而对有线控制电路160和无线控制电路170进行管理。
输入接口112用于电连接外部供电,升降压模块140与输入接口112电连接,充放电管理单元150与输入接口112电连接,从而对输入接口112与外部供电是否电连接进行检测。
升降压模块140还与输出接口116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升降压模块140通过有线控制电路160与输出接口116电连接。
无线控制电路170的输入端与输入接口112电连接,并且无线控制电路170的输入端还用于与升降压模块140电连接。
无线控制电路170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线圈180电连接。
结合图1,有线控制电路160和无线控制电路170并联后与升降压模块140电连接,这就使得有线控制电路160和无线控制电路170的输入电压是相同的。
然而,无线发射线圈180和输出接口116所需求的电压很可能是不同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有线控制电路160和无线控制电路170进行相应的调节,以解决该问题。
除此之外,有线控制电路160和无线控制电路170还具有其他功能,在此不在赘述。
当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检测到输入接口112与外部供电电连接时,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控制升降压模块140与无线控制电路170之间的电连接断开,并且输入接口112持续对无线控制电路170进行供电。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检测到输入接口112与外部供电电连接,就会控制控制升降压模块140与无线控制电路170之间的电连接断开,并且输入接口112持续对无线控制电路170进行供电。该判断和操作过程与其他条件无关,例如,当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检测到输入接口112与外部供电电连接时,不管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此时是否接收到其他信号,均不做出影响上述结果的操作。
按钮114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生成无线充电信号,按钮114与充放电管理单元150连接,从而充放电管理单元150用于接收无线充电信号。
当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检测到输入接口112没有与外部供电电连接,并且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时,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控制升降压模块140在时间Δt内对无线控制电路170进行持续供电。
时间Δt可以为10s~10min。优选的,Δt可以为20s、30s、40s、...、300s。
当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检测到输入接口112没有与外部供电电连接,并且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没有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时,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控制升降压模块140与无线控制电路170之间的电连接断开。从而避免无线控制电路170持续放电,造成无线充电宝100的待机损耗过大。
这种无线充电宝100的充放电管理单元150检测到输入接口112与外部供电电连接时,升降压模块140与无线控制电路170之间的电连接断开,此时如果对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由外部供电通过输入接口112持续对无线控制电路160进行供电,电芯120此时只被充电,没有放电过程,损耗相对较低,从而无线充电宝100的整体发热较低。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无线发射线圈180包括第一发射线圈182和第二发射线圈184。第一发射线圈182和第二发射线圈184并联后与无线控制电路170电连接。
第一发射线圈182的直径大于第二发射线圈184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一发射线圈182用于进行第一类型设备的充电,第二发射线圈174用于进行第二类型设备的充电,第一类型设备的功率大于第二类型设备的功率。
本申请中,第一类型设备一般指充电功率在1w~100w之间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音箱、等。
本申请中,第二类型设备一般指充电功率在小于1w的设备,例如,无线耳机盒、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
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发射线圈184整体套设在第一发射线圈182内,即,第二发射线圈184位于第一发射线圈的线圈本体围成的无线充电识别区内。
当放入第二类型设备时,第二发射线圈184与第二类型设备匹配,第二发射线圈184工作。
当放入第一类型设备时,第一发射线圈182与第一类型设备匹配,第一发射线圈182工作。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射线圈182和第二发射线圈184间隔设置,从而在无线充电宝100的外表面形成两个无线充电感应区,两个无线充电感应区分别用于第一类型设备和第二类型设备的无线充电。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无线控制电路170包括第一无线控制电路和第二无线控制电路,第一无线控制电路与第一无线发射线圈182电连接后组成第一无线发射模组,第二无线控制电路与第二无线发射线圈184电连接后组成第二无线发射模组,第一无线发射模组和第二无线发射模组分别与升降压模块140电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
升降压模块,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与所述升降压模块电连接,从而对所述升降压模块进行控制;
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电连接外部供电,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
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从而对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外部供电是否电连接进行检测;
输出接口,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无线控制电路,所述无线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并且所述无线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还用于与所述升降压模块电连接;以及
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
当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检测到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外部供电电连接时,所述升降压模块与所述无线控制电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并且所述输入接口持续对所述无线控制电路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用于在用户的操作下生成无线充电信号,所述按钮与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连接,从而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充电信号;
当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检测到所述输入接口没有与所述外部供电电连接,并且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接收到所述无线充电信号时,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控制所述升降压模块在时间Δt内对所述无线控制电路进行持续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Δt为10s~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和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并联;
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发射线圈用于进行第一类型设备的充电,所述第二发射线圈用于进行第二类型设备的充电,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射线圈整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发射线圈内,或者,所述第二发射线圈和所述第一发射线圈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无线控制电路和第二无线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无线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后组成第一无线发射模组,所述第二无线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无线发射线圈电连接后组成第二无线发射模组,所述第一无线发射模组和所述第二无线发射模组分别与所述升降压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便携式音箱;
所述第二类型设备为无线耳机盒、无线耳机或智能手表。
8.根据权利要求2、4或6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有线控制电路,所述有线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升降压模块和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并且所述升降压模块通过所述有线控制电路实现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4或6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模块为BUCK-BOOST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2、4或6所述的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容纳腔;
所述电芯、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充放电管理单元、所述无线控制电路和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容纳腔内;
所述输入接口、所述输出接口和所述按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CN201920076700.7U 2019-01-16 2019-01-16 无线充电宝 Active CN209217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6700.7U CN209217768U (zh) 2019-01-16 2019-01-16 无线充电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6700.7U CN209217768U (zh) 2019-01-16 2019-01-16 无线充电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7768U true CN209217768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6700.7U Active CN209217768U (zh) 2019-01-16 2019-01-16 无线充电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776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233A (zh) * 2020-12-14 2021-03-26 东莞市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无线充电宝
CN114336993A (zh) * 2022-01-12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CN114336993B (zh) * 2022-01-12 2024-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4233A (zh) * 2020-12-14 2021-03-26 东莞市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无线充电宝
CN114336993A (zh) * 2022-01-12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WO2023134633A1 (zh) * 2022-01-12 2023-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充电方法、芯片、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电子设备
CN114336993B (zh) * 2022-01-12 2024-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和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7963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耳机
CN207802280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耳机充电装置
CN204967898U (zh) 一种可无线/有线双模充电的手机外壳
CN209217768U (zh) 无线充电宝
CN203434644U (zh) 无线充电电池
CN208094292U (zh) 无线耳机充电装置、无线耳机以及充电系统
CN204967384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电池包
CN207588496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US10164461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back cover mobile power supply
CN208971248U (zh) 无线充电宝
CN21248617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宝手机壳
CN21150219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直播支架
CN101471462A (zh) 手机电池对充方法
CN209539602U (zh) 便携式充电风扇
CN202840555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供电装置
CN20479429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
CN205986257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07542840U (zh) 一种无线充电插座
CN206283638U (zh) 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
CN21447985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开机控制装置
CN205811598U (zh) 一种随时可用快速无紊流智能充电装置
CN106602742B (zh) 背包内嵌储能装置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893951Y (zh) 一种充放电单接口备用电池
CN214205008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01032641Y (zh) Usb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