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9703U -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9703U
CN217519703U CN202221176842.9U CN202221176842U CN217519703U CN 217519703 U CN217519703 U CN 217519703U CN 202221176842 U CN202221176842 U CN 202221176842U CN 217519703 U CN217519703 U CN 217519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ace ring
light source
plate
emitt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68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吕江鹏
程琳琳
陈亮
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ian Group Tospo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ian Group Tosp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ian Group Tospo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ian Group Tosp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768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9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9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9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LED照明灯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包括面环,面环的内部设有扩散板,扩散板的上方设有整圈凸筋,凸筋的上方依次设有导光板、反光纸和后盖,后盖与面环通过螺钉连接,面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光源条。本实用新型凸筋使导光板与扩散板之间形成光层间隙,使入射光经过扩散板后在出光面形成柔和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使得发光均匀柔和;本实用新型在光源间距过大的情况下,出光面也没有颗粒光感,能保证光感均匀柔和,可进一步减少灯珠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贴光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照明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侧发光灯具的光学设计是:扩散板、导光板和反光纸相互贴合,导光板导出光线,反光纸反光,扩散板将光线漫反射出来,然而,该设计有一个缺陷,就是光源的距离不能太远,否则会有光源颗粒点,尤其是调色和全彩灯具会涉及到三种光源,白光、暖光和彩色光源,侧发光的灯具光源排布都在一条直线上,这会导致光源的排布间距加大,颗粒感明显,如果降低扩散板的雾度会降低整灯光学效率。
另外,市面上侧发光智能灯具的Wifi模块一般都放置在分体的驱动板上,需要用七根线连接驱动板和光源板,增加成本和影响焊接效率,如果安装在铝扣板或者金属吊顶的天花板上会影响信号传输,安装条件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具有柔和光色,降低光源颗粒感,不仅在视觉上更加舒适,还可以降低光源数量,降低光源贴装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包括面环,面环的内部设有扩散板,扩散板的上方设有整圈凸筋,凸筋的上方依次设有导光板、反光纸和后盖,后盖与面环通过螺钉连接,面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光源条。
为了保证散热效果,进一步地,光源条与面环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
为了保证散热效果,进一步地,面环的外侧壁上设有密集的散热鳍片。
为了用于整灯的安装,进一步地,面环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
为了便于弹簧与面环的安装,进一步地,面环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弹簧的安装支架。
为了不使用防水硅胶圈也可实现防水功能,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和灯具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扩散板的底面上设有整圈凹槽,面环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为了提高信号传输,不影响信号传输,进一步地,还包括Wifi模块小板,Wifi模块小板设置在反光纸上方的中间位置。
为了将七芯线改为两芯线,降低成本,提高产线焊接效率,进一步地,Wifi模块小板与光源条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凸筋使导光板与扩散板之间形成光层间隙,使入射光经过扩散板后在出光面形成柔和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使得发光均匀柔和;
2、本实用新型在光源间距过大的情况下,出光面也没有颗粒光感,能保证光感均匀柔和,可进一步减少灯珠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贴光源效率;
3、本实用新型扩散板的底面上设有整圈凹槽,面环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面环与扩散板之间通过凸起嵌入至凹槽内连接,不使用防水硅胶圈也可实现防水功能,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和灯具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Wifi模块小板,Wifi模块小板设置在反光纸上方的中间位置,可提高信号传输,因灯体中心位置材料均为塑料,从而不会影响信号传输;
5、本实用新型Wifi模块小板与光源条焊接,可以将七芯线改为两芯线,降低成本,提高产线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面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盖;2、导光板;3、扩散板;31、凸筋;32、凹槽;4、面环;41、凸起;42、散热鳍片;43、安装支架;5、弹簧;6、光源条;7、反光纸;8、Wifi模块小板;9、光层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包括面环4,面环4的内部设有扩散板3,扩散板3的上方设有整圈凸筋31,凸筋31的上方依次设有导光板2、反光纸7和后盖1,后盖1与面环4通过螺钉连接,面环4的内侧壁上设有光源条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筋31使导光板2与扩散板3之间形成光层间隙9,使入射光经过扩散板3后在出光面形成柔和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使得发光均匀柔和;同时在光源间距过大的情况下,出光面也没有颗粒光感,能保证光感均匀柔和,可进一步减少灯珠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贴光源效率。
具体的,光源条6与面环4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散热效果。
具体的,面环4的外侧壁上设有密集的散热鳍片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散热效果。
具体的,面环4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整灯的安装。
具体的,面环4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弹簧5的安装支架4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弹簧5与面环4的安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扩散板3的底面上设有整圈凹槽32,面环4上设有与凹槽32相对应的凸起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环4与扩散板3之间通过凸起41嵌入至凹槽32内连接,不使用防水硅胶圈也可实现防水功能,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和灯具使用寿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还包括Wifi模块小板8,Wifi模块小板8设置在反光纸7上方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信号传输,因灯体中心位置材料均为塑料,从而不会影响信号传输。
具体的,Wifi模块小板8与光源条6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七芯线改为两芯线,降低成本,提高产线焊接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凸筋31使导光板2与扩散板3之间形成光层间隙9,使入射光经过扩散板3后在出光面形成柔和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使得发光均匀柔和;本实用新型在光源间距过大的情况下,出光面也没有颗粒光感,能保证光感均匀柔和,可进一步减少灯珠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贴光源效率;本实用新型扩散板3的底面上设有整圈凹槽32,面环4上设有与凹槽32相对应的凸起41,面环4与扩散板3之间通过凸起41嵌入至凹槽32内连接,不使用防水硅胶圈也可实现防水功能,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和灯具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Wifi模块小板8,Wifi模块小板8设置在反光纸7上方的中间位置,可提高信号传输,因灯体中心位置材料均为塑料,从而不会影响信号传输;本实用新型Wifi模块小板8与光源条6焊接,可以将七芯线改为两芯线,降低成本,提高产线焊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包括面环,其特征在于:面环的内部设有扩散板,扩散板的上方设有整圈凸筋,凸筋的上方依次设有导光板、反光纸和后盖,后盖与面环通过螺钉连接,面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光源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条与面环通过导热双面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的外侧壁上设有密集的散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弹簧的安装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底面上设有整圈凹槽,面环上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Wifi模块小板,Wifi模块小板设置在反光纸上方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小板与光源条焊接。
CN202221176842.9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Active CN217519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6842.9U CN217519703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6842.9U CN217519703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9703U true CN217519703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6842.9U Active CN217519703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9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6723B2 (en) Fluorescence-like LED illumination unit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215764857U (zh) 光电模组及应用所述光电模组的led灯具
CN217519703U (zh) 一种利用光层间隙柔光的侧发光智能灯
CN203322814U (zh) 一种大角度led球泡灯
CN202082680U (zh) 组合式易散热led筒灯光源引擎
CN202142576U (zh) Led支架模块
CN210717342U (zh) Led车灯
TWI391602B (zh) 燈具
CN201028337Y (zh) 配光led灯
CN209782281U (zh) 高折射率led灯管
CN210891278U (zh) 一种高光效直下式led面板灯
CN203363918U (zh) 一种车用昼间行车灯
CN217816577U (zh) 一种一体式侧发光rgb模组光源
EP3521693B1 (en) Light-diffusing lamp shade and panel lamp having same
CN217382784U (zh) 一种用于高位制动灯的内灯罩结构
CN219510660U (zh) 一种反光灯杯
CN217584280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多场景应用的led灯具
CN211600402U (zh) 一种反射式地铁面板灯
CN220828805U (zh) 一种车用氛围灯板
CN216079644U (zh) 一种汽车车灯
CN210800802U (zh) 一种透镜、透镜组和灯具
CN220707186U (zh) 一种两边斜侧发光的灯头结构
CN220249777U (zh) 一种夜灯
CN216591312U (zh) 一种带隐藏式花纹渐进显示的手球
CN218599484U (zh) 一种轻薄型防眩光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