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7480U -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7480U
CN217517480U CN202221398059.7U CN202221398059U CN217517480U CN 217517480 U CN217517480 U CN 217517480U CN 202221398059 U CN202221398059 U CN 202221398059U CN 217517480 U CN217517480 U CN 217517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vortex
dredging
outle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80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银芝
殷梦思
李红
杨新慧
方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80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7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7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74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以及设于主体两端的基座,基座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基座上还设有驱动挡板滑动升降对排水口进行活动封堵的收卷装置,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对经过排水口的水流进行减速的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扰流轴,所述扰流轴转动设置于排水口的内侧壁,所述扰流轴上设有扰流叶片,且所述扰流叶片活动伸入水流中。本申请具有减缓水流速度,减少下游河道的水土流失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背景技术
挡水坝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于挡水、储水的关键建筑物。其既要起到挡水、储水的作用,同时当出现大流量积水时,挡水坝又需要及时将多余的积水排出至下游河道内,以保证建筑以及上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一篇申请号为202123103921.5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工混合挡水坝,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为弧形,所述主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设置为“L”型,所述基座的内侧拐角处设置有导流圆角,所述基座的一侧面下端贯穿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中部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上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滑动槽的内腔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挡水板,且挡水板与排水口的内腔活动插接,所述基座上安装有驱动挡水板在滑动槽内滑动的收卷装置,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安装于基座上端,且收卷辊的两端均缠绕有钢丝绳,两个钢丝绳分别贯穿两个圆孔且分别与挡水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技术人员驱动收卷辊转动,从而驱动钢丝绳在圆孔中升降,进而驱动挡水板在滑动槽内进行升降滑动,从而控制排水口的开口大小,使水坝达到储水或者排水的目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通过上述水坝进行排水时,当水流速度过大时,水流通过排水孔直接冲击到下游河道,容易造成下游河道的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减少下游河道的水土流失。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包括主体以及设于主体两端的基座,基座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基座上还设有驱动挡板滑动升降对排水口进行活动封堵的收卷装置,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对经过排水口的水流进行减速的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扰流轴,所述扰流轴转动设置于排水口的内侧壁,所述扰流轴上设有扰流叶片,且所述扰流叶片活动伸入水流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泄压排水时,技术人员通过收卷装置驱动挡板升起,使水流通过排水口,此时水流冲击扰流叶片,驱动扰流叶片以及扰流轴转动,扰流叶片对水流进行减速,使流出排水口的水流速度变缓,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冲击,从而保护下游河道的河床,有助于防护下游河床的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可选的,所述扰流组件还包括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转动设置于排水口内,且沿水流方向所述旋转叶片位于扰流叶片的一侧,所述旋转叶片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扰流叶片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通过排水口时,通过扰流叶片进行预减速,水流经过扰流叶片冲击旋转叶片,驱使旋转叶片转动,对水流进行进一步的减速;由于旋转叶片与扰流叶片的转动轴线相垂直,旋转叶片与扰流叶片互相配合,对经过排水口的水流方向进行改变,从而减缓水流的流速,进而减少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击。
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主体迎水侧的淤泥进行清理的清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坝进行排水和储水时,主体的迎水侧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泥沙淤积,通过设置的清淤组件对主体迎水侧的淤泥进行清理,减少泥沙淤积导致的河床变高,从而减少泥沙淤积降低水坝的储水、拦水性能,提升水坝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清淤组件包括清淤叶片,所述清淤叶片转动设置于主体的迎水侧,所述清淤叶片的一端与河床表面活动贴合,且所述清淤叶片的转动轴线与基座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所述主体上设有用于对清淤叶片进行驱动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清淤时,技术人员通过调节件驱动清淤叶片转动,清淤叶片的一端贴合河床表面刮动,对堆积于河床表面的淤泥进行搅动,将淤泥搅散后随着水流从排水口排出,从而对主体迎水侧的淤泥进行清理,进而提升水坝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杆,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河床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排水口的侧壁且与扰流轴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迎水侧开设有与安装孔相连通的调节孔,所述清淤叶片靠近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淤轴,所述清淤轴远离清淤叶片的一端贯穿调节孔且与调节孔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清淤轴远离清淤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位于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上同轴固定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时,水流冲击扰流叶片,使扰流叶片以及扰流轴转动,带动与扰流轴相连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杆上的锥齿轮同步转动,带动与锥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齿轮固定的清淤轴转动,进而驱动清淤叶片转动对河床表面的淤泥进行刮动,使淤泥随着水流从排水口流出,完成对主体迎水侧淤泥的清理,通过水流冲击扰流叶片的同时带动清淤叶片转动,泄压排水时即可完成淤泥的清理,无需人为操作清淤,操作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源即可同时完成水流的减缓与淤泥的清理,节约能源。
可选的,所述清淤叶片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清淤叶片沿河床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相邻两组清淤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清淤时,多组清淤叶片转动,沿河床宽度方向更大范围的清理河床表面的淤泥,进而对河床表面淤泥的清理更加充分,减少淤泥在主体迎水侧的残留,使淤泥的清除更加彻底,进而提升水坝的使用寿命;且相邻两组清淤叶片转动时的转动方向相反,转动时相邻两组清淤叶片互相扰乱,使淤泥的打散更加充分,进一步提升淤泥的清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锥齿轮也设有多组,多组所述锥齿轮与多组清淤叶片一一对应,且相邻的两组所述锥齿轮的大端朝向小端的方向互相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淤时,水流冲击扰流叶片带动扰流轴以及连接杆转动时,通过设置的多组锥齿轮同时带动多组清淤叶片转动,无需额外的动力源,节约能源,且相邻的锥齿轮大端朝向小端的方向互相相反,使同步转动时相邻的两组传动齿轮转动方向相反,进而驱动两组相邻的清淤叶片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淤泥的搅动更加充分。
可选的,所述清淤叶片远离清淤轴的一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河床底部活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刮板增加清淤叶片与河床的接触面积,提升清淤的速度,且在清淤叶片转动时,刮板贴合河床表面刮动,将河床表面的淤泥进行刮除搅散,使淤泥的清理更加高效彻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转动设置于排水口内的旋转叶片以及扰流叶片,对通过排水口的水流进行扰流减速,使通过排水口的水流速度变缓,减少对下游河道的冲击力,进而减少下游河道的水土流失;
2.通过设置的清淤组件,对主体迎水侧的淤泥进行清理,减少淤泥的堆积,从而提升水坝的储水、挡水性能,提升水坝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的调节件,在挡水坝进行泄压排水时,减缓水流速度的同时带动清淤叶片转动对淤泥进行清理,无需人为操作即可完成淤泥的清理,操作简单,且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源,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基座;21、排水口;22、挡板;23、滑动槽;3、收卷装置;4、扰流组件;41、扰流轴;42、扰流叶片;43、旋转叶片;44、旋转轴;5、清淤组件;51、清淤叶片;511、刮板;52、调节件;521、锥齿轮;522、连接杆;523、安装孔;524、清淤轴;525、调节孔;526、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参照图1和图2,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包括主体1,主体1竖直固定于河床上,且主体1为矩形体,主体1沿河床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2,基座2的下端开设有用于泄压排水的排水口21,排水口21贯穿基座2布设,排水口21远离河床的内侧壁开设有滑动槽23,滑动槽23的开设方向与基座2的高度方向相一致,滑动槽23内滑动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的滑动方向与滑动槽23的开设方向相一致,挡板22对排水口21进行活动封堵;基座2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挡板22升降的收卷装置3,排水口21内还设有用于减缓水流速度的扰流组件4,主体1的迎水侧还设有用于对主体1迎水侧的淤泥的清淤组件5;在需要泄压排水时,技术人员通过收卷装置3控制挡板22升起,使排水口21开启,清淤组件5对河床内的淤泥和水进行搅散,搅散后的水流通过排水口21内的扰流组件4进行减速后排放至下游河道,完成泄压和清淤;当需要储水时,技术人员通过收卷装置3控制挡水板降下,使排水口21闭合,水流无法通过排水口21,进而开始蓄水。
参照图2,扰流组件4包括扰流轴41,扰流轴41转动设置于排水口21内,扰流轴41垂直于基座2的高度方向布设且位于挡板22远离迎水侧的一侧,扰流轴41的转动轴线与基座2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扰流轴4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扰流叶片42,多个扰流叶片42沿扰流轴41的周长方向间隔均匀布设,且扰流叶片42远离扰流轴41的一端活动伸入水流中;排水口21中还设有旋转轴44,旋转轴44位于扰流叶片42远离挡板22的一侧,旋转轴44的两端分别与排水口21的相对两侧壁转动连接,旋转轴44的布设方向以及转动轴线均与基座2的高度方向相一致,旋转轴4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旋转叶片43,多个旋转叶片43沿旋转轴44的周长方向间隔布设,在本实施例中,扰流叶片42设有八个,旋转叶片43也设有八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扰流叶片42和旋转叶片4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三个、四个等,布设方式与本实施例相一致;当需要水坝进行泄压放水时,技术人员将挡板22升起,水流冲击扰流叶片42和旋转叶片43,带动扰流叶片42和旋转叶片43转动,扰流叶片42和旋转叶片43的旋转方向垂直,因而使通过排水口的水流方向进行改变,从而对通过排水口21的水流进行扰流减速。
参照图1和图3,清淤组件5包括清淤叶片51,清淤叶片51设有多组,多组清淤叶片51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在本实施例中,清淤叶片51设有四组,在其他实施例中,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主体1长度将清淤叶片51的数量调整为两组、三组、五组等,布设方式与本实施例相一致;清淤叶片51靠近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淤轴524,清淤轴524垂直于主体1的迎水侧布设,且清淤轴524与主体1的迎水侧转动连接,清淤轴524的转动轴线与基座2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清淤叶片51远离清淤轴5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511,刮板511与河床底部活动贴合。
参照图3和图4,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清淤叶片51转动的调节件52,调节件52包括连接杆522,主体1靠近基座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523,安装孔523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连接杆522设于安装孔523内,且连接杆522的布设方向与安装孔523的开设方向相一致,连接杆522的两端分别贯穿基座2的两侧壁并与基座2的侧壁转动连接,连接杆522的转动轴线与主体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连接杆52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排水口21内,且连接杆5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排水口21内的扰流轴41固定连接;主体1的迎水侧开设有与安装孔523相连通的调节孔525,清淤轴524远离清淤叶片51的一端贯穿调节孔525且与调节孔525的侧壁转动连接,清淤轴524贯穿调节孔5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26,连接杆522上同轴固定有锥齿轮521,传动齿轮526与锥齿轮521相啮合;锥齿轮521设有多组,多组锥齿轮521与多组清淤叶片51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锥齿轮521的数量与清淤叶片51的组数相一致且均为四组,多组锥齿轮521沿连接杆52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且相邻两组锥齿轮521大端朝向小端的方向互相相反;在水坝进行泄压排水时,水流通过排水口21冲击扰流叶片42,带动扰流轴41以及连接杆522转动,连接杆522上的锥齿轮52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与锥齿轮521相啮合的传动齿轮526转动,进而带动清淤叶片51转动,清淤叶片51上的刮板511对河床上淤泥进行刮除搅散,由于相邻两组锥齿轮521的朝向相反,因而相邻两组清淤叶片51的转动方向相反,使两组清淤叶片51之间的水流方向不一致,使淤泥的搅散更加充分,进而提升淤泥的清除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进行拦截水流进行储水时,技术人员通过收卷装置3驱动挡板22下降对排水口21进行封堵,水流无法通过排水口21,开始储水;在需要泄压排水时,技术人员通过收卷装置3驱动挡板22升起,使排水口21开放,水流通过排水口21冲击扰流叶片42以及旋转叶片43,扰流叶片42以及旋转叶片43转动对水流进行扰流减速,同时扰流轴41转动,带动连接杆522转动,通过相啮合的锥齿轮521以及传动齿轮526,驱动清淤叶片51转动,对主体1迎水侧的淤泥进行搅散,使淤泥随着水流从排水口21排出,减少淤泥在主体1迎水侧的堆积,实现减缓水流速度和淤泥清理的同步进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包括主体(1)以及设于主体(1)两端的基座(2),基座(2)下部开设有排水口(21),所述排水口(21)内开设有滑动槽(23),所述滑动槽(23)内滑动设置有挡板(22),所述基座(2)上还设有驱动挡板(22)滑动升降对排水口(21)进行活动封堵的收卷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还设有用于对经过排水口(21)的水流进行减速的扰流组件(4),所述扰流组件(4)包括扰流轴(41),所述扰流轴(41)转动设置于排水口(21)的内侧壁,所述扰流轴(41)上设有扰流叶片(42),且所述扰流叶片(42)活动伸入水流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4)还包括旋转叶片(43),所述旋转叶片(43)转动设置于排水口(21)内,沿水流方向所述旋转叶片(43)位于扰流叶片(42)的一侧,所述旋转叶片(4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扰流叶片(42)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主体(1)迎水侧的淤泥进行清理的清淤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组件(5)包括清淤叶片(51),所述清淤叶片(51)转动设置于主体(1)的迎水侧,所述清淤叶片(51)的一端与河床表面活动贴合,且所述清淤叶片(51)的转动轴线与基座(2)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所述主体(1)上设有用于对清淤叶片(51)进行驱动的调节件(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52)包括连接杆(522),所述主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523),所述安装孔(523)沿河床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连接杆(522)转动设置于安装孔(523)内,所述连接杆(522)的一端贯穿排水口(21)的侧壁且与扰流轴(4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迎水侧开设有与安装孔(523)相连通的调节孔(525),所述清淤叶片(51)靠近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淤轴(524),所述清淤轴(524)远离清淤叶片(51)的一端贯穿调节孔(525)且与调节孔(52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清淤轴(524)远离清淤叶片(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26),所述传动齿轮(526)位于安装孔(523)内,所述连接杆(522)上同轴固定有锥齿轮(521),所述锥齿轮(521)与所述传动齿轮(526)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叶片(51)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清淤叶片(51)沿河床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相邻两组清淤叶片(51)的转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521)也设有多组,多组所述锥齿轮(521)与多组清淤叶片(51)一一对应,且相邻的两组所述锥齿轮(521)的大端朝向小端的方向互相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叶片(51)远离清淤轴(524)的一端设有刮板(511),所述刮板(511)与河床底部活动贴合。
CN202221398059.7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7517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8059.7U CN21751748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8059.7U CN21751748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7480U true CN217517480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8059.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7517480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7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6895U (zh) 河坝拦水闸门
WO2021042416A1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高效清淤装置
CN217517480U (zh) 一种稳固型生态拦水坝
CN108643139B (zh) 一种高效过滤的水利工程用拦河闸装置
CN220377227U (zh) 一种水坝闸门起吊装置
CN21323374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堵蓄水池
CN218233372U (zh) 一种水利工程闸口装置
CN215593911U (zh) 一种涵闸结构
CN115228782B (zh) 一种稻田养鱼的拦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726723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
CN216551789U (zh) 一种防洪排水防护结构
CN115288085A (zh) 一种对水流量进行控制调节的水利闸门及调节方法
CN113699946A (zh) 一种泄洪智能控流的水利工程设备
CN114769173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闸结构及其清洗装置
CN209722919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14656851U (zh) 一种可钝角旋转自动冲排沙槽闸
CN2108273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坝结构
CN216275554U (zh) 一种水利管理用的防阻塞式拦污栅
CN217710929U (zh) 一种新型水利工程施工用河道清淤设备
CN219033078U (zh) 一种河水导流装置
CN219793870U (zh) 一种可调整水体流向的水利隔栏
CN219568734U (zh) 一种水利管理用防洪的河道管理装置
CN111320219B (zh) 一种用于受污染流域污染物去除的生态修复装置
CN116289836A (zh) 一种便于清除表面漂浮物的水利闸门
CN221001355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