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6431U -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6431U
CN217516431U CN202221236842.3U CN202221236842U CN217516431U CN 217516431 U CN217516431 U CN 217516431U CN 202221236842 U CN202221236842 U CN 202221236842U CN 217516431 U CN217516431 U CN 217516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wire feeding
wheel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68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伟
黄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aifan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aifan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aifan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aifan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68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6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6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6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送线设备,涉及线材输送领域。自动送线设备包括机架、线盘和送线装置,线盘和送线装置均设于机架;送线装置包括驱动件、主动轮和从动压轮,驱动件可驱动主动轮转动,从动压轮用于将线材压于主动轮上,以使线材受主动轮带动。从动压轮将线材压于主动轮上,当驱动件驱动主动轮转动时,线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受主动轮带动,从线盘上放卷,从而实现主动送线,且线材的移动速度由主动轮的转速决定,稳定可控。根据后续的加工设备牵拉线材的平均速度设置主动轮的转速,能够避免线盘处线材的速度波动,不会出现线盘跟不上线材的速度变化的情况,进而避免线材过于张紧和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加工或使用线材时,往往将储存线材的线盘转动架设在支架上,由后续的加工设备牵拉线材,带动线盘转动以实现放线。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工设备牵拉线材的速度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加工设备牵拉线材的速度增大时,线盘的转速也需要相应增加。但是,线盘的转动惯量较大,线盘的转速难以随线材速度的改变而即时变化,可能会导致线材过于张紧,甚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包括机架、线盘和送线装置,所述线盘和所述送线装置均设于所述机架;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驱动件、主动轮和从动压轮,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压轮用于将线材压于所述主动轮上,以使所述线材受所述主动轮带动。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滑块和调节组件;
所述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主动轮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从动压轮与所述主动轮的连线方向,所述从动压轮转动设于所述滑块;
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滑块的位置,以改变所述从动压轮与所述主动轮的间距。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滑块上固设有拨杆,所述拨杆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摆杆和调节件,所述摆杆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摆杆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拨杆穿入的条形槽,所述调节件可驱动所述摆杆摆动。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摆杆绕第三方向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摆杆上设有限位杆;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滑槽、中间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中间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限位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中间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可通过所述限位杆限制所述摆杆的摆动范围,以限制所述滑块的滑动范围。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自动送线设备还包括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用于使经过所述主动轮的所述线材张紧。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力座、张力臂和阻力弹簧;
所述张力座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张力臂转动设于所述张力座,所述张力臂上设有绕线轮,所述阻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张力座相连,所述阻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张力臂相连。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阻力弹簧为拉簧,所述阻力弹簧远离所述张力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筒;
所述张力控制装置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位于所述张力座背向所述阻力弹簧的一侧,所述调节手柄穿设于所述张力座,并与所述调节筒螺纹配合。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自动送线设备还包括旋转导向装置,所述旋转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放卷后的所述线材沿所述线盘的轴线延伸。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旋转导向装置包括旋转架、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
所述旋转架绕所述线盘的轴线转动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转动设于所述旋转架,且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线盘的侧面,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线盘的轴线相切。
作为对所述自动送线设备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驱动件为动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从动压轮将线材压于主动轮上,当驱动件驱动主动轮转动时,线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受主动轮带动,从线盘上放卷,从而实现主动送线,且线材的移动速度由主动轮的转速决定,稳定可控。根据后续的加工设备牵拉线材的平均速度设置主动轮的转速,能够避免线盘处线材的速度波动,不会出现线盘跟不上线材的速度变化的情况,进而避免线材过于张紧和断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旋转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送线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限位杆与限位板之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自动送线设备中阻力弹簧、调节筒与张力座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机架;110-水平调节脚轮;120-导向板;200-线盘;300-旋转导向装置;310-旋转架;320-第一导向轮;330-第二导向轮;340-中间导向轮;350-锁定组件;351-刹盘;352-刹块;353-杠杆;354-连杆;355-弹簧;360-触发组件;361-凸轮;362-悬杆;363-触动轮;400-送线装置;410-安装座;411-转轴;412-限位板;412a-第一滑槽;412b-中间槽;412c-第二滑槽;420-主动轮;430-驱动件;440-从动压轮;450-滑块;451-拨杆;460-调节组件;461-摆杆;461a-条形槽;462-限位杆;500-张力控制装置;510-张力座;520-张力臂;521-绕线轮;530-阻力弹簧;531-调节筒;540-调节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送线设备,包括机架100、线盘200和送线装置400。其中,线盘200和送线装置400均设置在机架100上。
请参阅图2,具体地,送线装置400包括驱动件430、主动轮420和从动压轮440。驱动件430与主动轮420相连,能够驱动主动轮420转动。从动压力与主动轮420平行,将线材压于主动轮420上。
从动压轮440将线材压于主动轮420上,使得线材与主动轮420之间存在足够大的最大静摩擦力。当驱动件430驱动主动轮420转动时,线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受主动轮420带动,从线盘200上放卷,从而实现主动送线,且线材的移动速度由主动轮420的转速决定,稳定可控。根据后续的加工设备牵拉线材的平均速度设置主动轮420的转速,能够避免线盘200处线材的速度波动,不会出现线盘200跟不上线材的速度变化的情况,进而避免线材过于张紧和断裂。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送线设备,包括机架100、线盘200、旋转导向装置300、送线装置400和张力控制装置500。其中,线盘200、旋转导向装置300、送线装置400和张力控制装置500设有四组,且均设置在机架100上。送线装置400能够主动使线材从线盘200上放卷,并供送给后续的加工设备。旋转导向装置300在线材经过送线装置400之前对线材进行引导,张力控制装置500则在线材经过送线装置400之后使线材张紧。
具体地,机架100底部设有四个水平调节脚轮110,机架100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20。
导向板120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经过四组张力控制装置500后的线材分别从对应的导向孔内穿过,集中供送给后续的加工设备。
具体地,线盘200搁置在机架100上,线盘200的轴线竖直,线盘2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固定不动。
具体地,在线盘200固定不动的情况下,沿线盘200周向放卷的线材的位置不断变化,不利于送线装置400送线。此时,旋转导向装置300能够引导放卷后的线材沿线盘200的轴线延伸,使得经过旋转导向装置300后的线材在固定的路径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导向装置300包括旋转架310、第一导向轮320和第二导向轮330。
旋转架310绕线盘200的轴线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第一导向轮320和第二导向轮330则转动设置在旋转架310上。其中,第一导向轮320位于线盘200的侧面,第二导向轮330位于线盘200上方,且第二导向轮330的与线盘200的轴线相切。
从线盘200上放卷的线材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轮320和第二导向轮330,第一导向轮320确保线材在放卷过程中不会卡住,第二导向轮330则引导线材沿先线盘200的轴线延伸。
进一步地,旋转导向装置300还包括中间导向轮340。中间导向轮340转动设置在旋转架310上,且中间导向轮340位于第一导向轮320与第二导向轮330之间。
线材绕经第一导向轮320后,先绕过中间导向轮340,再绕经第二导向轮330。设置中间导向轮340能够避免线材与线盘200接触,进而避免线材磨损。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地,旋转导向装置300还包括锁定组件350和触发组件360。其中,锁定组件350能够将旋转架310锁定,在旋转架310受其它外力影响时防止旋转架310转动。触发组件360与锁定组件350联动,在线材开始输送后使锁定组件350将旋转架310释放。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350由刹盘351、刹块352、杠杆353、连杆354和弹簧355组成。刹盘351与旋转架310固定连接,刹块352则位于刹盘351的正上方。杠杆353与机架100铰接,杠杆353的一端与刹块352固定连接,杠杆353的另一端与连杆354铰接。连杆354通过弹簧355与张力控制装置500相连,进而与机架100相连。
弹簧355向连杆354施加向上的弹力,通过杠杆353驱使刹块352压于刹盘351上,利用摩擦力将刹盘351固定,进而将旋转架310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60由凸轮361、悬杆362和触动轮363组成。凸轮361转动设置在张力控制装置500上,进而与机架100转动连接,且凸轮361与连杆354远离杠杆353的一端相抵。悬杆362的一端与凸轮361固定连接,悬杆362的另一端与触动轮363转动连接。经过张力控制装置500后的线材先绕过触动轮363,然后从导向孔内穿过。
线材输送过程中存在张力,能够牵拉触动轮363,从而带动悬杆362摆动,进而带动凸轮361转动。凸轮361将连杆354压下,使杠杆353靠近刹块352的一端翘起,从而使刹块352与刹盘351分开,进而将旋转架310释放。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具体地,送线装置400包括安装座410、主动轮420、驱动件430、从动压轮440、滑块450和调节组件460。
安装座41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主动轮420、驱动件430、从动压轮440、滑块450和调节组件460均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安装座410上。
主动轮420的轴线水平,主动轮420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安装座410上。
驱动件430为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机壳与安装座410固定连接,动力电机的机轴则与主动轮420相连。开启动力电机后,主动轮420在动力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从动压轮440的轴线与主动轮420的轴线平行,从动压轮440和主动轮420沿第一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水平,且第一方向与主动轮420的轴线垂直,图中以x方向示意。
从动压轮440通过滑块450与安装座410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同时转动设置在滑块450上。调节组件460可调节滑块450的位置,从而改变从动压轮440与主动轮420的间距。当从动压轮440将线材压于主动轮420上时,线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受主动轮420带动,从线盘200上放卷,从而实现主动送线。
滑块450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安装座410上,滑块45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拨杆451,且拨杆451沿第二方向设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为竖直方向,图中以y方向示意。
调节组件460包括摆杆461和调节件,摆杆461与拨杆451配合,调节件则通过摆杆461和拨杆451传动来驱使滑块450滑动。
摆杆461通过转轴411与安装座410相连,转轴411沿第二方向设置,转轴411绕自身轴线与安装座410转动连接,进而使摆杆461绕第二方向转动设置在安装座410上。此外,摆杆461上开设有条形槽461a。条形槽461a沿摆杆461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供拨杆451穿入,且条形槽461a的槽宽等于拨杆451的直径。
调节件固定设置在安装座410上(图中未示出),且调节件与摆杆461相连,能够驱动摆杆461摆动。
当调节件驱使摆杆461朝向主动轮420摆动时,摆杆461带动拨杆451沿第一方向朝向主动轮420移动,进而带动滑块450沿第一方向朝向主动轮420滑动,最终使从动压轮440向主动轮420靠拢,将线材压于主动轮420上。
在此过程中,拨杆451与转轴41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故拨杆451在条形槽461a内相对于摆杆461滑动。此外,从动压轮440施加于线材的压力由调节件所施加的驱动力决定。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为气缸。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调节件也可以是弹簧。
请结合图7,进一步地,摆杆461绕第三方向转动设置于转轴411上,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为转轴411的径向,图中以a方向示意。调节组件460还包括限位杆462,安装座410上对应设有限位板412。
限位杆462沿摆杆461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杆462与摆杆461远离转轴411的一端固定连接。
限位板412与安装座410固定连接,限位板41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412a、中间槽412b和第二滑槽412c。第一滑槽412a、中间槽412b和第二滑槽412c依次连通,且第一滑槽412a和第二滑槽412c均沿第一方向设置,中间槽412b沿第二方向设置。相应地,限位杆462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412a、中间槽412b和第二滑槽412c内。
当限位杆462位于第一滑槽412a内时,摆杆461的摆动范围不受限位杆462和限位板412的限制,而是由滑块450的滑动范围决定。在极限位置处,从动压轮440与主动轮420相抵,滑块450无法继续滑动,摆杆461也无法继续摆动。
当限位杆462位于第一滑槽412a远离主动轮420的一端时,操作人员可以使摆杆461绕第三方向转动,进而使限位杆462沿第二方向在中间槽412b内滑动,直至限位杆462进入第二滑槽412c。此时,摆杆461的摆动范围受到限位杆462和限位板412的限制,进而限制滑块450的滑动范围。在极限位置处,限位杆462与第二滑槽412c靠近主动轮420一端的内壁相抵,摆杆461无法继续朝向主动轮420摆动,滑块450也无法继续朝向主动轮420滑动,从动压轮440与主动轮420保持一定距离,方便操作人员对线材等进行操作。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具体地,张力控制装置500包括张力座510、张力臂520、阻力弹簧530和调节手柄540。
张力座51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张力臂520则转动设置在张力座510上,且张力臂520相对于张力座510的旋转轴线与主动轮420平行。此外,张力臂520上转动设置有绕线轮521,经过主动轮420的线材绕设于绕线轮521上。
阻力弹簧530为拉簧,阻力弹簧530的一端与张力臂520相连,阻力弹簧530的另一端则固定连接有调节筒531。调节筒531和调节手柄540分别设置在张力座510的两侧,调节手柄540穿过张力座510与调节筒531螺纹配合。
在阻力弹簧530上始终存在拉力的情况下,阻力弹簧530远离张力臂520的一端通过调节手柄540挂扣在张力座510上,进而与张力座510相连。
此外,调节手柄540始终抵接在张力座510上,旋拧调节手柄540,可以改变调节筒531与张力座510的相对位置,在张力臂520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阻力弹簧530的弹力进行调节。
总之,上述自动送线设备能够主动送线,且线材的移动速度由主动轮420的转速决定,稳定可控。根据后续的加工设备牵拉线材的平均速度设置主动轮420的转速,能够避免线盘200处线材的速度波动,不会出现线盘200跟不上线材的速度变化的情况,进而避免线材过于张紧和断裂。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线盘和送线装置,所述线盘和所述送线装置均设于所述机架;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驱动件、主动轮和从动压轮,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压轮用于将线材压于所述主动轮上,以使所述线材受所述主动轮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滑块和调节组件;
所述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主动轮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从动压轮与所述主动轮的连线方向,所述从动压轮转动设于所述滑块;
所述调节组件可调节所述滑块的位置,以改变所述从动压轮与所述主动轮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固设有拨杆,所述拨杆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摆杆和调节件,所述摆杆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摆杆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拨杆穿入的条形槽,所述调节件可驱动所述摆杆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绕第三方向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摆杆上设有限位杆;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滑槽、中间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中间槽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限位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中间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可通过所述限位杆限制所述摆杆的摆动范围,以限制所述滑块的滑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线设备还包括张力控制装置,所述张力控制装置用于使经过所述主动轮的所述线材张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张力座、张力臂和阻力弹簧;
所述张力座固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张力臂转动设于所述张力座,所述张力臂上设有绕线轮,所述阻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张力座相连,所述阻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张力臂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弹簧为拉簧,所述阻力弹簧远离所述张力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筒;
所述张力控制装置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位于所述张力座背向所述阻力弹簧的一侧,所述调节手柄穿设于所述张力座,并与所述调节筒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线设备还包括旋转导向装置,所述旋转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放卷后的所述线材沿所述线盘的轴线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向装置包括旋转架、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
所述旋转架绕所述线盘的轴线转动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转动设于所述旋转架,且所述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线盘的侧面,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线盘的轴线相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送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向装置还包括锁定组件和触发组件;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刹盘、杠杆、刹块、连杆和弹簧,所述刹盘固设于所述旋转架,所述杠杆转动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刹块连接所述杠杆的一端,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弹簧可通过所述连杆驱使所述杠杆转动,以使所述刹块压于所述刹盘;
所述触发组件包括凸轮、悬杆和触动轮,所述凸轮转动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凸轮与所述连杆抵接,所述悬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相连,所述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动轮相连,所述触动轮可受所述线材的牵拉而带动所述悬杆和所述凸轮摆动,以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驱使连杆移动。
CN202221236842.3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Active CN217516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6842.3U CN217516431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6842.3U CN217516431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6431U true CN217516431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9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6842.3U Active CN217516431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6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339343A3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nspooling a material into a textile machine
CN110844706A (zh) 收卷机构和卷线装置
KR100624997B1 (ko) 자체 보정형 필라멘트 인장력 제어 디바이스
CN217516431U (zh) 一种自动送线设备
JP2006306508A (ja) テーピング装置
US7338004B2 (en) Let-off device with constant tension
US2605056A (en) Wire-reeling device
EP2866236B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wire tension adjustments during the various steps of winding in machines for winding electric coils
CA1052351A (en) Strand carrier for a strand fabricating machine
US4422592A (en) Brake mechanism for spool
CN103101811A (zh) 新型电子恒张力卷绕机
CN1374199A (zh) 用于调整印刷机色带的张力的机构
EP2509904B1 (en) Self-compensating filament tension control device with eddy current braking
US402502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constant tension material
US3084881A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JP3706946B2 (ja) ストランドの送り出し引き込み速度調節装置
US4168127A (en) Constant rate ribbon winding mechanism
US4995564A (en) Rewinder for thin tape
CN215946209U (zh) 一种放卷张力控制装置
CN210150471U (zh) 编织袋生产用恒张力分丝卷绕机
CN210104206U (zh) 纺织底线传送机构
CN215666299U (zh) 焊丝缠绕装置
CN219859721U (zh) 一种张紧机构及放卷收卷装置
US3627215A (en) Strand-handling equipment
CN220148862U (zh) 一种纺织用丝线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