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5349U -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5349U
CN217515349U CN202221129221.5U CN202221129221U CN217515349U CN 217515349 U CN217515349 U CN 217515349U CN 202221129221 U CN202221129221 U CN 202221129221U CN 217515349 U CN217515349 U CN 21751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enance
supporting
floating body
connecting pie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92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江
赵强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shine Water 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shine Water 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shine Water 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shine Water 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92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5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浮体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和运维组件;支撑组件包括面对面且间隔第一预设距离设置的支撑浮体及连接相邻支撑浮体的支撑连接件,支撑浮体用于支撑光伏组件;运维组件上设置有运维走道,且运维组件位于运维走道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支撑组件连接,或者,所述运维组件位于所述运维走道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由于支撑浮体之间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因此,增加了支撑组件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浮体支撑装置对光伏组件的支撑强度。由于运维组件上设置有运维走道,而支撑组件位于运维走道的一侧或两侧,维护人员能够通过运维走道来维护光伏组件,便于维护光伏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面光伏发电作为光伏发电的新形式,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水面光伏发电的效率,目前,通常是将光伏组件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在浮体上,通过将2个自带倾角的浮体面对面设置,浮体上开设倾斜设置的卡槽,并将光伏组件的两侧插接到卡槽内实现光伏组件的倾斜安装,此类安装形式靠光伏组件来平衡两侧的浮体,稳定性差,光伏组件在两侧的浮体受力不平衡时,还容易发生弯折。此外,对光伏组件的维护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体支撑装置,旨在提高支撑光伏组件的浮体强度,便于维护人员维护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和运维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面对面且间隔第一预设距离设置的支撑浮体及连接相邻所述支撑浮体的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浮体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
所述运维组件上设置有运维走道,且所述运维组件位于所述运维走道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或者,所述运维组件位于所述运维走道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运维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铰接;
和/或
所述支撑浮体的顶端面为倾斜面,以倾斜安装所述光伏组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运维组件包括间隔第二预设距离设置的运维浮体及连接相邻所述运维浮体的运维连接件,各个所述运维浮体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浮体连接,所述运维连接件和/或所述运维浮体上用于安装运维走道。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浮体之间的长度可调;
和/或
所述运维连接件位于所述运维浮体之间的长度可调。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浮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支撑连接件至少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浮体,且与所述支撑浮体可滑移连接,所述支撑浮体能够锁止于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任一位置;或者,所述支撑连接件为可伸缩连接件;
和/或
所述运维浮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运维连接件至少一端贯穿所述运维浮体,且与所述运维浮体可滑移连接,所述运维浮体能够锁止于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任一位置;或者,所述运维连接件为可伸缩连接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浮体上设置有锁紧所述支撑连接件的卡箍,或者,所述支撑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浮体过盈配合;
和/或
所述运维浮体上设置有锁紧所述运维连接件的卡箍,或者,所述运维连接件与所述运维浮体过盈配合。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所述支撑浮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导向孔,且沿着所述支撑连接件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和/或
所述运维浮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导向孔,且沿着所述运维连接件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二导向孔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浮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减重孔;
所述支撑浮体的顶端面设置有安装凹槽,以安装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支架。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中,所述支撑组件中,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当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2个时,各个所述支撑连接件完全相同;
和/或
所述运维组件中,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当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2个时,各个所述运维连接件完全相同。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连接件为第一浮管;
和/或
所述运维连接件为第二浮管,且所述第二浮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浮管的管径。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运维走道为铺设在所述运维连接件上的栅格板。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相邻所述运维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1组所述支撑组件;
和/或
各组所述支撑组件内的支撑连接件的个数相等或者不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体支撑装置,由于支撑组件中,光伏组件安装在支撑浮体上,面对面设置的支撑浮体之间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因此,增加了支撑组件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浮体支撑装置对光伏组件的支撑强度。此外,运维组件连接相邻的支撑组件,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浮体支撑装置的整体强度。
由于运维组件上设置有运维走道,而支撑组件位于运维走道的一侧或两侧,便于维护人员通过运维走道来维护支撑组件上安装的光伏组件,便于维护光伏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及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
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浮体支撑装置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系统包含上述任意一项中的浮体支撑装置,因此,浮体支撑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伏系统所包含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浮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浮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维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7中:
浮体支撑装置1000、支撑组件100、支撑连接件101、支撑浮体102、第一安装孔102a、卡箍102b、减重孔102c、安装凹槽102d、运维组件200、运维连接件201、运维浮体202、第二安装孔202a、第二导向孔202b、运维走道300、光伏组件2000、光伏系统10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新颖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面”、“底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体支撑装置1000,用于支撑光伏组件2000,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光伏组件2000的稳定支撑,另一方面,还能便于维护人员通过运维通道维护光伏组件2000。
浮体支撑装置1000包括支撑组件100和运维组件200,支撑组件100与运维组件200连接,且支撑组件100用于安装光伏组件2000,运维组件200上安装运维走道300,以便于维护人员通过运维走道300实现对光伏组件2000的维护。
支撑组件100和运维组件200的组数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组件100与运维组件200的排布方式不限,可以是1组运维组件200和1组支撑组件100依次间隔排布,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1组运维组件200和2组或者2组以上的支撑组件100依次间隔排布,如图6所示;当然,还可以是不等组数的运维组件200与不等组数的支撑组件100依次间隔排布等。
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连接件101及支撑浮体102,支撑浮体102之间面对面设置,且相距第一预设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距离具体为安装光伏组件2000所需的距离,根据待安装光伏组件2000的尺寸来定。1组支撑组件100中,以支撑浮体102的个数为2个为例,如图1所示,2个支撑浮体102面对面设置。当然,也可以在1个支撑组件100中,包含4个支撑浮体102,每2个支撑浮体102为1组,将4个支撑浮体102分为2组,分别面对面设置,以安装支撑连接件101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组件100中所包含的支撑浮体102的个数不限,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支撑连接件101分别连接支撑浮体102,以将支撑浮体102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加了支撑组件100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浮体支撑装置1000对光伏组件100的支撑强度。此外,运维组件200连接相邻的支撑组件100,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整体强度。
运维组件200上设置有运维走道300,当运维组件200位于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边缘时,如图6所示,运维组件200位于运维走道300的一侧与相邻的支撑组件100连接。
当运维组件200位于浮体支撑装置1000内时,如图2中的两侧分别连接浮体组件100的运维组件200,此时,运维组件200位于运维走道300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支撑组件100连接。
由于支撑组件100上安装光伏组件2000,因此,维护人员能够通过运维走道300来维护支撑组件100上安装的光伏组件2000,便于维护光伏组件2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维组件200与支撑组件100铰接,通过支撑组件100与运维组件200铰接,使得当支撑组件100发生倾斜时,运维组件2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保持平衡,便于维护人员通过运维通道300维护光伏组件2000。
需要说明的是,运维组件200与支撑组件100铰接仅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运维组件200与支撑组件100通过螺栓等紧固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浮体102的顶端面为倾斜面,以倾斜安装光伏组件2000,具体地,支撑浮体102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安装凹槽102d,以安装支撑光伏组件2000的支架,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支撑浮体102上设置倾斜面以实现光伏组件2000的倾斜安装,避免了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浮管连接支撑浮体102造成的支撑浮体102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连接件101位于支撑浮体102之间的长度可调。可以理解地,这里的支撑连接件101位于支撑浮体102之间的长度是指相邻且面对面设置的支撑浮体102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支撑浮体10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2a,支撑连接件10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02a内,支撑连接件101至少一端贯穿支撑浮体102,且与支撑浮体102可滑移连接。
为了提高支撑组件10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整体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支撑连接件101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侧的支撑浮体102,且延伸出支撑浮体102的长度相等。
支撑浮体102能够锁止于支撑连接件101的任一位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支撑浮体102上设置有锁紧支撑连接件101的卡箍102b,通过卡箍102b实现对支撑连接件101的锁止。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通过卡箍102b实现对支撑连接件101的锁止,也可以是其它的连接方式,例如,支撑连接件101与支撑浮体102过盈配合,由于支撑浮体10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空心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通过支撑连接件101与支撑浮体102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02a过盈配合实现支撑连接件101与支撑浮体102的锁止。
可以理解地,通过支撑连接件101至少一端贯穿支撑浮体102,且与支撑浮体102可滑移连接来调节支撑浮体102之间的支撑连接件101的长度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支撑连接件101为可伸缩连接件,可伸缩连接件可以由至少2个螺纹连接的套管组成,通过拧动套管实现可伸缩连接件的长度变长或者缩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浮体102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02a连通的第一导向孔,且沿着支撑连接件101的进入方向,第一导向孔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第一导向孔的设置便于支撑连接件101顺利进入支撑浮体102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支撑浮体102的侧壁上设置有减重孔102c,以减轻支撑浮体102的重量,进而减轻整体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重量,提高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承重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00中,支撑连接件101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当支撑连接件101的个数至少为2个时,各个支撑连接件101完全相同,这里的完全相同是指支撑连接件101的直径及长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浮体102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102a的个数不限,可以开设1个,也可以开设2个及2个以上,第一安装孔102a之间间隔设置,且位于支撑浮体102上的高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维组件200包括运维连接件201及运维浮体202,运维浮体202之间面对面设置,且相距第二预设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距离的具体长度不限,为了便于组装运维浮体202及相邻的支撑浮体102,设置第二预设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大致相等。
1组运维组件200中,以运维浮体202的个数为2个为例,如图1所示,2个运维浮体202面对面设置。当然,也可以在1组运维组件200中,包含4个运维浮体202,每2个运维浮体202为1组,将4个运维浮体202分为2组,分别面对面设置,以安装运维连接件201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运维组件200中所包含的运维浮体202的个数不限,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运维连接件201分别连接运维浮体202,以将运维浮体202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运维组件200的整体强度。
运维连接件201和/或运维浮体202上用于安装运维走道300。即运维走道300可以安装在运维连接件201上,也可以安装在运维浮体202上,当然,也可以同时与运维连接件201及运维浮体202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维走道300为铺设在运维连接件201上的栅格板,格栅板安装在运维连接件201上,便于将格栅板与运维连接件201安装在一起后整体与运维浮体202拆装,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运维走道300为栅格板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运维走道300为防滑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维连接件201位于运维浮体202之间的长度可调。可以理解地,这里的运维连接件201位于运维浮体202之间的长度是指相邻且面对面设置的运维浮体202之间的距离。具体运维连接件201位于运维浮体202之间的长度根据支撑连接件101位于支撑浮体102之间的长度来调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维连接件201浮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02a,如图4所示,运维连接件20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安装孔202a内,且运维连接件201至少一端贯穿运维浮体202,且与运维浮体202可滑移连接。
为了提高运维组件20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整体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维连接件201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侧的运维浮体202,且延伸出运维浮体202的长度相等。
运维浮体202能够锁止于运维连接件201的任一位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维浮体202上设置有锁紧运维连接件201的卡箍102b,通过卡箍102b实现对运维连接件201的锁止。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通过卡箍102b实现对运维连接件201的锁止,也可以是其它的连接方式,例如,运维连接件201与运维浮体202过盈配合,由于运维浮体202采用塑料材质制成的空心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通过运维连接件201与运维浮体202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02a过盈配合实现运维连接件201与运维浮体202的锁止。
可以理解地,通过运维连接件201至少一端贯穿运维浮体202,且与运维浮体202可滑移连接来调节运维浮体202之间的运维连接件201的长度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运维连接件201为可伸缩连接件,可伸缩连接件可以由至少2个螺纹连接的套管组成,通过拧动套管实现可伸缩连接件的长度变长或者缩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维浮体202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02a连通的第二导向孔202b,且沿着运维连接件201的进入方向,第二导向孔202b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第二导向孔202b的设置便于运维连接件201顺利进入运维浮体20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维组件200中,运维连接件201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当运维连接件201的个数至少为2个时,各个运维连接件201完全相同,这里的完全相同是指运维连接件201的直径及长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运维浮体202上开设的第二安装孔202a的个数不限,可以开设1个,也可以开设2个及2个以上,第二安装孔202a之间间隔设置,且位于运维浮体202上的高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支撑连接件101为第一浮管,第一浮管的两端封闭,以增大第一浮管的浮力,进而提高支撑组件100的承重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各组支撑组件100中所包含的支撑连接件101的个数不限于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7所示,通过增减各组中的支撑连接件101的个数来调节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整体浮力及雪载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运维连接件201为第二浮管,第二浮管的两端封闭,以增大第二浮管的浮力,进而提高运维组件200的承重能力。
第二浮管的管径小于第一浮管的管径,如图1所示,由于支撑浮体102用于支撑光伏组件2000,而运维浮体202用于支撑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使运维人员能够顺利通过,而光伏组件2000的重量要大于运维人员的重量,因此,支撑浮体102所需的浮力要大于运维浮体202所需的浮力,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浮管的管径小于第一浮管的管径,一方面,满足了支撑组件100及运维组件200各自的浮力需求,且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第二浮管的直径较小可以降低铺设的运维通道300的高度,降低运维人员通过运维通道300时的重心,提高了运维人员通过运维通道300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支撑组件100中的支撑浮体102之间的间距可调,因此,可适应多尺寸的光伏组件2000的安装;
(2)由于相邻运维组件200之间可以铰接至少1组支撑组件100,因此,可适用于多联排系统,稳定性强;
(3)支撑连接件101及运维连接件201均为浮管,通过调节浮管的尺寸及数量可以调节浮体支撑装置1000的整体浮力及雪载荷。
结合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10000,包括光伏组件2000及如上述中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浮体支撑装置1000,光伏组件2000安装在浮体支撑装置1000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系统10000包含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浮体支撑装置1000,因此,浮体支撑装置100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均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光伏系统10000所包含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和运维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面对面且间隔第一预设距离设置的支撑浮体及连接相邻所述支撑浮体的支撑连接件,所述支撑浮体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
所述运维组件上设置有运维走道,且所述运维组件位于所述运维走道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或者,所述运维组件位于所述运维走道的一侧与相邻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铰接;
和/或
所述支撑浮体的顶端面为倾斜面,以倾斜安装所述光伏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组件包括间隔第二预设距离设置的运维浮体及连接相邻所述运维浮体的运维连接件,各个所述运维浮体的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撑浮体连接,所述运维连接件和/或所述运维浮体上用于安装运维走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浮体之间的长度可调;
和/或
所述运维连接件位于所述运维浮体之间的长度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支撑连接件至少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浮体,且与所述支撑浮体可滑移连接,所述支撑浮体能够锁止于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任一位置;或者,所述支撑连接件为可伸缩连接件;
和/或
所述运维浮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运维连接件至少一端贯穿所述运维浮体,且与所述运维浮体可滑移连接,所述运维浮体能够锁止于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任一位置;或者,所述运维连接件为可伸缩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上设置有锁紧所述支撑连接件的卡箍,或者,所述支撑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浮体过盈配合;
和/或
所述运维浮体上设置有锁紧所述运维连接件的卡箍,或者,所述运维连接件与所述运维浮体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一导向孔,且沿着所述支撑连接件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一导向孔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和/或
所述运维浮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导向孔,且沿着所述运维连接件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二导向孔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减重孔;
所述支撑浮体的顶端面设置有安装凹槽,以安装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中,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当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2个时,各个所述支撑连接件完全相同;
和/或
所述运维组件中,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1个,且当所述运维连接件的个数至少为2个时,各个所述运维连接件完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件为第一浮管;
和/或
所述运维连接件为第二浮管,且所述第二浮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浮管的管径。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走道为铺设在所述运维连接件上的栅格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8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运维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1组所述支撑组件;
和/或
各组所述支撑组件内的支撑连接件的个数相等或者不等。
13.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浮体支撑装置;
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浮体支撑装置上。
CN202221129221.5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1751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9221.5U CN21751534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9221.5U CN21751534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5349U true CN217515349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9221.5U Active CN217515349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5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69417A1 (ko)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용 부력구조물
CN217515349U (zh) 一种浮体支撑装置及光伏系统
CN109403639B (zh) 大面积屋面桁架受力转换层安装方法
CN114977994B (zh) 柔性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CN215172837U (zh) 一种装配式支吊架快速安装装置
CN214177210U (zh) 一种水泥光伏支架
CN209837464U (zh) 大面积屋面桁架受力转换层
CN211481204U (zh) 一种水面光伏发电板支架浮动平台
CN109680958B (zh) 大面积屋面桁架吊顶模块、转换层、组装支架安装方法
CN105703695B (zh) 水上光伏系统支撑结构
CN217439319U (zh) 臂长可调的铰接型悬吊连吊顶模块
CN219304728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及柔性光伏支架的支撑部件
CN219834014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单支撑立柱
CN221042696U (zh) 一种光伏用双侧预应力张悬梁支架
CN219875560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3213376U (zh) 一种无导轨光伏支架
CN220964700U (zh) 预应力双层索结构的柔性光伏支架装置
CN217883281U (zh) 一种安装底座及便于在斜坡安装的光伏支架
CN219833571U (zh) 一种电缆敷设辅助装置
CN220363451U (zh) 一种水上浮体及浮体单元
CN213871780U (zh) 一种摄像头支架
CN220067316U (zh) 高适用性柔性光伏支架
CN216530353U (zh) 一种电缆桥架支撑装置
CN220830409U (zh) 一种适用地形起伏的柔性光伏支架中间索支座
CN109441124B (zh) 大面积屋面桁架吊顶模块、转换层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2089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Pingwe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nji District, Huainan City, Anhui Province 207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Water 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2089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Pingwe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nji District, Huainan City, Anhui Province 207

Patentee before: Sunshine water surface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