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0262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262U
CN217510262U CN202220235856.7U CN202220235856U CN217510262U CN 217510262 U CN217510262 U CN 217510262U CN 202220235856 U CN202220235856 U CN 202220235856U CN 217510262 U CN217510262 U CN 217510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bin
transmission
washing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58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强
李泽涌
李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58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262U/zh
Priority to PCT/IB2022/056388 priority patent/WO202314460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洗料仓组件。所述锅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体上以便用户将所述锅盖拆下清洁。所述洗料仓组件设置在所述锅盖中,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入料口和排料口。所述洗料仓组件通过所述排料口与锅体连通以下料。根据本方案,洗料仓组件设置在锅盖中,而锅盖可拆卸连接。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洗料仓组件进行清洗时,只需将锅盖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此外,该方案便于装配,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部分烹饪器具设置有洗料装置。待烹饪的物料可以在洗料装置中进行清洗,以方便用户的使用。但是现有的洗料装置大部分集成在烹饪器具的内部,不方便对其进行清洗。随着时间的累积,洗料装置中通常会藏污纳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锅体;
锅盖,所述锅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体上以便用户将所述锅盖拆下清洁;
洗料仓组件,所述洗料仓组件设置在所述锅盖中,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入料口和排料口,
其中,所述洗料仓组件通过所述排料口与锅体连通以下料。
根据本方案,洗料仓组件设置在锅盖中,而锅盖可拆卸连接。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洗料仓组件进行清洗时,只需将锅盖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此外,该方案便于装配,成本低廉。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
洗料仓盖,所述洗料仓盖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盖在打开所述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所述排料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
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料仓主体内。
该方案通过设置洗料仓盖,可以在其位于关闭位置时对排料口起到封堵的作用,防止物料泄漏,并且在其位于打开位置时可以进行排料,使用更方便。此外,通过设置搅拌件,可以将洗料腔中的物料清洗的更干净。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洗料仓盖移动,以及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该方案能够提高烹饪器具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磁力与所述洗料仓组件联接以驱动所述洗料仓盖移动和/或所述搅拌件旋转。
该方案可以使洗料仓组件与驱动组件之间构成无接触式传动,两者之间不存在诸如轴、联接器等机械连接结构,使得当在洗料腔内进行洗料时,洗料水存在于与驱动组件隔离开的空间内,不接触驱动组件。由此,可以避免洗料水弄脏驱动组件。并且无接触式传动方式无需对传动结构进行清洗,这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旋转配合件,所述安装座相对于所述洗料仓主体可旋转;所述旋转配合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搅拌件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搅拌件随所述安装座一起可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主体和旋转驱动件,所述传动主体相对于所述洗料仓主体可旋转;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主体,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旋转配合件为磁体,当所述传动主体旋转时,在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旋转配合件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所述搅拌件旋转。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旋转配合件和旋转驱动件,安装座与驱动组件之间可以产生磁力连接,使得可以通过磁力驱动搅拌件旋转。由此,当在打开和关闭洗料仓盖的情况下旋转传动主体时,可以实现洗料和落料的动作。
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与所述旋转配合件位置相对应,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反。由此,旋转驱动件与旋转配合件之间的磁力为磁吸力,通过磁吸力使搅拌件旋转。
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与所述旋转配合件在径向上错位设置,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同。由此,旋转驱动件与旋转配合件之间的磁力为磁斥力,通过磁斥力使搅拌件旋转。
可选地,部分或全部所述安装座沿直线可移动;
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平动配合件,所述洗料仓盖设于所述安装座并且随所述安装座一起沿直线可移动,所述平动配合件设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驱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洗料仓主体沿直线可移动,并包括平动驱动件,所述平动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主体,
其中,所述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均为至少一者为磁体,所述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之间存在磁力,当所述驱动组件移动以改变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之间的磁力时,所述洗料仓盖在打开所述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所述排料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方案,通过设置平动配合件和平动驱动件,安装座与驱动组件之间可以产生磁力连接,使得驱动组件可以带动洗料仓盖沿直线移动。由此,驱动组件和洗料仓盖能够通过磁力作用实现配合移动。当移动传动主体时,洗料仓盖受磁力作用可以被打开和关闭,由此可以实现排料口开合的动作。并且进一步实现了洗料仓组件与驱动组件之间的无接触式传动。
可选地,所述平动配合件为磁体,所述平动驱动件为磁体、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均为磁体;
或者所述平动配合件为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所述平动驱动件为磁体。
由此,通过改变平动配合件和平动驱动件之间的距离来控制两者之间磁力的大小以使洗料仓盖打开和关闭,并且平动配合件和平动驱动件均不带电,使得在制造阶段无需考虑两者的防水。在平动配合件和平动驱动件均为磁体的方案中,平动配合件和平动驱动件之间能够存在更大的磁力并且状态稳定;在平动配合件为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的方案中,由于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的磁性不受高温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烹饪时的高温影响平动配合件的磁性,使其性能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传动主体具有使所述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旋转配合件联动的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位置对应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位置对应于所述打开位置。由此,可以通过磁力驱动实现洗料和落料时甩料的动作。
可选地,所述旋转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配合件均位于所述洗料腔的外部,所述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位于所述旋转配合件的径向外侧。由此,可以简化洗料腔内部的结构,增加洗料腔的容积,提高洗料的单次处理量,并且便于洗料腔的清洗。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径向内侧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沿直线可移动,所述搅拌件、所述洗料仓盖和所述平动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旋转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可随所述第二安装座旋转。由此,旋转配合件在轴向上的位置能够保持不变,可以更方便基于旋转配合件的位置移动传动主体;第二安装座能够带动第一安装座一起旋转但不影响第一安装座的沿直线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安装座基部和与所述安装座基部相连的安装座筒部,所述搅拌件和所述洗料仓盖设于所述安装座基部,所述安装座筒部位于所述洗料腔的径向外侧且其底部沿周向间隔设有座开口,所述平动配合件设于所述安装座筒部的顶部。由此,在落料时物料可以经由座开口落料。平动配合件与平动驱动件之间可以存在较小的距离,能产生足够大的磁力使洗料仓盖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仓主体基座,所述仓主体基座连接至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第二安装座支撑于所述仓主体基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径向外侧。由此,第二安装座能够设于洗料仓主体。
可选地,所述传动主体构造成转盘形状并且包括传动顶壁和与所述传动顶壁相连的传动侧壁,所述传动侧壁沿竖向延伸,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侧壁,所述平动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顶壁。由此,驱动组件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其输出轴与所述传动主体相连以使所述传动主体旋转。由此,可以将带电的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洗料仓组件以外的位置,方便用户对洗料仓组件的清洗操作,并且在洗料仓组件的制造阶段无需考虑驱动组件的防水。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支座,所述传动主体设置有主体中心孔,所述传动支座位于所述主体中心孔内并与所述传动主体相连,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传动主体的上方并与所述传动支座相连。由此,旋转驱动装置能够与传动主体一起沿直线移动,便于设置旋转驱动装置与传动主体之间的传动结构。
可选地,所述传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围绕所述主体中心孔,所述输出轴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部啮合。由此,齿轮传动方式简单,传动效率高,并且占用空间小。
可选地,所述传动支座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支座凸台,所述传动主体的顶部位于所述支座凸台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由此,可以限制传动主体相对于传动支座沿直线的移动以及使传动主体容易地旋转。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盖封堵全部所述排料口,或者所述洗料仓盖封堵部分所述排料口。由此,洗料仓盖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构造成自身封堵排料口或与其他相连的部件一起封堵排料口。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侧壁部,所述侧壁部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且形成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侧壁部围成具有所述排料口的洗料腔。该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配。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上设置有底座,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机体组件包括:
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位于所述锅盖的上方,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具有出口;以及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仓,所述送料仓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当所述送料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送料仓与所述出口以及所述入料口不连通,当所述送料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送料仓与所述出口以及所述入料口连通。
该方案可以在烹饪器具中实现储料以及自动送料,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节省了人力。
可选地,所述搅拌件连接至所述洗料仓盖。该方案可以便于搅拌件和洗料仓盖同步运动。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能够盖合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该方案可以避免洗料过程中物料溅出,并且可以方便入料。此外该方案便于装配和制造。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送料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经由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驱动所述送料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该方案可以实现送料机构的自动移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送料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螺杆件和螺旋连接在所述螺杆件上的螺母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螺杆件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螺杆件转动,所述螺母件连接在所述送料仓的外壁。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送料仓中,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能够与所述搅拌组件接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构造为经由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
该方案可以实现搅拌件的自动旋转,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洗料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滑动轴和与所述滑动轴连接的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滑动轴旋转,所述滑动轴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轴旋转,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与所述搅拌件连接的连接轴,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连接轴接合并带动所述连接轴旋转。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送料仓中,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能够与所述搅拌组件接合,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经由所述第三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洗料仓盖移动。
该方案可以实现洗料仓盖的自动移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排料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传动螺杆,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二齿轮具有内孔,所述第二齿轮经由所述内孔套设在所述传动螺杆外部,所述内孔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传动螺杆的外螺纹配合,所述传动螺杆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外部,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搅拌件连接的转轴,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转轴接合。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传动轴的底部设置有沿所述传动轴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台阶部,所述传动螺杆被限位在所述台阶部和所述滑动轴之间。
该方案可以防止传动螺杆在传动的过程中发生相对移位,从而可以保证运动的精准性。
可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凹部,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凹部中,所述连接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凹部的底部和所述连接轴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转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内部。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转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连接轴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状结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搅拌件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异形结构。
该方案可以实现转轴、连接轴和搅拌件的同步旋转,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一端具有沿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所述弹性件在所述连接轴的内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该方案可以实现转轴和与其连接的搅拌件的自动复位。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锅盖中,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根据本方案,排污管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锅盖中,而锅盖可拆卸连接。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排污管道进行清洗时,只需将锅盖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此外,该方案便于装配,成本低廉。
可选地,所述锅盖包括锅盖主体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盖主体上的可拆盖,所述排污管道包括承托部和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连接至所述锅盖主体,所述承托部连接至所述可拆盖,所述承托部的位置与所述覆盖部的位置对应,所述覆盖部能够连接至所述承托部以形成所述排污管道。
根据上述方案,当意欲对排污管道进行清洗时,只需要将可拆盖从锅盖主体拆下即可对排污管道的上下两个部分进行清洗,该方案可以使得对排污管道的清洗更加方便和彻底。并且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承托部和所述覆盖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该方案可以避免污水从排污管道泄漏到锅盖内部。
可选地,所述排污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围绕所述侧壁部布置成环形,所述第二管道从所述第一管道延伸至所述锅盖的外周。
该方案可以提高排水效率,并且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上的多个排污口,所述多个排污口沿所述侧壁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该方案可以加快排水速度、提高排水效率,并且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洗料仓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上的一处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在所述锅盖中从所述排污口沿所述锅盖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锅盖的外周。
该方案便于制造、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
该方案可以将洗料仓中的污水排到自带的污水箱中,避免污水流到桌面上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初始状态;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下料状态;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下料完成状态;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洗料状态;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排水状态;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该烹饪器具处于落料状态;
图8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截面图;
图1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另一截面图;
图1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驱动组件的截面图;
图1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送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驱动组件的另一截面图;
图1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储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其中的驱动组件以及送料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为了简洁,省略了部分部件;
图16-18分别示出了图15中所示的驱动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截面图和立体分解图;
图19示出了图15中所示的送料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0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以及洗料仓组件的立体图;
图21为图20中所示的锅盖的锅盖主体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所示的锅盖的可拆盖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0中所示的锅盖的示意图,其中锅盖的一部分被剖开,以示出其内部结构;
图24为图20中所示的锅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2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锅盖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8为图27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9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的截面图;
图30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洗料仓盖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31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洗料仓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3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3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搅拌件的立体图;
图34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搅拌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限位部的立体图;
图36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盖板和密封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37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洗料仓组件的一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38-42分别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洗料仓组件的搅拌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44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初始状态;
图45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准备下料状态;
图46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下料状态;
图47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下料完成和洗料状态;
图48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准备落料状态;
图49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第一落料状态;
图50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第二落料状态;
图51为图43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其中烹饪器具处于落料完成进行复位状态;
图52为图44中所示的洗料系统的一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53为图52中所示的送料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54为图52中所示的送料机构的另一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55为图44中所示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截面图;
图56为图44中所示的锅盖和洗料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7为图56中所示的处于倒置状态下的锅盖和洗料仓主体的立体图;
图58为图56中所示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59为图56中所示的第一安装座及其上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9A为图5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9B为图5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9C为图44中所示的平动驱动件、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与平动配合件、旋转配合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60为图52中所示的驱动组件的截面图;
图61为图52中所示的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62为沿图60中B-B线所截的截面图;
图63为沿图47中A-A线所截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4为沿图47中A-A线所截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洗料仓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诸如“上”、“下”、“高”、“低”、“前”和“后”等方向性术语是以烹饪器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盖体处于盖合位置且使用者使用烹饪器具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的。具体地,将烹饪器具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进行详细地阐述。
参考图1,烹饪器具1包括机体组件11和锅体组件。机体组件11的底部具有底座12,锅体组件能够被放置在底座12上并且可以从底座12上取下,以便于将锅体组件放置在任何期望的位置处,例如餐桌上。
锅体组件包括锅体2、设置在锅体2中的内锅3和盖合在锅体2上的锅盖4。锅体2可分离地坐设于底座12上。内锅3可取出地放置在锅体2中。锅盖4可拆卸地连接在锅体2上。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锅盖4可以整体从锅体2拆装,从而方便对锅盖4进行清洗。当锅盖4盖合至锅体2时,锅盖4与内锅3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底座12上通常设置有加热装置(未示出)以及为加热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当锅体组件放置在底座12上时供电模块可以向加热装置供电,使得加热装置可以对煲体中的内锅3进行加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示例性地,加热装置可以包括线圈盘和盘绕在线圈盘上的线圈,以使得当通电时,加热装置可以产生热量以加热内锅3。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也可以配置为其他结构,例如电热丝加热等。示例性地,该供电模块可以为与外界电源相适配的插头,插头插接后可以为加热装置供电,供电模块也可以配置为容置在底座12中的电池。
参考图2-图7,机体组件11中还设置有储料机构89和送料机构15。储料机构89包括储料仓13,储料仓13中可以储存物料,物料可以是大米,小米,玉米粒,黑豆,红豆,绿豆等食材。储料仓13具有侧向出口14,也就是说,该出口14设置在储料仓13的侧面,以便于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出口14流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该出口14设置在储料仓13的下部,从而可以进一步便于储料仓13中的物料通过重力作用从出口14流出。
继续参考图2-图7,送料机构15包括送料仓16,送料仓16具有进料口 88(如图15所示)、设置在进料口88之下的出料口82(如图19所示)和设置于进料口88和出料口82之间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用于传输固体物料的进料通道(未示出)。进料口88设置在送料仓16的侧壁上,出料口82设置在送料仓16的底壁上。送料仓16至少在第一位置(也就是初始状态,如图2 所示)和第二位置(也就是下料状态,如图3所示)之间可移动,其中当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时,送料仓16与出口14以及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如图9所示,下文描述)不连通,当送料仓16在第二位置时,送料仓16与出口14以及入料口7均连通。当在下料状态下(如图3所示)时,进料口88 能够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连通,出料口82能够与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连通,以使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进料口88进入送料仓16,再经由出料口 82进入洗料仓组件5中。送料仓16大致构造为柱状结构。
送料机构15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内,或者送料机构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外但位于储料仓13围设的空间内。此处所提及的“围设的空间”是指:任意取一个坐标系,沿X、Y、Z三个方向分别投影,两者均存在重叠部分。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当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时,送料仓16隐藏在储料仓13中,如图3所示,当送料仓16处于第二位置时,送料仓16从储料仓13中延伸出来。该方案在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的时候将其隐藏在储料仓13内,可以避免送料仓16被损坏,也可以使烹饪器具的结构更紧凑。
优选地,储料仓13中还设置有滑动通道46,送料机构15可移动地设置在滑动通道46中。该方案可以保证送料机构15在储料仓13中沿着预定的方向上下移动,避免送料机构15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移位。
洗料仓组件
如图2-7以及图8-10所示,烹饪器具1还包括洗料仓组件5,洗料仓组件5设置在锅盖4中,由于锅盖4可拆,因而将洗料仓组件5设置在锅盖中,可以使其随锅盖4一起拆洗。洗料仓组件5设置在储料仓的下方,且与锅盖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优选地,洗料仓组件5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4中,以便于对洗料仓组件5进行拆洗。洗料仓组件5包括具有排料口8的洗料仓主体 52,洗料仓主体52具有洗料腔,洗料腔中洗好的米可以经由排料口8排出。洗料仓主体52还具有入料口7,上文中所述的送料仓16中的物料可以经由入料口7进入洗料腔中。
洗料仓组件5包括侧壁部6。侧壁部6设置在锅盖4上且形成洗料仓主体52,侧壁部6围成具有排料口8的洗料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壁部6形成为锅盖4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侧壁部6与锅盖4为一体形成的整体件。该方案更便于制造和装配。侧壁部6可以设置成竖直地延伸,即使得洗料腔上下同宽,也可以设置为从上到下朝向洗料腔的内部倾斜地延伸,即洗料腔下宽上窄,以减少米粒残留。此外,侧壁部6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表面,以进一步减少米粒残留。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洗料仓主体52中的搅拌组件18以及设置在搅拌组件18下方的洗料仓盖17。
洗料仓盖17可移动地设于洗料仓主体52内,具体地,洗料仓盖17在打开排料口8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8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如图2-6所示,洗料仓盖17位于上方,处于盖合排料口8的关闭位置;如图7所示,洗料仓盖17移动至下方,处于打开排料口8的打开位置,此时洗料腔中的米可以经由排料口8落入内锅3中。
搅拌组件18包括搅拌件19,搅拌件19连接至洗料仓盖17。搅拌件19 与洗料仓盖17可以一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且搅拌件19相对于洗料仓盖17可旋转,也就是说,在搅拌件19旋转的时候,洗料仓盖17不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搅拌件19在进行洗料以及甩米操作时可以进行旋转。优选地,搅拌件19设置有锥形的导向面,导向面从上到下沿搅拌件19的径向方向向外倾斜。该方案使得搅拌件19在转动过程中,其上的大米除了具有离心力的作用之外,倾斜的导向面还能够使大米更容易甩出,并且倾斜的导向面还便于大米向下滑动,可以减少洗料腔内的残留米。
优选地,如图33所示,搅拌件19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扰流筋71和扰流柱 72,扰流筋71和扰流柱72结合使用可以在转动过程中让洗料腔内的大米和水实现扰流,从而清洗大米更干净。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仅设置扰流筋71,或者仅设置扰流柱72。
继续参考图33,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扰流柱72构造为圆柱形,且竖直地布置。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扰流柱72也可以倾斜地布置,其可以相对于搅拌件19倾斜,也可以相对于搅拌件19垂直,或者扰流柱72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构造为方形、菱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扰流柱72可以与搅拌件 19一体成型,也可以为与搅拌件19分离的两个件。
优选地,扰流柱72与搅拌件19通过不同材料制造,以达到最佳搅拌效果,从而减少残留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扰流柱72的数量,例如可以设置一根,也可以设置多根。
如图42所示,优选地,搅拌件19上设置有两根扰流柱72,两根扰流柱 72连接在搅拌件19的同一位置,且沿不同方向延伸。
优选地,扰流筋71的高度和宽度小于10mm。如图38-41所示,扰流筋71可以构造为直线形、弧形、S形等,扰流筋71的数量可以设置一条,也可以设置多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1-12以及图29-31所示,洗料仓盖17包括盖板53、附加盖板54以及设置在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之间的密封部47。盖板53在搅拌件19的下方连接至搅拌件19,密封部47的外周密封抵靠侧壁部6的内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7构造为片状,且夹持在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之间。在夹持状态下,密封部47的外周的一部分从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中露出,从而与侧壁部6形成密封。密封部47可以由诸如橡胶、硅胶等软胶制成,盖板53和附加盖板54优选通过硬胶制造而成,避免整个洗料仓盖17单一使用软胶而发生变形。示例性的,盖板53、密封部47和附加盖板54三者可以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该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盖17不随搅拌件19旋转,从而可以避免密封部47发生磨损。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2所示,密封部47与搅拌件19之间的最小轴向间隙D小于2mm。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6所示,密封部47’也可以构造为环状,且套设在盖板53的外周。密封部47’可以构造为与盖板53分离的件,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与盖板53形成一体。
如图37所示,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部47”直接设置在搅拌件19 的外周,且可随搅拌件一起上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洗料仓盖,而是,搅拌件具有打开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的关闭位置,当位于关闭位置时密封部47”和搅拌件一起封堵排料口。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密封部47”采用耐磨损材质的情况下,密封部可以固定连接至搅拌件并与搅拌件19一起旋转,例如,密封部47”可以与搅拌件19二次注塑为一体件。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密封部可以与搅拌件活动连接,且搅拌件相对于密封部可旋转,也就是说,当搅拌件旋转时,密封部不旋转。该方案可以避免密封部发生旋转而产生磨损,从而可提高其使用寿命,且当位于关闭位置时,密封部不会跟随搅拌件一起转动,密封效果更好。
如图29-35所示,搅拌组件18还包括限位部56,限位部56的横截面呈圆形。限位部56包括突出部57和围绕突出部57设置的周缘部58,周缘部 58与突出部57在限位部56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突出部57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7的横截面为方形。
搅拌件19上设置有连接口55,连接口55沿所述搅拌件19的高度方向贯穿搅拌件19。搅拌件19具有向下延伸的中空套筒部59,套筒部59的中空部分形成连接口55的一部分。搅拌件19还设置有一向下开口的凹陷部60,套筒部59延伸到凹陷部60中。限位部56在连接口55的下方连接在连接口 55中。具体地,限位部56的突出部57插入连接口55中,周缘部58套设在套筒部59外周。优选地,连接口55的横截面形状与突出部57的横截面形状匹配,为非圆形形状,以使得搅拌件19能够与限位部56一起旋转。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连接口55的横截面为方形。
如图29和30所示,盖板53设置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连接头61,连接头61朝向凹陷部60的方向凸出,连接头61延伸到凹陷部60中并能够邻接限位部56的周缘部58。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头61包括从盖板53 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62和从轴向延伸部62的端部沿盖板53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径向延伸部63。轴向延伸部62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延伸到凹陷部 60中。在组装状态下,结合图11和12所示,径向延伸部63延伸到凹陷部 60的底部和限位部56的周缘部58之间,且径向延伸部63的上表面邻接凹陷部60的底部且下表面邻接周缘部58的上方。该方案使得搅拌件19、限位部56和盖板53能够一起上下移动。
参考图26-28,优选地,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顶盖20,顶盖20能够盖合在侧壁部6上,入料口7设置在顶盖20上。优选地,顶盖20可拆卸地连接在侧壁部6上,以便于洗料仓组件5的拆洗操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壁部6上设置有限位凸起64,顶盖20包括顶盖主体65和从顶盖主体65的周缘向下延伸的一圈延伸部66,延伸部66 上设置有限位开口,其中限位凸起64可以与限位开口配合以将顶盖20固定在侧壁部6上。
进一步,限位开口大致构造成L形,且包括导向口67和与导向口67大致垂直的延伸的限位口68,限位口68与导向口67连通。导向口67可供限位凸起64进入限位口68中。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64呈长条形,导向口67在顶盖20圆周方向上的尺寸比限位凸起64的长度稍大,以使得限位凸起64能够顺利进入导向口67,而限位口68在顶盖20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与限位凸起64的宽度匹配,优选比比限位凸起64的宽度稍大,该方案一方面可以便于限位凸起64进入限位口68,另外还可以避免限位凸起64从限位口68中脱落。在实际操作时,当意欲将顶盖20固定至侧壁部6上时,只需将顶盖20的限位开口对准限位凸起64装入,然后再旋转一下顶盖20,使限位口68卡住限位凸起64即可。
为了进一步防止限位凸起64从限位开口中脱落,如图28所示,限位凸起64上还设置有定位槽69,且顶盖20的延伸部66上与限位开口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与定位槽69配合的定位肋70。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槽也可以设置在延伸部上,且定位肋设置在限位凸起上。
进一步优选地,侧壁部6上设置有相对于洗料仓主体52的中心轴线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起64,且顶盖20的延伸部66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限位凸起64对应的两个限位开口。该方案可以实现将顶盖20稳固地连接在侧壁部 6上。
如图10-12以及图32和33所示,搅拌组件18还包括转轴33和与转轴 33连接的连接轴27。连接轴27为中空结构,其内表面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齿状结构。转轴33具有第一端38和第二端39,第一端38连接至连接轴27的内部,且第一端38设置有与连接轴27的齿状结构相互配合的齿状结构,使得连接轴27可以带动转轴33一起旋转,并且转轴33可以在连接轴 27中相对于连接轴27上下移动。第二端39插入搅拌件19的连接口55中。优选的,第二端39具有与连接口55的形状配合的形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端39的横截面为方形,使得转轴33可以带动搅拌件19一起旋转以及上下移动。
进一步参考图11和图12,顶盖20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凹部35,连接轴 27设置在凹部35中。凹部35的底部和连接轴27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通孔36和第二通孔37,转轴33延伸穿过第一通孔36和第二通孔37连接在连接轴27的内部。
参考图12,搅拌件19的顶部具有能够与凹部35的底表面贴合(贴合状态如图11所示)的上贴合表面73。优选地,上贴合表面73在搅拌件19的径向方向上的延伸距离d小于或等于5mm。该方案可以避免米粒停留在该上贴合表面73上而导致搅拌件19无法移动到位,也就是图11中所示的位置。
优选地,洗料仓组件5还包括弹性件40,弹性件40可以构造为弹簧。弹性件40在连接轴27的内部套设在转轴33上,且转轴33的第一端38具有沿转轴33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41,以将弹性件40限制在适当的位置。弹性件40可以使转轴33以及与转轴33连接的搅拌件19向上复位,也就是从图12所示的位置返回至图11所示的位置。
驱动组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搅拌组件18的至少一部分旋转,以完成洗料和甩米的过程;并能够驱动搅拌组件18的至少一部分与洗料仓盖17一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完成下料、排水(后文描述)等操作。此外,驱动组件还能够驱动送料仓16 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驱动组件设置在储料机构或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送料机构15 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内,或者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储料仓13外但位于储料仓13围设的空间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的一部分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尤其地,驱动组件不设置在锅盖4上。因为驱动组件通常都是通过电驱动,该方案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在锅盖4以外的位置处,可以方便用户对锅盖4和洗料仓组件5的清洗操作,保证了安全性,并且该方案可以使得在锅盖4的制造阶段无需考虑防水,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
驱动组件能够与送料仓16可接合,并与送料仓16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以此实施方式,送料仓16的移动可以带动驱动组件移动,从而送料仓16和驱动组件可以产生同步移动的行程,使得可以仅设置一个用于驱动送料仓16移动的驱动装置,就可以实现送料仓16和驱动组件的移动,并且驱动组件和洗料仓盖17可以产生配合移动,以实现排料口8的开合。
送料仓16能够与驱动组件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直线移动。驱动组件的一部分相对于送料仓16可移动,并还具有附加位置(如图3和图 7所示)。驱动组件在附加位置时能够相对于送料仓16朝向洗米腔所在侧伸出,具体是相对于送料仓16向下伸出,以便于与搅拌组件18接合。驱动组件相对于送料仓16具有双段运动,其可以与送料仓16一起运动,也可以与其分离运动,使得驱动组件可以伸入至与搅拌组件18的接合位和退出该接合位,便于实现力的传递。
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轴26,传动轴26与连接轴27可接合并能够驱动连接轴27旋转,且传动轴26与转轴33可接合并能够驱动转轴33向下移动。传动轴26能够相对于送料仓16可移动。传动轴26在附加位置时相对于送料仓 16伸出,此时传动轴26与连接轴27接合。下文将对驱动组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7以及图11-19所示,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和与第一驱动装置21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21设置在储料仓13中,示例性的,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为电机。送料机构15连接至第一传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21经由第一传动装置驱动送料机构1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装置包括螺杆件22和螺旋连接在螺杆件22上的螺母件23。螺杆件22与第一驱动装置2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1能够驱动螺杆件2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当第一驱动装置21驱动螺杆件2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螺母件23可以对应地上下移动。螺母件 23连接在送料仓16的外壁,由此,螺母件23可以带动整个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送料仓16只能在螺杆件22限制的范围内移动,优选地,送料仓16上下移动范围为0~200mm。还可以优选地,送料仓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至少有一个停留的第三位置(下文描述),送料仓16的位置可以通过在送料机构15中设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来控制。
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能够检测送料仓16在机体组件11中的位置。当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检测到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可向第一驱动装置21发送信号,以使第一驱动装置21停止驱动送料仓16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光耦板第二光耦板和第三光耦板,第二光耦板和第三光耦板可检测信号的通断信息。送料仓16上可设置有一延伸筋。当送料仓16上下运动至延伸筋穿过第一光耦板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判断送料仓16到达第一位置。当送料仓 16上下运动至延伸部66穿过第二光耦板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判断送料仓16到达第二位置。当送料仓16上下运动至延伸筋穿过第三光耦板时,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判断送料仓16到达第三位置。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85,例如微动开关等。
优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4和与第二驱动装置24连接的第二传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24和第二传动装置设置在送料仓16中,从而第二驱动装置24和第二传动装置两者都可以随送料仓16一起上下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24可以为电机。第二传动装置能够与搅拌组件18接合,第二驱动装置24构造为经由第二传动装置驱动搅拌组件18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装置24还可以带有变速箱87,变速箱87的输出轴直接与第二传动装置相连,带动第二传动装置转动。在其他方式中,在在作为第二驱动装置的电机是无极调速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变速箱。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二驱动装置24的输出轴连接的滑动轴25和与滑动轴25连接的传动轴26,第二驱动装置24能够驱动滑动轴25旋转,滑动轴25能够带动传动轴26旋转。如图18所示,传动轴26的一端具有与滑动轴25配合的异形形状,使得滑动轴25能够带动传动轴26旋转,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传动轴26的该端部的横截面为六面形的形状。传动轴26的另一端具有齿状结构。当在洗料状态下时,如图5所示,传动轴26能够与连接轴 27接合并带动连接轴27旋转,而连接轴27又带动转轴33以及搅拌件19旋转。
优选地,如图13和14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8和与第三驱动装置28连接的第三传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28和第三传动装置设置在送料仓16中,从而第三驱动装置28和第三传动装置两者都可以随送料仓16 一起上下移动。
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为电机。第三传动装置能够与搅拌组件18接合,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驱动第三传动装置的一部分上下移动,第三传动装置带动搅拌件19向下移动。
优选地,如图13-19所示,第三传动装置包括与第三驱动装置28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齿轮29、与第一齿轮29啮合的第二齿轮30以及传动螺杆31。第三驱动装置28能够驱动第一齿轮29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由此第二齿轮 30也可以分别对应地沿两个方向旋转。第二齿轮30具有内孔32,第二齿轮 30经由内孔32套设在传动螺杆31外部,内孔32具有内螺纹,内螺纹与传动螺杆31的外螺纹配合。由此,当第二齿轮30分别沿两个方向旋转时,传动螺杆31可以随着第二齿轮30的正转或者反转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
如图13-15所示,落料机构还包括齿轮盖74,齿轮盖74连接在送料仓16的底部。齿轮盖74包括第一部分79和与第一部分79连接的第二部分80,第一部分79支撑在第一齿轮29底部,第二部分80支撑在第二齿轮30底部,且具有供传动螺杆31穿过的口。优选地,送料仓16中还设置有与第二齿轮 30配合的容纳结构,由此,第二齿轮30可以通过该容纳结构以及第二部分 80限位,使得其只能转动而不能上下移动。
优选地,如图16-19所示,传动螺杆31上设置有限位端75和定位端76,且送料仓16上设置有与限位端75配合的限位槽77以及与定位端76配合的孔78。该方案可以限制传动螺杆31仅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优选地,传动螺杆31上下移动的范围为0~500mm,传动螺杆31的位置可以通过在送料机构15中设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86来控制。该第二位置检测装置86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文所述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类似,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端76从孔78中延伸出来,以与第二位置检测装置 86的光耦板配合。
传动螺杆31套设在传动轴26外部。优选地,传动轴26的底部设置有沿传动轴26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台阶部34,传动螺杆31被限位在台阶部34 和上方的滑动轴25之间,从而可以避免传动螺杆31发生相对移位,进而可以保证运动的精准性。
锅盖
为了进一步方便锅盖4的拆洗,如图20-22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锅盖4包括锅盖主体42和可拆盖43,可拆盖43可拆卸地连接在锅盖主体42上,由此,当用户意欲对可拆盖43进行清洗时,可直接将其拆下,简单方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拆盖43可以套设在洗料仓组件5的侧壁部6 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还包括排污组件,排污组件包括排污管道10和与排污管道10连通的污水箱48(如图1所示)。洗料仓主体52 还设置有排污口9,排污管道10可以与排污口9连通,从而可以将洗料腔中的废水排出。排污管道1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锅盖4中。具体地,取决于污水箱48在烹饪器具1中的设置位置,如果污水箱48设置为远离锅盖4中的排污管道10,则排污管道10也可以有一部分设置在机体组件11中。如图1 和2所示,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污管道10整个设置在锅盖4中。机体组件11还包括与底座12相邻设置的容纳座83,污水箱48可取出地设置在容纳座83中,排污管道10可以直接与污水箱48进行对接。
根据本方案,排污管道1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锅盖4中,而锅盖4可以进行拆卸。由此当用户意欲对排污管道10进行清洗时,只需将锅盖4拆下即可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设置在可拆盖43上。该方案通过将排污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可拆盖上,可以便于在可拆盖拆卸下来时对排污组件进行清洗。而通过将排污组件的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可拆盖上,可以实现进一步将排污组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从而可以清洗的更彻底。
如图21-24所示,排污管道10包括设置于可拆盖43上的承托部44和设置于锅盖主体42上的覆盖部45。承托部44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覆盖部 45为板状,承托部44的位置与覆盖部45的位置对应,当可拆盖43连接至锅盖主体42时,覆盖部45可正好覆盖于承托部44上从而可形成排污管道 10。该方案可以使得当将可拆盖43从锅盖主体42拆下时,可以将排污管道 10的上下两部分也拆开,从而可以实现对排污管道10更彻底的清洗,避免形成卫生死角。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承托部44和覆盖部45也可以构造为其他形状,只要两者能够配合形成完整的排污管道10即可。
优选地,如图22和23所示,排污管道10还包括设置在承托部44和覆盖部45之间的密封件49。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密封件49连接在承托部44 上,当可拆盖43连接至锅盖主体42时,覆盖部45可压靠在密封件49上形成密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污管道10包括第一管道50和与第一管道50 连通的第二管道51。第一管道50围绕侧壁部6布置成环形,第二管道51从第一管道50沿锅盖4的径向方向延伸至锅盖4的外周。如图20和22所示,可拆盖43的与侧壁部6连接的内圈部分84也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内圈部分 84形成第一管道50的一部分,并且该内圈部分84相对于排污口9设置在侧壁部6的下方。
为了提高排水效率,优选地,洗料仓主体52包括多个排污口9,多个排污口9均设置在侧壁部6上,且沿侧壁部6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后文将对排水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盖17在能够打开和关闭排料口的同时,还可以充当排污阀并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排污口。具体地,洗料仓盖17具有连通位置和密闭位置,如图6所示,当洗料仓盖17处于连通位置时,洗料仓盖 17在洗料仓主体内处于排污口9的下方,排污口9与洗料腔连通。如图5所示,当洗料仓盖17处于密闭位置时,洗料仓盖17在洗料仓主体内处于排污口9的上方,排污口9与洗料腔不连通。该方案可以省略排污阀的使用。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洗料仓主体52仅包括设置在侧壁部6上的一处排污口9’。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污管道10’在锅盖4中从该排污口9’沿锅盖4的径向方向延伸至锅盖4的外周。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污管道10’不包括环形的第一管道。
返回参考图1,烹饪器具1还包括进水组件。进水组件包括清水箱81、进水管路99(如图15所示)和水泵(未示出)。清水箱81可拆卸地设置在机体组件11上,从而可以方便用户进行加水操作。清水箱81靠近储料机构设置且位于污水箱48的上方,清水箱81可以通过进水管路99与洗料腔对接。优选地,进水管路99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由驱动组件带动与洗料腔对接进行加水,洗料腔的入液口可以设置在顶盖20上。优选地,洗料腔的入液口可以与入料口7为同一口。当进行加水操作时,可以开启水泵,水泵可将清水箱81中的水通过设置在送料机构15中进水管路99供应到洗料腔中。清水箱和污水箱处于机体的与储料仓相反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以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以及水泵耦合,以控制上述部件的动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中的带电部件(例如电机、加热装置、测温装置等)全部设置在机体和锅体上,以使得锅盖中无带电部件,从而在锅盖制造时可以无需考虑防水,并且更方便对其进行清洗,当锅盖与锅体可拆时,还可以将锅盖拆下单独进行清洗,因其无带电部件,还可以在水龙头下冲洗,或者在水盆中清洗。或者,带电部件全部设置在机体上,以使得锅盖和锅体均无带电部件。锅盖和锅体都无带电部件,可以整体无需考虑防水,甚至可以将锅盖和锅体放到水龙头下进行冲洗。
下文参考图2-图7对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初始状态。此时送料仓16处于第一位置,送料仓16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以及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均不连通。
当意欲进行下料操作时,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动作,从而第一传动装置可以带动送料仓16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下料状态。此时送料仓16在第二位置,送料仓16与储料仓13 的出口14以及入料口7均连通。当在下料状态下时,进料口88能够与储料仓13的出口14连通,出料口82能够与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连通,以使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进料口88进入送料仓16,再经由出料口82进入洗料仓组件5中。流入洗料腔的大米量可以通过时间来计算。
在下料操作完成之后或者在下料操作的同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进水组件的水泵开启,从而将清水箱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路99引入洗料仓主体内,以为洗料操作做好准备。
当下料操作和下水操作完成时,第一驱动装置21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动作,第一传动装置带动送料仓16向上运动至第三位置,如图4所示。其中,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当在第三位置时,送料仓16与储料仓 13的出口14以及洗料仓组件5的入料口7均不连通。该方案通过设置第三位置,可以将传动轴26上下运动的行程分一段到送料仓16,从而可以减少传动轴26的运动行程,避免传动轴26过长。
当意欲进行洗料操作时,如图5、图13和图14所示,第三驱动装置28 可以驱动第一齿轮29旋转,第一齿轮29带动第二齿轮30旋转,第二齿轮 30带动传动螺杆31向下运动,由于传动螺杆31套设在传动轴26外部,由此传动轴26也随传动螺杆31向下运动至与洗料仓组件5的连接轴27接合。此时可以打开第二驱动装置24,使得第二驱动装置24驱动传动轴26旋转,从而传动轴26可以驱动连接轴27旋转。当连接轴27旋转时,与连接轴27 接合的转轴33以及搅拌件19可以旋转,从而可以进行洗料操作。洗料腔内具有物料和水,物料和水一起在搅拌件19的带动下被搅动。可以理解,在进行洗料操作时,洗料仓盖17是位于排污口9上方的。
当完成洗料操作意欲进行排水时,可以打开第三驱动装置28使其驱动传动螺杆31向下运动,传动螺杆31将转轴33向下顶,从而可以使得搅拌件 19向下移动。当搅拌件19下移至洗料仓盖17运动至排污口9下方时,如图6所示,控制第三驱动装置28停止动作,此时洗料腔中的污水可以经由排污口9流向排污管道10和污水箱48。
当排水完成,并意欲进行下料操作时,可以控制打开第三驱动装置28使其驱动传动螺杆31继续向下运动,传动螺杆31将转轴33向下顶,从而可以使得搅拌件19向下移动至离开洗料腔,如图7所示。当搅拌件19下移至离开洗料腔时,控制第三驱动装置28停止动作,且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4打开,从而可以驱动搅拌件19旋转,将洗完的大米甩入内锅3。
在将大米甩入内锅之后,或者在将大米甩入内锅的同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进水组件的水泵开启,从而将清水箱中的水经由进水管路99引入洗料腔内并经由洗料腔流入内锅中,以为烹饪做好准备。
当完成下料操作之后,第三驱动装置28可以驱动传动螺杆31向上运动,当传动螺杆31向上运动至送料仓16中之后,第一驱动装置21可以驱动送料仓16返回至第一位置。此时转轴33和与其连接的搅拌件19可以通过弹性件 40向上返回原始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内锅3、锅盖4、洗料仓组件5、清水箱 81、污水箱48都可轻松拆下进行水洗,简化了整个烹饪器具1的清洗过程。
第二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进行详细描述,除了驱动组件之外,根据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与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大致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1还包括驱动组件300,驱动组件300能够沿直线可移动。具体地,驱动组件300能够与送料仓110可接合以使驱动组件300随送料仓110一起在第一位置(如图44所示)和第二位置(如图45所示)之间移动。驱动组件300能够驱动洗料仓组件200的至少一部分旋转,例如至少使搅拌件19旋转,以完成洗料和/或落料时的甩料的过程;并能够驱动搅拌件19与洗料仓盖270一起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以完成下料、排水的过程。
驱动组件300设置在储料机构或送料机构100中。尤其地,驱动组件300 不设置在锅盖4上。该方案通过将带电的驱动组件300设置在锅盖4以外的位置处,可以减少锅盖4上的部件,锅盖结构更简单,同时可以方便用户对锅盖4和洗料仓组件200的清洗操作,并且该方案可以使得在锅盖4的制造阶段无需考虑驱动组件300的防水,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
上述的储料机构、送料机构100、驱动组件300和洗料仓组件200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洗料系统的一部分。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描述送料机构100、驱动组件300与洗料仓组件200 之间的传动结构。
送料机构100可以通过接触式传动的方式与驱动组件300连接。驱动组件300可以通过磁性构件产生的磁力与洗料仓组件200联接,驱动组件300 与洗料仓组件200之间能够构成无接触式传动。在该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盖 270在初始状态时可以位于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换句话说,在烹饪器具1 未工作时,排料口212可以是常闭状态或常开状态。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送料机构100、驱动组件300与洗料仓组件 200之间的传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排料口212为常闭状态。
如上所述,送料仓110能够与驱动组件300一起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直线移动。如图46所示,送料仓110还具有附加位置。送料仓110在附加位置时更靠近洗料腔211。送料仓110具有用于传输固体物料的进料通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该进料通道与储料仓13和洗料腔211均不连通。当送料仓110移动至附加位置时,驱动组件300不随之移动。由此,送料仓110 在附加位置时能够相对于驱动组件300伸出并伸入洗料腔211内,此时送料仓110的进料通道能够与储料仓13和洗料腔211均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送料仓110相对于驱动组件300具有双段运动,其中一段运动中,即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时,送料仓110与驱动组件300一起运动;在另一段运动中,即从第二位置到附加位置,以及从附加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送料仓110与驱动组件300分离运动。送料仓110 可以从第二位置到附加位置,以及从附加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送料仓 110可以进入或离开洗料腔211,便于实现下料和终止下料。
洗料仓组件200位于驱动组件300的下方。当送料仓110在附加位置时,驱动组件300可以与洗料仓主体210的顶表面抵接,使得在送料仓11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附加位置时驱动组件300能够停止移动。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包括单独的固定支撑架,当送料仓110在附加位置时,驱动组件300 被该固定支撑架抵接,该固定支撑架可以是直接固定在锅盖4上的单独的支撑架。
如图52至图54所示,送料机构100还可以包括联动件130。联动件130 设置于送料仓110的底部,例如送料仓110的底表面设置有旋转连接结构117,联动件130设置有与该旋转连接结构117配合的结构,旋转联动件130使其连接于旋转连接结构117。并且用螺钉将联动件130固定至旋转连接结构117。传动主体310设置有主体中心孔313,可以理解,主体中心孔313位于传动主体310的中心。送料仓110位于主体中心孔313内。
联动件130位于传动主体310的下侧并设置有面向上方的联动支撑面131,用于向上支撑驱动组件300。借助于联动支撑面131,送料仓110可以带动驱动组件300向上移动。对于图示实施方式,驱动组件300可以凭借自身重力在送料仓110向下移动时与其一起向下移动。联动支撑面131可以构造成在竖向方向上倾斜的斜面,图示实施方式示出了联动支撑面131为呈环形的锥形面,具体是从上到下沿联动件130的径向方向向外倾斜。由此,使送料仓组件110与驱动组件300在从分离状态移动到结合状态时起到导向作用,能配合地更好。
送料机构100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120。直线驱动装置120能够与送料仓110相连,用于驱动送料仓110沿直线移动。具体地,送料仓110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螺杆孔115,送料机构100还包括螺杆121。螺杆121能够连接至直线驱动装置120的输出轴,并且位于螺杆孔115内。当输出轴旋转时,螺杆121能够在螺杆孔115内相对于送料仓110移动,从而使送料仓110上下移动。
送料机构100还包括固定支架122、固定座123和固定压板124。固定支架122位于储料仓13内,并能够连接至储料仓13,例如,一个示例是,储料仓13的内底表面可以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螺柱(未示出),固定支架122可以间隔地设置有带通孔的螺钉台126,螺钉能够穿过该通孔而锁紧至螺柱,由此可以将固定支架122安装至储料仓13。固定支架122能够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接收腔,直线驱动装置120连接至固定支架122并位于接收腔内。具体是,直线驱动装置120位于固定座123的凹腔内,固定座123容纳于接收腔内。凹腔与直线驱动装置120的形状相适配,以限制直线驱动装置120的转动和竖向移动。固定压板124位于直线驱动装置120的与固定座123相反的一侧,即下侧。固定压板124可以与固定座123相连,例如固定压板124和固定座123均设置有螺孔,固定支架122设有向下延伸的螺钉柱127,螺钉穿过固定压板124和固定座123的螺孔而锁紧至螺钉柱127。螺杆121的端部夹于固定压板124和固定座123之间。
固定支架122的底部与储料仓13的内底表面之间可以形成储料仓13的出口。该出口位于固定支架122的一侧。固定支架122在对应于该出口的一侧设有出口密封件125。出口密封件125能够与送料仓110的侧壁抵接,以避免物料进入送料机构100内。固定支架122还间隔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导向柱128。送料仓110的顶部间隔地设置有导向凸部116,导向凸部116凸出于送料仓110的侧壁。导向凸部116位于间隔设置的导向柱128之间并沿着导向柱128可移动,以避免送料仓11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
洗料仓组件200还包括洗料仓配合件230和安装座240。洗料仓配合件 230可以与安装座240相连。部分或全部安装座240可以沿直线可移动地设于洗料仓主体21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部分安装座240沿直线可移动。搅拌件19位于洗料腔211内并连接至安装座240,搅拌件19随安装座240一起相对于洗料仓主体210围绕第一旋转轴线Ax1可旋转。洗料仓盖270可以设于安装座240并且随安装座240一起沿直线可移动。安装座240相对于洗料仓主体210围绕第一旋转轴线Ax1可旋转。驱动组件300包括传动主体310 和洗料仓驱动件320。传动主体310能够相对于洗料仓主体210围绕第二旋转轴线Ax2可旋转。传动主体310能够与送料仓110可接合并相对于送料仓 110可旋转。洗料仓驱动件320设置于传动主体310,例如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安装至传动主体310。
洗料仓配合件230与洗料仓驱动件320之间可以具有磁力。当传动主体旋转时,在磁力作用下,安装座240以及其上的搅拌件19旋转;并且当改变洗料仓配合件230与洗料仓驱动件320之间的磁力时,安装座240沿直线移动以使洗料仓盖270打开和关闭。
传动主体310具有使洗料仓配合件230与洗料仓驱动件320脱离联动的非驱动位置(例如图48和图49所示的不同落料状态)、使洗料仓配合件230 与洗料仓驱动件320联动的驱动位置。其中驱动位置包括第一驱动位置(例如图45至图47所示的各状态)和第二驱动位置(如图50所示的落料状态)。第一驱动位置对应于关闭位置,第二驱动位置对应于打开位置,非驱动位置可以是打开位置(如图48和图49所示的不同落料状态),也可以是关闭位置(比如图44的初始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初始位置可以设置成打开位置。
其中,第一位置可以是非驱动位置其包括初始位置和中间位置(如图48 和图49所示的不同落料状态);第二位置可以是驱动位置并包括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进一步说,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一位置时,洗料仓驱动件320与洗料仓配合件230脱离联动。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二位置时,洗料仓驱动件320与洗料仓配合件230联动。中间位置位于初始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图48和图51示出了动作过程中的过渡状态,设置洗料仓盖270的安装座240在该过渡状态下受力不平衡。
洗料仓组件200与驱动组件300之间构成了无接触式传动。当在洗料腔 211内进行洗料时,洗料水存在于与驱动组件300隔离开的空间内,不接触驱动组件300。由此,可以避免洗料水弄脏驱动组件300。相对于机械传动方式,无接触式传动方式无需对传动结构进行清洗,这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本实施方式,送料仓110和驱动组件300可以产生同步移动的行程,驱动组件300和洗料仓盖270可以产生配合移动,使得可以仅设置一个用于驱动送料仓110移动的驱动装置,就可以完成送料仓110、驱动组件300和洗料仓盖270的三个直线运动,就可以实现送料仓110的移动、排料口212的开合的动作。并且仅设置一个用于驱动传动主体310旋转的驱动装置,就可以实现洗料和落料时甩料的动作。
洗料仓配合件230可以包括平动配合件231。平动配合件231设于安装座240。洗料仓驱动件320可以包括平动驱动件321。平动驱动件设于传动主体310。平动驱动件321和平动配合件231均为磁性构件,两者之间可以存在磁力。当改变平动驱动件321的状态以改变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 321之间的磁力时,洗料仓盖270在打开排料口212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212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驱动组件300和洗料仓盖270能够通过磁力作用实现配合移动。当移动传动主体310时,洗料仓盖270受磁力作用可以被打开和/或关闭,由此可以实现排料口212开合的动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改变平动驱动件321的状态时,洗料仓盖270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由此,借助于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 之间的磁力,能够实现洗料仓盖270的关闭。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改变平动驱动件321的状态时,洗料仓盖270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由此,借助于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之间的磁力,能够实现洗料仓盖270 的打开。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当改变平动驱动件321的状态时,洗料仓盖270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以及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由此,借助于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之间的磁力,能够同时实现洗料仓盖270 的打开和关闭。
洗料仓配合件230可以包括旋转配合件232。洗料仓驱动件320可以包括旋转驱动件322。旋转配合件232设于安装座240。旋转驱动件322设于传动主体310,旋转驱动件322和旋转配合件232为磁体。当传动主体310旋转时,在旋转驱动件322和旋转配合件232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搅拌件19旋转。由此,当在打开和关闭洗料仓盖270的情况下旋转传动主体310时,可以实现洗料和落料的动作。
磁性构件可以包括磁体、电磁铁、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至少一个。可选地,磁体可以为永磁体。可选地,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为磁体。例如,平动配合件231为磁体;平动驱动件321为磁体、电磁铁、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一个示例为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均为磁体,由此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之间能够存在较大磁力并且状态稳定。另一个示例为,平动配合件231为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平动驱动件321为磁体。由于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的磁性不受高温的影响,因此可以避免烹饪时的高温影响平动配合件231的磁性,使其性能保持不变。可选地,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铁。
当洗料仓盖270和搅拌件19均设于同一安装座240时,考虑到安装座 240旋转会导致电线缠绕,因此,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不选择为电磁铁。当洗料仓盖270和搅拌件19设于不同安装座240时,洗料仓盖 270的开关与搅拌件19的旋转各自独立,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 可以选择为电磁铁。
对于不包括电磁铁的实施方式,驱动组件300相对于洗料仓主体210沿直线可移动。当驱动组件300移动以改变平动配合件231和平动驱动件321 之间的磁力时,洗料仓盖270在打开排料口212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212 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对于图示实施方式,通过控制驱动组件300上下移动的位置,根据磁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变化来控制洗料仓盖270的运动方向,使其移动至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
对于电磁铁的实施方式,当改变电磁铁的通电状态后,洗料仓盖270能够沿直线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排料口212。
根据设计需求,旋转驱动件322在驱动位置时可以位于旋转配合件232 的径向外侧。可替代地,旋转驱动件322在驱动位置时可以位于旋转配合件 232的径向内侧。可替代地,旋转驱动件322在驱动位置时可以位于旋转配合件232上方。
洗料仓组件200位于驱动组件300的下方,送料仓110、洗料仓盖270 和驱动组件300均可上下移动。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反或相同。当磁极相反时,平动驱动件321 与平动配合件231之间的磁力为磁吸力,通过磁吸力使洗料仓盖270移动;当磁极相同时,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之间的磁力为磁斥力,通过磁斥力使洗料仓盖270移动。对于图示实施方式,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反,两者之间的磁力为磁吸力。
如图52所示,传动主体310构造成转盘形状并且包括传动顶壁311和与传动顶壁311相连的传动侧壁312。传动侧壁312沿竖向延伸,平动驱动件 321设置于传动顶壁311,旋转驱动件322设置于传动侧壁312。平动驱动件 321通过卡接、紧固件连接、膜内注塑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设于传动主体310。图示实施方式中的平动驱动件321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至传动主体310。
传动主体310在第一驱动位置时的高度低于其在第二驱动位置时的高度。进一步说,第一驱动位置位于第二驱动位置的上方。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一驱动位置时,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可以联动,旋转驱动件322 与旋转配合件232可以联动。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脱离联动,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联动。对于图示实施方式,参见图50,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之间的磁力小于洗料仓盖270及与其相连的第一安装座220和搅拌件19的重力。由此洗料仓盖270可以保持在打开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料仓配合件230能够位于洗料腔211的外部,即旋转配合件232和平动配合件231位于洗料腔211的外部。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时,旋转驱动件322位于旋转配合件232的径向外侧。
下面参考图55至图59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洗料仓组件200的结构。
如图55和图56所示,安装座240包括第一安装座220和与第一安装座 220相连的第二安装座250。第一安装座220位于第二安装座250的径向内侧并相对于第二安装座250沿直线可移动。搅拌件19、洗料仓盖270和平动配合件231可以设于第一安装座220。旋转配合件232可以设于第二安装座250。第一安装座220可随第二安装座250旋转。
第一安装座220可以包括安装座基部221和与安装座基部221相连的安装座筒部222。搅拌件19和洗料仓盖270设于安装座基部221。安装座筒部 222位于洗料腔211的径向外侧,并且其底部沿周向间隔设有座开口224,以便在落料时物料经由该座开口224落入内锅3。平动配合件231设置于安装座筒部222的顶部,以便平动配合件231与平动驱动件321之间可以存在较小的距离,能产生足够大的磁力使洗料仓盖270上下移动。
平动配合件231通过卡接、紧固件连接、膜内注塑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设于安装座240。如图55所示,平动配合件231可以预埋至安装座筒部222内,例如通过膜内注塑工艺成型于安装座筒部222内。可替代地,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平动配合件231也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至安装座筒部222。具体地,安装座筒部222的顶表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平动配合件231固定在安装槽内。平动配合件231可以设置有多个且为块状构件,或者设置有一个且为圆环状构件等。对于多个平动配合件231的实施方式,多个平动配合件231可以沿第一安装座220的周向间隔布置,优选布置成环形阵列。
洗料仓组件200还包括仓主体基座217。仓主体基座217位于洗料仓主体210的下方并与其通过诸如紧固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至洗料仓主体 210。第二安装座250支撑于位于其下方的仓主体基座217。旋转配合件232 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50的沿竖向延伸的外周表面,以便旋转配合件232 与旋转驱动件322之间可以在径向上存在较小的距离,能产生足够大的磁力使安装座240旋转。旋转驱动件322和旋转配合件232可以设置有多个且为块状构件。多个旋转驱动件322沿传动主体310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旋转配合件232沿第二安装座250的周向间隔布置。
当驱动组件300位于驱动位置时,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在平行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叠。当驱动组件300位于第一驱动位置时,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在平行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一重叠面积。当驱动组件300位于第二驱动位置时,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在平行轴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二重叠面积。第一重叠面积可以大于第二重叠面积。多个旋转驱动件322和多个旋转配合件232在轴向上可以均布置有一排或两排。例如图示实施方式,如图52和图56所示,旋转驱动件322和旋转配合件232在轴向上可以均布置有一排,并且均可以构造成长条形,即为长条形构件。旋转驱动件322水平放置,旋转配合件232竖向放置。
洗料仓主体210可以还包括仓主体顶壁216、与仓主体顶壁216相连的内侧壁214和外侧壁215(图57),这三者构成上述侧壁部6。内侧壁214位于外侧壁215的径向内侧并且与其在径向上间隔开。内侧壁214围成洗料腔 211。第二安装座250和安装座筒部222位于内侧壁214与外侧壁215之间。第一安装座220和第二安装座250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座导向槽223,座导向槽223在轴向上延伸,第一安装座220和第二安装座250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座导向部251,座导向部251位于座导向槽223内并相对于座导向槽 223沿直线可移动。通过在第一安装座220和第二安装座250设置凹凸配合的导向结构,一方面使第一安装座220能够与第二安装座250一起旋转,另一方面使第一安装座220可以保持沿直线移动,避免发生移位。
洗料仓组件还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设于洗料仓主体210。支撑部件设置有面向上方的座限位面252,用于向上支撑安装座240。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包括第二安装座250和仓主体基座217。第二安装座250设置有面向上方的座限位面252,用于向上支撑第一安装座220。仓主体基座217向上支撑第一安装座220。图58中示出了安装座筒部222设置有座导向槽223,第二安装座250设置有座导向部251。座导向部251的顶表面为座限位面252。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座250设置有座导向槽223,安装座筒部222设置有座导向部251。座导向槽223的底表面为座限位面252。
可选地,安装座筒部222可以包括筒部上部分和筒部下部分。筒部上部分径向向外凸出于筒部下部分,即筒部上部分的厚度大于筒部下部分的厚度。座导向槽223可以设于筒部上部分,座开口224设于筒部下部分。
如图55、图59和图59A所示,为了避免在进行洗料动作时漏水,洗料仓组件200还包括料口密封件261。料口密封件261能够设置于洗料仓盖270 的外周部,以便随着洗料仓盖270一起上下移动。当洗料仓盖270位于关闭位置时,料口密封件261在排料口212处与洗料仓主体210抵接。由此,洗料仓盖270受到压力而相对于第一安装座220和搅拌件19不旋转。当洗料仓盖270位于关闭位置时,料口密封件261能够密封洗料仓盖270与洗料仓主体210之间的间隙,避免在洗料时洗料水从该间隙漏出。当洗料仓盖270在关闭位置且搅拌件19旋转时,洗料仓盖270相对于洗料仓主体210保持静止,即与洗料仓主体21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不会随搅拌件19一起旋转。可以保证料口密封件261的密封效果更佳,洗料仓盖270盖合更严密,避免发生漏水的状况。
洗料仓盖270设置于安装座基部221的面向洗料腔211一侧,具体是安装座基部221的上侧。安装座基部221能够相对于洗料仓盖270可旋转。洗料仓盖270的外周部可以设置有径向向内凹陷的盖凹槽273。盖凹槽273呈环形。料口密封件261的一部分能够位于盖凹槽273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示实施方式,料口密封件261可以位于洗料仓主体210的下方。洗料仓盖270能够具有盖支撑面271。盖支撑面271面向排料口212所在侧,具体是面向上方。料口密封件261能够与盖支撑面271 抵接以提供给料口密封件261向上的支撑力。当洗料仓盖270位于关闭位置时,料口密封件261夹于洗料仓主体210的底部和盖支撑面271之间,洗料仓盖270在盖支撑面271处受到向下的压力而相对于洗料仓主体210保持静止。在该实施方式中,侧壁部6的底表面与料口密封件261可抵接,具体是内侧壁214的底表面与料口密封件261可抵接。料口密封件261受到向下的挤压力。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侧壁部6的内表面与料口密封件261 可抵接,料口密封件261与侧壁部6之间的摩擦力可限制洗料仓盖270的转动。
如图59A所示,洗料仓主体210的底部设置有主体弧形表面218,主体弧形表面218与料口密封件261可抵接。洗料仓主体210的底部与料口密封件261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增大,有利于两者之间的抵接更稳固,密封效果更佳。
料口密封件261为环形构件并套设于洗料仓盖270的外周部。洗料仓盖 270的外周部可以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盖凸台272。料口密封件261设置于盖凸台272。盖凸台272的上表面为盖支撑面271,可以支撑洗料仓盖270。
安装座基部221可以设置有盖安装部263,洗料仓盖270可以设置有盖安装孔264。盖安装部263能够位于盖安装孔264内。盖安装部263和盖安装孔264的孔壁之间设置有安装密封件262,以密封安装座基部221和洗料仓盖270之间的间隙。盖安装部263设置有径向凹陷的安装部凹槽265,安装密封件262位于安装部凹槽265内。盖安装孔264内设置有抵接凸台,抵接凸台设置有面向安装部凹槽265的座弧形表面274,以增加安装密封件262 与盖安装孔264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效果。
搅拌件19能够位于洗料仓盖270的与安装座基部221相反的一侧,具体是上侧。也就是说,洗料仓盖270位于搅拌件19与安装座基部221之间。搅拌件19连接至盖安装部263。搅拌件19和盖安装部263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有连接凸部,两者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凸部位于连接凹槽内。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可以穿过安装座基部221连接至连接凸部,以将搅拌件19连接至安装座基部221。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搅拌件19设置有连接凸部,盖安装部263设置有连接凹槽。
如图示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盖270、安装座基部221、搅拌件19以及料口密封件261组合在一起,当洗料仓盖270位于关闭位置时,洗料仓盖270、安装部基部221、搅拌件19以及料口密封件261一起封堵排料口212。当搅拌件19和安装座底部211一起旋转时,洗料仓盖270和料口密封件261均不旋转,即与洗料仓主体21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可以保证料口密封件261 的密封效果更佳,洗料仓盖270盖合更严密,避免发生漏水的状况。
可选地,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封堵排料口212,比如洗料仓盖270单独封堵排料口212,或者洗料仓盖270可以和密封件、搅拌件19、安装座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一起封堵排料口212。密封件、搅拌件19、安装座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可以和洗料仓盖270一起同步移动,即一起移动以一起将排料口212打开和关闭。密封件、搅拌件19、安装座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和洗料仓盖270 分开移动,以将排料口212打开和关闭。
可选地,可以仅通过洗料仓盖270封堵排料口212,仅通过洗料仓盖270 就可以遮盖排料口212。进一步地,在洗料仓盖270和洗料仓主体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通过洗料仓盖270和密封件一起封堵排料口212,密封件可以设置在洗料仓盖270上,也可以设在洗料仓主体上。
可选地,通过洗料仓盖270和部分安装座一起封堵排料口212,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密封件,洗料仓盖270、部分安装座和密封件一起封堵排料口212。密封件可以设在洗料仓盖270、部分安装座、洗料仓主体的一个或多个上,以更好的密封排料口212。可以理解的,此种排料口212的封堵方式为通过洗料仓盖270打开和关闭部分排料口212,也属于洗料仓盖270在打开所述排料口212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212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情况。可选地,洗料仓盖270还可以与该安装座成型为一体件。
可选地,通过洗料仓盖270和搅拌件19一起封堵排料口212,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洗料仓盖270、搅拌件19和密封件一起封堵排料口212,密封件可以设在洗料仓盖270、搅拌件19和洗料仓主体的一个或多个上,以更好地密封排料口212。
可选地,洗料仓盖270、搅拌件19和安装座成型为一体件。
可选地,通过洗料仓盖270、搅拌件19和安装座一起封堵排料口212,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洗料仓盖270、搅拌件19、安装座和密封件一起封堵排料口212,密封件可以设在洗料仓盖270、搅拌件19、安装座、洗料仓主体的一个或多个上。可以理解的,以上排料口212的封堵方式属于通过洗料仓盖270打开和关闭部分排料口212,也属于洗料仓盖270在打开所述排料口212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排料口212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情况,也属于洗料仓盖270打开和关闭排料口212的情况。
如图55和图59B所示,洗料仓盖270在初始状态时可以通过磁力连接保持在关闭位置。具体地,洗料仓组件200还可以包括保持构件237和保持配合构件238。保持构件237能够设置于洗料仓主体210。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37可以设置于安装支撑架。安装支撑架与锅盖4连接。该安装支撑架可以是直接固定在锅盖4上的单独的支撑架。保持构件237和保持配合构件238均为磁性构件。保持构件237和保持配合构件238中的至少一者为磁体。例如,保持构件237为磁体,保持配合构件238为磁体、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237为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至少一个,保持配合构件238为磁体。在保持构件与保持配合构件238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洗料仓盖270在初始状态时保持在关闭位置。由此,洗料仓盖270 可以因保持构件237与保持配合构件238之间的磁力而保持关闭状态,当未使用洗料腔211时,例如烹饪器具1未工作或烹饪器具1烹饪时,排料口212 可以保持关闭,将内锅3的空间与外界隔离,可以避免诸如灰尘、虫子等异物进入内锅3,从而在烹饪器具1未工作时污染内锅3保持干净,在烹饪器具1烹饪时内锅3里的食物不被污染并且保温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
保持构件237能够与保持配合构件238上下布置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反,从而两者之间的磁力为磁吸力。洗料仓盖270受到保持构件237与保持配合构件238之间的磁吸力而保持在关闭位置。对于图示实施方式,如图59B 所示,保持构件237位于保持配合构件238的上方。保持构件237可以预埋至洗料仓主体210内,例如通过膜内注塑工艺成型于洗料仓主体210内。可替代地,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保持构件237也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至洗料仓主体210。保持构件237可以设于仓主体顶壁216。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保持配合构件238与平动配合件231成型为一体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保持配合构件238与平动配合件231为分体构件。
可选地,如图59C所示,平动配合件231的上端面可以与旋转配合件232 的侧端面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30°≤α≤150°,例如α为30°、50°、70°、80°、 90°、100°、110°、120°、130°、150°等。优选地,85°≤α≤95°。由此平动配合件231与旋转配合件232产生的磁场独立,尽可能不互相干扰。当传动主体310在驱动位置时,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之间具有第一磁力,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之间具有第二磁力,第一磁力与第二磁力之间具有夹角β,其中30°≤β≤150°,例如β为30°、50°、70°、80°、90°、 100°、110°、120°、130°、150°等。优选地,85°≤β≤95°。图59C示意性地示出了平动配合件231受到来自平动驱动件321的第一磁力Fa,旋转配合件 232受到来自旋转驱动件322的第二磁力Fb,Fa与Fb之间具有夹角β。
如图60至图62所示,驱动组件300还可以包括传动支座330、安装支架340和旋转驱动装置301。传动支座330能够位于主体中心孔313内并与传动主体310相连。传动主体310能够相对于传动支座330可旋转。安装支架340位于传动主体310的上方并能够与传动支座330相连,例如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旋转驱动装置301能够设置于安装支架340,并且其输出轴与传动主体310相连以使传动主体310旋转。安装支架340向上支撑旋转驱动装置301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装置301能够与传动主体310一起沿直线移动,使得可以将带电的旋转驱动装置301设置于锅盖4以外的位置。
具体地,传动支座330可以具有面向下方的支座支撑面332,支座支撑面332用于抵接联动支撑面131。当送料仓1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支座支撑面332与联动支撑面131抵接,以使驱动组件300能够平稳地移动。当送料仓110在第二位置与附加位置之间移动时,支座支撑面332 与联动支撑面131分离。
支座支撑面332可以与联动支撑面131的形状相适配,例如也可以构造成在竖向方向上倾斜的斜面,可选为例如呈环形的锥形面。传动支座330可以设置有支座中心孔331和径向向外延伸的支座凸台333。可以理解,支座中心孔331位于传动支座330的中心。送料仓110能够位于支座中心孔331 内,支座支撑面332围绕支座中心孔331布置。传动主体310的顶部能够位于支座凸台333和安装支架340之间,这可以限制传动主体310相对于传动支座330沿直线的移动。
传动主体310的顶部可以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齿轮部314,齿轮部314围绕支座中心孔331并具有一圈齿。输出轴设置有传动齿轮302,传动齿轮302 的齿与齿轮部314的齿啮合。图示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输出轴与齿轮部 314之间具有一个传动齿轮302,然而传动齿轮302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两个及以上。
安装支架340可以设置有支架导向部341,支架导向部341沿竖向方向延伸。返回参见图52,储料仓13可以对应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导向壁102,导向壁10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储料仓13的内部与固定支架122相连,以将传动结构与储存食材的空间隔离开。图52示意性示出了导向壁102与储料仓13 的底壁相连,一部分位于底壁上方,一部分从底壁向下延伸。支架导向部341 位于导向壁102围成的滑动通道46内。安装支架340可以包括支架基部342 和位于支架基部342上方的支架立座343。支架基部342可以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支架导向部341。支架导向部341例如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三个壁体,支架立座343位于这三个壁体围成的大致方形的区域内。并且支架立座 343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支架基部342。旋转驱动装置301 安装至支架立座343并也位于支架导向部341内。支架立座343的中部设置有支筒部,旋转驱动装置301的输出轴位于支筒部内。支筒部的下端抵接传动齿轮302,以限制传动齿轮302的轴向移动。
如图47、图50、图63和图64所示,第一旋转轴线Ax1可以与第二旋转轴线Ax2共线。洗料腔211构造成中心对称,例如洗料腔211的形状可以为圆筒状。洗料腔21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Ax1共线。第一旋转轴线 Ax1和第二旋转轴线Ax2可以均沿竖向延伸。洗料腔211的中心轴线也可以沿竖向延伸。旋转配合件232可以沿安装座240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具体是沿第二安装座250的周向间隔设置。旋转驱动件322沿传动主体310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旋转配合件232的磁性相同,并且围绕第一旋转轴线Ax1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旋转驱动件322的磁性相同,并且围绕第二旋转轴线Ax2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旋转配合件232沿安装座240的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旋转驱动件322沿传动主体310的周向均匀设置。由此,可以使第二安装座250在周向上受到的磁力大小相等并受力均匀,从而使第一旋转轴线Ax1与第二旋转轴线Ax2能够保持共线。多个旋转配合件232的磁性也可以不相同,但不同磁性的旋转配合件232的数量需相等。优选地,不同磁性的旋转配合件232在数量相等的前提下还均匀、间隔地设置,比如可以是先设置一组第一磁性的旋转配合件,再设置一组另一磁性的旋转配合件,随后再设置一组第一磁性的旋转配合件,接着再设置一组第二磁性的旋转配合件,如此反复间隔设置,保证相邻两组的旋转配合件磁性不同但数量相同,每组磁体的数量相同,且大于等于1,具体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比如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者六个等等。比如旋转配合件232的总数量可以是两个且均匀设置,其中一个磁体朝外为N极,另一个磁体朝外为S极。与此对应的旋转驱动件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如图64所示,旋转配合件共有 4组,每组各有3个磁体,可以将其中一组3个磁体朝外的磁极都设置为N极,将相邻一组3个磁体朝外的磁极都设置为S极,则旋转配合件朝外的磁极分别为NNN、SSS、NNN、SSS。与此相对应的,多个与其配合的旋转驱动件322的磁性也需不同,但数量需相等且需均匀、间隔地设置。比如在图 64所示,旋转驱动件共16个,可以将其设为4组,将其中一组4个磁体朝外的磁极都设置为N极,将相邻4个磁体朝外的磁极都设置为S极,则旋转驱动件朝外的磁极分别为NNNN、SSSS、NNNN、SSSS。在旋转时,朝外的磁极为NNNN组旋转驱动件与朝外的磁极为SSS组的旋转配合件配合产生磁力,朝外的磁极为SSSS组的旋转驱动件与朝外的磁极为NNN组的旋转配合件配合产生磁力。由此,可以使第二安装座250在周向上受到的磁力大小相等并受力均匀。
洗料仓组件200还可以包括限位部件。安装座240围绕限位部件旋转,限位部件与安装座240彼此相对的表面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座 250带动第一安装座220围绕限位部件旋转,限位部件包括洗料仓主体210 的内侧壁214和外侧壁215。
传动主体310构造成中心对称形状,具体如上所述为转盘形状。安装座 240构造成中心对称形状。具体地,第一安装座220和第二安装座250均为圆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安装座240与搅拌件19可以为分体构件,具体是第一安装座220与搅拌件19为分体构件,以便于洗料仓盖270 的安装。
如图63所示,当传动主体310位于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时即当旋转驱动件322在驱动位置时,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在径向上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反。此时,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之间的磁力为磁吸力,通过磁吸力使搅拌件19旋转。如图64所示,旋转驱动件322在驱动位置时与旋转配合件232在径向上错位设置,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同。此时,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之间的磁力为磁斥力,通过磁斥力使搅拌件19旋转。
旋转驱动件322沿传动主体310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传动侧壁312 具有在周向上布置的多个传动安装面315(图52),传动安装面315为平面并沿竖向延伸,旋转驱动件322安装至传动安装面315。旋转配合件232沿传动主体310的周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座250具有在周向上布置的多个座安装面253,座安装面253为平面并沿竖向延伸,旋转配合件232安装至座安装面253。旋转配合件232和旋转驱动件322中的一个可以设置成一排,两者中的另一个沿竖向间隔设置有两排。可替代地,旋转配合件232和旋转驱动件322可以均设置有一排,并且两者中的一个可以是沿竖向布置的长条形。
下文参考图44-图51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的整个洗料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44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初始状态。此时送料仓110和驱动组件 300均处于第一位置中的初始位置,送料仓110与储料仓13的出口以及洗料仓组件200的入料口201均不连通,洗料仓盖270处于关闭位置。在初始状态下,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为平动配合件 231与平动驱动件321之间的磁力;F2为保持构件237与保持配合构件238 之间的磁力;G1为洗料仓盖270及随其沿直线移动的随动负载的总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随动负载至少包括第一安装座220、平动配合件231和搅拌件19;G2为洗料腔211内的水和物料的重量。可以理解,G1为固定值,F1、 F2和G2为可变值。在该状态下,F1较小,甚至可能接近或等于0,当F1=0 时,F2≥G1+G2;F2最大,即F2max;G2=0,或者G2为洗料腔211上清洗后少量残留水的重量。
当意欲进行下料操作时,首先直线驱动装置120可以带动螺杆121动作,从而螺杆121可以带动送料仓110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中的第一驱动位置。如图45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准备下料状态。此时送料仓110和驱动组件 300均处于第二位置中的第一驱动位置,送料仓110与储料仓13的出口以及洗料仓组件200的入料口201仍均不连通,洗料仓盖270仍处于关闭位置。在图45所示的状态下,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 和F2最大,即F1max、F2max,G2与初始状态相同。由此,洗料仓盖270 受到向上的磁力以及洗料仓组件200存在径向上的磁力连接。接着直线驱动装置120可以继续带动螺杆121动作,送料仓110继续向下运动并伸入洗料腔211内而驱动组件300不随之运动。如图46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下料状态。此时送料仓110处于附加位置,驱动组件300处于第二位置中的第一驱动位置,送料仓110与储料仓13的出口以及洗料仓组件200的入料口201仍均连通,洗料仓盖270仍处于关闭位置。储料仓13中的物料经由进料口111 进入送料仓110,再经由出料口112进入洗料腔211中,进行下料动作。流入洗料腔211的物料量可以通过时间来计算,烹饪器具根据用户所需的物料量来控制送料仓110处于附加位置的时间,以实现定量下料。在该下料状态下还可以向洗料腔211供水,可以同时下料和供水,也可以等下料完后再进行供水动作。清水箱81中的清水经由管路、进水口113进入送料仓110,再经由出水口114进入洗料腔211。下料和供水完成时,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F2为F1max、F2max,G2为水和物料的重量。
当下料操作完成时,直线驱动装置120再次带动螺杆121动作,螺杆121 带动送料仓110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中的第一驱动位置,如图47所示。在图47所示的状态下,可以向洗料腔211供水,或者也可以在图46状态下向洗料腔供水。当在图47所示的状态下供水时,G2的重量增加。供水完成后,旋转驱动装置301可以带动传动主体310旋转,进而旋转驱动件322与旋转配合件232之间的磁力可以带动第二安装座250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安装座 220及其上的搅拌件19一起旋转,以进行洗料动作。可以理解,对于图示实施方式,在进行洗料动作时,洗料腔211内的水位低于排污管道10的最高部分。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方式中,可以设置单独的开启和关闭排污口213 的电磁阀门,通过直接控制电磁阀门的打开和关闭的状态来直接控制是否排水,该种排水方式可以不限制洗料腔211内的水位必须低于排污管道的最高部分。
对于图示实施方式,当完成洗料动作意欲进行排水时,先向洗料腔211 供水至洗料腔211内的水位高于排污管道10的最高部分,利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并且排水通道的最高位置会具有一个速度水头,由此形成排污管道10 的满流。当水位高度下降至低于排污管道10的最高位置时,由于此处排水通道已经处于满流状态,此时由于洗料腔211内的水位高于排污管107的出水口114的水位,根据伯努特原理,此时排污管107的出口会具有一个速度水头,可以将洗料仓内水排干净。在排水完成时,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 F1+F2>G1+G2,其中F1、F2为F1max、F2max,G2为吸水后的物料和少量残留水的重量。如果需要,还可以在排水后添加清水,以用于烹饪;在该情况下,G2为吸水后的物料和清水的重量。
可以重复执行供水、洗料时甩料和排水的动作,实现单次物料的多次洗料。
当完成排水动作意欲进行落料时,直线驱动装置120带动送料仓110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中的中间位置,如图48所示。在图48所示的状态下,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减小,即F1<F1max、F2 为F2max,G2与排水完成时相同。由于F1+F2<G1+G2,使得洗料仓盖270 受力不平衡,不能保持在关闭位置将向下移动,排料口212将打开。烹饪器具从图48所示的状态很快切换至图49所示的状态,即洗料仓盖270向下移动至打开位置,此过程F1继续减小,F2减小。如图49所示,洗料仓盖270 已位于打开位置,排料口212已打开。此时会有部分物料和/水落入内锅3, G2减小。在图49所示的状态下,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F1max、F2最小,即F2min,G2为剩余吸水的物料和少量残留水的重量。接着直线驱动装置120带动螺杆121使传动主体310从中间位置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中的第二驱动位置。此时如图50所示,烹饪器具1处于落料状态。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之间具有距离d1,并且洗料仓盖270 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F1max、F2为F2min,G2与图49所示状态相同,使得在落料过程中,洗料仓盖270始终保持在打开位置。接着旋转驱动装置301再次带动传动主体310旋转,使得搅拌件19旋转,开始甩料,进行落料动作,物料受离心力的作用快速地落入内锅3。在甩料时G2继续减小,在甩料完成后,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 F1<F1max、F2为F2min,G2为少量残留水的重量。作为示例,此时F1+F2 与G1+G2之间的差值可以为30g。
当完成落料动作之后,需要进行复位时,直线驱动装置120继续带动螺杆121使传动主体310从第二驱动位置移动至第一驱动位置,如图51所示,此过程F1增大,此时平动驱动件321与平动配合件231之间具有距离d2, d2小于d1,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其中F1为F1max、 F2为F2max,G2为少量残留水的重量,使得洗料仓盖270将受磁力作用而向上移动至关闭位置,例如图45所示,实现洗料仓盖270的复位。烹饪器具从图51所示的状态很快切换至图45所示的状态,即洗料仓盖270向上移动至关闭位置,此过程F1继续增大至F1max,F2增大至F2max,G2与图51 状态相同,此时F1+F2>G1+G2。
可以重复执行下料至落料的过程中的各个动作,实现多次物料的洗料;即重复执行图45至图51所示的各状态。
接着直线驱动装置120带动送料仓110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中的初始位置,如图44所示,实现送料仓110和驱动组件300的复位。此过程F1减小至较小,甚至可能接近或等于0,F2为F2max,G2与图51状态相同,此时 F1+F2>G1+G2。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洗料仓盖270在初始状态时可以位于打开位置。换句话说,在烹饪器具1未工作时,排料口212可以是常开状态,即洗料仓盖270在初始状态时处于打开位置。具体地,除取消保持构件237和保持配合构件238之外,其余结构与图示的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描述。具体的,洗料仓组件200不包括保持构件237和保持配合构件238,即不存在F2,F2为保持构件237与保持配合构件238之间的磁力。故在初始状态下,此时送料仓110和驱动组件300均处于第一位置中的初始位置,送料仓110与储料仓 13的出口以及洗料仓组件200的入料口201均不连通,洗料仓盖270处于打开位置。
在初始状态下,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G1+G2,在该状态下, F1较小,甚至可能接近或等于0,G2=0,或者G2为洗料腔211上清洗后少量残留水的重量。当意欲进行下料操作时,需要先将洗料仓盖270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即直线驱动装置120可以带动螺杆121动作,从而螺杆 121可以带动送料仓110向下运动至第二位置中的第一驱动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G1+G2,在磁力的作用下,洗料仓盖270移动至关闭位置。
其余的下料操作、洗料操作、排水操作、落料操作、供水操作均与图示的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动作相同,区别仅在于洗料仓盖270的受到的磁力为F1,非F1+F2,即不存在F2的磁力,但洗料仓盖270的磁力在下料阶段、洗料阶段、排水阶段、落料阶段与G1+G2的受力大小关系与图示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在相同阶段的受力大小关系是一致的,直线驱动装置120和旋转驱动装置301的操作动作也都是一致的。以下料阶段为例,对于排料口212为常开状态的实施方式,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G1+G2;对于图示实施方式,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为F1+F2>G1+G2。这两个实施方式的下料阶段的磁力均大于G1+G2,即大小关系一致。区别在于,当完成落料动作之后,洗料仓盖270不需要进行复位,即洗料仓盖270保持在打开状态,直线驱动装置120带动送料仓110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中的初始位置后,洗料仓盖270继续保持在打开状态。
此外,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平动配合件231和旋转配合件232 均位于洗料腔211的内部。当旋转驱动件322在驱动位置时,即当传动主体 310位于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时,旋转驱动件322位于旋转配合件 232的径向内侧。由此,烹饪器具的外部结构简单,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并且驱动组件300的结构可以更简单。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包括位于洗料腔211内部的筒状的安装座。洗料仓盖270和搅拌件19可以均连接至该安装座。旋转配合件232和平动配合件 231设于该安装座。洗料仓主体210设有位于洗料腔内部的槽体部分。槽体部分形成接收槽以接收平动驱动件321和旋转驱动件322,更具体说是接收传动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受力关系可以理解为洗料仓盖270及随其沿直线移动的随动负载所构成的组件的受力关系,为简洁起见,简记为洗料仓盖270的受力关系;类似地,本文描述洗料仓盖270所使用的受到磁力、受力、受磁力作用、重力等力的描述可以理解为洗料仓盖270及随其沿直线移动的随动负载所构成的组件的力的各种描述,为简洁起见,简以洗料仓盖270 替代,作为示例,洗料仓盖270受到磁力理解为洗料仓盖270及随其沿直线移动的随动负载所构成的组件受到磁力。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3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
锅盖,所述锅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体上以便用户将所述锅盖拆下清洁;
洗料仓组件,所述洗料仓组件设置在所述锅盖中,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入料口和排料口,
其中,所述洗料仓组件通过所述排料口与锅体连通以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包括:
洗料仓盖,所述洗料仓盖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洗料仓盖在打开所述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所述排料口的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
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洗料仓主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洗料仓盖移动,以及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磁力与所述洗料仓组件联接以驱动所述洗料仓盖移动和/或所述搅拌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旋转配合件,所述安装座相对于所述洗料仓主体可旋转;所述旋转配合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搅拌件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搅拌件随所述安装座一起可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主体和旋转驱动件,所述传动主体相对于所述洗料仓主体可旋转;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主体,
其中,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旋转配合件为磁体,当所述传动主体旋转时,在所述旋转驱动件和所述旋转配合件之间的磁力作用下,所述搅拌件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与所述旋转配合件位置相对应,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反,或者
所述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与所述旋转配合件在径向上错位设置,并且朝向彼此的磁极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部分或全部所述安装座沿直线可移动;
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平动配合件,所述洗料仓盖设于所述安装座并且随所述安装座一起沿直线可移动,所述平动配合件设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驱动组件相对于所述洗料仓主体沿直线可移动,并包括平动驱动件,所述平动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主体,
其中,所述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均为至少一者为磁体,所述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之间存在磁力,当所述驱动组件移动以改变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之间的磁力时,所述洗料仓盖在打开所述排料口的打开位置和盖合所述排料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动配合件为磁体,所述平动驱动件为磁体、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
或者所述平动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驱动件均为磁体;
或者所述平动配合件为铁、镍、钴、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的一个,所述平动驱动件为磁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体具有使所述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旋转配合件联动的第一驱动位置和第二驱动位置,所述第一驱动位置对应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第二驱动位置对应于所述打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配合件和所述平动配合件均位于所述洗料腔的外部,所述旋转驱动件在驱动位置时位于所述旋转配合件的径向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径向内侧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沿直线可移动,所述搅拌件、所述洗料仓盖和所述平动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旋转配合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可随所述第二安装座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安装座基部和与所述安装座基部相连的安装座筒部,所述搅拌件和所述洗料仓盖设于所述安装座基部,所述安装座筒部位于所述洗料腔的径向外侧且其底部沿周向间隔设有座开口,所述平动配合件设于所述安装座筒部的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仓主体基座,所述仓主体基座连接至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第二安装座支撑于所述仓主体基座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径向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体构造成转盘形状并且包括传动顶壁和与所述传动顶壁相连的传动侧壁,所述传动侧壁沿竖向延伸,所述旋转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侧壁,所述平动驱动件设于所述传动顶壁。
15.根据权利要求5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其输出轴与所述传动主体相连以使所述传动主体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支座,所述传动主体设置有主体中心孔,所述传动支座位于所述主体中心孔内并与所述传动主体相连,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传动主体的上方并与所述传动支座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围绕所述主体中心孔,所述输出轴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齿轮部啮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支座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支座凸台,所述传动主体的顶部位于所述支座凸台和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盖封堵全部所述排料口,或者所述洗料仓盖封堵部分所述排料口。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侧壁部,所述侧壁部设置在所述锅盖上且形成所述洗料仓主体,所述侧壁部围成具有所述排料口的洗料腔。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机体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储料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位于所述锅盖的上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连接至所述洗料仓盖。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料仓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能够盖合在所述侧壁部上,所述入料口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送料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经由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驱动所述送料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中,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能够与所述搅拌组件接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构造为经由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三传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送料机构中,所述第三传动装置能够与所述搅拌组件接合,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经由所述第三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洗料仓盖移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传动螺杆,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二齿轮具有内孔,所述第二齿轮经由所述内孔套设在所述传动螺杆外部,所述内孔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传动螺杆的外螺纹配合,所述传动螺杆套设在一传动轴外部,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搅拌件连接的转轴,所述传动轴能够与所述转轴接合。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锅盖中,所述洗料仓主体具有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排污口连通。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还包括污水箱,所述污水箱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件上设置有底座,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CN202220235856.7U 2022-01-26 2022-01-26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510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856.7U CN217510262U (zh) 2022-01-26 2022-01-26 烹饪器具
PCT/IB2022/056388 WO2023144600A1 (zh) 2022-01-26 2022-07-1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856.7U CN217510262U (zh) 2022-01-26 2022-01-26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262U true CN217510262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5856.7U Active CN217510262U (zh) 2022-01-26 2022-01-26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65734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10262U (zh) 烹饪器具
CN217285418U (zh) 烹饪器具
CN217447487U (zh) 烹饪器具
CN218355662U (zh) 烹饪器具
CN218128120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65736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128039U (zh) 洗料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65733U (zh) 洗料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65735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309844U (zh) 烹饪器具
CN218074467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285417U (zh) 烹饪器具
CN217565732U (zh) 洗料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65639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6530854A (zh) 烹饪器具
CN218074555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6530815A (zh) 烹饪器具
CN116530835A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565737U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185719U (zh) 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7547743U (zh) 烹饪器具
CN218390766U (zh) 洗料装置、锅盖和烹饪器具
CN116530834A (zh) 洗料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6530812A (zh) 洗料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