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7558U -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7558U
CN217507558U CN202221586204.4U CN202221586204U CN217507558U CN 217507558 U CN217507558 U CN 217507558U CN 202221586204 U CN202221586204 U CN 202221586204U CN 217507558 U CN217507558 U CN 217507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ug
secondary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62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宏勇
于哲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62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7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7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7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其中电池包括电芯和顶盖;所述顶盖开设有正极耳孔和负极耳孔;所述电芯设置有由正极耳层叠而成的正极耳群和由负极耳层叠而成的负极耳群;所述正极耳群穿过所述正极耳孔向外延伸,所述负极耳群穿过所述负极耳孔向外延伸;所述正极耳群和所述负极耳群分别夹设有极耳限位夹;所述极耳限位夹位于所述电芯与所述顶盖之间,且与所述顶盖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芯与顶盖之间增设极耳限位夹,并使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上分别架设极耳限位夹,可以提高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分别与顶盖的密封处的抗拉拔性能,保证电池的密封可靠性,有利于电池的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大中型电动设备中,并成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
目前,在快速充电时,二次电池的温升特别大,不仅影响着二次电池的性能,还增加了二次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究其原因,是因为二次电池的内阻比较大。虽然已有技术通过采用无极柱的方式(具体是将由极耳层叠而成的极耳群延长并伸出于顶盖以替代极柱)降低二次电池的内阻,进而大幅降低二次电池的温升,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极耳群与顶盖的密封处抗拉拔性能差,使得长期使用过程中极耳群容易被拉出,从而容易出现缝隙,导致电池的密封性变差。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1和顶盖2;其中,
所述顶盖2开设有正极耳孔3和负极耳孔4;
所述电芯1设置有由正极耳层叠而成的正极耳群5和由负极耳层叠而成的负极耳群6;
所述正极耳群5穿过所述正极耳孔3向外延伸,所述负极耳群6穿过所述负极耳孔4向外延伸;
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夹设有极耳限位夹7;
所述极耳限位夹7位于所述电芯1与所述顶盖2之间,且与所述顶盖2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或超声焊的方式与对应的所述极耳限位夹7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极耳限位夹7与所述顶盖2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足8。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顶盖2与所述极耳限位夹7抵接的一面对应所述支撑足8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足8相配合的抵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导热套9;
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形状与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形状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壁厚为0.2-1.5mm。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壁厚为0.2-1.5mm。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支撑足8的厚度为0.5-1.5mm,宽度为1.0-3.0mm。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拔的二次电池中,所述正极耳孔3的周围和所述负极耳孔4的周围均形成有环形密封槽10。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通过在电芯与顶盖之间增设极耳限位夹,并使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上分别架设极耳限位夹,可以提高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分别与顶盖的密封处的抗拉拔性能,保证电池的密封可靠性,有利于电池的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未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极耳限位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绝缘导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极耳限位夹和绝缘导热套(未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极耳限位夹和绝缘导热套(未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极耳限位夹和绝缘导热套(已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芯1,顶盖2,正极耳孔3,负极耳孔4,正极耳群5,负极耳群6,极耳限位夹7,支撑足8,绝缘导热套9,环形密封槽10,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第二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2,壳体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二次电池存在的抗拉拔能力差缺陷,本申请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希望创设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的技术,使得二次电池的抗拉拔能力更强。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芯1和顶盖2;其中,
所述顶盖2开设有正极耳孔3和负极耳孔4;
所述电芯1设置有由正极耳层叠而成的正极耳群5和由负极耳层叠而成的负极耳群6;
所述正极耳群5穿过所述正极耳孔3向外延伸,所述负极耳群6穿过所述负极耳孔4向外延伸;
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夹设有极耳限位夹7;
所述极耳限位夹7位于所述电芯1与所述顶盖2之间,且与所述顶盖2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还应包括壳体13、电解液等必要组成设计,该些组成设计的具体作用是保证二次电池的各功能正常工作,鉴于该些组成设计在现有技术中已多有实现,也不是本方案设计的重点,在此不做深入的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与所述顶盖2的密封处的抗拉拔性能,本实施例在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上都增设了所述极耳限位夹7。由于所述极耳限位夹7是位于所述电芯1与所述顶盖2之间的,且不仅架设在所述正极耳群5或所述负极耳群6上,还与所述顶盖2抵接,使得当长期使用过程中所述正极耳群5和/或所述负极耳群6受力被拉拔时,所述极耳限位夹7能够提供一个维持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与所述顶盖2稳定连接的抗拉拔力,从而使得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不容易被拉出。
示例性地,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的长度为10-200mm,宽度为电芯1宽度的0.05-0.4倍,即可在上述长度区间和宽度区间内任意选择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的尺寸,且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的尺寸可相同,也可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或超声焊的方式与对应的所述极耳限位夹7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通过高分子扩散焊的方式,还是通过超声焊的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将所述极耳限位夹7固定夹设在所述正极耳群5或所述负极耳群6上。当然,除了上述两种固定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固定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极耳限位夹7与所述顶盖2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足8。
优选地,所述顶盖2与所述极耳限位夹7抵接的一面对应所述支撑足8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足8相配合的抵接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足8的设置是为了增大所述极耳限位夹7与所述顶盖2的抵接面积,从而增大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导热套9,其中,所述绝缘导热套9如图3所示;
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形状与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形状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外表面与外界绝缘以及增强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散热性能,本实施例又增设了所述绝缘导热套9,并将所述绝缘导热套9包覆在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外表面。
所述绝缘导热套9上对应所述支撑足8的位置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支撑足8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而后再与所述顶盖2抵接,此时实际上是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安装槽外表面与所述顶盖2抵接。
示例性地,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材质为氮化铝陶瓷、氧化铝陶瓷、导电聚苯硫醚以及各种导热率大于1.0W/(m·K)的高导热率的材料。
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材质为铜、铝等导电金属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壁厚为0.2-1.5mm,即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选择以壁厚在0.2-1.5mm这个区间内的为优选。
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壁厚为0.2-1.5mm,即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选择以壁厚在0.2-1.5mm这个区间内的为优选。
所述支撑足8的厚度为0.5-1.5mm,宽度为1.0-3.0mm,即所述支撑足8的设计以厚度在0.5-1.5mm这个区间以及宽度在1.0-3.0mm这个区间内的为优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正极耳孔3的周围和所述负极耳孔4的周围均形成有环形密封槽10。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环形密封槽10的目的是为了使得顶盖2与正极耳群5或负极耳群6极耳的接触处可通过注入密封胶进行密封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正极耳群5靠近所述电芯1的一端以及所述负极耳群6靠近所述电芯1的一端均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形成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
所述正极耳群5远离所述电芯1的一端以及所述负极耳群6远离所述电芯1的一端均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方式形成第二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靠近电芯1的一端和远离电芯1的一端分别进行高分子扩散焊接,使得两端一定面积的极耳层与层直接紧密结合,可取消连接螺栓和螺母的使用,从而不仅进一步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内阻,而且还解决了现有技术可能带来的极耳变形、安装孔位置发生改变、极耳容易损坏、减少了极耳的导电面积,影响了导电性能、增加成本等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2、所述正极耳群5未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区域和所述负极耳群6未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区域均露出于所述顶盖2;
在所述正极耳群5露出于所述顶盖2的部分中,所述正极耳群5未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区域所占的面积为20-70%;
在所述负极耳群6露出于所述顶盖2的部分中,所述负极耳群6未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区域所占的面积为20-70%;
所述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露出于所述顶盖2的部分占所述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和所述第二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2的面积之和的2-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极耳群5未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区域指的是所述正极耳群5上所述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与所述第二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2之间间隔的区域;所述负极耳群6未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接的区域指的是所述负极耳群6上所述第一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1与所述第二高分子扩散焊区域12之间间隔的区域。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电芯,顶盖,正极耳孔,负极耳孔,正极耳群,负极耳群,极耳限位夹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通过在电芯与顶盖之间增设极耳限位夹,并使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上分别架设极耳限位夹,可以提高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分别与顶盖的密封处的抗拉拔性能,保证电池的密封可靠性,有利于电池的长期使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二次电池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电子装置、电动车辆或电力储存系统等电子设备中。其中,电子装置例如可为使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各种电脑、手机、显示屏等设备。电动车辆例如可为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力储存系统例如可以为利用二次电池作为电力储存源的电力储存系统。
在这些电子设备中,二次电池可与用电元件电连接,以为用电元件提供电能。由于本申请提供的二次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较为优异,这样有利于电子设备用于户外储能、短时备电以及移动储能等应用场景中,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通过在电芯与顶盖之间增设极耳限位夹,并使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上分别架设极耳限位夹,可以提高正极耳群和负极耳群分别与顶盖的密封处的抗拉拔性能,保证电池的密封可靠性,有利于电池的长期使用。
至此,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和“具有”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Claims (10)

1.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芯(1)和顶盖(2);其中,
所述顶盖(2)开设有正极耳孔(3)和负极耳孔(4);
所述电芯(1)设置有由正极耳层叠而成的正极耳群(5)和由负极耳层叠而成的负极耳群(6);
所述正极耳群(5)穿过所述正极耳孔(3)向外延伸,所述负极耳群(6)穿过所述负极耳孔(4)向外延伸;
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夹设有极耳限位夹(7);
所述极耳限位夹(7)位于所述电芯(1)与所述顶盖(2)之间,且与所述顶盖(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群(5)和所述负极耳群(6)分别通过高分子扩散焊或超声焊的方式与对应的所述极耳限位夹(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限位夹(7)与所述顶盖(2)抵接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足(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与所述极耳限位夹(7)抵接的一面对应所述支撑足(8)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支撑足(8)相配合的抵接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导热套(9);
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形状与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形状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套(9)的壁厚为0.2-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限位夹(7)的壁厚为0.2-1.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足(8)的厚度为0.5-1.5mm,宽度为1.0-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孔(3)的周围和所述负极耳孔(4)的周围均形成有环形密封槽(10)。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拉拔的二次电池。
CN202221586204.4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7507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6204.4U CN21750755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6204.4U CN21750755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7558U true CN217507558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8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6204.4U Active CN21750755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75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5976A (zh) * 2022-10-08 2022-11-04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极耳限位片、顶盖组件和电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5976A (zh) * 2022-10-08 2022-11-04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极耳限位片、顶盖组件和电池
CN115295976B (zh) * 2022-10-08 2023-01-13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 极耳限位片、顶盖组件和电池
EP4350874A1 (en) * 2022-10-08 2024-04-10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Tab limiting sheet, top cover assembly, and battery
US11984619B2 (en) 2022-10-08 2024-05-14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Tab limiting sheet, top cover assembly, and batter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7099B1 (en) Component for collecting current and battery
KR102490178B1 (ko) 배터리 및 상기 배터리를 구비하는 전기 장치
KR20150082112A (ko) 전극 블록, 적층 전지 및 적층 전지의 조립 방법
CN217507558U (zh) 一种抗拉拔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JP2000348695A (ja) 薄型電池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CN107302064B (zh) 电池顶盖组件
CN211428262U (zh) 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盖板
CN205828568U (zh) 二次电池
CN106450068B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陶瓷密封装置及密封实现方法
CN217507505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2736335A (zh)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的正极壳盖、负极壳盖及锂电池
CN218274636U (zh) 一种负极极片、电芯及二次电池
CN217507596U (zh) 一种低内阻的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05543004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
JP2003249269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3300031A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的焊接方法
CN213340654U (zh) 一种连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12011129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17507420U (zh) 一种无极柱的二次电池
CN105552288A (zh) 动力电池组的组合连接结构
CN206820028U (zh) 一种全极耳方形锂电池
CN20575235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电源模块连接结构
CN218385664U (zh) 一种分体式无极柱散热壳体及二次电池
CN106848170B (zh) 电化学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8648042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