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6385U - 表带结构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表带结构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6385U
CN217506385U CN202220717405.7U CN202220717405U CN217506385U CN 217506385 U CN217506385 U CN 217506385U CN 202220717405 U CN202220717405 U CN 202220717405U CN 217506385 U CN217506385 U CN 217506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watch
charging base
battery compartment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74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7174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6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6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63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表带结构及手表,表带结构包括表带本体和充电底座,表带本体连接充电底座,并与充电底座共同围成闭环结构,表带本体上与充电底座连接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对接合部,接合部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以适于与表芯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表带本体设置有电池仓和电路板,电路板分别与电池仓和底座本体电性连接,电池仓设置在表带本体背离充电底座的一侧;表带本体上位于充电底座和电池仓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表带松紧固定件。本实用新型的表带结构及手表,可以为表芯本体充电以延长表芯本体的续航时间,减少充电次数,不过分增加设备体积,电池仓和充电底座较隐蔽,几乎不影响手表外观,并且佩戴更舒适。

Description

表带结构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带结构及手表。
背景技术
当下智能手表续航普遍偏短,想给智能手表充电只能通过传统无线充电器或传统充无线电宝来实现充电,此类方法都存在摘表才能充电的弊端,短则每2天左右长则一周左右就需要摘表充电,由此导致智能手表的充电续航与佩戴的体验感不佳。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智能手表通过表带为手表表芯充电,虽然能够实现延长手表续航的功能,但是,其设置有容纳腔,通过容纳腔安装表芯,会改变表芯外观,增大表芯体积,并且,电池仓位置显眼,佩戴臃肿。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具备充电功能的表带佩戴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结构及手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表带佩戴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结构,包括:
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适于为表芯本体充电;
表带本体,连接所述充电底座,并与所述充电底座共同围成闭环结构,所述表带本体上与所述充电底座连接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对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以适于与所述表芯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表带本体设置有电池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底座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仓设置在所述表带本体背离所述充电底座的一侧;
所述表带本体上位于所述充电底座和所述电池仓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表带松紧固定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充电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适于贴合在表芯本体的背侧为所述表芯本体供电;
一对固定部,分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两侧,一对所述固定部分别适于连接所述表带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感应通孔,所述感应通孔贯穿所述底座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电池仓包覆固定在所述表带本体内或置于所述表带本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电池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表带本体,所述电池仓与所述表带本体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垫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电池仓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充电电池,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仓门和密封垫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仓分体设置,所述电路板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充电底座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且包覆在所述表带本体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还包括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与所述表带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电源上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适于为所述电池仓和所述表芯本体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表芯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表带结构,所述表芯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表带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带结构,通过接合部固定表芯本体后,充电底座可以为表芯本体充电,以延长表芯本体的续航时间,减少充电次数。充电底座设计形式与现有的各款智能表的实际设计相匹配,配合利用接合部对表芯本体进行固定的表芯安装形式,不会过分增加设备体积。由于电池仓与充电底座分离设置,能够有效分散热量,降低佩戴时手腕感受到的温度;电池仓设置在表带本体背离充电底座的一侧,在佩戴时使电池仓位于手腕一侧,能够使电池仓具有更大的安装宽度,适应人体结构,且电池仓能够与表芯本体、充电底座平衡重量,佩戴更加舒适。并且电池仓和充电底座较隐蔽,几乎不影响手表外观,有效提升佩戴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表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表带结构,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中的底座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八;
附图标记:1、表带本体;2、电池仓;3、充电插口;4、控制开关;5、表带松紧固定件;6、固定部;7、底座本体;8、表芯本体;9、接合部;10、连接线;11、电路板;12、感应通孔;13、充电电池;14、仓门;15、充电顶针;16、移动电源;17、充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9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结构。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结构,其包括表带本体1和充电底座。其中表带本体1适于佩戴在人体腕部,表带本体1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其在佩戴至人体腕部时可以随腕部的形状产生形变,佩戴更舒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表带本体1优选为橡胶材质,不仅能够满足佩戴需求,而且易于与其他部件配合加工。
表带本体1分别与充电底座的两端连接,使充电底座与表带本体1共同构成近似于圆环形状的闭环结构,佩戴在腕部时,充电底座位于手腕的背面一侧。
表带本体1在与充电底座连接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对接合部9,一对接合部9之间为对称结构,接合部9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一对接合部9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可拆卸连接件与表芯本体8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可拆卸连接件为卡扣、磁吸件或魔术贴等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表带本体1设置有电池仓2和电路板11,表带本体1对电池仓2和电路板11形成支撑。电路板11分别与电池仓2和充电底座电性连接。
在表芯本体8电量不足时,通过充电底座为表芯本体8充电可延长表芯本体8的续航,减少表芯本体8的充电次数,使用更加的便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底座为刚性件,在进行佩戴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弯曲变形,由此能够保证表芯本体8与充电底座的固定更牢固,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充电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结构,利用接合部9对表芯本体8进行固定,去除了现有技术中与表芯本体8套接的形式,使其能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结构,电池仓2设置在表带本体1背离充电底座的一侧,也即充电底座与电池仓2分置于表带本体1的两个不同侧。进行佩戴时,电池仓2位于手腕的内侧,在大多数视角下对表带本体1的观感影响较小。由于电池仓2与表芯本体8分离设置,能够有效分散热量,降低佩戴时手腕感受到的温度。电池仓2设置在手腕一侧还能够使其具有更大的安装宽度,适应人体结构,且能够与表芯本体8平衡重量,佩戴更加舒适。
充电底座包括底座本体7和分置于底座本体7两侧的一对固定部6,当表芯本体8安装在表带本体1上时,底座本体7适于贴合在表芯本体8的背侧为表芯本体8供电。一对固定部6分别适于连接表带本体1,表带本体1在与固定部6连接的位置延伸形成接合部9。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底座本体7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与电路板11电性连接,底座本体7通过无线充电模块为表芯本体8供电。
在另一种可选方案中,底座本体7上设置有充电顶针15,充电顶针15与电路板11电性连接,当表芯本体8安装在表带本体1上时,充电顶针15适于与表芯本体8上的充电触点抵接,由此,底座本体7通过接触式充电的方式为表芯本体8供电。
可选地,固定部6为弹性件,在进行表芯本体8的拆装时可以产生少量的弹性变形,拆装更方便。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6与底座本体7和表带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采用螺纹连接、卡接、磁吸等方式。由此固定部6可以选择性的安装一个或两个,均能满足佩戴时对表芯本体8进行充电的需求。
可选地,底座本体7上设置有感应通孔12,感应通孔12贯穿底座本体7,从而能够满足背侧安装有传感器的表芯本体8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感应通孔12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圆形孔结构,可以根据表芯本体8上传感器的位置和形状灵活设计感应通孔12的位置和形状。当然,在表芯本体8上未设置传感器时,底座本体7也可以采用不包含感应通孔12的结构,此种情况下,底座本体7可以安装磁铁等可拆卸连接件与表带本体1连接以增加表带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或在底座本体7上设置附属电池以用于额外增加供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2包覆在表带本体1内(参考图1、图3),由此,表带本体1可对电池仓2形成保护。电池仓2可以采用刚性结构,能够对电池仓2起到保护作用。表带本体1保证了佩戴的舒适性,避免电池仓2影响佩戴体验。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2设置在表带本体1的外侧,在佩戴过程中电池仓2位于表带本体1远离人体皮肤的一侧。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电池仓2可拆卸连接于表带本体1,例如通过卡扣、磁吸或魔术贴等结构与表带本体1进行可拆卸连接。电池仓2和表带本体1上分别设置相适配的电路接口,将电池仓2安装在表带本体1上时可以实现电池仓2与电路板11的电性连接。
可选地,电池仓2与表带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可以选用橡胶材质,密封垫圈能够保证电池仓2与表带本体1相接位置的密封性。
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电池仓2形成有安装腔,充电电池13安装于安装腔内,安装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仓门14。通过转动或滑动仓门14等形式可以打开安装腔的开口,将充电电池13取下。
可选地,安装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可以选用橡胶材质,安装腔开口位置的密封垫圈能够保证电池仓2与仓门14相接位置的密封性。
可选地,表带结构还包括充电插口3,该充电插口3可以设置在表带本体1上,也可以设置在电池仓2的任意位置,充电插口3与充电电池13电性连接,能够用于为充电电池13充电。
可选地,表带结构还包括控制开关4,该控制开关4设置在电池仓2和电路板11的连接电路上,通过控制开关4能够控制无线充电功能的开闭。控制开关4可以安装在表带本体1上,也可以安装在电池仓2上,并且控制开关4可以采用按键开关或拨动开关等任意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1与电池仓2分体设置,电路板11通过连接线10分别与电池仓2和充电底座电性连接。进一步地,电路板11与充电底座分体设置。由此,最大化降低了厚度,提高了佩戴舒适感,同时达到了接近于隐藏式的佩戴观感,此设计还分散了散热,降低佩戴时手腕感受到的温度。
可选地,电路板11采用柔性电路板11,且包覆在表带本体1内侧。由此能够便于保证表带本体1的柔性,同时也能够避免佩戴过程中电路板11发生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电路板11采用硬性电路板11结构也同样能够适用,此时为避免电路板11损坏,可在电路板11外侧设置保护壳。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8所示,电路板11也可以安装在电池仓2上,并且也可以进一步安装在电池仓2的内部,由电池仓2的外壁进行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表带结构,表带本体1上位于充电底座和电池仓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表带松紧固定件5。可以理解的是,当表带本体1佩戴在腕部时,表带松紧固定件5位于手腕的左侧或右侧,充电底座位于手腕的外侧,电池仓2位于手腕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表带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的第一端通过表带松紧固定件5可拆卸连接,表带松紧固定件5不仅能够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可拆卸连接,还能够实现松紧调节,表带松紧固定件5可以为固定扣或魔术贴等常用表带连接结构中的任一种,此处不做过多赘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及第二本体的第二端分别与固定部6连接,并在与固定部6连接位置延伸形成接合部9。电池仓2和电路板11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中的任一者上。
可选地,第一本体上的接合部9和第二本体上的接合部9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附属的电池仓2,附属的电池仓2与电路板11电性连接,同样能够为底座本体7供电,进一步增加续航能力。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表带结构还包括移动电源16,该移动电源16与表带本体1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卡扣、魔术贴或磁铁等结构进行固定。移动电源16上设置有充电线17,充电线17适于为电池仓2和表芯本体8供电。可选地,充电线17的一端固定在移动电源16上,另一端与电池仓2或电路板11上的插口插接。当电池仓2的电量充足时,可以将移动电源16取下,保持佩戴的轻便性,当表芯本体8和电池仓2电量均不足时,可以将移动电源16安装在表带本体1上,并通过充电线17进行供电,由此可以实现长期不摘表充电。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移动电源16具有较小的体积,不会对佩戴的舒适性和便利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表芯本体8和如上所述的表带结构,表芯本体8可拆卸连接在表带结构上。表芯本体8能够利用电池仓2提供的电能充电,使用更方便、舒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适于为表芯本体充电;
表带本体,连接所述充电底座,并与所述充电底座共同围成闭环结构,所述表带本体上与所述充电底座连接的位置延伸形成一对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以适于与所述表芯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表带本体设置有电池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充电底座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仓设置在所述表带本体背离所述充电底座的一侧;
所述表带本体上位于所述充电底座和所述电池仓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表带松紧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适于贴合在表芯本体的背侧为所述表芯本体供电;
一对固定部,分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两侧,一对所述固定部分别适于连接所述表带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感应通孔,所述感应通孔贯穿所述底座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包覆固定在所述表带本体内或置于所述表带本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表带本体,所述电池仓与所述表带本体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安装充电电池,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仓门和密封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仓分体设置,所述电路板通过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电池仓和所述充电底座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且包覆在所述表带本体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与所述表带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电源上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适于为所述电池仓和所述表芯本体供电。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芯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结构,所述表芯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表带结构上。
CN202220717405.7U 2022-03-29 2022-03-29 表带结构及手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06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7405.7U CN217506385U (zh) 2022-03-29 2022-03-29 表带结构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7405.7U CN217506385U (zh) 2022-03-29 2022-03-29 表带结构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6385U true CN217506385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7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740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506385U (zh) 2022-03-29 2022-03-29 表带结构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6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3452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JP2003194972A (ja) 電気的接続手段を設けたリストバンドを有する携帯機器
GB2371436A (en) Wearable mobile phone with auxiliary power supply
US11177691B2 (en) Wristwatch band and charging system
CN209435398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且无线充电的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7506385U (zh) 表带结构及手表
CN104701957A (zh) 用于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手环
CN108834016A (zh) 耳机充电盒
KR101945842B1 (ko) 단말기 부착형 보조 배터리
CN109330121A (zh) 一种表带和手表
CN219643633U (zh) 组合型快充充电宝底座装置
CN202314239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振动按摩器
CN209171513U (zh) 无线充电包
CN215071737U (zh) 一种和手环结合的潮流伸缩充电线充电宝
CN215603608U (zh) 一种便于更换表链的手表
CN217469489U (zh) 佩戴式手表移动电源
CN212574369U (zh) 一种充电表带及具有该充电表带的穿戴式设备
CN219592131U (zh) 一种手环式充电宝
CN211910743U (zh) 一种带有磁铁的表带
CN21137988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11211707U (zh) 一种带tws耳机的智能手环
CN212630115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KR200325398Y1 (ko) 휴대 가능한 다이어트용 진동 벨트
CN209644050U (zh) 一种无线充电表带
CN21203637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套装和耳机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