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3651U -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3651U
CN217503651U CN202220141924.3U CN202220141924U CN217503651U CN 217503651 U CN217503651 U CN 217503651U CN 202220141924 U CN202220141924 U CN 202220141924U CN 217503651 U CN217503651 U CN 217503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hell
gas distribution
porous medium
mediu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19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生璞
田秀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yiruo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yiruo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yiruo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yiruo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419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3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3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3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外壳、多孔介质层和布气板,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空气进气口,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燃气进气口,所述多孔介质层安装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下端贯通,所述燃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两侧贯通,所述布气板安装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布气板上设置有多个整齐的多个整齐分布的纵横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燃气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分别鼓入空气与燃气,当鼓入的空气与燃气经过布气板时,可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之后的气体在多孔介质层进行燃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使得多孔介质层发热均匀,无明显的局部高温。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化石燃料的不断减少,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改善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方式及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必须充分利用工业生产及能源生产中的各种低热值燃气,以实现常规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但是,低热值燃气的可燃成分稀薄,使用常规燃烧技术难以有效利用,而如何实现低热值燃气的有效燃烧并减缓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寻找更为高效和低排放的燃烧技术的过程一直在持续进行,而在诸多强化燃烧和控制排放的新技术中,多孔介质燃烧器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孔介质本身具有热能积累和反馈效应,其比表面积大,气体和固体之间可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同时由于固体本身的比热容远大于气体的比热容,可燃气体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经对流换热存储在固体内,其中的一部分再以热福射的形式反馈到上游,并可用来预热未燃的可燃气体,但是目前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在将燃气与空气混合时不充分,存在多孔介质燃烧时局部发热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外壳、多孔介质层和布气板,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空气进气口,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燃气进气口,所述多孔介质层安装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下端贯通,所述燃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两侧贯通,所述布气板安装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布气板上设置有多个整齐的多个整齐分布的纵横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5cm。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介质层两侧设置有火花塞,所述多孔介质层的厚度为1-5cm,所述多孔介质层采用碳化硅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介质层一侧中部设置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贯通设置有多个圆孔。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气进气口均外接有动力泵。
作为优选,所述布气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布气板的间隔至少有5cm。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竖向横截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外壳、多孔介质层和布气板,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空气进气口,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燃气进气口,所述多孔介质层安装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下端贯通,所述燃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两侧贯通,所述布气板安装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布气板上设置有多个整齐的多个整齐分布的纵横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燃气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分别鼓入空气与燃气,当鼓入的空气与燃气经过布气板时,可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之后的气体在多孔介质层进行燃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使得多孔介质层发热均匀,无明显的局部高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外壳--1,多孔介质层--2,布气板--3,空气进气口--4,燃气进气口--5,混合腔--6,保温层--7,火花塞--8,加热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外壳1、多孔介质层2和布气板3,所述外壳1下端设置有空气进气口4,所述外壳1两侧设置有燃气进气口5,所述多孔介质层2安装于所述外壳1上部,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混合腔6,所述空气进气口4与所述混合腔6下端贯通,所述燃气进气口5与所述混合腔6两侧贯通,所述布气板3安装于所述混合腔6内,所述布气板3上设置有多个整齐的多个整齐分布的纵横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燃气进气口5和空气进气口4分别鼓入空气与燃气,当鼓入的空气与燃气经过布气板3时,可进行充分的混合,混合之后的气体在多孔介质层2进行燃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使得多孔介质层2发热均匀,无明显的局部高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内壁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保温层7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所述保温层7的厚度为3-5cm,保温层7可防止热量从外壳1散失,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烧坏外壳1。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介质层2两侧设置有火花塞8,所述多孔介质层2的厚度为1-5cm,所述多孔介质层2采用碳化硅材质制成,所述多孔介质层2一侧中部设置加热板9,所述加热板9上贯通设置有多个圆孔,火花塞8用于点火,加热板9可用于对多孔介质层2进行加热,当处理的燃气纯度不高时,可通过加热板9多多孔介质层2进行热补偿,可用于处理voc气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进气口4和所述燃气进气口5均外接有动力泵,动力泵可用于将燃气或空气鼓入混合腔6内部。
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燃气或空气混合的更加均匀,所述布气板3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布气板3的间隔至少有5cm,所述外壳1的竖向横截面为梯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多孔介质层和布气板,所述外壳下端设置有空气进气口,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燃气进气口,所述多孔介质层安装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空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下端贯通,所述燃气进气口与所述混合腔两侧贯通,所述布气板安装于所述混合腔内,所述布气板上设置有多个整齐的多个整齐分布的纵横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层两侧设置有火花塞,所述多孔介质层的厚度为1-5cm,所述多孔介质层采用碳化硅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层一侧中部设置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贯通设置有多个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燃气进气口均外接有动力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板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布气板的间隔至少有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竖向横截面为梯形。
CN202220141924.3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Active CN217503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1924.3U CN217503651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1924.3U CN217503651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3651U true CN217503651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3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1924.3U Active CN217503651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3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1315B (zh) 一种容积式燃气热水器
CN104595897B (zh) 一种单层多孔泡沫陶瓷板部分预混气体燃料燃烧器
CN104748125B (zh) 一种热解挥发份的燃烧系统
CN110425536B (zh) 一种角型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17503651U (zh) 一种便于布气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CN109268829B (zh) 一种楔形过渡区多孔介质燃烧器及火焰面调控方法
CN105154113A (zh) 一种可燃气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104633657A (zh) 带锥型钝体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01437987U (zh) 一种废气焚烧炉
CN201262470Y (zh) 煤转气锅炉
CN203385195U (zh) 一种可混合冷风的多孔介质烟气热风炉
CN101021358B (zh) 节能环保无压采暖炉
CN205939156U (zh) 一种用于垃圾热解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CN2793550Y (zh) 炭黑尾气锅炉
CN218178872U (zh) 一种回热型多孔介质燃烧器
KR101775015B1 (ko) 숯가마를 이용한 연소장치
CN217541526U (zh) 一种带有回燃室的热风炉结构
CN216897291U (zh) 一种大功率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16897289U (zh) 一种可多次燃烧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04958808U (zh) 一种可燃气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213872763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带二次多级配风的炉膛结构
CN216114075U (zh) 一种rto蓄热式热氧化装置
CN108361684A (zh) 一种高温无烟锅炉及燃烧方法
CN213334429U (zh) 焚烧窖泥和燃气供热双重功能的锅炉系统
CN217383322U (zh) 一种产蒸汽炉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