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3183U -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03183U CN217503183U CN202221439407.0U CN202221439407U CN217503183U CN 217503183 U CN217503183 U CN 217503183U CN 202221439407 U CN202221439407 U CN 202221439407U CN 217503183 U CN217503183 U CN 217503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vot
- spring
- hook
- support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其包括:第一弹簧、基座、显示器主体、第一支架;所述显示器主体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枢接;所述基座通过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枢接;在所述第二枢轴上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本申请采用第一弹簧进行固定的方式,使第一弹簧对第一支架施加的扭矩在增加的情况下显示器主体对第一支架施加的扭矩也在增加,会使第一弹簧施加至第一支架上的扭矩与显示器主体重力施加至第一支架上的扭矩差值降低至2.56%左右,使有效降低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和生涩的体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器升降方式分转轴转动调节和导轨升降两大主流,其中转轴式一般利用地侧转轴的活动来对屏幕高度进行调整。
转轴式的显示器高度调节主流方式为纯阻尼式。因用户通过人手转动显示器以使显示器相对转轴角度变化后,显示器对转轴施加的扭矩变化为三角函数曲线,而纯阻尼式对转轴施加的扭矩变化为线性力值,无法匹配显示器对转轴施加的曲线变化的扭矩,导致必须用额外的阻尼弥补力值差值,以防止显示器由于重力的作用发生自转,最终导致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生涩,体验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时的显示器屏幕在相对转轴转动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额外的阻尼弥补力值差值,导致用户手感偏重、生涩,体验极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其包括:第一弹簧、基座、显示器主体、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主体的第一支架;所述显示器主体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枢接;所述基座通过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枢接;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轴上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具有第一转动通道的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主体上;所述第一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通道内。
可选的,还包括:具有第二转动通道的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包括:第一弹簧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本体一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另一端的第二卡勾;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座体;所述第一卡勾的一端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第二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为杆体;当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竖直方向上时,所述第二卡勾对所述第一挂钩施加的拉力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垂直。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支架、第三枢轴,以及第四枢轴;所述第三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通道内;所述基座通过第四枢轴与所述第二支架相枢接;所述第三枢轴与所述第四枢轴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第四枢轴上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三枢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枢轴与所述第四枢轴同轴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具有第二转动通道的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包括:第二弹簧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本体一端的第三卡勾,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本体另一端的第四卡勾;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座体;所述第三卡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第四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为杆体;当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竖直方向上时,所述第四卡勾对所述第二挂钩施加的拉力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采用第一弹簧进行固定的方式,使第一弹簧对第一支架施加的扭矩在增加的情况下显示器主体对第一支架施加的扭矩也在增加,会使第一弹簧施加至第一支架上的扭矩与显示器主体重力施加至第一支架上的扭矩差值降低至2.56%左右,使有效降低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和生涩的体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侧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簧拉力、第一支架,以及显示器主体之间的受力分析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簧拉力、第一支架,以及显示器主体之间的受力分析图。
图中,1、基座;2、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本体;22、第一卡勾;23、第二卡勾;3、显示器主体;4、第一支架;5、第一枢轴;6、第二枢轴;7、第一挂钩;8、第一转动座;9、第二转动座;10、第二弹簧;11、第二支架;12、第三枢轴;13、第四枢轴;14、第二挂钩;15、第三转动座;16、第一座体;17、第二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其包括:第一弹簧2、基座1、显示器主体3、第一支架4。第一支架4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主体3。所述显示器主体3通过第一枢轴5与所述第一支架4相枢接。所述基座1通过第二枢轴6与所述第一支架4相枢接。所述第一枢轴5与所述第二枢轴6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轴6上设置有第一挂钩7。所述第一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7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连接。
其中,基座1固定在桌面上,并且第一弹簧2和显示器主体3均设置在第一支架4的同一侧上。由于第一枢轴5和第二枢轴6通过第一支架4进行连接,因此显示器主体3相对第二枢轴6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枢轴6会发生转动,并且会带动第一挂钩7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弹簧2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弹簧2拉伸后的复位力拉紧第一挂钩7,从而防止显示器主体3在没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相对第二枢轴6进行转动。并且,由于显示器主体3相对第二枢轴6的转轴角度变化后,对第一支架4施加的扭矩变化呈三角函数曲线,而为了对抗显示器主体3对第一支架4施加的扭矩采用的纯阻尼式和扭簧式都为线性力值,无法匹配曲线变化的扭矩,导致必须用额外的阻尼弥补力值差值,最终导致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生涩,体验极差,本申请采用第一弹簧2进行固定的方式,使第一弹簧2对第一支架4施加的扭矩在增加的情况下显示器主体3对第一支架4施加的扭矩也在增加,会使第一弹簧2施加至第一支架4上的扭矩与显示器主体3重力施加至第一支架4上的扭矩差值降低至2.56%左右,使有效降低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和生涩的体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屏幕重量4.6kg(27寸显示器屏幕的均重)时,那调节屏幕就是大约400g左右的手感差异。
下列设定远大于进而验算和的比例关系为近似线性,显示器主体3初始状态下,支架处于竖直方向。其中,为转轴的轴心至第一弹簧2与第一挂钩7连接点的距离;为第一弹簧2的初始长度;为第一弹簧2的拉长后的长度;为支架相对初始状态转动的角度;为第一弹簧2施加至第一支架4上的扭矩;为显示器主体3对第一支架4施加的扭矩。
参见图6和图7,显示器主体3对第一支架4施加的扭矩:
F2=sina×mg
第一弹簧2的拉长后的长度:
第一弹簧2施加至第一支架4上的扭矩:
据此可知F2和F5的比例关系为非线性。
第一弹簧2的拉伸长度的计算:
在L3远大于L2的情况下可以得出ΔL≈sin a×L2。当设定a为30度,L3=30,L2=10时,ΔL≈5.02563232…。
此时,F3≈sin a×L2×k;F2=sin a×mg;因此F3和F2的比例关系为近似线性,也即是能够使第一弹簧2施加至第一支架4上的扭矩与显示器主体3重力施加至第一支架4上的扭矩差值降低至8%左右,使有效降低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和生涩的体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参见图4,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具有第一转动通道的第一转动座8。所述第一转动座8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主体3上,所述第一枢轴5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通道内,使显示器主体3能够通过第一枢轴5与第一支架4相铰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2,本申请还包括:具有第二转动通道的第二转动座9。第一转动通道与第二转动通道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座9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枢轴6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通道内,使基座1能够通过第二枢轴6与第一支架4相铰接。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一弹簧2包括:第一弹簧2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2本体一端的第一卡勾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2本体另一端的第二卡勾23,通过拉动第一卡勾22和第二卡勾23能够使第一弹簧2本体拉长。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座体16,所述第一卡勾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16连接,所述第二卡勾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7连接。并且,第一座体16和显示器主体3设置在第一支架4的同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4为杆体,当所述第一支架4位于竖直方向上时,所述第二卡勾23对所述第一挂钩7施加的拉力与所述第一支架4相垂直,并且转轴与基座1之间具有可供第一挂钩7转动的空间。
为了提供显示器主体3的稳定性,参见图1和图3,本申请还包括:第二弹簧10、第二支架11、第三枢轴12,以及第四枢轴13。所述第三枢轴1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通道内。所述基座1通过第四枢轴13与所述第二支架11相枢接。所述第三枢轴12与所述第四枢轴13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第四枢轴13上设置有第二挂钩14。所述第二弹簧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14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1连接。
其中,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10均设置在第一支架4的同一侧上。第二弹簧10与第一弹簧2同理,由于第三枢轴12和第四枢轴13通过第二支架11进行连接,因此显示器主体3相对第四枢轴13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第四枢轴13会发生转动,并且会带动第二挂钩14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二弹簧10进行拉伸,通过第二弹簧10拉伸后的复位力拉紧第二挂钩14,从而防止显示器主体3在没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相对第四枢轴13进行转动。第二弹簧10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第一弹簧2的受力,能够延长本申请的显示器升降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枢轴5与所述第三枢轴12同轴设置,并且第一枢轴5和第三枢轴12分别从第一转动通道的两端插入。所述第二枢轴6与所述第四枢轴13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参见图3,本申请还包括:具有第三转动通道的第三转动座15。第三转动通道和第一转动通道相平行设置,并且第三转动通道和第二转动通道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转动座15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四枢轴1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通道内。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弹簧10包括:第二弹簧10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10本体一端的第三卡勾,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10本体另一端的第四卡勾,通过拉动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能够使第二弹簧10本体拉长。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二座体17,所述第三卡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17连接,所述第四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14连接。并且,第二座体17和显示器主体3设置在第二支架11的同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11为杆体,并且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11相平行设置。当所述第二支架11位于竖直方向上时,所述第四卡勾对所述第二挂钩14施加的拉力与所述第二支架11相垂直。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其采用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10进行固定的方式,使两个弹簧对两个支架施加的扭矩在增加的情况下显示器主体3对两个支架施加的扭矩也在增加,会使两个弹簧施加至两个支架上的扭矩与显示器主体3重力施加至两个支架上的扭矩差值降低至2.56%左右,使有效降低用户调节屏幕时手感偏重和生涩的体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簧、基座、显示器主体、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主体的第一支架;所述显示器主体通过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枢接;所述基座通过第二枢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枢接;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二枢轴上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一转动通道的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主体上;所述第一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二转动通道的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包括:第一弹簧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本体一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本体另一端的第二卡勾;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卡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连接,所述第二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挂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杆体;当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竖直方向上时,所述第二卡勾对所述第一挂钩施加的拉力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支架、第三枢轴,以及第四枢轴;所述第三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通道内;所述基座通过第四枢轴与所述第二支架相枢接;所述第三枢轴与所述第四枢轴相平行设置;在所述第四枢轴上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三枢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枢轴与所述第四枢轴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第三转动通道的第三转动座;所述第三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四枢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通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包括:第二弹簧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本体一端的第三卡勾,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本体另一端的第四卡勾;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座体;所述第三卡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第四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为杆体;当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竖直方向上时,所述第四卡勾对所述第二挂钩施加的拉力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39407.0U CN217503183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39407.0U CN217503183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03183U true CN217503183U (zh) | 2022-09-27 |
Family
ID=8336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39407.0U Active CN217503183U (zh) | 2022-06-10 | 2022-06-10 |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03183U (zh) |
-
2022
- 2022-06-10 CN CN202221439407.0U patent/CN2175031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55480B2 (en) | Bicycle trainer | |
US7036787B1 (en) | Display strut adjusting structure | |
CN104214491A (zh) | 一种可调升降承载力的拉压簧式显示屏恒力升降支撑架 | |
CN107870654B (zh) | 支撑架 | |
US9050227B1 (en) | Power base attachment | |
CN217503183U (zh) |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 |
CN203375119U (zh) | 一种可调升降承载力的拉压簧式显示屏恒力升降支撑架 | |
CN104843599B (zh) | 一种起重机配重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 |
JP3135412U (ja) | 足踏み式健康器 | |
CN210719532U (zh) | 一种便于调平衡的静平衡架 | |
CN104412767A (zh) | 割草机 | |
CN112097037B (zh) |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支撑装置 | |
CN214231785U (zh) | 一种轮椅 | |
CN209725710U (zh) | 支撑结构 | |
CN208216544U (zh) | 一种农机座椅底座高低、软硬调节机构 | |
CN211132858U (zh) | 一种带座椅的椭圆机 | |
CN220655912U (zh) | 一种牵引架 | |
US20190336384A1 (en) | Suspension Device for Balancing a Weight | |
CN220676647U (zh) | 一种拉力背肌训练器 | |
CN208101767U (zh) | 一种农机座椅底座无级高低调节机构 | |
CN221788048U (zh) | 一种武术训练背部辅助拉伸设备 | |
CN220459826U (zh) | 一种折叠式健身推拉机 | |
CN221657605U (zh) | 一种易用的弯管机 | |
CN219815198U (zh) | 一种上肢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 |
CN219517692U (zh) | 运动轨迹可调式椭圆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