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9436U -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9436U
CN217489436U CN202221077798.6U CN202221077798U CN217489436U CN 217489436 U CN217489436 U CN 217489436U CN 202221077798 U CN202221077798 U CN 202221077798U CN 217489436 U CN217489436 U CN 217489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lamping plate
opening
infusion port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77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
周海燕
姚操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2210777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9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9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9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具有折弯处,第一夹板在折弯处和第二夹板通过转轴连接,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可转动;第一夹板端部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一开口,第二夹板端部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通过将输液港蝶翼针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再通过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转动来拔出输液港蝶翼针,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拔针时惯性反弹造成的针刺伤,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的医疗伤害,保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输液港无损伤针与输液港分离的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完全置入式输液港是一种置入病人皮下并能长期留置在病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中心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血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等。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注射座后,将输液港无损伤针连接输液管进行各种药物、血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的输送。
输液结束后,医护人员按临床传统方法分离输液港无损伤针。现有的应用中,输液港无损伤针多为输液港蝶翼针,在输液港拔除输液港蝶翼针时,护士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按压输液港底座,右手握住输液港蝶翼针的蝶翼处垂直施力拔针,这一过程中,因输液港底座阻力较大,医护人员在垂直拔针的同时由于惯性作用,右手会不自觉反弹回去,右手上被拔出的输液港蝶翼针的针尖正好扎在固定输液港底座的左手上,造成针刺伤的发生。
有统计按临床传统方法分离输液港蝶翼针时发生针刺伤的概率较大(43.37%)。因此,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的职业危险因素。并且,在发生针刺伤后护士会出现恐惧、担忧、自责是较常见的心理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通过该装置与输液港蝶翼针相配和来将输液港蝶翼针从输液港中拔出,能够有效避免操作中的针刺伤,保护医护人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具有折弯处,第一夹板在折弯处和第二夹板通过转轴连接,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可转动;第一夹板端部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一开口,第二夹板端部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输液港无损伤针为输液港蝶翼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夹板包括施力部和起针部,所述施力部和起针部在折弯处连接;起针部与第二夹板为平行并密合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施力部和起针部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施力部和起针部形成的角度在100-160度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开口位于起针部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起针部和第二夹板的顶端或者侧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夹板上设有固定转轴两端的两个凸块,凸块上设有通孔,转轴与通孔固定连接;第一夹板折弯处纵向设有两个凹孔,第一夹板折弯处横向设有贯通孔;第一夹板置于第二夹板上时,凸块位于凹孔内,转轴插入贯通孔内并依次穿过凹孔和凸块上通孔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连接,其中,凹孔相对凸块可转动,转轴与贯通孔可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通过将输液港蝶翼针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再通过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转动来拔出输液港蝶翼针,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拔针时惯性反弹造成的针刺伤,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的医疗伤害,保护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拔出输液港无损伤针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拔出输液港无损伤针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中:
第一夹板10,第一夹板端部17,第二夹板20,第二夹板端部24,折弯处11,转轴30,贯通孔12,凸块21,凹孔13,通孔22,施力部14,起针部15,第一开口16,第二开口23,输液港蝶翼针40,蝶翼柄41,针身42,输液港5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0和第二夹板20,第一夹板10具有折弯结构,所述第一夹板在折弯处11和第二夹板通过转轴30连接,第一夹板10相对第二夹板20可转动。通过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使第一夹板端部17远离第二夹板端部24。在第一夹板端部17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一开口16,第二夹板端部同样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用于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二开口23。本实用新型中,输液港无损伤针为输液港蝶翼针40。
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厚度通常设置为3-7mm,更有利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能够被放置在输液港蝶翼针的顶部与输液港之间,并进一步保证输液港蝶翼针的垂直拔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厚度为5mm。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材质采用符合医用要求的塑料材质,比如:PVC材质。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大小为长20-30mm,宽1.5-3mm。
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板分为两部分:施力部14和起针部15,其中,施力部14和起针部15在折弯处11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夹板10上设有固定转轴两端的两个凸块21,凸块上设有通孔22,转轴30穿过通孔22并与通孔固定连接,比如,转轴30直径与通孔22内径相同,二者零间隙配合实现固定。在第一夹板折弯处11纵向上设有两个凹孔13,这两个凹孔13位置与第二夹板的凸块21位置相对应,并且,在第一夹板的折弯处11横向设有贯通孔12;当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连接时,凸块21对应位于凹孔13内,转轴30插入贯通孔12内并依次穿过凹孔13和凸块21上通孔22。凹孔相对凸块可转动连接,也即,凹孔尺寸足够容纳凸块并使凸块可在凹孔内自由活动。一个实施例中,凸块为长方体结构,凹孔为分别位于施力部上的长方形孔和位于起针部上的长方形孔连接形成;其中,凸块的宽度小于凹孔的宽度,也即凸块的宽度小于施力部上的长方形孔的宽度以及起针部上的长方形孔的宽度,凸块长度小于施力部上的长方形孔的长度与起针部上的长方形孔的长度之和。转轴30与贯通孔12为可转动连接,一个实施例中,贯通孔直径略大于转轴30直径。
施力部14和起针部15折弯形成一定的角度,并且,起针部15与第二夹板20为平行并接触状态,施力部14则从折弯处11开始逐渐远离第二夹板20。当下压施力部后,施力部14相对第二夹板20下行,带动折弯处11和起针部15相对转轴30转动,因转轴30通过凸块 21与第二夹板20固定,从而使起针部15相对第二夹板20向上运动。
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施力部14和起针部15形成的角度为钝角。如图3中所示,施力部和起针部形成的角度A为钝角,更方便操作者操作和施力。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施力部和起针部形成的角度在100-160度之间。比如,该角度为120度,140度,150度。
第一开口16位于起针部15上。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6和第二开口23设置在起针部15(第一夹板端部17)和第二夹板端部24,其设置方向可以为多种,比如,可以设置在起针部15和第二夹板端部23的顶端(如图1-5所示),也可以设置在起针部15和第二夹板端部24的侧壁上(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开口16和第二开口17的开口移送到输液港蝶翼针40处,并使输液港蝶翼针的针身41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蝶翼柄41位于第一开口上,与第一夹板 10的起针部15上表面接触,如图4所示,同时,第二夹板20作为底板压住输液港50的输液港蝶翼针插拔处。施力在(下压)第一夹板10的施力部14上,使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转动,第一夹板端部17(起针部14)远离第二夹板端部24,带动输液港蝶翼针从插拔处被垂直向上拔出,如图5所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具有折弯处,第一夹板在折弯处和第二夹板通过转轴连接,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可转动;第一夹板端部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一开口,第二夹板端部设有容纳输液港无损伤针针身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包括施力部和起针部,所述施力部和起针部在折弯处连接;起针部与第二夹板为平行并接触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力部和起针部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力部和起针部形成的角度在100-16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位于起针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起针部和第二夹板的顶端或者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夹板上设有固定转轴两端的两个凸块,凸块上设有通孔,转轴与通孔固定连接;第一夹板折弯处纵向设有两个凹孔,第一夹板折弯处横向设有贯通孔;第一夹板置于第二夹板上时,凸块位于凹孔内,转轴插入贯通孔内并依次穿过凹孔和凸块上通孔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连接,其中,凹孔相对凸块可转动,转轴与贯通孔可转动配合。
CN202221077798.6U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Active CN217489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7798.6U CN217489436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7798.6U CN217489436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9436U true CN217489436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7798.6U Active CN217489436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9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3015B2 (en) Right angle safety needle
US6676633B2 (en) In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 set needle safety device
US5951522A (en) Hypodermic needle safety enclosure
US7347842B2 (en)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5662617A (en) Manually pivoted barrier assembly for piercing element
US6918891B2 (en) Safety device
US7431713B2 (en) Infusion device with safety guard
US7041084B2 (en) Hand-held, hand operated power syringe and methods
US20140058354A1 (en) Huber Needle Safety Enclosure
US20060064061A1 (en)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AU2002340061A1 (en) Right angle safety needle
US8246578B2 (en) Puncture device
CN202875957U (zh) 静脉留置针防脱装置
CN217489436U (zh) 一种输液港无损伤针保护装置
CN211132465U (zh) 一种可单手穿刺和u型高举平台法固定的新型留置针
JPH0355067A (ja) 注射器アダプタ
TWM400327U (en) Automatically retractable safety injector for non-liquid material
JPH10248930A (ja) シールド可能な注射針アセンブリ
CN221014078U (zh) 一种防针刺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
CN213758471U (zh) 一次性颈部穿刺专用针
CN219700675U (zh) 一种具有定位和拔针功能的输液港
CN215461404U (zh) 一种新型麻醉导管接头
CN213191766U (zh) 一种新型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
CN220002600U (zh) 输液港无损伤针拔针时防针刺伤辅助器
CN219847652U (zh) 输液港穿刺辅助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