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9058U -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 Google Patents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9058U
CN217489058U CN202220998287.1U CN202220998287U CN217489058U CN 217489058 U CN217489058 U CN 217489058U CN 202220998287 U CN202220998287 U CN 202220998287U CN 217489058 U CN217489058 U CN 217489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pinching
forceps
tip
fing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8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继兵
刘姗姗
范晓军
尹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Eye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98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9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9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9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包括两个反向镊柄,两反向镊柄一端固定连接、中部交叉后并列层叠设置,反向镊柄之间形成有捏持操作间隙,两反向镊柄的外表面分别设有防滑纹,两反向镊柄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捏持尖端,各捏持尖端的端部对应设有捏持钝牙,两捏持钝牙分别朝向对应的捏持尖端外侧延伸设置;两捏持钝牙在两反向镊柄的自然状态下呈闭合状态,两捏持钝牙分别外向凸起,便于嵌入角膜切口内的角膜基质内实现眼球固定,且无需夹持角膜;通过捏持两反向镊柄,可以将两捏持钝牙打开,用于嵌入不同大小的角膜缘切口内侧基质中固定眼球,避免损伤球结膜组织,嵌入角膜缘切口时,无需捏持反向镊柄,使用更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背景技术
进行眼内相关手术操作时,尤其是白内障手术操作时,医生需要一边进行手术操作,一边借助用具进行辅助固定眼球,防止患者不自主的转动眼球或因紧张转动眼球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目前辅助眼球固定的方法是利用眼科显微镊子夹住球结膜进行固定,但现有技术中的眼科显微镊子大致分为无牙和有牙两大类。在夹持球结膜时需要一定的夹持力,而医生由于需要两只手配合同时完成手术和固定眼球的任务,因此难以保证夹持力的稳定性,再加上无牙眼科显微镊子端部尖锐,而有牙眼科显微镊子的齿牙也比较尖锐,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球结膜损伤。尤其是部分口服抗凝类药物的患者,球结膜更脆夹持时更容易引起球结膜下出血,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入不同大小的角膜缘切口内侧的基质中实现固定眼球,避免损伤球结膜组织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包括两个反向镊柄,两所述反向镊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中部交叉后并列层叠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在固定连接点与交叉点之间形成有捏持操作间隙,两所述反向镊柄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捏持操作间隙处分别设有防滑纹,两所述反向镊柄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捏持尖端,各所述捏持尖端的端部对应设有捏持钝牙,两所述捏持钝牙分别朝向对应的所述捏持尖端外侧延伸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捏持尖端与所述反向镊柄之间呈120~145°夹角设置,且两者呈弧形平滑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向镊柄的端面宽度自交叉处向所述捏持尖端渐小设置,所述反向镊柄的厚度自交叉处向所述捏持尖端渐小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捏持尖端的端面宽度自所述反向镊柄向所述捏持钝牙渐小设置,所述捏持尖端的厚度自所述反向镊柄向所述捏持钝牙渐小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捏持尖端的厚度与所述捏持尖端的最小厚度一致且不大于3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捏持尖端与所述捏持钝牙之间呈弧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捏持钝牙的外侧角部均为弧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向镊柄、所述捏持尖端和所述捏持钝牙的整体长度不大于108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所述反向镊柄闭合状态下两所述捏持钝牙的最大宽度之和不大于0.8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包括两个反向镊柄,两所述反向镊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中部交叉后并列层叠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在固定连接点与交叉点之间形成有捏持操作间隙,两所述反向镊柄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捏持操作间隙处分别设有防滑纹,两所述反向镊柄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捏持尖端,各所述捏持尖端的端部对应设有捏持钝牙,两所述捏持钝牙分别朝向对应的所述捏持尖端外侧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两捏持钝牙在两反向镊柄的自然状态下呈闭合状态,两捏持钝牙分别外向凸起,便于嵌入角膜切口内的角膜基质内实现眼球固定,且无需夹持角膜;通过捏持两反向镊柄,可以将两捏持钝牙打开,用于嵌入不同大小的角膜缘切口内侧基质中固定眼球,避免损伤球结膜组织,嵌入角膜缘切口时,无需捏持反向镊柄,使用更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捏持钝牙分离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捏持钝牙外侧角部为弧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捏持钝牙分离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向镊柄;2-捏持操作间隙;3-防滑纹;4-捏持尖端;5-捏持钝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用于在实施白内障手术时固定眼球用。具体包括两个反向镊柄1,两所述反向镊柄1一端固定连接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1中部交叉后并列层叠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1在固定连接点与交叉点之间形成有捏持操作间隙2。两所述反向镊柄1在交叉处形成互相限位,使两者在自然状态下尖端呈并拢状态。在使用时,用手挤压所述捏持操作间隙2外侧的两所述反向镊柄1,所述反向镊柄1的尖端便分离。
两所述反向镊柄1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捏持操作间隙2处分别设有防滑纹3。白内障手术在实施时需要一定的操作时间,医生手部持续捏持两所述反向镊柄1会产生汗液,再加上手部消毒残留液,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捏持很容易出现滑动现象。所述防滑纹3为设置在所述反向镊柄1表面的凹槽,在捏持力的作用下,手部部分皮肤或肌肉会陷入所述防滑纹3内,起到防滑防脱的作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两所述反向镊柄1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捏持尖端4,各所述捏持尖端4的端部对应设有捏持钝牙5,两所述捏持钝牙5分别朝向对应的所述捏持尖端4外侧延伸设置。其中所述捏持尖端4与所述反向镊柄1之间呈120~145°夹角设置,且两者呈弧形平滑过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捏持尖端4与所述反向镊柄1之间呈135°夹角设置,使眼球的固定点会暴露于医生的视线范围之内,保证术野无障碍,便于医生实时观察并适时调整捏持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向镊柄1的端面宽度自交叉处向所述捏持尖端4渐小设置,所述反向镊柄1的厚度自交叉处向所述捏持尖端4渐小设置;所述捏持尖端4的端面宽度自所述反向镊柄1向所述捏持钝牙5渐小设置,所述捏持尖端4的厚度自所述反向镊柄1向所述捏持钝牙5渐小设置。通过上述设计,使反向镊子整体由所述反向镊柄1向所述捏持钝牙5渐窄渐薄设置,使其操作端较小,便于实施嵌入角膜缘切口内侧基质中以及眼球固定的操作。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捏持尖端4与所述捏持钝牙5之间呈弧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捏持钝牙5的外侧角部均为弧角,使操作端外部光滑无棱角,避免使用时对眼部组织形成意外刮伤或蹭伤。
所述反向镊柄1、所述捏持尖端4和所述捏持钝牙5的整体长度不大于108mm,两所述反向镊柄1闭合状态下两所述捏持钝牙5的最大宽度之和不大于0.8mm,所述捏持尖端4的厚度与所述捏持尖端4的最小厚度一致且不大于3mm。一般是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需要在角膜侧开口且其开口常规大小为1~1.2mm,所述捏持钝牙5的上述尺寸限定,更容易使其顺利的进入至切口内。通过上述尺寸设计,使反向镊子整体结构小巧,使用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反向镊柄1与所述捏持尖端4形成相对的曲折三段式结构,其中所述反向镊柄1相互交叉,两者自然张力作用下相互对合、施力时端部张开、释放时端部恢复初始的夹持状态,使两捏持钝牙5在两反向镊柄1的自然状态下呈闭合状态,两捏持钝牙5分别外向凸起,便于嵌入角膜切口内的角膜基质内实现眼球固定,且无需夹持角膜;通过捏持两反向镊柄1,可以将两捏持钝牙5打开,用于嵌入不同大小的角膜缘切口内侧基质中固定眼球,避免损伤球结膜组织,嵌入角膜缘切口时,无需捏持反向镊柄1,使用更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包括两个反向镊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反向镊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中部交叉后并列层叠设置,两所述反向镊柄在固定连接点与交叉点之间形成有捏持操作间隙,两所述反向镊柄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捏持操作间隙处分别设有防滑纹,两所述反向镊柄的端部分别一体成型有捏持尖端,各所述捏持尖端的端部对应设有捏持钝牙,两所述捏持钝牙分别朝向对应的所述捏持尖端外侧延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尖端与所述反向镊柄之间呈120~145°夹角设置,且两者呈弧形平滑过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镊柄的端面宽度自交叉处向所述捏持尖端渐小设置,所述反向镊柄的厚度自交叉处向所述捏持尖端渐小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尖端的端面宽度自所述反向镊柄向所述捏持钝牙渐小设置,所述捏持尖端的厚度自所述反向镊柄向所述捏持钝牙渐小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尖端的厚度与所述捏持尖端的最小厚度一致且不大于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尖端与所述捏持钝牙之间呈弧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捏持钝牙的外侧角部均为弧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镊柄、所述捏持尖端和所述捏持钝牙的整体长度不大于108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反向镊柄闭合状态下两所述捏持钝牙的最大宽度之和不大于0.8mm。
CN202220998287.1U 2022-04-24 2022-04-24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Active CN217489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8287.1U CN217489058U (zh) 2022-04-24 2022-04-24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8287.1U CN217489058U (zh) 2022-04-24 2022-04-24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9058U true CN217489058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5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8287.1U Active CN217489058U (zh) 2022-04-24 2022-04-24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9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5180B2 (en) Eyelid retractor
US6440065B1 (en) Single-use disposable eyelid speculum, eye examination kit,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a patient's eye
US9788824B2 (en) Iris retraction method
AU2002217459B2 (en) Holder of contact lens for vitreous body operation, and holding part and connection part of contact lens for vitreous body operation
CN217489058U (zh) 白内障手术用反向镊子
US6299617B1 (en) Instrument for fixating the eye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KR200482049Y1 (ko) 안과 진단용 핀셋
JP2022544973A (ja) 嚢開創器
CN208958493U (zh) 眼科角膜后板层撕除器械
CN202036410U (zh) 人工晶体植入镊
RU76214U1 (ru) Иглодержатель
CN211067380U (zh) 一种眼科用缝合器
JP3071816U (ja) マイボーム腺圧迫鉗子
CN209220675U (zh) 一种双用眼科镊
CN208851787U (zh) 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
CN214318161U (zh) 一种无创眼球固定器
CN201906067U (zh) 一种眼科无创负压固定器
CN215839243U (zh) 一种医用手术膜
Tagare et al. Do it yourself non-contact eyelid eversion: I-Verter
CN108618891B (zh) 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
CN212853797U (zh) 白内障撕囊针
CN221061018U (zh) 一种眼科手术直肌固定器
CN108618891A (zh) 一种术中眼球固定器
CN2546001Y (zh) 一种新型镊子
CN101273928A (zh) 一种眼科无创负压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