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5359U - 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5359U
CN217485359U CN202123003396.XU CN202123003396U CN217485359U CN 217485359 U CN217485359 U CN 217485359U CN 202123003396 U CN202123003396 U CN 202123003396U CN 217485359 U CN217485359 U CN 217485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hole
shielding
upper cover
dust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33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晓玲
王海渊
李婉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33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5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5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5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的接触腔体,所述接触腔体在与动触头对应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防尘挡板的插槽,防尘挡板能够插到插槽中遮挡至少一个所述散热,通过分体式设计的防尘挡板,防尘挡板可拆卸的插装在所述壳体内,不仅具有防尘功能,能够降低粉尘或异物对触头的影响,从而确保产品触头导通的可靠性,能够适用于防尘要求高的低电压低电流应用场合,而且还可以选配是否安装防尘挡板,以及防尘挡板的形状,也能够适用于防尘要求不高的高电压高电流对散热有要求的应用的场合。

Description

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触头表面沾染粉尘或异物后容易出现触头不通电的情况,从而造成接触器触头的失效。接触器触头表面出现较少粉尘后,如果触头通以较高的负载电压与较大的负载电流,一般在电弧作用下可以清除粉尘,但当负载电压和电流过于微小时,就不能保证触头可靠的清除粉尘并导通电路。随着交流接触器辅助触头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一些电子元件控制电路及信号通讯控制柜中,这类应用场景接触器辅助触头控制的负载电压与电流极其微小,这种微小的负载电压与电流难以可靠清除触头上的粉尘从而导通电路,从而产品触头导通失效。这些应用场景对接触器的防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产品散热及安装附件等功能性的需要,产品左右、顶部及进出线端等位置往往与产品内部之间有通孔,粉尘及异物易从这些部位进入产品内部,从而造成触头导通失效,而目前大多数接触器不具备防尘功能,部分产品只有顶部上盖部位具有防尘功能,只能阻断一部分的灰尘或异物的进入,产品存在防尘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低电压低电流的使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防尘功能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的接触腔体,所述接触腔体在与动触头对应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防尘挡板的插槽,防尘挡板能够插到插槽中遮挡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和上盖,基座上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隔板,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动触头的接触腔体,所述防尘挡板包括插到所述两个隔板之间的遮挡部,遮挡部被隔板限制不能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隔板上设有能够限制遮挡部不能沿第二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上盖盖合到基座上能够限制遮挡部不能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在限位结构、隔板和接触腔体之间围成所述插槽。
优选的,所述接触腔体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遮挡部上设有用于遮挡第二散热孔的折弯部,遮挡部和折弯部成L型弯折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挡板包括多个所述的遮挡部,防尘挡板的多个所述的遮挡部一体成型,相邻遮挡部之间形成插接间隙且通过顶侧的连接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防尘挡板包括至少一组相对设置在接触腔体两侧的两个遮挡部,以及从上方横跨接触腔体并连接在两个遮挡部之间的第二遮挡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侧面的第一纵向凸台,第一纵向凸台与接触腔体间隔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遮挡部能够插到两侧隔板上的第一限位槽内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侧面的第一横向凸台,所述遮挡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台阶,上盖能够推动遮挡部将两侧的台阶分别压紧在两侧隔板的第一横向凸台上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顶侧的第一纵向凸台,第二纵向凸台与接触腔体间隔形成第二限位槽,相邻的两个遮挡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相邻遮挡部之间设有与连接部对应的间隙槽,遮挡部插到隔板时带动间隙槽套在隔板上,使连接部插到第二限位槽内限位。
优选的,所述上盖设有限制遮挡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盖凸台,盖凸台伸到两侧隔板之间推动遮挡部压紧在接触腔体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静触头远离动触头的一端伸出接触腔体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接触腔体与接线端子之间。
优选的,所述遮挡部至少一侧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拆卸槽。
优选的,所述基座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附件和/或机械联锁装置的安装孔,在基座外侧设有用于遮挡安装孔的防尘贴。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侧设有透明的防护盖。
优选的,所述上盖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上盖中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位于第三通孔两侧,所述防护盖上设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能够分别穿过上盖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卡在上盖的内表面限位,防护盖至少遮挡第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通过分体式设计的防尘挡板,防尘挡板可拆卸的插装在所述壳体内,不仅具有防尘功能,能够降低粉尘或异物对触头的影响,从而确保产品触头导通的可靠性,能够适用于防尘要求高的低电压低电流应用场合,而且还可以选配是否安装防尘挡板,以及防尘挡板的形状,也能够适用于防尘要求不高的高电压高电流对散热有要求的应用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防尘贴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另一防尘贴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基座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尘挡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9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9的另一角度;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上盖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罩与上盖的配合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图15的A-A截面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图15的B-B截面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防尘挡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图19的截面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图19的另一角度;
图22是本实用新型防尘挡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23是本实用新型防尘挡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图24是本实用新型防尘挡板的第五种实施方式;
图25是基座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26是图25中基座与上盖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2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头1,动触头1与静触头12配合,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1和触头支持的接触腔体23,所述接触腔体23在与动触头1对应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26,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防尘挡板3的插槽,防尘挡板3能够插到插槽中遮挡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26。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通过分体式设计的防尘挡板3,防尘挡板3可拆卸的插装在所述壳体内,不仅具有防尘功能,能够降低粉尘或异物对触头的影响,从而确保产品触头导通的可靠性,能够适用于防尘要求高的低电压低电流应用场合,而且还可以选配是否安装防尘挡板3,以及防尘挡板3的形状,也能够适用于防尘要求不高的高电压高电流对散热有要求的应用的场合。
本实施例为四相接触器,四相分别对应第一相A、第二相B、第三相C和辅助相D,每相对应一组动触头1和两组静触头12,动触头1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静触头12配合,共四组动触头1,设置在接触腔体23内,所述接触腔体23上对应每组动触头1的两端分别设有散热孔26,在接触腔体23靠近进线端和出线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四个散热孔26,共计十六个散热孔26。
如图9-11示出防尘挡板3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两个分别一体成型的防尘挡板3,两个防尘挡板3分别位于接触腔体23靠近进线端和出线端的两侧,防尘挡板3包括四个遮挡部30,每个遮挡部30遮挡两个散热孔26,每个防尘挡板3上的四个遮挡部30能够分别遮挡出线端或进线端的八个散热孔 26,防尘挡板3的多个的遮挡部30一体成型,相邻遮挡部30之间形成间隙槽且通过顶侧的连接部32相连,遮挡部30下半部分的宽度小于上半部分的宽度,在遮挡部30的两侧分别形成台阶34,插接间隙用于与隔板7配合。
具体的,所述壳体包括基座2和上盖4,所述基座2对应每一相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隔板7,两个隔板7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动触头1 的接触腔体23,相邻相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共用一个隔板7,即对应在每个散热孔26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隔板7,相邻散热孔26共用一个隔板7,所述遮挡部30能够插到相邻两个隔板7之间被隔板7限制在不能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隔板7上设有能够限制遮挡部30不能沿第二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上盖4盖合到基座2上能够限制遮挡部30不能沿第三方向移动,在限位结构、隔板7和接触腔体23之间围成所述插槽对防尘挡板3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为图3中接触器的宽度方向(垂直纸面方向)、长度方向(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竖直方向)。
具体的,如图7-8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7侧面的第一纵向凸台281,第一纵向凸台281与接触腔体23间隔形成第一限位槽28,在第一限位槽28内设有第一横向凸台282,所述遮挡部30能够插到两侧隔板7上的第一限位槽28内限位,被第一纵向凸台281限制在第二方向移动,在遮挡部30的两侧分别设有台阶34,上盖4能够推动遮挡部30将两侧的台阶34分别压紧在两侧隔板7的第一横向凸台282上限位,被第一横向凸台282限制在第三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横向凸台282和台阶34,上盖4可以将遮挡部30的其它部分压紧在基座2的其它位置上,例如将遮挡部30的底端压紧在基座2上,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隔板7顶侧的第二纵向凸台271,第二纵向凸台271与接触腔体23间隔形成第二限位槽27,在第二限位槽27内设有第二横向凸台272,相邻遮挡部30之间通过连接部32连接,相邻遮挡部30之间设有与连接部32对应的间隙槽,遮挡部30插到隔板7时带动间隙槽套在隔板7上,使连接部32插到第二限位槽27内限位,连接部32被第二纵向凸台271 限制在第二方向移动,上盖4能够推动遮挡部30将连接部32压紧在第二横向凸台272上,被第二横向凸台272限制在第三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限位槽27和第一限位槽28分别从两个位置限位遮挡部30,能够将遮挡部30可靠固定在壳体上,也可以只设置第一限位槽28或者只设置第二限位槽27,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如图3所述,所述上盖4设有限制遮挡部3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盖凸台45,盖凸台45伸到两侧隔板7之间推动遮挡部30的中部,使遮挡部30压紧在接触腔体23的外壁230上。盖凸台45从中部推动遮挡部30,与上述第一纵向凸台281和第二纵向凸台271配合能够更可靠限位遮挡部30。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限位槽28和第二限位槽27的槽宽稍大于防尘挡板3的厚度,在遮挡部30上的连接部32和台阶34分别卡到第一限位槽28和第二限位槽27中后,防尘挡板3的顶侧面37与基座2的上表面29相平齐,防尘挡板 3的底表面36与静触头12的静触板的上表面20相平齐,再将上盖4卡装到基座2上的隔板槽24上,使上盖4的内表面44与防尘挡板3的顶表面37线贴合,在上盖4的盖凸台45配合下,使防尘挡板3的侧表面35与接触腔体23的外壁 230贴合在一起,将防尘挡板3被限位在上盖43和基座2之间,同时遮挡散热孔26。本实施方式中的防尘板在安装时可以不用区分方向,两侧特征相同。在防尘挡板3的台阶34和底部分别设有倒角、圆角或斜面,能够便于插到基座2 中。当然,也可以不在遮挡部30上设置倒角、圆角或斜面。此外,第一限位槽 28和第二限位槽27上也可以设置倒角、圆角或斜面,同样可以降低装配难度。
进一步,所述静触头12远离动触头1的一端伸出接触腔体23与接线端子 14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接触腔体23与接线端子14之间,一方面此位置防尘挡板3可远离动触头1,减少对动触头1散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触头热量对挡板的影响,防止挡板变形。此外,不仅可以将接线端子14处的灰尘和异物遮挡在壳体外部,而且还可以避免影响接线端子14,不会影响接线操作。本实施例接线端子14的为接线螺钉,当然也可为其他形式的接线端子14。
进一步,所述遮挡部30两侧的侧表面35上分别设有第一拆卸槽33,能够便于防尘挡板3的拆卸。当然,至少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拆卸槽33即可,两侧都设置可以不用区分防尘挡板3的安装方向。
如图19-21示出防尘挡板3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八个遮挡部30,每个遮挡部30分别遮挡两个散热孔26,本实施方式的遮挡部30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遮挡部30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虽然一个防尘挡板3仅可遮挡两个散热孔26,但使用时可以根据客户差异化需要灵活选择遮挡位置,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
如图22示出防尘挡板3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包括八个遮挡部30,八个遮挡部30分别插装到壳体上用于遮挡十六个散热孔26,但本实施方式的遮挡部30的顶部设有折弯部131,遮挡部30 和折弯部131成L型弯折连接,折弯部131能够遮挡接触腔体23顶侧的第二散热孔111(参见图18)。本实施方式可以遮挡接触腔体23顶侧的第二散热孔111,防尘性能更好。
如图23示出防尘挡板3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四个分别一体成型防尘挡板3,每个防尘挡板3分别包括相对设置在接触腔体23两侧的两个遮挡部30,以及从上方横跨接触腔体23并连接在两个遮挡部30之间的第二遮挡部132,防尘挡板3整体成U型,两个遮挡部30分别遮挡每个相两端的两个散热孔26,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遮挡部132不仅可以起到连接两个遮挡部30的作用,还可以遮挡接触腔体23顶侧的第二散热孔111。
如图24示出防尘挡板3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两个防尘挡板 3,两个防尘挡板3分别位于接触腔体23靠近进线端和出线端的两侧,每个防尘挡板3分别包括四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遮挡部30和折弯部131,四组遮挡部30和折弯部131分别一体成型。同时具有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好处,既可以遮挡出线端或进线端散热孔26,又可以遮挡接触腔体23顶侧的第二散热孔111。
如图4所示,所述基座2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附件和/或机械联锁装置的安装孔,在基座2外侧设有用于遮挡安装孔的防尘贴6。具体的,所述基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分别用于避让接触器的外部附件(图中未示出),辅助触头和机械连锁装置能够分别穿过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与触头支持13连接,在第一通孔21和第二座通孔 22的外侧分别设有防尘贴6,防尘贴6直接粘贴在基座2的外表面上,用来防护粉尘从第一座通孔21和第二座通孔22进入到产品内部,当接触器需安装辅助触头或用于可逆接触器使用安装机械连锁装置时,可将对应位置的防尘贴6 取下。
如图5所示,防尘贴6的形状可随两个结构通孔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也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形状改变。防尘贴6优选为具有粘性的非金属材质件,具有粘取简便,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6-8所示,所述接触腔体23对应在第一相A、第二相B和辅助相D的上方均为密封结构,在第三相C的上方设有窗口25,窗口25为触头支持13的上下活动可视窗口,在进线端和出线端最外侧的隔板7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上盖4的隔板槽24。
图12-13所示,图12为上盖4外侧,图13为上盖4内侧,所述上盖4设有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和第三通孔43,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用于安装外部附件,第三通孔43同样可以用于安装外部附件,也可作为可视窗口,用于客户使用时观察产品的动作情况。第三通孔43位于上盖4中部,第一通孔 41和第二通孔42分别位于第三通孔43两侧。
所述上盖4的内表面44上设有盖凸台45和盖卡扣46,盖凸台45用于限位防尘挡板3,四组盖卡扣46分别设置在上盖4的四个边角处,用于安装到所述隔板7的隔板槽24上,在上盖4被牢牢安装在隔板7上以后,上盖4的内表面44与基座2的上表面29和挡板上的顶表面37分别紧紧贴合在一起,同时上盖 4上的盖凸台45将防尘挡板3限位在接触腔体23的外壁230上。盖凸台45对应上盖4上的接线螺钉孔设置。
如图2、14-17所示,所述上盖4的顶侧设有透明的防护盖5,防护盖5至少能够遮挡第三通孔43,防护盖5不仅可以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防止粉尘、异物和手指进入产品内部,还能够通过防护盖5观测到产品内部触头支持13上下运动情况。
具体的,所述防护盖5上设有第一卡勾51和第二卡勾52,第一卡勾51和第二卡勾52能够分别穿过上盖4上的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并卡在上盖4的内表面44限位,使防护盖5的下边缘54紧紧贴合在上盖4的外表面47上,在防护盖5的下边缘54设有第二拆卸槽53,便于客户自行安装和拆卸透明防护盖5,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拆卸槽53。
本实施方式的防护盖5,不用额外设置用于连接防护盖5的结构,直接利用上盖4上的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就能够将防护盖5安装在上盖4上,而且还能够将上盖4上的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和第三通孔43全部遮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尘性。
如图18所示,所述基座2的接触腔体23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111,既可通用有防尘需求的低电压低电流使用场合,又可用于较高电压和电流的接触器使用场合,在第二散热孔111的顶部边缘或侧面可以设置用于安装和限位防尘挡板3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散热孔111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当然,并非四相回路都需要设置第二散热孔111,不仅第三相C不需要设置第二散热孔 111,其它相也可以采用封闭的结构,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计。
如图25-26所示,作为基座2的其它实施例,方案1全封闭式基座2:将基座2上进出线端的散热特征26取消,只留有静触头12安装孔101,做成全密封基座2,防尘基座2上的挡板安装特征第二限位槽27和第一限位槽28可取消亦可保留。优点:不用再加装防尘挡板3,可用于防尘要求高的场合;缺点:使用场合有限,由于散热差,只能应用于低电压低电流小容量场合,不能通用于回路发热较高的使用场合;静触头12安装位置处不能完全密封,静触板103上下两个方向留有2个孔101。101的尺寸为静触头12宽X高的尺寸或稍大些。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通过防尘零件的组合,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接触器的防尘性能,能阻断绝大部分灰尘或异物的进入,减少灰尘或异物对触头的影响,从而大幅度提高触头导通的可靠性。
此外,该接触器还可根据客户不同使用需求的差异,通过灵活组合防尘零件或变动防尘部位或不使用部分防尘零件,不仅能够应用于低电压、低电流的应用场合,而且还可应用于较高电压、较高电流的场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同时,还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产品的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头(1),动触头(1)与静触头(1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纳动触头(1)的接触腔体(23),所述接触腔体(23)在与动触头(1)对应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26),在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防尘挡板(3)的插槽,防尘挡板(3)能够插到插槽中遮挡至少一个所述散热孔(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基座(2)和上盖(4),基座(2)上设有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隔板(7),两个隔板(7)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动触头(1)的接触腔体(23),所述防尘挡板(3)包括插到所述两个隔板(7)之间的遮挡部(30),遮挡部(30)被隔板(7)限制不能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隔板(7)上设有能够限制遮挡部(30)不能沿第二方向移动的限位结构,上盖(4)盖合到基座(2)上能够限制遮挡部(30)不能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在限位结构、隔板(7)和接触腔体(23)之间围成所述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腔体(23)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111),所述遮挡部(30)上设有用于遮挡第二散热孔(111)的折弯部(131),遮挡部(30)和折弯部(131)成L型弯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挡板(3)包括多个所述的遮挡部(30),防尘挡板(3)的多个所述的遮挡部(30)一体成型,相邻遮挡部(30)之间形成插接间隙且通过顶侧的连接部(3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挡板(3)包括至少一组相对设置在接触腔体(23)两侧的两个遮挡部(30),以及从上方横跨接触腔体(23)并连接在两个遮挡部(30)之间的第二遮挡部(13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7)侧面的第一纵向凸台(281),第一纵向凸台(281)与接触腔体(23)间隔形成第一限位槽(28),所述遮挡部(30)能够插到两侧隔板(7)上的第一限位槽(28)内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7)侧面的第一横向凸台(282),所述遮挡部(30)的两侧分别设有台阶(34),上盖(4)能够推动遮挡部(30)将两侧的台阶(34)分别压紧在两侧隔板(7)的第一横向凸台(282)上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隔板(7)顶侧的第一纵向凸台(281),第二纵向凸台(271)与接触腔体(23)间隔形成第二限位槽(27),相邻的两个遮挡部(30)之间通过连接部(32)连接,相邻遮挡部(30)之间设有与连接部(32)对应的间隙槽,遮挡部(30)插到隔板(7)时带动间隙槽套在隔板(7)上,使连接部(32)插到第二限位槽(27)内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设有限制遮挡部(3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盖凸台(45),盖凸台(45)伸到两侧隔板(7)之间推动遮挡部(30)压紧在接触腔体(23)的外壁(2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2)远离动触头(1)的一端伸出接触腔体(23)与接线端子(14)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接触腔体(23)与接线端子(14)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30)至少一侧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拆卸槽(33)。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设有用于安装外部附件和/或机械联锁装置的安装孔,在基座(2)外侧设有用于遮挡安装孔的防尘贴(6)。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的顶侧设有透明的防护盖(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设有第一通孔(41)、第二通孔(42)和第三通孔(43),第三通孔(43)位于上盖(4)中部,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分别位于第三通孔(43)两侧,所述防护盖(5)上设有第一卡勾(51)和第二卡勾(52),第一卡勾(51)和第二卡勾(52)能够分别穿过上盖(4)上的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并卡在上盖(4)的内表面(44)限位,防护盖(5)至少遮挡第三通孔(43)。
CN202123003396.XU 2021-12-01 2021-12-01 接触器 Active CN217485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3396.XU CN217485359U (zh) 2021-12-01 2021-12-01 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3396.XU CN217485359U (zh) 2021-12-01 2021-12-01 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5359U true CN217485359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3396.XU Active CN217485359U (zh) 2021-12-01 2021-12-01 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5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9168A (en) Power circuit breaker having a housing structure with accessory equipment for the power circuit breaker
CA2822413C (en) Power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134828B2 (en) Configurable deadfront fusible panelboard
AU623168B2 (en) Circuit breaker auxiliary device snap-on package
EP0418755A2 (en)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US4965544A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exhaust barrier
US4316234A (en) Enclosed switchboards
CA2605999A1 (en) Electrical enclosure and interior assembly therefor
US4442476A (en) Versati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rmination rack
CA2005529A1 (en) Molded case circuit interrupter rating plug keying and interlock arrangement
US20030062341A1 (en) Arc quenching device for low-voltage switching devices
US6266253B1 (en) Rack system for insertion of electr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ies using centering and contact elements
US6036542A (en) Saddle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reaker
CN217485359U (zh) 接触器
US5933319A (en) Electrical panelboard having an enclosure over an exposed terminal of circuit breaker mounted to a panel of the electrical panelboard
US4491897A (en) Plug-in base for low-voltage circuit breakers
GB2194395A (en) Mounting electric accessories
US4013989A (en) Fusible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US5128828A (en) Panelboard circuit breaker mounting assembly
CN212033714U (zh) 一种防水防尘母线槽
GB2203289A (en) Power distribution board
CN218385047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JP3596869B2 (ja) 配電盤
KR100448749B1 (ko) 배전반 및 프레임 부재
CN218826850U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防护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