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3012U -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3012U
CN217483012U CN202221867234.2U CN202221867234U CN217483012U CN 217483012 U CN217483012 U CN 217483012U CN 202221867234 U CN202221867234 U CN 202221867234U CN 217483012 U CN217483012 U CN 217483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top plate
interlayer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72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entury Chief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entury Chief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entury Chief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entury Chief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72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3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3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3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属于墙体结构领域。所述墙体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具有第一夹层;所述内墙板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墙体还包括外顶板和内顶板;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具有第二夹层;所述外顶板远离第二夹层一侧设置太阳能换热板,且所述太阳能换热板的换热工质与储热罐的工质腔连通;所述内顶板靠近第二夹层一侧设置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储热罐的热交换管路连通;所述储热罐嵌入所述内墙板内部。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辐照,将温室气体进行加热,保证温室温度;同时能够将热量储存,以解决夜晚温室温度较低,无法保证植物生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属于墙体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一种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尤其是冬季),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冬季光照强度低,室内温度低,如何提高阳光辐射的利用率是温室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冬季晚上温度较低,尤其是纬度较高的地方,夜晚温度更低,如何维持大棚内部的温度,保证栽培植物的正常生长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而对于冬季降雪较多的地方,积雪的遮挡影响了阳光辐照的利用,如何解决积雪对温室的影响也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具有第一夹层;所述内墙板底部设置有开口;
所述墙体还包括外顶板和内顶板;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外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内顶板与所述内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外顶板与外墙板的夹角等于所述内顶板与内墙板的夹角;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具有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第二夹层顶部设置开口;
所述外顶板远离第二夹层一侧设置太阳能换热板,且所述太阳能换热板的换热工质与储热罐的工质腔连通;
所述内顶板靠近第二夹层一侧设置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储热罐的热交换管路连通;
所述储热罐嵌入所述内墙板内部。
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温室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墙体结构,其通过设置在外顶板外侧的太阳能换热板获取热量,并将热量储存在设置在墙体中的储热罐中;同时将墙体设置成夹层结构,使温室内的气体通过夹层的通道进行循环,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加热;此外,夹层还设置循环管路,用于在低温(如夜晚或无太阳)利用储热罐的热量将气流继续加热,实现在低温条件下对温室进行升温的目的。其次,夹层的循环管路可以对外顶板进行反向加热,已解决在积雪情况下,快速将雪融化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所述内墙板、所述外顶板和所述内顶板均设置纵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底部槽口与所述内墙板底部的开口对应。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的沟槽与所述内墙板的沟槽对应设置;所述外顶板的沟槽与所述内顶板的沟槽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内顶板的沟槽连通;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外顶板的沟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设置在外顶板的纵向沟槽外周。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换热板底部设置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太阳能换热板的角度;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可滑动套管,所述套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换热板底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外顶板远离第二夹层一侧。
优选地,所述夹层内部设置抽风装置,用于将气流从所述内墙板底部的开口吸入,并沿夹层流动。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储热罐工质腔之间设置有温控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储热罐内部设置电热设备。
优选地,在外顶板和外墙板四周设置卡接装置,用于与另一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辐照,将温室气体进行加热,保证温室温度;同时能够将热量储存,以解决夜晚温室温度较低,无法保证植物生长的问题;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墙体还能够对太阳能板进行反加热,以解决积雪对太阳能吸收率大幅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的外顶板30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的外顶板300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的解释说明但应该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质的一种具体化的实施和解释,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
实施例所用试剂和仪器均可以从市售商品购买,检测方法为本领域所熟知的常规方法。
如图1~图3(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的外顶板30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的外顶板300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外墙板100和内墙板200,所述外墙板100和内墙板200之间具有第一夹层101;所述内墙板200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201;所述墙体还包括外顶板300和内顶板400;所述外顶板300与所述外墙板100固定连接;所述内顶板400与所述内墙板200固定连接;所述外顶板300与外墙板100的夹角等于所述内顶板400与内墙板200的夹角;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具有第二夹层301;所述第一夹层101与所述第二夹层301连通;第二夹层301顶部设置第二开口304。
所述外墙板100靠近第一夹层101一侧设置第一纵向沟槽105,所述内墙板200靠近第一夹层101一侧设置第二纵向沟槽205;所述外顶板300靠近第二夹层301一侧设置第三纵向沟槽305,所述内顶板400靠近第二夹层301一侧设置第四纵向沟槽405;所述第二纵向沟槽205底部槽口与所述内墙板底部的第一开口201对应;所述第一纵向沟槽105与所述第二纵向沟槽205凹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纵向沟槽305与所述第四纵向沟槽405凹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纵向沟槽205与所述第四纵向沟槽405首尾连通;所述第一纵向沟槽105与所述第三纵向沟槽305首尾连通。
所述外顶板300远离第二夹层301一侧设置太阳能换热板302,且所述太阳能换热板302的换热工质与储热罐202的工质腔连通;所述内顶板400靠近第二夹层301一侧设置第一循环管路403,所述第一循环管路403与储热罐202的热交换管路连通(连通管路未示出);所述外顶板300靠近第二夹层301一侧设置第二循环管路303,所述第一循环管路403和第二循环管路303均与储热罐202的热交换管路连通;所述储热罐202嵌入所述内墙板200内部。所述第一循环管路403和第二循环管路303与所述储热罐202的工质腔之间设置有温控电磁阀(未示出),用于对第一循环管路403和第二循环管路303内部的工质流动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403设置在第四纵向沟槽405的外周,第二循环管路303设置在第三纵向沟槽305的外周。
所述太阳能换热板302底部设置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太阳能换热板302的角度;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可滑动套管306,所述可滑动套管306一端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换热板302底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外顶板300远离第二夹层301一侧。
所述第一夹层101内部设置抽风装置103,用于将气流从所述内墙板底部的第一开口201吸入,并沿第一夹层101和第二夹层301流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沟槽105、第二沟槽205、第三沟槽305和第四沟槽405,可以只设置第一沟槽105和第三沟槽305,或者只设置第二沟槽205和第四沟槽405。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能够进行升降的机械结构,比如折板类升降机构等。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循环管路403可以设置在内顶板400的任意位置;第二循环管路303可以设置在外顶板300的任意位置。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路(第一循环管路403和第二循环管路303)与所述储热罐202工质腔之间设置有温控电磁阀。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储热罐202内部设置电热设备,用于在需要的时候(如积雪过多,或紧靠太阳能换热板的热量无法使室温达到要求时)对工质进行补充加热。
优选地,在外顶板和外墙板四周设置卡接装置,用于与另一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连接。这一设置方便将本申请提供的墙体进行组装获得需要的太阳能温室。所述卡接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卡扣、卡槽、螺钉等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温室墙板的工作原理如下:
(1)白天阳光充足时,太阳能换热板302将换热工质加热,换热工质被循环至储热罐202的工质腔内储存;同时,温室内的气体通过内墙板底部的第一开口201进入第一夹层101,并流通至第二夹层301;此时,第二夹层301受到顶部太阳能换热板302的辐射,温度升高,气流被第二夹层301加热,并从顶部第二开口304排出;此时,在温室内部,空气实现对流循环。
(2)夜晚,或没有充足太阳光时,通过温控电磁阀接通第二夹层301的循环管路,使循环管路内流通储热罐202换热出来的工质,气流被第二夹层301加热,并从顶部第二开口304排出;此时,在温室内部,空气实现对流循环,并得到有效升温。
(3)当出现积雪时,通过温控电磁阀接通第二夹层301的循环管路,使循环管路内流通储热罐202换热出来的工质,通过热辐射和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太阳能换热板302,将覆盖在所述太阳能换热板302表面的积雪融化,使太阳能换热板302重新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具有第一夹层;所述内墙板底部设置有开口;
所述墙体还包括外顶板和内顶板;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外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内顶板与所述内墙板固定连接;所述外顶板与外墙板的夹角等于所述内顶板与内墙板的夹角;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具有第二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与所述第二夹层连通;第二夹层顶部设置开口;
所述外顶板远离第二夹层一侧设置太阳能换热板,且所述太阳能换热板的换热工质与储热罐的工质腔连通;
所述内顶板靠近第二夹层一侧设置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储热罐的热交换管路连通;
所述储热罐嵌入所述内墙板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所述内墙板、所述外顶板和所述内顶板均设置纵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底部槽口与所述内墙板底部的开口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沟槽与所述内墙板的沟槽对应设置;所述外顶板的沟槽与所述内顶板的沟槽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内顶板的沟槽连通;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外顶板的沟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设置在外顶板的纵向沟槽外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换热板底部设置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太阳能换热板的角度;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可滑动套管,所述套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换热板底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外顶板远离第二夹层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内部设置抽风装置,用于将气流从所述内墙板底部的开口吸入,并沿夹层流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储热罐工质腔之间设置有温控电磁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内部设置电热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在外顶板和外墙板四周设置卡接装置,用于与另一组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连接。
CN202221867234.2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Active CN217483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7234.2U CN217483012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7234.2U CN217483012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3012U true CN21748301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8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7234.2U Active CN217483012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3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09892A (ja) 環境に優しい屋内栽培
JP2013535959A (ja) 温室用ソーラエネルギモジュール
CN208639148U (zh) 一种蔬菜种植用温室大棚
CN103141335A (zh) 节能环保型多功能蔬菜大棚
CN110268882A (zh) 新型农业温室系统与太阳能蓄能供能系统
CN105475008B (zh) 日光温室太阳能高效二氧化碳补充系统
CN203072506U (zh) 节能环保型多功能蔬菜大棚
CN210017154U (zh) 一种利用导光百叶保温板的玻璃温室系统
CN204796335U (zh) 一种文洛式阳光板温室
CN104115706A (zh) 太阳能相变蓄热器耦合气流循环装置的温室大棚
CN102422794A (zh) 一种信息化烤烟育苗温室
CN208105589U (zh) 日光温室热回收蓄热墙体结构
CN217483012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温室的墙体
CN203891495U (zh) 建筑物太阳能采暖结构
CN203985265U (zh) 太阳能相变蓄热器耦合气流循环装置的温室大棚
KR102177343B1 (ko) 이동설치와 내부공간의 확장이 가능한 조립식 컨테이너형 식물재배시스템
CN107896747A (zh) 日光温室内热能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6611896U (zh) 一种蔬菜大棚保温装置
CN102657045A (zh) 组培育苗一体化节能日光连体温室
CN204662705U (zh) 日光温室加温辅助墙体
CN204968754U (zh) 一种含移动栽培层的阳光房
CN106258624A (zh) 一种自调温式温室
CN210537762U (zh) 一种高抗寒的日光温室
CN11151285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态农业用大棚
CN206196491U (zh) 一种自调温式温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