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0346U - 马桶 - Google Patents

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0346U
CN217480346U CN202221051646.9U CN202221051646U CN217480346U CN 217480346 U CN217480346 U CN 217480346U CN 202221051646 U CN202221051646 U CN 202221051646U CN 217480346 U CN217480346 U CN 217480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ver
water tank
tank
toi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16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明
曾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16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0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0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0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马桶包括主体、水箱以及出水管道。主体设有便池;水箱包括箱体和罩体,所述罩体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罩体和所述箱体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罩体与所述箱体内的空间相互连通,所述箱体和所述罩体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水箱内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箱体或所述罩体上还设有气孔。出水管道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便池。上述马桶,通过罩体和箱体密封水箱内的空间,能够极大减少水箱内水汽泄露的现象,从而有利于使得水箱外的空间保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并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马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马桶通常设置有水箱,智能马桶能够利用水箱中的水冲洗便池或清洗用户身体。同时,随着智能马桶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业界对智能马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水箱外的空间能够保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并提升用户体验。然而,目前的智能马桶中水箱容易产生水汽泄露的现象,导致水箱外空间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且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智能马桶中水箱容易产生水汽泄露的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马桶。
一种马桶,包括:
主体,设有便池;
水箱,包括箱体和罩体,所述罩体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和所述罩体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水箱内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箱体或所述罩体上还设有气孔;以及,
出水管道,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便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孔设于所述罩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桶还包括进水件,所述进水件具有连通外界水源的进水端以及连通所述水箱内部空间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所述罩体内,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出水端的位置高于所述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件具有临界水位,所述气孔与所述临界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大于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密封连接的储水部和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盖设于所述储水部上,所述盖板部设有开口,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储水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罩体与所述盖板部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部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围绕所述开口设置并位于所述罩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盖板部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挡板围绕所述开口设置并位于所述罩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背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罩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密封部围绕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相背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所述盖板部以及所述罩体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挡板的外周缘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气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管道。
上述马桶,通过罩体和箱体密封水箱内的空间,相对于水箱敞口的设计,能够极大减少水箱内水汽泄露的现象,从而有利于使得水箱外的空间保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并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罩体的中空结构配合罩体设于箱体顶部的设计,当水箱进水阀故障导致水箱不断进水时,罩体内部的气压能够挤压水箱内的水从而提升水从出水管道排出的速度,从而能够避免水箱内的水位过高而引发进水阀虹吸现象等事故。另外,气孔的设置能够在水箱正常进水时连通水箱内的密封空间与外界,避免水箱的密封设置影响水箱的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马桶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马桶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水箱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水箱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0、主体;110、便池;20、水箱;210、箱体;2110、储水部;2120、盖板部;2121、开口;2122、凹槽;30、挡板;40、密封件;410、第一密封部;420、第二密封部;50、罩体;510、气孔;520、螺纹孔;60、出水管道;70、进水件;710、进水端;720、出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马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马桶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水箱2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马桶包括主体10、水箱20以及出水管道60,主体10设有便池110,水箱20可设于主体10内,水箱20与连通外部水源,例如连通自来水管道,外部水源能够进入并存储于水箱20中。出水管道60连通水箱20和便池110,以便水箱20内的水能够通过出水管道60冲洗便池110。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20包括箱体210和罩体50,罩体50设于箱体210的顶部。罩体50和箱体210均为中空结构,在水箱20的正常运作过程中,箱体210内的空间可用于存储水。罩体50与箱体210内的空间相互连通,且箱体210和罩体50密封连接,以使得水箱20内形成密封空间。箱体210或罩体50上还设有气孔510,以将水箱20内的密封空间与外界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箱体210和罩体50内的中空空间构成水箱20内的密封空间,水箱20除了通过气孔510与外界连通外,其余部位均密封设置,换言之,在水箱20的正常运作过程中,水箱20内的密封空间仅通过气孔510与外界进行气流交换。
上述马桶,罩体50和箱体210密封连接以使得水箱20内形成密封空间,相对于传统的马桶中水箱敞口的设计而言,能够有效减少水箱20内水汽泄露的现象,从而有利于使得水箱20外的空间保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并能够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罩体50的中空结构配合罩体50设于箱体210顶部的设计,罩体50中容纳有空气,当水箱20进水阀故障导致水箱20不断进水时,罩体50内部的气压能够挤压水箱20内的水,从而提升水从出水管道60排出的速度,进而能够避免水箱20内的水位过高而引发进水阀虹吸现象等事故。另外,气孔510的设置能够在水箱20正常进水时连通水箱20内的密封空间与外界,避免水箱20的密封设置影响水箱20的进水。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马桶还可包括进水件70,进水件70具有连通外界水源的进水端710,以及连通水箱20内部空间的出水端720。例如,进水件70至少部分容置于水箱20内部,进水件70的进水端710于箱体210的底部连通自来水管道,自来水从进水端710进入进水件70,并从出水端720流出进水件70而进入水箱20内。可以理解的是,当进水件70向水箱20内进水时,水箱20内的密封空间需要能够与外界进行气流交换,排出部分空气,方能够确保水能够顺利进入水箱20中。因此在水箱20形成密封空间的基础上设置气孔510,能够在水箱20进水的过程在密封空间与外界形成气流交换,以便水箱20能够顺利进水。而当水箱20进水阀故障导致水位升高直至水堵塞气孔510时,罩体50内的空气能够挤压水,防止水位继续升高并提升水从出水管道60排出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当水箱20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水箱20具有高度方向,该高度方向可平行于重力方向,换言之,竖直向上与竖直向下的方向均可平行于水箱20的高度方向,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20的高度方向可平行于进水件70的轴向。由此,在本申请中,描述某一元件的顶部,可以理解为该元件沿竖直向上方向的端部,描述某一元件的底部,可以理解为该元件沿竖直向下方向的端部。举例而言,描述罩体50设于箱体210的顶部,可以理解为箱体210的几何中心以及罩体50的几何中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依次排列。当然,在本申请中,描述某一元件的顶部和底部或某些元件在某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应当理解为在水箱20正常运行状态下对马桶各元件的限定,而不能视为对水箱20在制作、运输等其他状态下的限定。
另外,进水件70的出水端720通常设有根据水位控制水箱20进水量的元件,以防止水箱20水位过高。而在本申请中,描述水箱20进水阀故障导致水箱20不断进水,可以理解为进水件70的出水端720中控制水箱20进水量的元件,如单向阀发生故障,无法再阻断进水件70的进水。描述进水阀虹吸现象的事故,可以理解为水箱20内水位过高导致水因重力作用或真空作用而流回进水件70内的事故。
在本申请中,描述两个元件密封连接,可以理解为水或空气不会从两个元件的连接处泄露,两个元件的密封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焊接、胶粘、螺钉连接等任意适用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使得该两个元件的连接处具备密封性能即可。
一并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10包括密封连接的储水部2110和盖板部2120,储水部2110可以为中空且一侧敞口的结构,在水箱20正常运作时,水储存于储水部2110内。盖板部2120可以大致为板状结构,盖板部2120盖设于储水部2110的敞口并与储水部2110密封连接。盖板部2120设有开口2121,罩体50罩设于盖板部2120的开口2121并与盖板部2120密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50为朝向盖板部2120一侧敞口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非可拆卸连接,例如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热压等方式一体成型设置,而罩体50与盖板部2120可拆卸连接,例如罩体50与盖板部2120采用过盈配合、卡扣、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非可拆卸连接,既能够简化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的设置工艺,也提升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之间的密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进水件70可穿设盖板部2120的开口2121并部分位于罩体50内,配合罩体50与盖板部2120的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将进水件70从开口2121处取出,从而有利于水箱20的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20还包括挡板30,挡板30设置于盖板部2120朝向罩体50的一侧并围绕开口2121设置。例如,挡板30可以为盖板部2120朝向罩体50的表面上凸设的一圈凸起结构,挡板30可与盖板部2120一体成型设置,或与盖板部2120通过焊接、胶粘、螺钉连接的任意适用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20还包括密封件40,密封件40围绕挡板30设置并位于罩体5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部2120之间,且密封件40相背的两侧分别抵接罩体5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部2120,从而提升罩体50与盖板部2120之间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40包括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相互连接并相互倾斜或相互垂直。第一密封部410环绕挡板30设置,并位于挡板30和罩体50的内表面之间,且第一密封部410相背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挡板30和罩体50。第二密封部420环绕第一密封部410并连接第一密封部410的周缘,第二密封部420位于罩体50和盖板部2120之间,且第二密封部420相背的两侧面分别抵接盖板部2120以及罩体50的端面。如此设置,水箱20内的水汽或空气需要绕过挡板30、第一密封部410以及第二密封部420方能够从罩体50与盖板部2120的连接处泄露,从而极大提升罩体50与盖板部2120之间的密封性能,在设置罩体50与盖板部212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进水件70的维护的同时,也不会降低水箱20的密封性能。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部410与第二密封部420之间的角度与罩体50以及盖板部2120之间的角度相适应,当罩体50的侧壁与挡板30均垂直于盖板部2120时,第一密封部410垂直于第二密封部420。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部2120临近开口2121的部分还设有凹槽2122,凹槽2122环绕挡板30的外周缘设置,且凹槽2122与第二密封部420相适配,第二密封部420至少部分位于凹槽212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420于水箱20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与凹槽2122的深度相适应,第二密封部420恰好整个容置于凹槽2122内。设置凹槽2122容置第二密封部420,能够进一步延长水箱20内的水汽或空气从罩体50和盖板部2120之间泄露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水箱20的密封性能,同时也能够节省密封件40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50外侧设有多个螺纹孔520,多个螺纹孔520沿罩体50的周向间隔设置,罩体50与盖板部2120通过螺纹连接。
当然,以上仅为水箱20部分实施例中的示例,水箱20各元件还可有其他设置方式,只要水箱20能够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即可。具体而言,盖板部2120、储水部2110与罩体50之间还可有其他设置,例如,盖板部2120和储水部2110也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之间也可设置有密封件40;或者,盖板部2120与储水部2110可拆卸连接,而罩体50与盖板部2120非可拆卸连接。又如,罩体50与盖板部2120之间不设置密封件40,罩体50的内表面直接抵接挡板30的外侧面;或者,盖板部2120上不设置挡板30,密封件40设于盖板部2120与罩体50的端面之间。密封件40的材质及设置方式也不限,例如,密封件40可以为橡胶等任意适用的防水元件,密封件40可仅设置于罩体50的内表面和挡板30之间,或仅设置于罩体50的端面与盖板部2120之间。水箱20的进水方式也可有其他设置,例如,水箱20可不设置进水件70,而通过电磁阀控制进水。
请再参见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箱20的高度方向上,气孔510的位置高于出水管道60。可以理解的是,水箱20通过出水管道60连通便池110,水箱20内的水能够经出水管道60进入便池110对便池110进行冲洗。而当便池110堵塞导致便池110水位上升时,若便池110内的水位高于水箱20内的水位,便池110内的水容易因水压差而通过出水管道60倒流回水箱20。由于水箱20对便池110供水的水压关系,当便池110堵塞时,便池110内的最高水位通常不高于出水管道60在水箱20高度方向上的最高位置。当气孔510的位置低于出水管道60时,若便池110内的水位高度达到出水管道60的最高位置,从便池110倒流回水箱20的液体水位容易超过气孔510,导致便池110内的污水从气孔510溢出,极大影响用户体验。由此,设置气孔510的位置高于出水管道60,在便池110堵塞时,能够避免便池110内的污水从水箱20气孔510溢出的事故,提升水箱20的安全性能和使用体验。
当然,气孔510的设置位置不限,气孔510的设置位置可以随出水管道60的设置而适应调整,只要气孔510的位置能够高于出水管道60的最高位置即可。举例而言,气孔510可设于储水部2110、盖板部2120或罩体50中的任意一者,储水部2110、盖板部2120以及罩体50中的任意一者的侧壁可直接开孔形成气孔510,或者,储水部2110、盖板部2120以及罩体50中的任意一者的侧壁设置延伸结构,延伸结构上开设气孔51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罩体50的外侧壁延伸形成有凸起结构(图未标出),气孔510设于该凸起结构上并连通水箱20的内部空间。气孔510设于罩体50上,而罩体50在水箱20上的位置较高,从而能够适应出水管道60的更多不同设计,保证气孔510的位置均能够高于出水管道60的最高位置。
出水管道60的设置也不限,具体可根据马桶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出水管道6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出水管道60可用于对便池110进行冲洗,另一个出水管道60可配合喷头等元件,用于对用户身体进行清洗。出水管道60的最高位置可对应箱体210的顶部,从而有利于提升对便池110冲洗的水压,进而提升冲洗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510设于罩体50的底部。如此设置,当水箱20的水位上升至堵塞水堵塞气孔510时,罩体50内还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置空气,从而使得罩体50内有足够的气压挤压水箱20中的水,提升水箱20内水的排出速度,有效避免水箱20水位继续上升。
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件70的出水端720位于罩体50内,且在水箱20的高度方向上,进水端710的位置高于气孔510。由此,当水箱20的进水阀损坏导致水箱20不断进水时,罩体50内容置的空气能够对进水件70的进水端710形成空气隔离,避免水位上升至进水端710,从而有效降低进水阀虹吸现象发生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水动压力为0.5MPa的前提下,当水箱20进水阀故障或完全打开导致水箱20内不断进水时,水箱20内水能够达到的最大水位为水箱20的盈溢水位(SL),进水件70的出水端720因重力作用或真空作用而导致水箱20内水回流至进水件70内的最低水位为水箱20的临界水位(CL)。马桶领域的安规要求,盈溢水位的位置需低于临界水位的位置至少5mm,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进水阀虹吸现象发生。
为满足安规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箱20的高度方向上,气孔510的位置低于临界水位的位置,且气孔510的位置与临界水位的位置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5mm。进一步地,为避免水压过大导致盈溢水位的位置高于气孔510的位置,进而引发进水阀虹吸现象的事故,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孔510的位置与临界水位的位置的高度差大于5mm,包括但不限于为6mm、7mm、8mm、9mm等。由此,即便盈溢水位的位置高于气孔510的位置,也能够确保盈溢水位低于临界水位的位置至少5mm,从而能够满足安规要求。
值得强调的是,传统的马桶的水箱通常只设有一个出水管道,该出水管道同时供便池冲洗以及用户清洗用。而本申请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马桶设置有两个出水管道60,两个出水管道60分别用户冲洗便池110和清洗用户,因此,本实施例中两个出水管道60的口径通常小于传统马桶中一个出水管道的口径,并且,本实施例中水箱20是密封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马桶水箱的敞口设计,在水位上升时,本实施例中水箱20内的水无法从敞口溢出,导致本实施例中水箱20的两个出水管道60的排水能力较传统马桶水箱的出水管道和敞口而言更弱。基于此,本申请中对水箱20的罩体50、气孔510以及进水件70的位置关系进行设计,使得进水件70的出水端720位于中空的罩体50内,而气孔510的位置与临界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大于5mm,罩体50内的空气能够对出水端720形成有效的空气隔离。由此,能够在水箱20密封设计且设置两个出水管道60的基础上还能够严格满足安规要求,同时也使得进水件70的结构不会受限于水箱20的排水能力,从而在降低水箱20的排水能力的同时也无需对进水件70的结构做进一步设计,有利于降低马桶的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马桶,当进水阀故障导致水箱20不断进水时,水位上升导致水容易从气孔510中溢出,为避免从气孔510中溢出的水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中的马桶还能够设置对应气孔510的排水结构,以及时将从气孔510溢出的水排出。例如,箱体210的外表面对应气孔510的位置可设置倾斜或呈弧形的导液面,且导液面的底部对应下水道的位置,从而及时将从气孔510溢出的水导流至下水道而排出,或者,马桶还可外接一备用的储水元件,该储水元件的进水口对应气孔510的位置,从而能够接收从气孔510中溢出的水,有利于溢出水的循环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为本申请其中部分实施例中马桶结构的示例,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马桶的元件以及设置方式还可有其他设置。举例而言,主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陶瓷结构,水箱20可设于主体10内临近便池110的位置,或者,水箱20与主体10独立设置,或者,水箱20设于主体10的顶部。马桶还可包括虹吸管、喷头等其他元件,虹吸管连通便池110,以供便池110内的污水排出,喷头配合出水管道60对用户进行清洁。马桶的更多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只要能够形成密封水箱20并满足安规要求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设有便池;
水箱,包括箱体和罩体,所述罩体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和所述罩体密封连接,以使得所述水箱内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箱体或所述罩体上还设有气孔;以及,
出水管道,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便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设于所述罩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件,所述进水件具有连通外界水源的进水端以及连通所述水箱内部空间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位于所述罩体内,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出水端的位置高于所述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件具有临界水位,所述气孔与所述临界水位之间的高度差大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密封连接的储水部和盖板部,所述盖板部盖设于所述储水部上,所述盖板部设有开口,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盖板部朝向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挡板围绕所述开口设置并位于所述罩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挡板设置并位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盖板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相背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所述挡板和所述罩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密封部围绕并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相背的两侧面分别抵接所述盖板部以及所述罩体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所述挡板的外周缘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马桶,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气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管道。
CN202221051646.9U 2022-05-05 2022-05-05 马桶 Active CN217480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1646.9U CN217480346U (zh) 2022-05-05 2022-05-05 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1646.9U CN217480346U (zh) 2022-05-05 2022-05-05 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0346U true CN217480346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1646.9U Active CN217480346U (zh) 2022-05-05 2022-05-05 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0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9178B2 (ja) サイホンゼット式水洗便器。
CN211522598U (zh) 溢流保护装置及洗衣机
US20120205562A1 (en) Automatic gas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 device
CN217480346U (zh) 马桶
CN109972704A (zh) 一种智能马桶用加热水箱
CN213268186U (zh) 一种带有防虹吸装置的进水机构
CN217734257U (zh) 水箱及马桶
CN110106948B (zh) 一种防虹吸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17480345U (zh) 水箱及马桶
CN211774273U (zh) 一种溢流装置
CN213741484U (zh) 一种防蒸汽外溢的密封箱
CN110117978B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10263268U (zh) 一种马桶水箱进水阀
CN210315847U (zh) 一种防虹吸马桶水箱进水阀
JP2593317B2 (ja) 下水用空気弁
CN111188390A (zh) 一种提高溢流能力及加快排水阀排速的溢流装置
CN218027997U (zh) 一种双水槽排污管转接结构
CN110344482B (zh) 设置在虹吸式马桶水箱内带空气平衡管的辅助虹吸装置
JP3711192B2 (ja) 排水装置
CN216586876U (zh) 双槽式下水管道
CN217325673U (zh) 一种防止冲小球易卡球的马桶
CN211774277U (zh) 一种提高溢流能力及加快排水阀排速的溢流装置
KR100308910B1 (ko) 수도관로용공기밸브
CN217583258U (zh) 一种安装效率高的龙头内芯
CN219315908U (zh) 一种智能坐便器防漏水溢洪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