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9453U -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9453U
CN217479453U CN202221546742.0U CN202221546742U CN217479453U CN 217479453 U CN217479453 U CN 217479453U CN 202221546742 U CN202221546742 U CN 202221546742U CN 217479453 U CN217479453 U CN 217479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head
liquid
tube body
pip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67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辉
王志凯
王禺
夏永恒
张春晓
尹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p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p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p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p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67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9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9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9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涉及合成生物实验中的涂布技术领域。该可移液的涂布头包括涂布管体部和涂布腔;涂布腔设置在所述涂布头的内部,用于容纳液体;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涂布管体部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涂布腔的涂布通孔。该自动化涂布系统包括可移液的涂布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先采用移液工具移液、再用一次性涂布头涂布导致的涂布效率低,以及一次性涂布头容易戳破固体培养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生物实验中的涂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移液、涂布是常见的实验操作。在基因编辑的实验流程中,为检测到目标基因被成功转入到受体细胞内,并能够成功挑取到单克隆,常采用涂布的方式,即将菌液均匀涂在具有一定抗性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并放置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功生长的细胞被认为是成功导入目标基因的细胞。
在生物实验流程中,涂布的操作要求严格,需要在无菌环境,采用无菌耗材,导致整个操作流程复杂、难度极大。同时,当实验的样本数量较多时,人工操作较慢,无法满足通量需求,需要自动化的方式替代人工涂布。
当前的自动化涂布,常用的方式为机器人末端固定的一次性涂布头做螺旋状、圆状方式的轨迹,实现涂布的效果。
现有涂布系统,先采用移液工具移液,再用一次性涂布头涂布,其节拍慢、效率低,且一次性涂布头的末端较尖,容易戳破固体培养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先采用移液工具移液、再用一次性涂布头涂布导致的涂布效率低,以及一次性涂布头容易戳破固体培养基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包括涂布管体部和涂布腔;
所述涂布腔设置在所述涂布头的内部,用于容纳液体;
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
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涂布腔的涂布通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涂布腔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或者圆柱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腔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或者圆柱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腔的形状为圆锥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管体部和所述涂布通孔同轴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通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涂布腔的最小内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平底的结构;
所述平底的结构包括平头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曲面底的结构;
所述曲面底的结构包括球头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平头结构具有圆倒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涂布管体部顶端设置涂布夹持部,所述涂布夹持部用于将所述涂布头固定在涂布装置的枪头固定座上或手持涂布装置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至少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橡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
一种自动化涂布系统,包括可移液的涂布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可通过涂布腔容纳液体,再通过涂布通孔而使涂布腔内的液体流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进行涂布,该可移液的涂布头集移液和涂布功能,有效提高了涂布效率;通过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涂布管体部戳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也即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可移液的涂布头戳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半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另一结构半剖视图。
图标:110-涂布管体部;120-涂布夹持部;130-涂布腔;140-涂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请参照图1-图4,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主视图;为了更加清楚地显示结构,图3和图4为图2所示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两种结构的半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应用于涂布流程,尤其应用于合成生物实验中的移液、涂布流程;例如采用三坐标机器人自动移液、涂布操作。参见图1-图4所示,该涂布头包括涂布管体部110和涂布腔130。
沿涂布管体部110的轴向,涂布管体部110包括相对应的顶部和底部。其中,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或者其他非尖头形状。现有的一次性涂布头的末端较尖,容易戳破固体培养基;本实施例所述的涂布管体部110,通过其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可增大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与固体培养基的接触面积,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性涂布头,本实施例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涂布管体部110戳破、划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风险和使用成本。
涂布腔130设置在涂布头的内部,且涂布腔130用于容纳液体。例如,涂布腔130设置在涂布管体部110的内部。通过涂布腔130,以便于容纳用于涂布的液体,以使可移液的涂布头具有集液功能。
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涂布腔130的涂布通孔140。通过涂布通孔140,以便于涂布腔130内的液体流到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进行涂布。
可选地,涂布通孔140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涂布腔130的最小内径。
可选地,涂布管体部110和涂布通孔140同轴设置。通过涂布管体部110的轴线和涂布通孔140的轴线同轴,以便于可移液的涂布头的自动化管理,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涂布精度。当然涂布管体部110和涂布通孔140也可以非同轴设置,如涂布通孔140设置在非中心轴的位置之外,也可以进行涂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可通过涂布腔130容纳液体,再通过涂布通孔140而使涂布腔130内的液体流到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进行涂布,该可移液的涂布头集移液和涂布功能,有效提高了涂布效率;通过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涂布管体部110戳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也即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可移液的涂布头戳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
现有的涂布头为一次性涂布头,其用量大,导致成本较高。本实施例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消毒,可重复利用,且可批量生产重复利用,例如通过三坐标机器人自动化控制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施例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集移液和涂布于一体,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整个涂布过程培养皿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染菌机会。
本实施例所述涂布腔130,兼容微量液体移液和非微量液体移液。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至少部分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或者圆柱体,或者其他形状。例如,至少部分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锥体或圆台体,更适合微量液体移液;至少部分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柱体,更适合非微量液体移液。
可选地,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或者圆柱体,或者其他形状。其中,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时,涂布腔130的小截面端靠近涂布通孔140,以便于移液。
可选地,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锥体。如图3所示,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锥体。
可选地,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柱体。如图4所示,涂布腔130的形状为圆柱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平底的结构,或者其他非尖头形状。
其中,平底的结构包括平头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的涂布管体部110,通过其底部采用平头结构,可增大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与固体培养基的接触面积,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性涂布头,本实施例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涂布管体部110戳破、划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风险和使用成本。
可选地,平头结构具有圆倒角。如图1-图4所示,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具有平面,平面的外周具有圆倒角。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曲面底的结构,或者其他非尖头形状。
其中,曲面底的结构采用球头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的涂布管体部110,通过其底部采用球头结构或平头结构具有圆倒角,可增大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与固体培养基的接触面积,相对于现有的一次性涂布头,本实施例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涂布管体部110戳破、划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风险和使用成本。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至少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橡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或者其他材质。
可选地,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或者涂布管体部110采用橡胶材质。通过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橡胶材质,可使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降低在涂布移动过程划破高度不一致的固体培养基的概率;该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具有一定弹性,其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消毒灭菌,可重复利用,相对于一次性涂布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成本。
现有技术中,具有弹性的涂布头,其结构复杂,拆卸涂布头灭菌再安装工作量较大,导致不易批量生产和使用;本实施例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消毒灭菌,可重复利用。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涂布管体部110顶端设置涂布夹持部120,涂布夹持部120用于将涂布头固定在涂布装置的枪头固定座上或手持涂布装置上。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涂布夹持部120截面积不小于涂布管体部110的截面积;例如可移液的涂布头呈阶梯状。通过涂布夹持部120截面积大于涂布管体部110的截面积,以便于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通过涂布夹持部120夹取可移液的涂布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涂布系统,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可移液的涂布头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涂布系统,包括可移液的涂布头。该自动化涂布系统,通过可移液的涂布头的涂布腔130容纳液体,再通过涂布通孔140而使涂布腔130内的液体流到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进行涂布,该可移液的涂布头集移液和涂布功能,有效提高了涂布效率;通过涂布管体部110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涂布管体部110戳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也即可有效避免或者降低可移液的涂布头戳破固体培养基的现象。
可选地,可移液的涂布头可通过涂布夹持部120固定在自动化涂布系统的枪头固定座上或手持涂布装置上。其中,枪头固定座的内部尺寸可灵活调整,例如与常见移液设备的末端金属头保持正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涂布系统具有实施例一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所述可移液的涂布头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该涂布头包括涂布管体部和涂布腔;
所述涂布腔设置在所述涂布头的内部,用于容纳液体;
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平底或者曲面底的结构;
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涂布腔的涂布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涂布腔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或者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腔的形状为圆锥体、圆台体或者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管体部和所述涂布通孔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通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涂布腔的最小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平底的结构;所述平底的结构包括平头结构;
或者,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曲面底的结构;所述曲面底的结构包括球头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头结构具有圆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管体部顶端设置涂布夹持部,所述涂布夹持部用于将所述涂布头固定在涂布装置的枪头固定座上或手持涂布装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涂布管体部的底部采用橡胶材质或者塑料材质。
10.一种自动化涂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移液的涂布头。
CN202221546742.0U 2022-06-20 2022-06-20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Active CN217479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6742.0U CN217479453U (zh) 2022-06-20 2022-06-20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6742.0U CN217479453U (zh) 2022-06-20 2022-06-20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9453U true CN217479453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4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6742.0U Active CN217479453U (zh) 2022-06-20 2022-06-20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9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92833B2 (en) Pipette tip extension for treating a sample with a liquid attachable to a pipette tip
JP2020043866A (ja) スフェロイド捕捉用挿入体
US8658042B2 (en) Microplate carrier having magnets
WO2006102043A2 (en) Automated biological plate spreader
US20220001376A1 (en) Pipette tip extension, pipette tip, assembly of pipette tip and pipette tip extension, and method of use
CN217479453U (zh) 可移液的涂布头及自动化涂布系统
US20220023853A1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sample
WO2008051169A1 (en) Tip electrode chamber for small volume electroporation
CN210103940U (zh) 多用途细胞、脂质小泡悬液制备移取移液塑料枪头
CN207913815U (zh) 移液器枪头
CN213835320U (zh) 一种高效微生物点板器
CN216427262U (zh) 一种核酸提取盒
US20210047598A1 (en) Centrifuge Fermenter Array
CN204503131U (zh) 一种多联管
CN217265736U (zh) 一次性接种器
CN202075287U (zh) 加长型导电一次性加样尖
CN217459416U (zh) 一种用于悬浮细胞换液的移液管
JP2007325765A (ja) 液体移送具
CN210906218U (zh) 无菌操作用移液器
CN209631232U (zh) 一种一次性多适配移液管
US20150132827A1 (en) Emulsifier Centrifuge Tube Fermenter
CN214735834U (zh) 一种新型的染色细胞培养皿
CN217677507U (zh) 一种采样管、采样管架、采样组件及移液系统
CN220079011U (zh) 多通道快速定位支架
CN211936967U (zh) 多道移液器及具有底座的多道移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