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8017U -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8017U
CN217468017U CN202221076539.1U CN202221076539U CN217468017U CN 217468017 U CN217468017 U CN 217468017U CN 202221076539 U CN202221076539 U CN 202221076539U CN 217468017 U CN217468017 U CN 217468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nection block
conductive connection
line
log period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65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薇曦
李惟韬
颜伟
赵泓滨
李娜
李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39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TC 39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39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TC 39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10765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8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8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8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所述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包括:本体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以及电缆外皮,内导体的一端伸出外导体的一端;第一导电连接块,与外导体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块适于直接装配至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第二导电连接块,与内导体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块适于直接装配至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二集合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天线组件装配时,减少了需要对电缆进行剥线焊接的操作,避免了因为人工剥线焊接等导致天线性能的降低,且大幅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LPDA,Log-Periodic Dipole Antenna)是对数周期天线的基本形式。由于LPDA是许多偶极子组成的,而偶极子天线是对称天线,所以必须用平衡馈线给LPDA馈电。双导线是平衡馈线,故LPDA多用双线传输线(集合线)交叉馈电。实际应用中,通常把同轴线作为馈线,由于同轴线为不平衡馈线,所以需要完成非平衡—平衡变换。在现有的LPDA同轴馈线在天线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缆沿一根集合线穿入,在穿出端进行剥线,暴露一段电缆的内导体芯线和一段外导体金属层,将外导体金属层焊接至穿线集合线,将内导体芯线搭接于另一根集合线。整个装配过程在室外进行,装配环境复杂、危险,焊接步骤费时费力,操作复杂,操作工人的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装配的过程中操作复杂、体验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包括:
本体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以及电缆外皮,所述内导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导体的一端;
第一导电连接块,与所述外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适于直接装配至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
第二导电连接块,与所述内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适于直接装配至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二集合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一端;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二集合线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外周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集合线的内周壁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外周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集合线的内周壁的形状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内嵌于所述第一集合线内的长度;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内嵌于所述第二集合线内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一端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集合线的一端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还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一集合线;
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二集合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导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具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内导体的一端适于装配至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还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周壁,所述内导体的一端适于穿过所述贯穿孔伸入所述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具有内螺纹,螺纹紧固件适于装配至所述安装槽内以固定所述内导体。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天线组件,包括:
对数周期天线;
电缆,为根据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所述电缆用于连通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设置在电缆上的第一导电连接块与第二导电连接块可以分别直接装配至天线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工人在进行天线装配操作时,无需高空携带焊接工具,徒手就可以完成操作,减少了需要对电缆进行剥线焊接的操作,避免了因为人工剥线焊接等导致天线性能的降低,且大幅度提升了装配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体验性,更受操作工人的欢迎,尤其是在复杂天气状况下,优势更明显。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导电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的实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1,本实施例中的对数周期天线包括用于交叉馈电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均为具有贯穿的中空腔体。参考图1,电缆1包括:
本体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内导体3、绝缘层(图中未标示)、外导体5、以及电缆外皮6,可以理解的是,绝缘层套设在内导体3的外壁面,并穿设于外导体5,以使得内导体3与外导体5之间处于绝缘状态。电缆外皮6套设在外导体5的外壁面。
内导体3的一端伸出外导体5的一端。
第一导电连接块4,与外导体5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块4适于直接装配至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第二导电连接块2,与内导体3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块2适于直接装配至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二集合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直接装配可以理解为,在装配第一导电连接块4与第一集合线、第二导电连接块2与第二集合线的过程中,不需依赖其他部件或是操作工具,不用对电缆进行剥线、焊接等操作,通过人工直接操作第一导电连接块4、第二导电连接块2以及第一集合线、第二集合线的具体适配结构即可完成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体5的一端与内导体3的一端均为靠近馈电点的一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设置在电缆上的第一导电连接块与第二导电连接块可以分别直接装配至天线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工人在进行天线装配操作时,无需高空携带焊接工具,徒手就可以完成操作,减少了需要对电缆进行剥线焊接的操作,避免了因为人工剥线焊接等导致天线性能的降低,且大幅度提升了装配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体验性,更受操作工人的欢迎,尤其是在复杂天气状况下,优势更明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各变型实施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描述简要,在各变型实施例中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连接块适于内嵌于第一集合线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集合线的一端可以外套在第一导电连接块的一端,第一集合线的一端的内周壁紧贴第一导电连接块的一端的外周壁。这里的第一集合线的一端可以为第一集合线靠近馈电点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导电连接块适于内嵌于第二集合线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集合线的一端可以外套在第二导电连接块的一端,第二集合线的一端的内周壁紧贴第二导电连接块的一端的外周壁。这里的第二集合线的一端可以为第二集合线靠近馈电点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连接块的外周壁的形状(即轮廓)与第一集合线的内周壁的形状(即轮廓)相匹配,以使得第一导电连接块能够更好的卡接在第一集合线的一端,提高装配稳定性与可靠性。
例如,参考图2,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横截面可以为五边形,第一集合线的内周壁横截面为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横截面形状大小相近的五边形,可以将第一导电连接块4适配的卡接在第一集合线的内壁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外周壁的形状(即轮廓)与第二集合线的内周壁的形状(即轮廓)相匹配。以使得第二导电连接块2能够更好的卡接在第二集合线的一端,提高装配稳定性与可靠性。
例如,参考图3,第一导电连接块2的横截面可以为五边形,第二集合线的内周壁横截面为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横截面形状大小相近的五边形,可以将第二导电连接块2适配的卡接在第二集合线的内壁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定第一导电连接块4内嵌于第一集合线内的长度。
例如,参考图2,第一限位装置为对称设置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的第一限位块41,第一限位块41的一端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非装配面平齐连接,第一限位块41的另一端沿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轴向延伸,第一限位块41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41的长度,可以限制第一导电连接块4内嵌至第一集合线内的长度。
又如,第一限位装置为设置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沿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非装配面环绕设置的第一限位环。设置的第一限位环进一步增强了电缆1装配时的限位效果。
再如,第一限位装置为对称设置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的第一限位卡扣,第一限位卡扣的一端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非装配面平齐且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卡扣的另一端沿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轴向向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装配面延伸,且第一限位卡扣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集合线的壁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定第二导电连接块内嵌于第二集合线内的长度。
例如,参考图3,第二限位装置为对称设置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的第二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1的一端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非装配面平齐连接,第二限位块21的另一端沿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轴向延伸,第二限位块21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21的长度,可以限制第二导电连接块2内嵌至第二集合线内的长度。
又如,第二限位装置为设置于第二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沿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非装配面环绕设置的第二限位环。设置的第二限位环进一步增强了电缆1装配时的限位效果。
再如,第二限位装置为对称设置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的第二限位卡扣,第二限位卡扣的一端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非装配面平齐且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卡扣的另一端沿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轴向向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装配面延伸,且第二限位卡扣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集合线的壁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电连接块4具有第一卡接槽,第一集合线的一端适于内嵌于第一卡接槽内,即第一导电连接块4套设于第一集合线的外周壁。
例如,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装配面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集合线的横截面形状适配的第一卡接槽,第一卡接槽的槽内宽度大于等于第一集合线的线壁厚度。
又如,围绕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环状突出部与第一翻边,第一环状突出部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第一环状突出部远离第一导电连接块4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沿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轴向向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装配面延伸且,第一翻边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第一卡接槽,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集合线的线壁厚度。
在进行电缆装配时,将第一集合线的一端卡接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第一卡接槽内,以实现第一集合线与第一导电连接块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导电连接块具有第二卡接槽,第二集合线的一端适于内嵌于第二卡接槽内,即第二导电连接块2套设与第二集合线的外周壁。
例如,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装配面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二集合线的横截面形状适配的第二卡接槽,第二卡接槽的槽内宽度大于等于第二集合线的线壁厚度。
又如,围绕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环状突出部与第二翻边,第二环状突出部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第二环状突出部远离第二导电连接块2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沿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轴向向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装配面延伸且,第二翻边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第二卡接槽,间隙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集合线的线壁厚度。
在进行电缆装配时,将第二集合线的一端卡接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第二卡接槽内,以实现第二集合线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缆1还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一导电连接块和第一集合线。
例如,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设置有卡扣,第一集合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当第一导电连接块4装配至第一集合线时,将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卡扣插接于第一集合线一端的卡槽中,进一步将第一导电连接块4固定于第一集合线的一端。
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块和第二集合线。
例如,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设置有卡扣,第二集合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当第二导电连接块2装配至第二集合线时,将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卡扣插接于第二集合线一端的卡槽中,进一步将第二导电连接块2固定于第二集合线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第一导电连接块设置有贯穿的通孔42,外导体5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导电连接4的通孔42。可以理解的是,内导体3的一端同样穿设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通孔4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将第一导电连接块靠近电缆1的一侧与外导体5的金属层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第二导电连接块2具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24,内导体3的一端适于装配至安装槽24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第二导电连接块2还具有贯穿孔23,贯穿孔23的一端与安装槽24连通,贯穿孔23的另一端连通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周壁,内导体3的一端适于穿过贯穿孔23伸入安装槽24内进行固定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安装槽具有内螺纹,螺纹紧固件适于装配至安装槽内以固定内导体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安装槽24的底部还具有螺孔22,螺孔22具有内螺纹,可以通过螺钉将内导体3的一端装配至安装槽24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电缆1还包括连接器8,安装于电缆1远离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一端,连接器8与电缆内的外导体5、内导体3均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器8具备型号为SSMA-k的连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电缆1还包括护线管7,套设于电缆1靠近连接器8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内导体3为多芯镀银铜线。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天线组件,包括:
对数周期天线。
电缆,为根据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1,电缆1用于连通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包括对数周期天线与电缆1。
对数周期天线包括用于交叉馈电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均具有贯通的中空腔体,且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的内壁横截面为五边形。
电缆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内导体3、绝缘层、外导体5、以及电缆外皮6。绝缘层套设在内导体3的外周壁,绝缘层穿设于外导体5,电缆外皮6套设在外导体5的外周壁。内导体的一端伸出外导体的一端。
参考图1,电缆1还包括第一导电连接块4,与外导体5靠近馈电点的一端电连接。参考图2,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横截面为五边形,与第一集合线内周壁横截面的五边形大小相同。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装置41,第一限位装置41为长方体状,第一限位装置41的一端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远离连接器8的一端平齐,第一限位装置41的另一端沿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轴向延伸,第一限位装置41的长度小于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轴向长度。第一导电连接块4还设置有贯通的通孔42,通孔42的直径大于等于外导体5的直径。将第一导电连接块4装配在电缆1上,内导体3的一端从通孔42中伸出,将外导体5的金属层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进行焊接。
参考图1,电缆1还包括第二导电连接块2,与内导体3靠近馈电点的一端电连接。参考图3,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横截面为五边形,与第二集合线内周壁横截面的五边形大小相同。第二导电连接块2设置有安装槽24,安装槽24的底部设置有螺孔。第二导电连接块2还设置有贯通孔23,贯通孔23的一端与安装槽24连通,贯通孔23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外周壁连通。将第二导电连接块2装配在电缆1上,内导体3的一端从贯通孔23伸入安装槽24内,使用螺钉将内导体3固定于安装槽24,并对内导体3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进行锡焊。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一体成型的第二限位装置21,第二限位装置21为长方体状,第二限位装置21的一端与第二导电连接块2设置有安装槽24的一端平齐,第二限位装置21的另一端沿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轴向延伸,第二限位装置21的长度小于第二导电连接块4的轴向长度。
参考图1,电缆1还包括连接器8,设置于电缆1远离第一导电连接块4的一端,连接器8与内导体3、外导体5均电连接。连接器8的连接头型号为SSMA-k。在电缆1靠近连接器8的一端还设置有护线管7。
参考图4,为电缆1装配完成后的实际效果。在电缆1装配完成后,对电缆1的一致性进行测试。
将测试通过的电缆1的连接器端从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的短振子端穿入,长振子端穿出并露出连接器8。将第一导电连接块4卡接于第一集合线的内壁,将第二导电连接块2卡接于第二集合线的内壁。最后使用收口钳将第一集合线、第二集合线分别与第一导电连接块4、第二导电连接块2的连接部捏紧收口,进一步保证馈电位置,即可完成天线组件的装配。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电缆上的第一导电连接块与第二导电连接块可以分别直接装配至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使得在天线装配时,减少了需要对电缆进行剥线焊接的操作,避免了因为人工剥线焊接等导致天线性能的降低,且大幅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可以将各个实施例进行不同的自由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以及电缆外皮,所述内导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导体的一端;
第一导电连接块,与所述外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适于直接装配至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
第二导电连接块,与所述内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适于直接装配至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二集合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一端;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二集合线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外周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集合线的内周壁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外周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集合线的内周壁的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内嵌于所述第一集合线内的长度;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内嵌于所述第二集合线内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集合线的一端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集合线的一端适于内嵌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一集合线;
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和所述第二集合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具有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内导体的一端适于装配至所述安装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还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导电连接块的周壁,所述内导体的一端适于穿过所述贯穿孔伸入所述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具有内螺纹,螺纹紧固件适于装配至所述安装槽内以固定所述内导体。
10.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数周期天线;
电缆,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所述电缆用于连通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第一集合线与第二集合线。
CN202221076539.1U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Active CN217468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6539.1U CN217468017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6539.1U CN217468017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8017U true CN217468017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6539.1U Active CN217468017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8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7315B2 (en) Phone plug connector device
EP0484434B1 (en) Cable collet termination
US4553806A (en)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ultiple outer conductor coaxial cable
US8292661B2 (en) Phone plug connector device
US6786774B2 (en) Two-conductor cable and phone plug assembly
CN203465966U (zh) 多芯线缆组件
US8303339B2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device
US8926362B2 (en) Power adaptor
CN203456687U (zh) 一种新型同轴射频精密快速连接器
CN108767508A (zh) 一种n型直角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WO2021009833A1 (ja) コネクタ
CN217468017U (zh) 一种适用于对数周期天线的电缆及天线组件
JP2013062054A (ja) 同軸ケーブルとシールド端子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の接続方法
US2879321A (en) Dead end connector
US4842530A (en) Electrical floating bond assembly
US6095858A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JPS6276169A (ja) シ−ルド接続器
US2777894A (en) Male connector
US7699645B1 (en) Connector for multistranded insulated conductor cable
CN215989291U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组件
CN210182725U (zh) 短尾型同轴射频连接器的电缆连接复合结构
CN208753544U (zh) 一种直角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6450865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05811063U (zh) 压接式音频插针及usb公头
JP2009129865A (ja) 挟持シールドコネクタ組立キット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