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0914U -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0914U
CN217460914U CN202221633074.5U CN202221633074U CN217460914U CN 217460914 U CN217460914 U CN 217460914U CN 202221633074 U CN202221633074 U CN 202221633074U CN 217460914 U CN217460914 U CN 217460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reinforcing
length
beam end
steel frame
reinforc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30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强
康永君
周全
蒋朝志
赵广坡
马永兴
罗甘霖
刘锟宇
吴鹏程
王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30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0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0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0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包括钢框架梁,钢框架梁包括梁板件厚度增加和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不低于梁净跨的0.25倍;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无次梁布置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三等分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的柱边到钢次梁中线的距离;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四等分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的柱边到第一道钢次梁中线的距离;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任意次梁布置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采用本方案,通过分段设计,梁端加强的做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优化了板件的厚度,减小结构自重,降低用钢量,提高了结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由于地震的反复作用,容易导致构件中局部板件的过早屈服,影响整体结构的抗震安全。现行结构规范体系从构造上对此进行了要求,规定了钢框架梁中板件的最大宽厚比,受此限制,板件的厚度往往较大,结构自重也随之加大,用钢量增加,结构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采用本方案,通过分段设计梁端加强的做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优化了板件的厚度,减小结构自重,降低用钢量,提高了结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包括钢框架梁,所述钢框架梁包括梁板件厚度增加和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不低于梁净跨的0.25倍。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规定了钢框架梁中板件的最大宽厚比,受此限制,板件的厚度往往较大,结构自重也随之加大,用钢量增加,结构经济性差等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钢框架梁,钢框架梁的两端连接于框架柱上,此时在两端设有梁端加强区,即只在梁端加强区范围内进行加强,而非梁端不加强,能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同时,通过局部加强,以此减小结构自重,降低用钢量;其中梁端加强区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对梁板件厚度的增加从而加强,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加劲肋的方式实现加强,而对于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方式,又包括对翼缘厚度的加强和对腹板厚度的加强,具体的加厚强度,视现有规范体系中对钢框架梁的抗震要求而定,此处不做限制;上述加强方式,既满足了现有规范体系对钢框架梁的抗震要求,又保证了相对经济的钢材用量。其中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不低于梁净跨的0.25倍,以满足钢框架梁的抗震长度要求。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无次梁布置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次梁布置时,即满足钢框架梁的抗震长度要求,又能降低用钢量。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三等分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的柱边到钢次梁中线的距离;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两根钢次梁并将该梁段三等分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柱边到第一根钢次梁中线的距离,从而满足钢框架梁的抗震长度要求。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四等分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的柱边到第一道钢次梁中线的距离;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三根钢次梁并将该梁段四等分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主编到第一根钢次梁中线的距离,从而满足钢框架梁的抗震长度要求。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任意次梁布置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若在梁端加强区之外的500mm范围内设有钢次梁,所述梁端加强区长度扩展到该钢次梁中线;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任意根数的次梁时,若以框架柱柱边为始点,在500mm内设有钢次梁,则梁端加强区长度为框架柱柱边到该钢次梁中线的距离,若在500mm内没有设置钢次梁,则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梁端加强区包括加厚翼缘,所述加厚翼缘的板件厚度大于标准翼缘的板件厚度,加厚翼缘与标准翼缘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连接部位位于所述梁端加强区之外的200mm范围处;即加厚翼缘延伸到梁端加强区之外的200mm范围处,并和标准翼缘焊接,从而与加厚腹板的加强范围错开,以此避免焊缝集中带来不利影响;该加强范围内的翼缘厚度按照规范要求加厚,加强范围之外的钢梁翼缘厚度无抗震要求,按计算确定即可。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梁端加强区还包括加厚腹板,所述加厚腹板的板件厚度大于标准腹板的板件厚度,加厚腹板与标准腹板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连接部位位于所述梁端加强区内,并和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相等;其中加厚腹板的长度,即为梁端加强区的长度,并与加厚翼缘的加强范围错开,以避免焊缝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加强范围内的腹板厚度按照规范要求加厚,加强范围之外的钢梁腹板厚度无抗震要求,按计算确定即可。
进一步优化,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包括横向加劲板,所述横向加劲板位于所述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置,所述横向加劲板与加厚翼缘、加厚腹板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即梁端加强区远离框架柱的一端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置横向加劲板,其中横向加劲板分别和加厚翼缘及加厚腹板焊接,并需与加厚腹板的加强范围错开,即焊接位置错开,以避免焊缝集中带来不利影响;其厚度和加厚腹板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优化,所述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有若干横向加劲板,相邻横向加劲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倍梁高。
进一步优化,若所述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有钢次梁,所述横向加劲板的数量和位置均和所述钢次梁对齐设置;同步设置为加劲板的数量和钢次梁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加劲板设置在相应钢次梁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采用本方案,通过分段设计梁端加强的做法,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优化了板件的厚度,减小结构自重,降低用钢量,提高了结构经济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B1-B1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无次梁布置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次梁三等分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次梁四等分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任意次梁布置梁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钢框架梁,2-钢架柱,3-钢次梁,4-加厚翼缘,5-加厚腹板,6-横向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钢框架梁1,钢框架梁1包括有梁板件厚度增加和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不低于梁净跨的0.25倍。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规定了钢框架梁1中板件的最大宽厚比,受此限制,板件的厚度往往较大,结构自重也随之加大,用钢量增加,结构经济性差等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钢框架梁1,钢框架梁1的两端连接于框架柱上,此时在两端设有厚度加强的梁端加强区,即只在梁端加强区范围内增加梁端的厚度,而非梁端不加强,能在满足抗震厚度要求的同时,通过局部加强,以此减小结构自重,降低用钢量;其中梁端加强区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对梁板件厚度的增加从而加强,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加劲肋的方式实现加强,而对于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方式,又包括对翼缘厚度的加强和对腹板厚度的加强,具体的加厚强度,视现有规范体系中对钢框架梁1的抗震要求而定,此处不做限制;上述加强方式,既满足了现有规范体系对钢框架梁的抗震要求,又保证了相对经济的钢材用量。其中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不低于梁净跨的0.25倍,以满足钢框架梁1的抗震长度要求。
请参阅图3,作为一种梁端加强区范围选择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无次梁布置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次梁布置时,即满足钢框架梁1的抗震长度要求,又能降低用钢量。
请参阅图4,作为一种梁端加强区范围选择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三等分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的柱边到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两根钢次梁3并将该梁段三等分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柱边到第一根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从而满足钢框架梁1的抗震长度要求。
请参阅图5,作为一种梁端加强区范围选择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四等分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的柱边到第一道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三根钢次梁3并将该梁段四等分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主编到第一根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从而满足钢框架梁1的抗震长度要求。
请参阅图6,作为一种梁端加强区范围选择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任意次梁布置梁段时,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若在梁端加强区之外的500mm范围内设有钢次梁3,梁端加强区长度扩展到该钢次梁3中线;用于在梁端加强区内设有任意根数的次梁时,若以框架柱柱边为始点,在500mm内设有钢次梁3,则梁端加强区长度为框架柱柱边到该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若在500mm内没有设置钢次梁3,则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
请参阅图1,作为一种对翼缘加厚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梁端加强区包括加厚翼缘4,加厚翼缘4的板件厚度大于标准翼缘7的板件厚度,加厚翼缘4与标准翼缘7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连接部位位于所述梁端加强区之外的200mm范围处;即加厚翼缘4延伸到梁端加强区之外的200mm范围处,并和标准翼缘7焊接,从而与加厚腹板5的加强范围错开,以此避免焊缝集中带来不利影响;该加强范围内的翼缘厚度按照规范要求加厚,加强范围之外的钢梁翼缘厚度无抗震要求,按计算确定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1,作为一种对腹板加厚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梁端加强区还包括加厚腹板5,加厚腹板5的板件厚度大于标准腹板8的板件厚度,加厚腹板5与标准腹板8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连接部位位于梁端加强区内,并和梁端加强区的长度相等;其中加厚腹板5的长度,即为梁端加强区的长度,并与加厚翼缘4的加强范围错开,以避免焊缝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加强范围内的腹板厚度按照规范要求加厚,加强范围之外的钢梁腹板厚度无抗震要求,按计算确定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一种对横向加劲板加厚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包括横向加劲板6,横向加劲板6位于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置,横向加劲板与加厚翼缘、加厚腹板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即梁端加强区远离框架柱的一端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置横向加劲板6,其中横向加劲板6分别和加厚翼缘4及加厚腹板5焊接,并需与加厚腹板5的加强范围错开,以避免焊缝集中带来不利影响;其厚度和加厚腹板5的厚度相同。
作为一种冗余方案,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有若干横向加劲板6,相邻横向加劲板6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倍梁高,梁高记为h。
作为一种冗余方案,若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有钢次梁3,横向加劲板6的数量和位置均和钢次梁3对齐设置;同步设置为加劲板的数量和钢次梁3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加劲板设置在相应钢次梁3的位置处。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梁(1),所述钢框架梁(1)包括有梁板件厚度增加和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不低于梁净跨的0.2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无次梁布置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三等分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2)的柱边到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次梁四等分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框架柱(2)的柱边到第一道钢次梁(3)中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加强区范围内为任意次梁布置梁段时,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为梁净跨的0.25倍,若在梁端加强区之外的500mm范围内设有钢次梁(3),所述梁端加强区长度扩展到该钢次梁(3)中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梁端加强区包括加厚翼缘(4),所述加厚翼缘(4)的板件厚度大于标准翼缘(7)的板件厚度,加厚翼缘(4)与标准翼缘(7)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连接部位位于所述梁端加强区之外的200mm范围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件厚度增加的梁端加强区还包括加厚腹板(5),所述加厚腹板(5)的板件厚度大于标准腹板(8)的板件厚度,加厚腹板(5)与标准腹板(8)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连接部位位于所述梁端加强区内,并和所述梁端加强区的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增加加劲肋的梁端加强区包括横向加劲板(6),所述横向加劲板(6)在所述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置,所述横向加劲板(6)与加厚翼缘(4)、加厚腹板(5)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有若干横向加劲板(6),相邻横向加劲板(6)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倍梁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梁端加强区内收200mm后的长度范围内设有钢次梁(3),所述横向加劲板(6)的数量和位置均和所述钢次梁(3)对齐设置。
CN202221633074.5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Active CN217460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3074.5U CN21746091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3074.5U CN21746091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0914U true CN217460914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3074.5U Active CN21746091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0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2575B1 (ko) 단면강성이 보강된 장지간 보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10947142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柱梁连接钢节点
CN114575462A (zh) 一种编织环状建筑结构
CN217460914U (zh) 一种局部加强的钢框架结构
CN212317314U (zh) 一种多腔体钢管异形柱
CN102505758A (zh) 方钢管柱与h形钢梁槽钢加劲肋连接节点
CN114687479B (zh) 一种带有墙-梁节点域的内置缀条型格构柱式双钢板剪力墙
CN111395654B (zh) 一种多截面嵌套式钢骨边柱及其施工方法
KR20100037335A (ko) 플랜지 강성이 향상된 거더 빔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2282412A (zh) 一种用于开孔梁的栓焊混合补强构造
CN211690771U (zh) 一种箱型钢管焊接组成的y型立面汇交转换节点
CN211922979U (zh) 一种新型h梁-柱连接节点构造
CN211058004U (zh) 一种装配式方钢管柱h型钢梁抗弯折连接节点
CN113136950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46957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地面加强筋板结构
CN212104806U (zh)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翼缘-波纹腹板组合梁
CN210002576U (zh)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
CN218843525U (zh) 钢混组合钢板梁
CN213115026U (zh) 钢管叠合柱与预应力箱型梁连接结构
KR200446592Y1 (ko) 단면 강성이 보강된 장지간보
CN110725472A (zh) 一种局部波纹腹板的优腹梁
CN219931262U (zh) 一种梁柱节点及混凝土结构
CN212561893U (zh) 用于钢结构梁柱的连接结构
CN219431008U (zh) 一种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异形柱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CN217924142U (zh) 一种方钢与h型钢腹板连接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