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0035U -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0035U
CN217450035U CN202220476708.4U CN202220476708U CN217450035U CN 217450035 U CN217450035 U CN 217450035U CN 202220476708 U CN202220476708 U CN 202220476708U CN 217450035 U CN217450035 U CN 217450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gas
dilution
gas inlet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67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修智
王修亮
张单群
马超
朱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uopud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uopud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uopud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uopud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767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0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0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0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级稀释单元、加热反应单元、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其中,该一级稀释单元包括:第一稀释气进气口、第一缓冲仓和第一混合单元;该尾气入口、该第一混合单元、该加热反应单元和该尾气出口依次连通,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通过该第一缓冲仓与该第一混合单元连通;该第一缓冲仓内设置有用于对由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腔体。能够对进入挥发性有机去去除装置内的稀释气的压力进行缓冲,减少稀释气的流量波动,使稀释气和车辆尾气充分混合,提升稀释效果,进而提高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Description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环保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其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车辆尾气中含有包括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有害气体在内的200多种有害物质,为了分析车辆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需要对车辆尾气进行采样和检测。针对车辆尾气中的颗粒物检测,随着发动机及尾气后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车辆排放尾气中小粒径颗粒物占比越来越高,传统的以烟度为指标的颗粒物测试方法已无法有效表征车辆尾气排放实际状况,而以颗粒物数浓度检测或颗粒物质量浓度检测为目的的采样测试方法,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尾气样品是颗粒物浓度检测中得到准确测试结果的基础。由于车辆尾气成分较为复杂,在颗粒物数浓度测试过程中,尾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me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SVOCs)以及其他一些易成核无机物,会随着气流温湿度和压力的变化,经过二次凝结形成新颗粒物,从而干扰最终的浓度检测结果。随着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标准的不断加严,对于颗粒物测试粒径下限逐渐下探到超细颗粒物范围,而超细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正是由VOCs或SVOCs所生成的新颗粒物所处的主要粒径段。因此,在尾气进入颗粒物传感器之前,需要通过VPR(VOCs Particulate Removal,挥发性有机物颗粒去除)装置对其进行适当的前处理,降低各类VOCs或SVOCs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稀释气和车辆尾气混合不充分并且混合比例不精确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一级稀释单元、加热反应单元、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其中,
所述一级稀释单元包括:第一稀释气进气口、第一缓冲仓和第一混合单元;
所述尾气入口、所述第一混合单元、所述加热反应单元和所述尾气出口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缓冲仓与所述第一混合单元连通;
所述第一缓冲仓内设置有用于对由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腔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体内部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缓冲组件;其中,
所述缓冲组件用于降低所述冲击气体的流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为缓冲片,所述缓冲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为漏斗形缓冲部,所述漏斗形缓冲部的咀部朝向所述出气口。
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能够对进入挥发性有机去去除装置内的稀释气的压力进行缓冲,减少稀释气的流量波动,使稀释气和车辆尾气充分混合,提升稀释效果,进而提高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流量计;
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尾气入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尾气入口处的第一气体流量;或者,
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尾气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尾气出口处的第二气体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尾气入口与目标车辆的尾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与稀释气输入设备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流量计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流量计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或所述第二气体流量;
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或所述第二气体流量控制所述稀释气输入设备的稀释气输入量。
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能够根据尾气入口或尾气出口处的气体流量,控制稀释气的供给量,精确控制稀释气和车辆尾气的混合比例,进一步提升稀释效果和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反应单元,包括:堇青石反应器、不锈钢套管、加热保温层以及第二测温元件;其中,
所述不锈钢套管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外层,所述加热保温层设备于所述不锈钢套管的外层,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堇青石反应器为蜂窝状,所述堇青石反应器包括: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和第三部位;其中,
所述第一部位的内壁上附着有用于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的材料;
所述第二部位的内壁上附着有用于对硫化物进行吸附和氧化的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位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二部位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出气端。
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加热反映单元中设置有具备特定材料,并且这些特定材料具备特定排列顺序,能够提高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降温单元;
所述降温单元设置于所述加热反应单元与所述尾气出口之间,用于对加热反应后的车辆尾气进行降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稀释单元还包括:加热管和第一测温元件;
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通过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第一缓冲仓连通,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仓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混合单元包括:第一喷射组件和第一混合仓;其中,
所述第一混合仓分别与所述尾气入口、所述加热反应单元和所述第一喷射组件连通;
所述第一喷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缓冲仓内的稀释气喷射至所述第一混合仓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级稀释单元;
所述二级稀释单元包括:第二稀释气进气口、第二缓冲仓、第三测温元件和第二混合单元;
所述第二混合单元设置于所述降温单元和所述尾气出口之间,所述第二稀释气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缓冲仓与所述第二混合单元连通;
所述第二缓冲仓内设置有用于对由所述第二稀释气进气口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腔体;
所述第三测温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同时设置有两级稀释单元和加热反应单元,并通过两级稀释单元和加热反应单元有机结合,提升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图1示出的一种缓冲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图2a示出的一种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根据图1示出的另一种缓冲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示出的另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1示出的一种加热反应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的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稀释技术与热蒸发技术两者结合的方式,或者,稀释技术与催化氧化技术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其中,稀释技术是将样气与一定比例的经净化处理的干洁稀释气体相混合,以降低样气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及分压,从而避免其二次凝结。热蒸发技术是将样气通入一个加热的密闭管件,通过控制较高的加热温度,从而使挥发性颗粒物以及附着在非挥发性颗粒表面的VOCs转换为气态,以降低其对颗粒物测试带来的干扰。催化氧化技术是在密闭管件内,设置具有氧化活性的催化剂,当样气流经催化剂表面时,挥发性有机物及其他易成核无机类物质在催化剂表面被氧化,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样气中VOCs含量的目的。可见,稀释技术是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采用稀释技术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时,通常只是将稀释气直接通入车辆尾气所处的管道空间,并未考虑稀释气注入时的冲击效应对气体混合过程造成的影响,进而出现稀释气和车辆尾气混合不充分并且混合比例不精确的问题。
对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具体如下: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100,包括:一级稀释单元110、加热反应单元 120、尾气入口130和尾气出口140;其中,该一级稀释单元110包括:第一稀释气进气口111、第一缓冲仓112和第一混合单元113;该尾气入口130、该第一混合单元113、该加热反应单元120和该尾气出口140依次连通,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111通过该第一缓冲仓112与该第一混合单元113连通;该第一缓冲仓 112内设置有用于对由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111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腔体1121。第一稀释气进气口111与外接的稀释气供给装置连通,该稀释气供给装置中设置有气泵,该冲击气体即为由该稀释气供给装置输入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111的稀释气。
图2a是根据图1示出的一种缓冲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该缓冲腔体1121内部设置有进气口1122、出气口1123和缓冲组件1124;其中,该缓冲组件1124用于降低所述冲击气体的流速。
图2b是根据图2a示出的一种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缓冲组件1124为缓冲片。在上述缓冲腔体1121为圆形腔体或椭圆形腔体的情况下,该缓冲组件1124为图2b所示的圆形缓冲片,该缓冲组件1124设置于缓冲腔体1121内部的中间位置,圆形缓冲片边缘与缓冲仓 1121内部固定,将该缓冲腔体1121分隔为左半空腔和右半空腔。其中,稀释气通过气管被引导至该缓冲腔体1121的左半空腔,再通过该缓冲组件1124上设置的至少一个通孔1125a、1125b、1125c、1125d、1125c,进入该缓冲腔体1121 的右半空腔。经过该缓冲组件1124的缓冲,稀释气的冲击压力降低,乱流也相应的减少,并被汇集于该左半空腔中,再进入该第一混合单元113。
图2c是根据图1示出的另一种缓冲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c所示,在本公开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冲组件1124为漏斗形缓冲部,该缓冲组件1124 设置于缓冲腔体1121内部的中间,将该缓冲腔体1121分隔为左半空腔和右半空腔。该漏斗形缓冲部的咀部1126朝向该缓冲腔体1121的出气口1123,相应地,该漏斗形缓冲部的阔口端1127朝向该缓冲腔体1121的进气口1122。其中,稀释气通过进气口1122被引导至该缓冲仓1121的左半空腔,再通过漏斗形缓冲部的咀部1126进入该缓冲仓1121的右半空腔。该漏斗形的缓冲组件1124能够减少稀释气的乱流,并将稀释气汇集于该左半空腔中,再进入该第一混合单元11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稀释技术广泛运用于对车辆尾气或其他污染排放物中的包括VOCs、SVOCs以及易成核无机化合物等在内的多种易成核化合物进行去除的过程中。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100 也能够用于对包括VOCs、SVOCs以及易成核无机化合物等在内的多种易成核化合物进行去除,而不仅限于对车辆尾气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能够对进入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内的稀释气的压力进行缓冲,减少稀释气的流量波动,使稀释气和车辆尾气充分混合,提升稀释效果,进而提高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图3是根据图1示出的另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流量计150a或流量计150b。
其中,该流量计150a,设置于该尾气入口130处,用于检测该尾气入口 130处的第一气体流量。该流量计150b,设置于该尾气出口140处,用于检测该尾气出口140处的第二气体流量。另外,该流量计150a和该流量计150b两者均为与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100本身尺寸和采用的输气管道的尺寸相匹配的质量流量检测设备。在对车辆尾气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去除的应用场景中,通常在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100中配置小型化的质量流量检测设备以提高设备的便携度。该流量计150a和该流量计150b两者的检测数据均为质量流量检测数据,数据单位为kg/h(千克/小时)。
示例地,该尾气入口130与目标车辆的尾气管连通,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 111与稀释气输入设备200连通。该第一混合单元113包括:第一喷射组件1131 和第一混合仓1132;其中,该第一混合仓1132分别与该尾气入口130、该加热反应单元120和该第一喷射组件1131连通;该第一喷射组件1131用于将该第一缓冲仓1132内的稀释气喷射至该第一混合仓1132内部。
示例地,该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单元160;该控制单元160,分别与该流量计150a或者流量计150b,以及该稀释气输入设备200连接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流量计150a或者流量计150b检测到的该第一气体流量或该第二气体流量;根据该第一气体流量或该第二气体流量控制该稀释气输入设备200的稀释气输入量。
示例地,车辆尾气和稀释气在预设比例下的混合,可以避免挥发性有机物的二次凝结。因此,在对车辆尾气进行稀释时,需要根据车辆尾气的输入量控制该稀释气输入设备200的输入量,使两者达到该预设比例。该预设比例是经过反复试验确定的,能够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二次凝结,并且不会对后续的尾气流量控制产生干扰的尾气稀释比例。该预设比例可以作为固定值被预先储存于该控制单元160中,或者,也可以在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操作开始前,由操作人员通过与该控制单元160通信连接的输入设备输入预设比例。
示例地,在该流量计150a设置于该尾气入口130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列公式(1),确定该稀释气输入设备200的输入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72447920000071
其中,m1为上述第一气体流量,n为上述稀释气输入量,w为该预设比例。或者,在该流量计150b设置于该尾气出口140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列公式 (2),确定该稀释气输入设备200的输入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72447920000072
其中,m2为上述第二气体流量,n为上述稀释气输入量,w为该预设比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降温单元170;该降温单元170设置于该加热反应单元120与该尾气出口140之间,用于对加热反应后的车辆尾气进行降温。
示例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采用的稀释技术包括两级稀释过程,第一级稀释为热稀释,热稀释是将稀释气加热到与样气温度接近的程度从而保证其中的VOCs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形成过凝结,同时有效降低其分压。因此,该一级稀释单元110还包括:加热管114和第一测温元件115;该第一稀释气进气口111通过该加热管114与该第一缓冲仓112连通,该第一测温元件115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一缓冲仓112内部。该加热管114以及上述降温单元170均可以被设置为U形管道,增加加热管114内部管壁的表面积,并增加稀释后的尾气在加热管114中的停留时间,以使反应更加充分。同时,U形管道也有利于减少加热管114所占的空间,进而减少装置100的整体体积,提高装置便携性。
示例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第二级稀释为冷稀释,即稀释气不经加热直接与车辆尾气混合。在此过程中,车辆尾气浓度及混合气温湿度能够被降低到颗粒物传感器的适应范围,而同时,由于VOCs浓度及分压均较低,也极难再形成二次凝结,从而有效避免了VOCs对最终测试结果的影响。
该装置100还包括:二级稀释单元。该二级稀释单元包括:第二稀释气进气口181、第二缓冲仓182、第三测温元件183和第二混合单元。第二混合单元包括:第二喷射组件1841和第二混合仓1842。该第二混合单元设置于该降温单元170和该尾气出口140之间,该第二稀释气进气口181通过该第二缓冲仓182 与该第二混合单元(包括第二喷射组件1841和第二混合仓1842)连通;该第二缓冲仓182内设置有用于对由该第二稀释气进气口181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仓;该第三测温元件183的一端设置于该第二缓冲仓182内部。
示例地,该二级稀释单元与上述的一级稀释单元的差别仅在于上述加热管 114,该二级稀释单元同样包括第二缓冲仓,该第二缓冲仓182内同样设置有用于对由该第二稀释气进气口181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仓。该缓冲仓内设置有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可以为图2a所示的圆形缓冲片,或者图2b所示的漏斗形缓冲部。
图5是根据图1示出的一种加热反应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加热反应单元120,包括:堇青石反应器121、不锈钢套管122、加热保温层 123、第二测温元件124、入口连接管125和出口连接管126;其中,该不锈钢套管122设置于该堇青石反应器121的外层,该加热保温层123设备于该不锈钢套管123的外层,该第二测温元件124的一端设置于该堇青石反应器121的内部。
可选的,该堇青石反应器121为蜂窝状,该堇青石反应器121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其中,该第一部位的内壁上附着有用于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的材料;该第二部位的内壁上附着有用于对硫化物进行吸附和氧化的材料。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部位设置于该堇青石反应器121的进气端,该第二部位设置于该堇青石反应器121的出气端。
示例地,可以通过外接的或内置的温度控制器调整加热保温层123的温度来实现对该加热反应单元120运行温度的控制,一般控制温度为200℃至400℃之间,通常为260℃。车辆尾气在不锈钢套管122前半端经加热,达到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后,经过该堇青石反应器121最后排出。该堇青石反应器121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二测温元件124,用以检测该加热反应单元120反应温度。该堇青石反应器121内壁上涂覆了参与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及用于提高VOCs去除效率的其他吸附剂。按催化剂和吸附剂类别的不同,将该堇青石反应器121分为二个部位:第一部位内壁用贵金属催化剂铂进行了浸渍,铂作为最主要的贵金属氧化催化剂,对于各类气态物质均具有较好的氧化性能,该第一部位用于执行主要的催化氧化反应阶段;第二部位内壁用二氧化铈和氧化锆的混合物进行了涂覆,氧化锆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二氧化铈氧化性能较强,是机动车尾气三元催化的主要催化剂。该第二部位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硫化物的吸附和氧化,其目的一是为了吸附硫化物,避免催化剂中毒,二是为了避免SO2(二氧化硫)向SO3(三氧化硫)转变,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二次凝结。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污染物快速检测装置,将两级稀释单元和加热反应单元相结合,能够对进入挥发性有机去去除装置内的稀释气的压力进行缓冲,减少稀释气的流量波动,使稀释气和车辆尾气充分混合,并根据尾气入口或尾气出口处的气体流量,控制稀释气的供给量,精确控制稀释气和车辆尾气的混合比例,提升稀释效果,进而提高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应用于图3所示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100,该方法包括:步骤601,获取该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中设置的流量计检测到的第一气体流量或第二气体流量。
其中,该第一气体流量为该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尾气入口处的气体流量,该第二气体流量为该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的尾气出口处的气体流量;步骤602,根据该第一气体流量或该第二气体流量控制稀释气输入设备的目标稀释气输入量,以使得该目标吸湿器输入量的稀释气与车辆尾气混合,去除车辆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该稀释气输入设备与该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中设置的第一稀释气进气口和/或第二稀释气进气口连通。
由此可见,本公开提供的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方法,能够根据尾气入口或尾气出口处的气体流量,控制稀释气的供给量,精确控制稀释气和车辆尾气的混合比例,进一步提升稀释效果和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3)

1.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级稀释单元、加热反应单元、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其中,
所述一级稀释单元包括:第一稀释气进气口、第一缓冲仓和第一混合单元;
所述尾气入口、所述第一混合单元、所述加热反应单元和所述尾气出口依次连通,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缓冲仓与所述第一混合单元连通;
所述第一缓冲仓内设置有用于对由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体内部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缓冲组件;其中,
所述缓冲组件用于降低所述冲击气体的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为缓冲片,所述缓冲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为漏斗形缓冲部,所述漏斗形缓冲部的咀部朝向所述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流量计;
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尾气入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尾气入口处的第一气体流量;或者,
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尾气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尾气出口处的第二气体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入口与目标车辆的尾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与稀释气输入设备连通,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流量计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流量计检测到的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或所述第二气体流量;
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或所述第二气体流量控制所述稀释气输入设备的稀释气输入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单元,包括:堇青石反应器、不锈钢套管、加热保温层以及第二测温元件;其中,
所述不锈钢套管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外层,所述加热保温层设备于所述不锈钢套管的外层,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其中,
所述第一部位的内壁上附着有用于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的材料;
所述第二部位的内壁上附着有用于对硫化物进行吸附和氧化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位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进气端,所述第二部位设置于所述堇青石反应器的出气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降温单元;所述降温单元设置于所述加热反应单元与所述尾气出口之间,用于对加热反应后的车辆尾气进行降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稀释单元还包括:加热管和第一测温元件;
所述第一稀释气进气口通过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第一缓冲仓连通,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仓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单元包括:第一喷射组件和第一混合仓;其中,
所述第一混合仓分别与所述尾气入口、所述加热反应单元和所述第一喷射组件连通;
所述第一喷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缓冲仓内的稀释气喷射至所述第一混合仓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级稀释单元;
所述二级稀释单元包括:第二稀释气进气口、第二缓冲仓、第三测温元件和第二混合单元;
所述第二混合单元设置于所述降温单元和所述尾气出口之间,所述第二稀释气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缓冲仓与所述第二混合单元连通;
所述第二缓冲仓内设置有用于对由所述第二稀释气进气口引入的冲击气体进行泄压的缓冲腔体;
所述第三测温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仓内部。
CN202220476708.4U 2022-03-07 2022-03-07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Active CN217450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6708.4U CN217450035U (zh) 2022-03-07 2022-03-07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6708.4U CN217450035U (zh) 2022-03-07 2022-03-07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0035U true CN21745003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6708.4U Active CN217450035U (zh) 2022-03-07 2022-03-07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00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512A (zh) * 2022-03-07 2022-05-31 西安多普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8512A (zh) * 2022-03-07 2022-05-31 西安多普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0445B (zh) 排气分析系统和排气分析方法
EP1914545A2 (en) Vehicle-mountable exhaust gas analyzer
CN102439439B (zh) 液体样品的环境控制、校正和浓度水平的检测
CN217450035U (zh)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
US8966965B2 (en)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utlet mixing device
US201501601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pling of fluid
CN108801718A (zh) 一种船用尾气在线监测系统
JP4508964B2 (ja) 触媒の窒素酸化物吸着能測定方法
KR101083879B1 (ko) 미배출식 배기 가스 처리 장치
US200700554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sing particulates
JP4550645B2 (ja) 車両搭載型排気ガス分析装置
US201401997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SIS AN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CONTAINING GAS STREAMS
CN207036795U (zh) 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断面分区烟气采样装置
CN204357536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04269437U (zh) 一种汽车检测废气取样装置
CN114558512A (zh) 挥发性有机物去除装置和方法
CN105136971B (zh) 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催化剂的评价方法
CN209280672U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全尺寸性能评价系统
CN106918475B (zh) 船舶尾气颗粒物稀释采样系统
CN110579379B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柔性采样系统及采样方法
CN205225402U (zh) 一种汽车催化器储氧量测试系统
Moos et al. Automotive catalyst state diagnosis using microwaves
US201402198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sis an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containing gas streams
CN105443216A (zh) 一种汽车催化器储氧量测试系统
CN111577435A (zh) 一种用于检测燃油机动车尾气转化炉效率的臭氧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