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3807U -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3807U
CN217443807U CN202221666312.2U CN202221666312U CN217443807U CN 217443807 U CN217443807 U CN 217443807U CN 202221666312 U CN202221666312 U CN 202221666312U CN 217443807 U CN217443807 U CN 217443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ebook computer
strip
face frame
groove
buff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63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承涛
周海峰
王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y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y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y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y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63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3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3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3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包括:背壳及面框,背壳设置有一凹槽,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槽及多个第二条形槽,面框与凹槽的侧壁连接,面框部分设置于凹槽内,面框的第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条及多个第二卡条,每一第一卡条设置于一第一条形槽内,每一第一卡条设置有一第一缓冲层,每一第二卡条设置于一第二条形槽内,每一第二卡条设置有一第二缓冲层。通过各第一卡条及各第二卡条分别与各第一条形槽及各第二条形槽一一对应卡合,可以实现定位安装,有利于防止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出现易位现象,结构稳定性更好,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是笔记本电脑外壳体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对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起到支撑安装作用,还可以用于容置笔记本电脑的其它元器件,例如,摄像头及电路板等,对笔记本电脑的各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然而,由于使用者通常是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为支撑,打开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容易受到损坏,因此,有必要对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稳定性进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包括:
背壳,所述背壳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槽及多个第二条形槽,各所述第一条形槽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条形槽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条形槽与各所述第一条形槽相互垂直设置;及
面框,所述面框与所述凹槽的侧壁连接,所述面框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面框的第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条及多个第二卡条,每一所述第一卡条设置于一所述第一条形槽内,每一所述第一卡条设置有一第一缓冲层,每一所述第二卡条设置于一所述第二条形槽内,每一所述第二卡条设置有一第二缓冲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板,所述面框的第二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为玻璃保护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缓冲条,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容纳槽,各所述第三容纳槽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缓冲条设置于一所述第三容纳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条为硅胶缓冲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与所述保护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
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背壳及面框,通过将面框安装于背壳的凹槽内,从而形成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具体地,在将面框安装于凹槽时,可以通过各第一卡条及各第二卡条分别与各第一条形槽及各第二条形槽一一对应卡合,一方面,可以实现定位安装,另一方面,背壳及面框可以形成卡合结构,有利于防止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出现易位现象,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各第一卡条及各第二卡条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当使用者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为支撑,打开笔记本电脑时,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笔记本电脑上壳体10,包括背壳100及面框200。所述背壳100设置有一凹槽110,所述凹槽11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槽111及多个第二条形槽112,各所述第一条形槽111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条形槽112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条形槽112与各所述第一条形槽11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面框200与所述凹槽110的侧壁连接,所述面框200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110内,所述面框200的第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条210及多个第二卡条220,每一所述第一卡条210设置于一所述第一条形槽111内,每一所述第一卡条210设置有一第一缓冲层,每一所述第二卡条220设置于一所述第二条形槽112内,每一所述第二卡条220设置有一第二缓冲层。
需要说明的是,背壳100为具有凹槽110的方型壳体状结构,凹槽110可以用于容置面框200,同时,凹槽110可以用于容置线路板及导线等电气元件,凹槽110的底部的四周分别开设有第一条形槽111及第二条形槽112,凹槽110为矩形状,多个第一条形槽111分别设置于凹槽110的上下边缘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凹槽110的上下边缘处各设置有两个第一条形槽111,多个第二条形槽112分别设置于凹槽110的左右边缘处,同样地,可以在凹槽110的左右边缘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条形槽112,面框200的形状与凹槽110的形状相适配,面框200为具有四个边框的矩形框体结构,可以通过压合装置,将面框200压合固定安装于凹槽110内,使得面框200与凹槽110的侧壁相互抵接,从而将面框200安装于凹槽110内,面框200与背壳100共同形成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可以将屏幕安装于面框200与背壳100之间,并通过面框200对屏幕的边缘进行抵持,防止屏幕脱出,更具体地,面框200朝向凹槽110的一面为面框200的第一面,各第一卡条210及各第二卡条220的位置及形状与各第一条形槽111及第二条形槽112的位置及形状相适配,如此,将面框200压合与凹槽110内时,各第一卡条210及各第二卡条220分别一一对应卡合于各第一条形槽111及各第二条形槽112内,各第一卡条210远离面框200的一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缓冲层,各第二卡条220远离面框200的一面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各第一卡条210及各第二卡条220分别与各第一条形槽111及各第二条形槽112发生硬接触,有利于提高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背壳100及面框200,通过将面框200安装于背壳100的凹槽110内,从而形成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具体地,在将面框200安装于凹槽110时,可以通过各第一卡条210及各第二卡条220分别与各第一条形槽111及各第二条形槽112一一对应卡合,一方面,可以实现定位安装,另一方面,背壳100及面框200可以形成卡合结构,有利于防止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出现易位现象,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各第一卡条210及各第二卡条220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当使用者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为支撑,打开笔记本电脑时,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护板300,所述面框200的第二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230,所述保护板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230内。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保护板300,保护板300可以对面框200的第二面起到密封封闭作用,具体地,第一容纳槽230的侧壁涂覆有密封胶,保护板300可以通过密封胶密封安装于第一容纳槽230内,从而可以对安装于凹槽110及面框200内的电气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密封性好,且保护板300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机械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300为玻璃保护板300。保护板300采用玻璃保护板300,玻璃为透明材质,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光作用,保证屏幕的正常发光及画面显示,且机械强度好。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400,所述第一容纳槽23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31,所述显示屏400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31内。可以理解的,通过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31,第二容纳槽231的形状与显示屏400的形状相适配,可以将显示屏400安装于第二容纳槽231内,显示屏400作为屏幕,可以起到显示图像的作用。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缓冲条500,所述第一容纳槽23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容纳槽232,各所述第三容纳槽232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缓冲条500设置于一所述第三容纳槽232内。可以理解的,通过在第一容纳槽230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第三容纳槽232,第三容纳槽232中放置有缓冲条500,缓冲条500与第三容纳槽232的形状相适配,缓冲条500与保护板300相互抵接,保护板300受到的压力可以传递至各缓冲条500,各缓冲条500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也就是说保护板300受到的压力可以分散至各缓冲条500,可以提高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条500为硅胶缓冲条。可以理解的,缓冲条500采用硅胶材质制备,硅胶可以加工成任意形状,材质柔软,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且硅胶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易变质变形,耐用性好,有利于提高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离型膜(图未示),所述离型膜与所述保护板300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离型膜,离型膜与保护板300的表面连接,可以对保护板300起到防尘及保护作用,便于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储存及运输,保持保护板300的表面洁净。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各所述第二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可以理解的,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均采用硅胶材质,同样地,由于硅胶材质质地柔软,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且硅胶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易变质变形,耐用性好,有利于提高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整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
需要说明的是,该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与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相互铰接连接,下壳体设置有键盘,下壳体与上壳体想成笔记本电脑的外壳结构,笔记本电脑的各电元器件分别安装于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下壳体内,从而形成笔记本电脑结构,便于使用者用于办公或观看视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背壳及面框,通过将面框安装于背壳的凹槽内,从而形成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具体地,在将面框安装于凹槽时,可以通过各第一卡条及各第二卡条分别与各第一条形槽及各第二条形槽一一对应卡合,一方面,可以实现定位安装,另一方面,背壳及面框可以形成卡合结构,有利于防止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出现易位现象,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各第一卡条及各第二卡条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当使用者以笔记本电脑上壳体为支撑,打开笔记本电脑时,第一缓冲层及第二缓冲层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笔记本电脑上壳体的结构稳定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壳,所述背壳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条形槽及多个第二条形槽,各所述第一条形槽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条形槽相互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条形槽与各所述第一条形槽相互垂直设置;及
面框,所述面框与所述凹槽的侧壁连接,所述面框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面框的第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条及多个第二卡条,每一所述第一卡条设置于一所述第一条形槽内,每一所述第一卡条设置有一第一缓冲层,每一所述第二卡条设置于一所述第二条形槽内,每一所述第二卡条设置有一第二缓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板,所述面框的第二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保护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为玻璃保护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缓冲条,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容纳槽,各所述第三容纳槽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缓冲条设置于一所述第三容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条为硅胶缓冲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型膜,所述离型膜与所述保护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缓冲层为硅胶缓冲层。
10.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笔记本电脑上壳体。
CN202221666312.2U 2022-06-30 2022-06-30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217443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6312.2U CN217443807U (zh) 2022-06-30 2022-06-30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6312.2U CN217443807U (zh) 2022-06-30 2022-06-30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3807U true CN217443807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6312.2U Active CN217443807U (zh) 2022-06-30 2022-06-30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3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4868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8482697B2 (en) Protecting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8254975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758675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ng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EP0947910A2 (en) A palm-sized computer assembly
CN1489018A (zh) 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US7249861B2 (en) Keypad assembly
US20140063351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983376B2 (en) Touch frame with arrangement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touch screen having the same
CN108234702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628117U (zh) 摄像头模组及白板装置
CN207783372U (zh) 电子装置及其止挡结构
US20070229724A1 (en) Double-sided display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217443807U (zh) 笔记本电脑上壳体及笔记本电脑
CN108254958B (zh) 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57514B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928483U (zh) 电子设备
CN101866095B (zh) 电子设备
US20240171666A1 (en) Terminal device
US20120039068A1 (en) Display device
CN216819916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安装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23197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10244882U (zh) 一种防爆展架式广告机
CN218729004U (zh) 一种触控屏总成结构及显示设备
CN213585759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卡托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