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1826U - 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1826U
CN217441826U CN202221058980.7U CN202221058980U CN217441826U CN 217441826 U CN217441826 U CN 217441826U CN 202221058980 U CN202221058980 U CN 202221058980U CN 217441826 U CN217441826 U CN 21744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control board
outdoor
indo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89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能
涂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89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1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外机和空调器,所述室外机,包括:电源模块;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于室内机的室内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用于采集所述室内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流信号;室外主控板,所述室外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室内主控板连接;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室外主控板之间,且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信号进行闭合或断开,以连通或切断所述室外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供电连接。采用该室外机可以有效降低待机功耗,且设计方式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对于室外供电的空调器,在待机状态下通常具有以下控制方法:一为室内外控制板同时供电,但该方式下空调器的待机功耗较高;二为将电源线从室外机连接至室内控制板后,通过室内机控制板来控制室外机控制板的供电电源的通断,但该方式下其连接方式较复杂,成本较高;三为在室内外控制板之间设计复杂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的时序切换来控制室外控制板的供电电源的通断,但该方式下电路设计较复杂,控制逻辑较复杂,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外机,采用该室外机可以有效降低待机功耗,且设计方式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包括:电源模块;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于室内机的室内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用于采集所述室内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流信号;室外主控板,所述室外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室内主控板连接;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室外主控板之间,且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信号进行闭合或断开,以连通或切断所述室外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供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通过电流互感器实时采集室内主控板与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流信号,并基于开关模块连接于电源模块与室外主控板之间,且开关模块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既可以在空调器运行时,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信号增大,促使开关模块自动闭合,使得室外主控板与电源模块之间连通,达到为室外主控板提供电源的目的,又可以在空调器待机或关机时,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信号变小,促使开关模块自动断开,切断室外主控板与电源模块之间的供电连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且电路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火线连接端;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初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适于连接所述室内主控板的第二火线连接端,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火线连接端连接;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主控板包括第三火线连接端;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连接端、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火线连接端连接;继电器线圈,所述继电器线圈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零线连接端,所述室外主控板还包括第二零线连接端,所述第一零线连接端与所述第二零线连接端、所述室内主控板的第三零线连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主控板还包括:室外通信连接端,所述室外通信连接端与所述室内主控板的室内通信连接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地线连接端,所述地线连接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主控板;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主控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可以有效降低待机功耗,且设计方式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的概要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概要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外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概要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概要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室外机的控制时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室外机2;室内机3;
电源模块100;电流互感器101;室外主控板102;开关模块103;室内主控板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图1所示的空调器1具备:室内机3,以室内挂机(图中示出)为例,室内挂机通常安装在室内壁面WL等上。再如,室内柜机(图中未出)也是室内机的一种室内机形态。
室外机2,通常设置在户外,用于室内环境换热。另外,在图1示出中,由于室外机2隔着壁面WL位于与室内机3相反一侧的户外,用虚线来表示室外机2。
图2中示出空调器1电路结构,该空调器1具备冷媒循环回路10,通过使冷媒循环回路10中的制冷剂循环,能够执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使用连接配管4连接于室内机3和室外机2,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冷媒循环回路10。
此外,如图3中示出,空调器1具备控制器50以控制内部的空调器中各部件工作,以使空调器1各个部件运行实现空调器的各预定功能。其中,如图1所示,在空调器1中还附属有遥控器5,该遥控器5具有例如使用红外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控制器50进行通信的功能。遥控器5用于用户可以对空调器的各种控制,实现用户与空调器之间交互。
此外,如图2中所示,冷媒循环回路10中具备压缩机11、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储液器15和室内热交换器16。其中,室内热交换器16和室外热交换器13,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来工作,即其中一个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为蒸发器进行工作。压缩机11从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将在内部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口对室内热交换器16排出。压缩机11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
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用于使制冷剂经由储液器15在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剂在与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外热交换器13使在连接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膨胀阀14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膨胀阀14具有使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室内热交换器1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的功能。膨胀阀14构成为能够变更开度,通过减小开度,使得通过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增加,通过增大开度,使得通过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这样的膨胀阀14在制热运转中使从室内热交换器16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3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此外,即使安装在冷媒循环回路10中的其它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膨胀阀14的开度变化时,在冷媒循环回路1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也会变化。
室内热交换器16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与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在与压缩机11的排出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室内热交换器16使在连接于室内热交换器16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16b(参照图6)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配置有储液器15。在储液器15中,从室外热交换器13流向压缩机11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从储液器15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主要供给气体制冷剂。
室外机2还具备室外风扇21,该室外风扇21产生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室外空气的气流,以促使在传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外风扇2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外风扇马达21a驱动。此外,室内机3具备室内风扇31,该室内风扇31产生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6的室内空气的气流,以促进在传热管16b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内风扇31由能够变更转速的室内风扇马达31a驱动。
如图3-图5所示,控制器50具有内置于室外机2内的室外控制装置26和内置于室内机3内的室内控制装置35。这些室外控制装置26和室内控制装置35构成为相互由信号线连接,能够相互发送/接收信号。
如图4所示,室外机2的室外控制装置26控制压缩机11、膨胀阀14及室外风扇21等。
相关技术中,对于室外供电的空调器,为了解决室外机待机功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外机,采用该室外机可以有效降低待机功耗,且设计方式简单,成本低。
下面参考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机,如图7所示,该室外机2包括电源模块100、电流互感器101、室外主控板102和开关模块103。
其中,电流互感器101连接于室内机的室内主控板104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电流互感器101用于采集室内主控板104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电流信号。在实施例中,电流互感器101可以将采集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室外主控板102与电源模块100、室内主控板104连接。
开关模块103连接于电源模块100与室外主控板102之间,且开关模块103与电流互感器101连接,用于根据电流信号进行闭合或断开,以连通或切断室外主控板102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供电连接。具体地,在电流信号较低时,电流互感器101转换后的电压信号不能满足开关模块103的工作要求,因此开关模块103执行断开动作;在电流信号达到一定值时,电流互感器101转换后的电压信号能满足开关模块103的工作要求,因此开关模块103执行闭合动作。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空调器待机时,由于待机电流较低,则电流互感器101感应到的室内机的室内主控板104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电流信号较低,转换后的电压信号也较低,该电压信号不足以用来驱动开关模块103闭合,因此开关模块103处于断开状态,也就使得室外主控板102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供电切断,室外主控板102不得电,从而降低空调的待机功耗。
当空调器接收到开机命令后,室内主控板104控制室内风扇电机运转,随着风扇电机运行,电源模块100到室内主控板3之间的电流逐渐加大,此时电流互感器101则感应到的电流信号逐渐加强,其转换的电压信号也逐渐升高,当电压信号达到一定值时,满足开关模块103的工作要求,从而开关模块103闭合,此时,电源模块100与室外主控板102之间的供电连通,室外主控板102得电,室外主控板102与室内主控板104之间进入正常通信工作状态。
当空调器接收到关机命令后,室内主控板104发送关机命令给室外主控板102,室外主控板102接收到关机命令后关闭室外压缩机、风扇等相关负载,同时,室内主控板104控制室内风扇电机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室内机进入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下,由于室内机电流很小,电流互感器101感应到的室内机的室内主控板104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电流信号较低,转换后的电压信号也很小,开关模块103得不到足够的电压维持工作,因此开关模块103执行断开动作,从而电源模块100与室外主控板102之间的供电切断,室外主控板102失去电源,降低空调器的待机功耗。
由此,基于上述室外机的结构,其通过电流互感器101来感应电流信号,并根据电流信号的大小来控制开关模块103的闭合或断开,从而在空调器接收到开机命令后,通过电流互感器101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来触发开关模块103闭合,以为室外主控板102提供电源,使得室外主控板102运行工作,以及在接收到关机命令后,电流互感器101失去感应信号,开关模块103断开室外主控板102的供电电源,从而有效降低待机功耗。由此,仅通过设计电流互感器101,既可以在需要时实现室外主控板102的正常运行,又可以在无需工作时降低待机功耗,且电路设计简单,控制逻辑简单,易于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2,通过电流互感器101实时采集室内主控板104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电流信号,并基于开关模块103连接于电源模块100与室外主控板102之间,且开关模块103与电流互感器101连接,既可以在空调器运行时,电流互感器101感应的电流信号增大,促使开关模块103自动闭合,使得室外主控板102与电源模块100之间连通,达到为室外主控板102提供电源的目的,又可以在空调器待机或关机时,电流互感器101感应的电流信号变小,促使开关模块103自动断开,切断室外主控板102与电源模块100之间的供电连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且电路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源模块100包括第一火线连接端L;电流互感器101包括初级绕组M1和次级绕组M2。
其中,初级绕组M1的第一端适于连接室内主控板104的第二火线连接端L2,初级绕组M1的第二端与第一火线连接端L连接;次级绕组M2与开关模块103连接。由此,由初级绕组M1来感应电源模块100与室内主控板104之间的电流信号,基于电流互感器101的特性,其次级绕组M2上产生电压信号,由该电压信号来为开关模块103提供工作电压,实现对开关模块103的开关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室外主控板102包括第三火线连接端L1;开关模块103包括继电器开关K和继电器线圈M0。
其中,继电器开关K的第一端与第一火线连接端L、初级绕组M1的第二端连接,继电器开关K的第二端与第三火线连接端L2连接;继电器线圈M0与次级绕组M1连接。由此,继电器线圈N0连接到电流互感器101的次级输出,受电流互感器101的控制,而继电器开关K的触点一端连接着第一火线连接端L,另一端连接着室外主控板102的第三火线连接端L1,从而只要继电器开关K不闭合,室外主控板102就不能得电工作。
进而,基于电流互感器101和开关模块103的结构,参考图9所示,在空调器待机时,由于待机电流很低,次级绕组M1的电压信号也很低,其电压信号幅值不足以用来驱动继电器开关K闭合,因此继电器开关K处于断开状态,室外主控板102不得电,因此降低待机功耗。以及,当接收到开机命令后,电源模块100的第一火线连接端L至室内主控板104的第二火线连接端L2之间的电流逐渐加大,此时初级绕组M1感应到的电流信号逐渐加强,其转换到次级绕组M2的电压信号也逐渐升高,当电压信号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线圈M0满足工作要求,从而继电器开关K闭合触点,此时电源模块100的第一火线连接端L连通到室外主控板102的第三火线连接端L1,室外主控板102得电,室外主控板102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以及,在接收到关机命令后,室内主控板104控制室内风扇电机逐渐减速并最终停止,室内机进入待机状态,待机后由于室内机电流很小,初级绕组M1感应的电流信号转换到次级绕组M2的电压信号也很小,继电器线圈M0得不到足够的电压维持工作,因此继电器开关K断开触点,从而电源模块100的第一火线连接端L与室外主控板102的第三火线连接端L1之间的连接断开,室外主控板102失去电源,降低待机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源模块100还包括第一零线连接端N,室外主控板102还包括第二零线连接端N1,第一零线连接端N与第二零线连接端N1、室内主控板104的第三零线连接端N2连接。也就是说,电源模块100的第一零线连接端N与室内主控板的第三零线连接端N2和室外主控板102的第二零线连接端连通,由此,在空调器待机时,电源模块100的第一火线连接端L、第一零线连接端N与室内主控板104的第二火线连接端L2、第三零线连接端N2形成回路,实现为室内主控板104供电的目的。
此外,在实施例中,电源模块100还包括地线连接端GND,该地线连接端GND接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室外主控板5还包括室外通信连接端S1,室外通信连接端S1与室内主控板104的室内通信连接端S2连接。由此,在室外主控板102正常工作时,通过室外通信连接端S1与室内通信连接端S2,实现室外主控板102与室内主控板104之间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10所示,该空调器1包括室内机3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2。
其中,室内机3包括室内主控板104;室外机2与室内主控板104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1,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2,可以有效降低待机功耗,且设计方式简单,成本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模块;
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于室内机的室内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用于采集所述室内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流信号;
室外主控板,所述室外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室内主控板连接;
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室外主控板之间,且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信号进行闭合或断开,以连通或切断所述室外主控板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的供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火线连接端;
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
初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适于连接所述室内主控板的第二火线连接端,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火线连接端连接;
次级绕组,所述次级绕组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主控板包括第三火线连接端;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火线连接端、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火线连接端连接;
继电器线圈,所述继电器线圈与所述次级绕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零线连接端,所述室外主控板还包括第二零线连接端,所述第一零线连接端与所述第二零线连接端、所述室内主控板的第三零线连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主控板还包括:
室外通信连接端,所述室外通信连接端与所述室内主控板的室内通信连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地线连接端,所述地线连接端接地。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主控板;
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所述室外机与所述室内主控板连接。
CN202221058980.7U 2022-04-29 2022-04-29 室外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744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8980.7U CN217441826U (zh) 2022-04-29 2022-04-29 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8980.7U CN217441826U (zh) 2022-04-29 2022-04-29 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1826U true CN217441826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0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8980.7U Active CN217441826U (zh) 2022-04-29 2022-04-29 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1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036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38109A (zh) 可变容量多回路空调系统
CN109405102B (zh) 空调系统
WO2012085970A1 (ja) 給湯空調複合装置
KR101711837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6114369U (zh) 一种空调器系统
KR101964946B1 (ko) 외기온도 보상형 고효율 냉각시스템
CN217441826U (zh) 室外机和空调器
KR20050075061A (ko) 멀티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4665074U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WO2022053071A1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WO1990002300A1 (en) Heat pump for heating or cooling confined spaces, and also for heating tap water
CN214009332U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114198872B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房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945002A (zh) 一种通讯转换电路和空调器
KR20110018958A (ko) 히트펌프 시스템
JP333019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24786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3273116U (zh) 一种空调器压缩机软启动电路及空调器
CN112254313B (zh) 一种空调器和交流电压检测方法
CN112283818B (zh) 多联机系统
CN219607329U (zh) 一种热泵机组
JPH02169968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冷暖房給湯装置
CN217178733U (zh) 空调器
CN21717873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