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1280U -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1280U
CN217441280U CN202220823235.0U CN202220823235U CN217441280U CN 217441280 U CN217441280 U CN 217441280U CN 202220823235 U CN202220823235 U CN 202220823235U CN 217441280 U CN217441280 U CN 217441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gag lever
lever post
steel corrugate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32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程
施旭光
王旭东
蔡中怿
潘祥健
蒋吉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32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1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1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1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Mirrors, Picture Frames, Photograph Stands, And Related Fasten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重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箱,所述稳定箱的外部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稳定箱外部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杆远离稳定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柄,所述限位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杆远离拉动柄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该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通过拉动限位杆和对拉动移动杆进行调整到自己需要的位置,然后使限位杆与移动杆内部的限位槽相固定,将需要支撑的镜面不锈钢瓦楞放入防滑板上,达到了便于支撑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定义是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和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和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就一般而言,不锈钢的硬度要高于铝合金,不锈钢的成本比铝合金要高,镜面是指不锈钢的表面状态。
镜面不锈钢瓦楞在现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镜面不锈钢瓦楞,但是现有的镜面不锈钢瓦楞大多数是直接放在地面上,镜面不锈钢瓦楞容易造成碰擦磨损,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影响了镜面不锈钢瓦楞工作的效率,因此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故而提出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具备便于支撑等优点,解决了镜面不锈钢瓦楞是直接放在地面上,镜面不锈钢瓦楞容易造成碰擦磨损,严重影响了镜面不锈钢瓦楞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承重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箱,所述稳定箱的外部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稳定箱外部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杆远离稳定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柄,所述限位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杆远离拉动柄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进一步,所述承重台与稳定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稳定箱的外形呈长方体,且内部中空。
进一步,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承重台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除移动杆外,其余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稳定箱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所述稳定箱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活动口,所述限位杆贯穿活动口并延伸至稳定箱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移动杆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八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移动杆外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移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通过人工拉动保护箱内部的限位杆,使限位杆脱离移动杆内部的限位槽,限位杆脱离限位槽后,拉动移动杆进行调整到自己需要的位置,然后使限位杆与移动杆内部的限位槽相固定,将需要支撑的镜面不锈钢瓦楞放入防滑板上,达到了便于支撑的效果,解决了镜面不锈钢瓦楞是直接放在地面上,镜面不锈钢瓦楞容易造成碰擦磨损,严重影响了镜面不锈钢瓦楞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图1所示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重台、2万向轮、3稳定箱、4限位装置、401保护箱、402限位杆、403弹簧、404拉动柄、405限位环、406移动杆、5稳定杆、6放置板、7防滑板、8放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包括承重台1,承重台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2,承重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箱3,承重台1与稳定箱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稳定箱3的外形呈长方体,且内部中空。
需要说明的是,焊接的连接方式使承重台1与稳定箱3更加的稳定,从而使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稳定箱3的外部放置有限位装置4,限位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稳定箱3外部的保护箱401,保护箱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02,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承重台1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万向轮2分布在承重台1的底部,用四个的万向轮2在底部可以有效的保持快速稳定的在地面上运行,万向轮2的内部安装有刹车片,在需要停止的时候刹车片能有效的将转运车停止。
本实施例中,限位杆40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403,限位杆402远离稳定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柄404,限位杆4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有限位环405,限位装置4除移动杆406外,其余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稳定箱3的左右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稳定箱3的顶部开设有移动口,移动杆406贯穿移动口并延伸至稳定箱3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限位杆402远离拉动柄4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406,移动杆40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稳定杆5,稳定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稳定箱3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活动口,限位杆402贯穿活动口并延伸至稳定箱3的内部,稳定杆5的数量为两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移动杆406的左右两侧。
本实施例中,移动杆406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数量为八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移动杆406外部的左右两侧,限位杆402与限位槽相适配,放置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7,移动杆40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块8,防滑板7可以防止镜面不锈钢瓦楞进行滑动造成不安全。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拉动保护箱401内部的限位杆402,使限位杆402脱离移动杆406内部的限位槽,弹簧403和限位环405可以很好的保证限位杆402在移动时不会脱离保护箱401的内部,限位杆402脱离限位槽后,拉动移动杆406进行调整到自己需要的位置,然后通过相反的方法,使限位杆402与移动杆406内部的限位槽相固定,将需要支撑的镜面不锈钢瓦楞放入放置板6顶部的防滑板7上,达到了便于支撑的效果,解决了镜面不锈钢瓦楞是直接放在地面上,镜面不锈钢瓦楞容易造成碰擦磨损,严重影响了镜面不锈钢瓦楞工作效率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包括承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台(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承重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箱(3),所述稳定箱(3)的外部放置有限位装置(4);
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稳定箱(3)外部的保护箱(401),所述保护箱(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02),所述限位杆(40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403),所述限位杆(402)远离稳定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柄(404),所述限位杆(4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有限位环(405),所述限位杆(402)远离拉动柄(4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406),所述移动杆(40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稳定杆(5),所述稳定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台(1)与稳定箱(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稳定箱(3)的外形呈长方体,且内部中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承重台(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除移动杆(406)外,其余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稳定箱(3)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箱(3)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活动口,所述限位杆(402)贯穿活动口并延伸至稳定箱(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06)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八个,且以相等数量均匀分布于移动杆(406)外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402)与限位槽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7),所述移动杆(40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放置块(8)。
CN202220823235.0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Active CN217441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3235.0U CN217441280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3235.0U CN217441280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1280U true CN21744128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7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3235.0U Active CN217441280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1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41280U (zh) 一种镜面不锈钢瓦楞支撑装置
CN203486672U (zh) 一种可移动式钢丝绳挂架
CN201663374U (zh) 一种电力安全工器具手车
CN210067374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搭载架
CN21034274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网
CN209455944U (zh) 一种塔筒塔段吊具
CN210694598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外壳生产用防飞溅半封闭通道
CN211711428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保护装置
CN214159666U (zh) 一种用于量子点稳定性的取料装置
CN213743209U (zh) 一种电力维修攀爬用防护装置
CN211581833U (zh) 一种具有隔热性的行李箱
CN208797497U (zh) 一种滚动式助力重型电缆牵引用梯级式桥架
CN218514647U (zh) 一种一体化控制电路固定结构
CN21139648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抹墙机
CN212172477U (zh) 一种无人水面清洁机器人
CN214650042U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CN220534192U (zh) 一种钢管生产用存放架
CN21792081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回收装置
CN212850859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网络交换机
CN211110939U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绝缘架
CN21771197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物体的电力铁塔
CN210794705U (zh) 一种旋转搬送机构的固定结构
CN204624971U (zh) 电除尘阳极板起吊装置
CN213714626U (zh) 一种制动产品气密性检测用固定装置
CN210790929U (zh) 一种防切割纱线加工设备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