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9141U -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9141U
CN217439141U CN202221425833.9U CN202221425833U CN217439141U CN 217439141 U CN217439141 U CN 217439141U CN 202221425833 U CN202221425833 U CN 202221425833U CN 217439141 U CN217439141 U CN 217439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box culvert
concrete pipe
free concrete
culv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58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本华
张广涛
席志斌
王前洪
姚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58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9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9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9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集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包括若干箱涵,各所述箱涵的涵洞相互连通,所述箱涵的一侧竖直设置有若干无砂混凝土管,所述无砂混凝土管与所述箱涵的涵洞相连通,所述无砂混凝土管背离所述箱涵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完全封闭所述无砂混凝土管背离所述箱涵的一端,所述箱涵外侧设置有反滤料层,所述反滤料层完全覆盖所述无砂混凝土管。本申请具有提高集水设施的集水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背景技术
集水设施通常是通过渗水的方式,将地面或其他处的水流入汇聚支管后,再流入汇水池内进行收集的设施,但现有的集水设施集水速度慢,在面对大规模的增水时,大量的积水不能够及时渗水流入汇水池中,导致地面或其他容器出现积水现象,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集水设施的集水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包括若干箱涵,各所述箱涵的涵洞相互连通,所述箱涵的一侧竖直设置有若干无砂混凝土管,所述无砂混凝土管与所述箱涵的涵洞相连通,所述无砂混凝土管背离所述箱涵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完全封闭所述无砂混凝土管背离所述箱涵的一端,所述箱涵外侧设置有反滤料层,所述反滤料层完全覆盖所述无砂混凝土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传统的集水设施相比,由于传统的积水设置通常是平面与积水直接接触,与积水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渗水效果受限,于箱涵上设置若干的无砂混凝土管,通过无砂混凝土管以增加并控制积水与无砂混凝土管的最大接触面积,使其最大接触面积大于平面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水通过无砂混凝土管渗入管内并流至箱涵涵洞内的渗透量增加,通过无砂混凝土管的流水会流至箱涵涵洞内,后流至汇水池内。
可选的,所述盖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预制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盖板以覆盖无砂混凝土管的一端,防止反滤层滤料落至无砂混凝土管管内,且盖板材质不透水,以使得渗入的水流都能够通过反滤层得到过滤。
可选的,所述反滤料层背离所述箱涵一侧上还设置有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当于该层上开始积水时,水流能够渗入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的同时,可防止反滤料层的滤料因积水的流动的被冲走,且能够防止大型垃圾进入反滤料层,提高反滤料层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反滤料层的滤料颗粒分层铺设,且滤料颗粒大小沿所述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朝向所述箱涵方向依次增大设置,其中所述反滤料层中颗粒最大层完全覆盖所述无砂混凝土管的管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滤料层的颗粒如此分布,使得渗水能够进行快速的过滤,以加速积水的过滤速度,从而提高过滤效率,而颗粒最大层将各无砂混凝土管的管侧覆盖,以增强此层支撑其余滤料层的支撑能力,减少盖板和无砂混凝土管所受的应力。
可选的,所述箱涵的涵洞内设置有支撑棱,所述支撑棱垂直于所述箱涵上设置所述无砂混凝土管的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棱以提高箱涵内部空间的支撑预应力,提高箱涵的抗压能力。
可选的,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无砂混凝土管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紧抵于所述无砂混凝土管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凸台,以使得盖板能够精确定位于无砂混凝土管,并防止其因外力的作用发生偏移,从而造成漏滤料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凸台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于凸台上开设第一环形槽,并在第一环形槽内设置遇水膨胀橡胶环,以使得设施在工作过程中,遇水膨胀橡胶环处于膨胀状态,以补偿因为环境温度造成的结构形变的差值,使得无砂混凝土管和盖板能够时刻保持紧固连接。
可选的,所述箱涵与所述无砂混凝土管连通段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无砂混凝土管朝向所述箱涵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环形外凸缘,所述环形外凸缘嵌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箱涵沿所述无砂混凝土管的直径方向分割为多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割为多块的箱涵能够重新拼装连接为一体,且在箱涵拼装过程中,可先将带有环形外凸缘的无砂混凝土管部分嵌入第二环形槽内,再进行箱涵的固定组装,以实现无砂混凝土管与箱涵的稳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与箱涵上设置无砂混凝土管,以通过多个无砂混凝土管的管侧提高与渗水接触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渗水量;
2、设置的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可对反滤料层起到保护作用,且其还对集水能够进行初步筛选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箱涵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涵;2、无砂混凝土管;3、盖板;4、反滤料层;5、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6、支撑棱;7、凸台;8、第一环形槽;9、遇水膨胀橡胶环;10、第二环形槽;11、环形外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包括若干依次排列并固定连接的矩形箱涵1,各箱涵1的涵洞呈矩形设置并相互连通,箱涵1和涵洞皆水平设置,于涵洞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将涵洞等分为完全相同的两半空间的支撑棱6,箱涵1的顶面竖直设置有两无砂混凝土管2,两无砂混凝土管2沿支撑棱6对称设置,且无砂混凝土管2与箱涵1的涵洞相连通,无砂混凝土管2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圆形盖板3,盖板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3,盖板3完全封闭无砂混凝土管2的上端并与其固定连接。
参照图3,箱涵1外侧水平设置有反滤料层4,反滤料层4的滤料颗粒水平分层铺设,且滤料颗粒大小自上而下方向依次增大设置,其中反滤料层4中颗粒最大层完全覆盖无砂混凝土管2的管侧,并与盖板3等高设置,反滤料层4上表面还水平设置有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通过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以滤除大体型杂质,且当渗入水量明显减少时,通过更换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的实施原理为:将无砂混凝土管2、盖板3与箱涵1进行装配形成单体结构,再将多个单体结构的涵洞依次相通并连接,后安装至预设坑道内,铺设反滤料层4,再于反滤料层4上铺设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
实施例2
参照图4和图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盖板3朝下方向同轴设置有呈圆盘状的凸台7,凸台7外边面紧抵于无砂混凝土管2的内侧壁,凸台7紧靠盖板3一侧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8,第一环形槽8内套设有遇水膨胀橡胶环9。
箱涵1与无砂混凝土管2连通段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0,无砂混凝土管2的下端上水平设置有一圈环形外凸缘11,外凸缘嵌于第二环形槽10内,且箱涵1沿无砂混凝土管2的直径并平行于箱涵1长度方向上分割为两半。
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的实施原理为:将无砂混凝土管2的环形外凸缘11先嵌入部分箱涵1内,后对单体箱涵1进行拼装完成组装,后将盖板3凸台7插入无砂混凝土管2的另一端固定,形成单体结构;再将多个单体结构的涵洞依次相通并连接,安装至预设坑道内,后铺设反滤料层4,在于反滤料层4上铺设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箱涵(1),各所述箱涵(1)的涵洞相互连通,所述箱涵(1)的一侧竖直设置有若干无砂混凝土管(2),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与所述箱涵(1)的涵洞相连通,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背离所述箱涵(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完全封闭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背离所述箱涵(1)的一端,所述箱涵(1)外侧设置有反滤料层(4),所述反滤料层(4)完全覆盖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料层(4)背离所述箱涵(1)一侧上还设置有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料层(4)的滤料颗粒分层铺设,且滤料颗粒大小沿所述预制无砂混凝土防冲层(5)朝向所述箱涵(1)方向依次增大设置,其中所述反滤料层(4)中颗粒最大层完全覆盖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的管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1)的涵洞内设置有支撑棱(6),所述支撑棱(6)垂直于所述箱涵(1)上设置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的侧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朝向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的一侧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紧抵于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7)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8),所述第一环形槽(8)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环(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1)与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连通段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0),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朝向所述箱涵(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环形外凸缘(11),所述环形外凸缘(11)嵌于所述第二环形槽(10)内,所述箱涵(1)沿所述无砂混凝土管(2)的直径方向分割为多份。
CN202221425833.9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Active CN217439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5833.9U CN217439141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5833.9U CN217439141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9141U true CN217439141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5833.9U Active CN217439141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9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918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3266724B (zh) 种植屋面排水结构
CN210002201U (zh) 透水路面绿化带排水路缘石雨污分离调蓄系统
CN112252115A (zh) 海绵城市可回收利用雨水的道路结构
CN104652461A (zh) 一种地下厂房竖井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66633B (zh) 一种湿法冶金尾渣库防渗漏排污水排洪方法
CN217439141U (zh) 一种新型的集水设施
CN208949673U (zh) 一种道路生态滤水带
CN105544345A (zh) 一种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09368782U (zh) 一种具有过滤净水功能的生态坝体
CN109024645B (zh) 一体化止水帷幕、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方法
CN104372749B (zh) 路堑式明洞结构的排水系统
CN204356704U (zh) 路堑式明洞结构的排水系统
CN208918148U (zh) 一种装配式屋面排水装置
CN210395605U (zh) 一种地下室排水结构
CN211079804U (zh) 一种海绵城市构建排水渠
CN203188497U (zh) 种植屋面
CN203188498U (zh) 一种种植屋面排水结构
CN215906747U (zh) 一种园林规划用排水地基
CN220827849U (zh) 山区农村生活饮水复合式供水系统
CN220013730U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土壤排水结构
CN220414291U (zh) 一种尾矿库地下水集渗结构
CN109385982A (zh) 一种具有过滤净水功能的生态坝体
CN108018834B (zh) 水电站用地下厂房洞室
CN217557024U (zh) 一种新型地库地面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