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6890U -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6890U
CN217436890U CN202221067566.2U CN202221067566U CN217436890U CN 217436890 U CN217436890 U CN 217436890U CN 202221067566 U CN202221067566 U CN 202221067566U CN 217436890 U CN217436890 U CN 217436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roller
roller
spacer
bearing
id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75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伟
何彦军
辛广文
王林
邱凯飞
杨自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Group Ningxia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75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6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6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6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托辊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分别设置在第一托辊的两侧,且第二托辊的轴线与第一托辊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三托辊的轴线与第一托辊的轴线具有夹角;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安装座靠近第二托辊的远离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和/或,安装座靠近第三托辊的远离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挡辊具有相对设置的止挡端和连接端,连接端穿设在安装座内,且连接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轴承,挡辊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内。采用本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挡辊的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托辊运输装置的两侧一般设置多个挡辊,以阻挡被运输的物料从两侧掉落,一般在托辊运输装置上设置有连接轴,挡辊套设在连接轴上,且挡辊的内壁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轴承,以保证挡辊相对连接轴旋转。但是,现有技术中,轴承设置在挡辊的内部,这样使挡辊的厚度减小,从而使挡辊的结构强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挡辊的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托辊组件,托辊组件包括: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分别设置在第一托辊的两侧,且第二托辊的轴线与第一托辊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三托辊的轴线与第一托辊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一托辊、第二托辊以及第三托辊之间形成运送空间;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安装座靠近第二托辊的远离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和/或,安装座靠近第三托辊的远离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挡辊,具有相对设置的止挡端和连接端,连接端穿设在安装座内,且连接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轴承,挡辊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内。
进一步地,挡辊包括:挡辊本体;连接轴,挡辊本体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设在安装座内,并与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挡辊本体形成止挡端,连接轴的远离挡辊本体的一端形成连接端。
进一步地,安装座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的直径,第一孔段靠近挡辊的止挡端设置,轴承和连接端均位于第二孔段内,第一孔段的内壁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孔段内壁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轴承设置在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之间,第二孔段的远离第一孔段的一端设置有端盖。
进一步地,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设置有第三孔段,第三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的内径且小于第二孔段的内径,轴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轴承的第一侧面与第三孔段的端面相抵接,第二孔段内设置有止挡组件,轴承的第二侧面与止挡组件相抵接。
进一步地,止挡组件包括:挡圈,第二孔段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挡圈卡设在环形凹槽内;间隔套,设置在轴承的第二侧面与挡圈之间,间隔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间隔套的第一侧面与轴承的第二侧面相抵接,间隔套的第二侧面与挡圈相抵接。
进一步地,间隔套包括第一间隔套和第二间隔套,第一间隔套靠近挡圈设置,第二间隔套靠近轴承设置,第二密封结构设置在第一间隔套和第二间隔套之间,第一间隔套、第二间隔套和第二密封结构均为环形结构,连接轴的一端穿设在第二间隔套、第二密封结构和第一间隔套内,第二密封结构的外侧壁与第二孔段的内壁相贴合,第二密封结构的内侧壁与连接轴相贴合,第一间隔套的内径小于第二间隔套的内径,第一间隔套的远离挡圈的一侧与第二密封结构相贴合。
进一步地,第二托辊的长度和第三托辊的长度均大于第一托辊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座、传送带和多个上述描述的托辊组件,多个托辊组件沿底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上,传送带设置在多个托辊组件上。
进一步地,底座具有弯折部,托辊组件的安装座和挡辊均位于弯折部的外侧。
进一步地,托辊组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托辊组件的支撑架的两侧,连接部的高度高于托辊组件的中心的高度,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柱,连接部与支柱一一对应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二托辊和第三托辊分别设置在第一托辊的两侧,安装座靠近第二托辊的远离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和/或,安装座靠近第三托辊的远离第一托辊的一端设置,挡辊的连接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轴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辊的连接端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轴承,这样能够使止挡端与安装座之间不设置其他结构,从而能够将止挡端的厚度设置为较厚,进而能够使止挡端的结构强度较大,这样提高了止挡端的止挡强度,且还能够提高止挡端的使用寿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加挡辊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辊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撑架;20、第一托辊;30、第二托辊;40、第三托辊;50、安装座;51、第一孔段;52、第二孔段;53、第三孔段;60、挡辊;61、止挡端;62、连接端;63、挡辊本体;64、连接轴;70、轴承;71、轴承的第一侧面;72、轴承的第二侧面;81、第一密封结构;82、第二密封结构;83、端盖;90、止挡组件;91、挡圈;92、间隔套;921、间隔套的第一侧面;922、间隔套的第二侧面;923、第一间隔套;924、第二间隔套;100、传送带;11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辊组件,托辊组件包括支撑架10、第一托辊20、第二托辊30、第三托辊40、安装座50和挡辊60。第一托辊20、第二托辊30和第三托辊40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10上,第二托辊30和第三托辊40分别设置在第一托辊20的两侧,且第二托辊30的轴线与第一托辊20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三托辊40的轴线与第一托辊20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一托辊20、第二托辊30以及第三托辊40之间形成运送空间;安装座50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0上,安装座50靠近第二托辊30的远离第一托辊20的一端设置,和/或,安装座50靠近第三托辊40的远离第一托辊20的一端设置;挡辊60具有相对设置的止挡端61和连接端62,连接端62穿设在安装座50内,且连接端62与安装座50之间设置有轴承70,挡辊60通过轴承70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50内。挡辊60用于阻挡运送空间中的物料从运送空间的两侧泄露。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二托辊30和第三托辊40分别设置在第一托辊20的两侧,安装座50靠近第二托辊30的远离第一托辊20的一端设置,和/或,安装座50靠近第三托辊40的远离第一托辊20的一端设置,挡辊60的连接端62与安装座50之间设置轴承7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辊60的连接端62与安装座50之间设置有轴承70,这样能够使止挡端61与安装座50之间不设置其他结构,从而能够将止挡端61的厚度设置为较厚,进而能够使止挡端61的结构强度较大,这样提高了止挡端61的止挡强度,且还能够提高止挡端61的使用寿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加挡辊6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挡辊60包括挡辊本体63和连接轴64,挡辊本体63固定连接在连接轴64的一端,连接轴64的另一端穿设在安装座50内,并与安装座50可转动连接,挡辊本体63形成止挡端61,连接轴64的远离挡辊本体63的一端形成连接端62。挡辊本体63与连接轴64可通过焊接、紧固件或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挡辊本体63用于阻挡运送空间中的物料从两侧掉落。连接轴64用于连接挡辊本体63和安装座50。连接轴64可穿设在挡辊本体63内,也可固定连接在挡辊本体63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51和第二孔段52,第一孔段5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段52的直径,第一孔段51靠近挡辊60的止挡端61设置,轴承70和连接端62均位于第二孔段52内,第一孔段51的内壁与连接轴6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81,第二孔段52内壁与连接轴6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82,轴承70设置在第一密封结构81和第二密封结构82之间,第二孔段52的远离第一孔段5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83。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孔段52的直径较大,这样为轴承70的安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第一孔段51的直径较小,这样使第一孔段51与连接轴64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能够防止大量的灰尘或流体等污染物从第一孔段51进入第二孔段52内污染轴承70等结构,且能够使第一密封结构81的结构尺寸较小,进而能够使第一密封结构81的密封效果较好。此外,第一孔段51能够对连接轴64进行限位,防止连接轴64在转动时歪斜。第二孔段52的远离第一孔段51的一端设置端盖83,能够防止大量污染物从第二孔段52的远离第一孔段51的一端进入第二孔段52内,并造成轴承70被损坏。轴承70设置在第一密封结构81和第二密封结构82之间,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污染物接触并损坏轴承70。
具体地,第一孔段51和第二孔段52之间设置有第三孔段53,第三孔段53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51的内径且小于第二孔段52的内径,轴承7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轴承的第一侧面71与第三孔段53的端面相抵接,第二孔段52内设置有止挡组件90,轴承的第二侧面72与止挡组件90相抵接。轴承70设置在第三孔段53的端面和止挡组件90之间,这样能够防止轴承70在轴向窜动,从而能够加强挡辊60和安装座5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组件90包括挡圈91和间隔套92。第二孔段52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挡圈91卡设在环形凹槽内;间隔套92设置在轴承的第二侧面72与挡圈91之间,间隔套9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间隔套的第一侧面921与轴承的第二侧面72相抵接,间隔套的第二侧面922与挡圈91相抵接。挡圈91具有开口,以便于将挡圈91安装在环形凹槽内。间隔套92分别与轴承70和挡圈91相抵接,设置间隔套92,方便了止挡组件90的安装,且能够保证轴承70较紧密地设置在止挡组件90与第三孔段53的端面之间。
具体地,间隔套92包括第一间隔套923和第二间隔套924,第一间隔套923靠近挡圈91设置,第二间隔套924靠近轴承70设置,第二密封结构82设置在第一间隔套923和第二间隔套924之间。如此设置,节省了间隔套92和第二密封结构82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第二孔段52的长度,缩小了安装座50的体积,且通过第一间隔套923和第二间隔套924能够将第二密封结构82稳定地固定在连接轴64和第二孔段52的内壁之间。第一间隔套923、第二间隔套924和第二密封结构82均为环形结构,连接轴64的一端穿设在第二间隔套924、第二密封结构82和第一间隔套923内,第二密封结构82的外侧壁与第二孔段52的内壁相贴合,第二密封结构82的内侧壁与连接轴64相贴合,第一间隔套923的内径小于第二间隔套924的内径,第一间隔套923的远离挡圈91的一侧与第二密封结构82相贴合。第一间隔套923的内径小于第二间隔套924的内径,这样使第一间隔套923对第二密封结构82具有较好地支撑作用,从而能够较好地防止第二密封结构82变形。
具体地,第二托辊30的长度和第三托辊40的长度均大于第一托辊20的长度。在第一托辊20的轴线与第二托辊3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固定值且第一托辊20的轴线与第三托辊4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固定值时,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第一托辊20承受的压力接近或等于第二托辊30或第三托辊40承受的压力,从而能够使第一托辊20、第二托辊30和第三托辊40的使用寿命相近或相同,进而能够使托辊组件的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底座、传送带100和多个上述描述的托辊组件,多个托辊组件沿底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上,传送带100设置在多个托辊组件上。物料放置在传送带100上,托辊组件的第一托辊20、第二托辊30以及第三托辊40旋转,使传送带100向前输送,进而实现物料的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具有弯折部,托辊组件的安装座50和挡辊60均位于弯折部的外侧。挡辊60位于弯折部的外侧,能够防止传送带100在弯折部转弯时物料受到离心力而向外侧移动。一般地,在弯折部的内侧不设置挡辊60,这样节省了运输装置的整体成本。
具体地,托辊组件还包括连接部110,连接部110设置在托辊组件的支撑架10的两侧,连接部110的高度高于托辊组件的中心的高度,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柱,连接部110与支柱一一对应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托辊组件的重心靠下,从而能够增加托辊组件整体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包括:
支撑架(10);
第一托辊(20)、第二托辊(30)和第三托辊(40),所述第一托辊(20)、所述第二托辊(30)和所述第三托辊(40)均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第二托辊(30)和所述第三托辊(4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托辊(20)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托辊(30)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托辊(20)的轴线具有夹角,所述第三托辊(40)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托辊(20)的轴线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托辊(20)、所述第二托辊(30)以及所述第三托辊(40)之间形成运送空间;
安装座(50),所述安装座(5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安装座(50)靠近所述第二托辊(30)的远离所述第一托辊(20)的一端设置,和/或,所述安装座(50)靠近所述第三托辊(40)的远离所述第一托辊(20)的一端设置;
挡辊(60),具有相对设置的止挡端(61)和连接端(62),所述连接端(62)穿设在所述安装座(50)内,且所述连接端(62)与所述安装座(50)之间设置有轴承(70),所述挡辊(60)通过所述轴承(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5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辊(60)包括:
挡辊本体(63);
连接轴(64),所述挡辊本体(63)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64)的一端,所述连接轴(64)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安装座(50)内,并与所述安装座(50)可转动连接,所述挡辊本体(63)形成所述止挡端(61),所述连接轴(64)的远离所述挡辊本体(63)的一端形成所述连接端(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51)和第二孔段(52),所述第一孔段(5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52)的直径,所述第一孔段(51)靠近所述挡辊(60)的所述止挡端(61)设置,所述轴承(70)和所述连接端(62)均位于所述第二孔段(52)内,所述第一孔段(51)的内壁与所述连接轴(64)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81),所述第二孔段(52)内壁与所述连接轴(6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82),所述轴承(70)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81)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82)之间,所述第二孔段(52)的远离所述第一孔段(5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51)和所述第二孔段(52)之间设置有第三孔段(53),所述第三孔段(5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51)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孔段(52)的内径,所述轴承(7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轴承的第一侧面(71)与所述第三孔段(53)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孔段(52)内设置有止挡组件(90),所述轴承的第二侧面(72)与所述止挡组件(90)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90)包括:
挡圈(91),所述第二孔段(52)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挡圈(91)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间隔套(92),设置在所述轴承的第二侧面(72)与所述挡圈(91)之间,所述间隔套(9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间隔套的第一侧面(921)与所述轴承的第二侧面(72)相抵接,所述间隔套的第二侧面(922)与所述挡圈(91)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92)包括第一间隔套(923)和第二间隔套(924),所述第一间隔套(923)靠近所述挡圈(91)设置,所述第二间隔套(924)靠近所述轴承(70)设置,所述第二密封结构(82)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隔套(923)和所述第二间隔套(924)之间,所述第一间隔套(923)、所述第二间隔套(924)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82)均为环形结构,所述连接轴(64)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间隔套(924)、第二密封结构(82)和所述第一间隔套(923)内,所述第二密封结构(82)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孔段(5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密封结构(82)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轴(64)相贴合,所述第一间隔套(92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间隔套(924)的内径,所述第一间隔套(923)的远离所述挡圈(9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82)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辊(30)的长度和所述第三托辊(40)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托辊(20)的长度。
8.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底座、传送带(100)和多个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件,多个所述托辊组件沿所述底座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送带(100)设置在多个所述托辊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弯折部,所述托辊组件的安装座(50)和挡辊(60)均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还包括连接部(110),所述连接部(110)设置在所述托辊组件的支撑架(10)的两侧,所述连接部(110)的高度高于所述托辊组件的中心的高度,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柱,所述连接部(110)与所述支柱一一对应连接。
CN202221067566.2U 2022-05-06 2022-05-06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Active CN217436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7566.2U CN217436890U (zh) 2022-05-06 2022-05-06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7566.2U CN217436890U (zh) 2022-05-06 2022-05-06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6890U true CN21743689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7566.2U Active CN217436890U (zh) 2022-05-06 2022-05-06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6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6733B2 (en) Idler roll seal
CN217436890U (zh) 托辊组件及具有其的运输装置
CN214691787U (zh) 动态密封的复合材料托辊
CN219362303U (zh) 一种高密封输送带托辊
CN211664105U (zh) 一种具有较高承载性的防偏移皮带运输机
CN205555286U (zh) 一种矿粉输送机用的输送承重结构
CN202743932U (zh) 输送机用滚筒轴承的防尘装置
KR102432666B1 (ko) 마그네틱 이송롤러
KR101174563B1 (ko) 컨베이어용 롤러
US11209050B1 (en) Contamination-resistant bearing assembly
CN211593904U (zh) 一种转弯皮带机防翻覆装置
CN209796641U (zh) 托辊轴承密封定位装置
CN210880273U (zh) 汽车搅拌车自动离心托轮总成
CN203903362U (zh) 一种可调预紧力的高密封托辊
CN217951228U (zh) 一种转动辊体的多重密封结构
CN208233995U (zh) 托辊总成及带式输送机
CN21594587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套的高精防托辊
CN220264064U (zh) 一种新型圆柱体物料输送链条
CN202967354U (zh) 重载滚筒
CN214888409U (zh) 紧凑型唇边迷宫轴密封单元、相应轴密封及相应托辊
CN214086340U (zh) 驱动辊筒及输送装置
CN209871430U (zh) 摩擦托辊摩擦头
CN218184047U (zh) 一种分动被动辊筒
CN209758338U (zh) 一种多层复合托辊
CN220787138U (zh) 钢骨架改性增强尼龙托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