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8900U -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8900U
CN217428900U CN202221121929.6U CN202221121929U CN217428900U CN 217428900 U CN217428900 U CN 217428900U CN 202221121929 U CN202221121929 U CN 202221121929U CN 217428900 U CN217428900 U CN 217428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ssue culture
sleeve
light source
bottle
lay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19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雅剑
茅云翔
黄海
唐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houwan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Original Assignee
Yazhouwan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houwan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filed Critical Yazhouwan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ai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Priority to CN2022211219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8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8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8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包括套筒,以及盖合在套筒上端的套筒盖;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隔板,该环形分隔板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套筒内,将所述套筒分隔为若干层空腔;每一层空腔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组培瓶;每一层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光源件;所述套筒盖上设置有与组培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组培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组培瓶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套筒盖的高度;所述组培瓶的瓶盖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口、以及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通过管线与设置在套筒外的气泵连通;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盖以及所述组培瓶的瓶盖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组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组培装置由多层货架改造而来,通过顶部加光源、垂直照射的方式,给组培瓶照光。存在光照不均匀、光能利用率低、不能通气培养等弊端,且仅适用于陆生植物组培和育苗。不能满足水生植物如海藻育苗、微藻扩培等需要通气培养的要求,且对光质、光强、光照周期不能按需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设计一种既能满足土培植物苗生长,又可以用来进行水生植物繁育的植物组培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包括套筒,以及盖合在套筒上端的套筒盖;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隔板,该环形分隔板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套筒内,将所述套筒分隔为若干层空腔;每一层空腔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组培瓶; 每一层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光源件;所述套筒盖上设置有与组培瓶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组培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组培瓶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套筒盖的高度;所述组培瓶的瓶盖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口、以及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通过管线与设置在套筒外的气泵连通;所述套筒、所述套筒盖以及所述组培瓶的瓶盖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组培瓶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组培瓶可以从所述通孔中穿过。
进一步地,每一个空腔中的组培瓶均以套筒的中心为阵列中心,呈单层环形阵列分布,且每一层空腔中的光源件均由分别位于组培瓶两侧的内层光源件和外层光源件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盖的中心部位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最内层的空腔中的内层光源件设置在安装柱上,其外层光源件设置在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的内壁上;最外层空腔中的外层光源件固定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其内层光源件设置在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的外壁上;其余层空腔中的内层光源件和外层光源件分别位于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光源件和所述外层光源件均由从上往下依次排布的若干圈环形灯带组成,其每一圈环形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光源件和所述外层光源件均由若干列平行与套筒中心轴的纵向灯带组成,且每一列纵向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组培瓶的瓶盖上设置有采样孔,所述采样孔上设置有孔塞,所述孔塞与所述采样孔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的每一个空腔中其底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底部环绕每一个所述组培瓶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块,所述组培瓶被卡在定位块之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光源件的定时开关以及光源件的光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放置在套筒内,在组培瓶的瓶盖上设置有通气孔和气压平衡口,将传统的组培瓶开放的培养环境改为相对封闭的环境,且可以向组培瓶内通入气体,另外其内部的光源件由中心光源件和边缘光源件组成,实现了四周给光的培养模式,且光照、光照以及温度等重要的生长参数可以调节;2、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的套筒、套筒盖以及组培瓶盖均为不透光的材料,由于避免光线外溢,防止光照太强时刺激操作者的眼睛或者特殊波长光如蓝紫光造成光损伤。3、套筒盖上开有适合组培瓶瓶口大小的通孔,组培瓶瓶盖的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套筒盖的高度,可以实现不从套筒中拿出组培瓶即可打开的目的。另外套筒盖上设置有采样孔,当需要采样时,可以不拿出组培瓶而进行采样。4、套筒内设置有风扇,可以实现对套筒内的强制通风,从而实现了对套筒内温度调节的目的。5、本装置可以根据组培瓶的数量将套筒内利用环形分隔板设置为多层结构,因此其培养规模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进行调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PLC控制系统,便于对光源件进行光强以及光照时长进行调节,以便更好地模拟自然环境;7、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通风调节光照等措施,可以使得植物生产速度更加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筒;2、气泵;3、套筒盖;4、通气孔;5、气压平衡口;6、采样孔;7、孔塞;8、组培瓶;9、瓶盖;10、通孔;11、安装柱;12、内层光源件;13、外层光源件;14、定位块;15、风扇;16、空腔;17、环形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2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以期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该技术方案的内容。
实施例1: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包括套筒1,以及盖合在套筒1上端的套筒盖3;所述套筒1内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隔板17,该环形分隔板17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套筒1内,将所述套筒1分隔为若干层空腔16;每一层空腔16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组培瓶8;所述套筒1、所述套筒盖3以及所述组培瓶8的瓶盖9均由不锈钢或者PCV等不透光材料制成。每一层所述空腔16内均设置有光源件;所述套筒盖3上设置有与组培瓶8一一对应的通孔10,所述组培瓶8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通孔10内,所述组培瓶8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套筒盖3的高度;所述通孔10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组培瓶8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组培瓶8可以从所述通孔10中穿过,因此取放组培瓶时可以不用打开套筒盖即可将其取出。所述组培瓶8的瓶盖9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口5、以及通气孔4,所述通气孔4通过管线与设置在套筒1外的气泵2连通。
每一个空腔16中的组培瓶8均以套筒1的中心为阵列中心,呈单层环形阵列分布,且每一层空腔16中的光源件均由分别位于组培瓶8两侧的内层光源件12和外层光源件13组成。所述套筒盖3的中心部位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11,最内层的空腔16中的内层光源件12设置在安装柱11上,其外层光源件13设置在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17的内壁上;最外层空腔16中的外层光源件13固定在所述套筒1的内壁上,其内层光源件12设置在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17的外壁上;其余层空腔16中的内层光源件12和外层光源件13分别位于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17上。
所述内层光源件12和所述外层光源件13均由从上往下依次排布的若干圈环形灯带组成,其每一圈环形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内层光源件12和所述外层光源件13也可以均由若干列平行与套筒1中心轴的纵向灯带组成,且每一列纵向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具体实施时,内层光源件和外层光源件可以采用以上两种排布方式,或者将两者进行结合排布。
所述组培瓶8的瓶盖9上设置有采样孔6,所述采样孔6上设置有孔塞7,所述孔塞7与所述采样孔6之间过盈配合。当需要采样时,可以直接将孔塞从采样孔中拔出即可,其中关于孔塞的材料可以选择橡胶材料等。
所述套筒1内的每一个空腔16中其底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15,设置风扇是为了便于对套筒内进行强制通风,便于调整所述套筒内的温度,使得其内外温度一致,其可以将套筒放置于特殊环境下,以通过改变套筒外的温度进而调整套筒内的温度。
所述套筒1的底部环绕每一个所述组培瓶8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块14,所述组培瓶8被卡在定位块14之中。
本实施例中的植物组培装置还设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光源件的定时开关以及光源件的光强度。PLC控制光源件的强度和光照时长的方法以及原理是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手段,因此此处不详述其原理以及所用的元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经验即可得知。
在上述装置的组培瓶中接种小球藻藻种,在相同光强条件下,该装置内小球藻的生长速率为0.3g/L/d(按干重计),而将三个组培瓶置于相同光强下的组培货架上(该组培货架为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组培货架),小球藻的生长速率仅为0.1g/L/d。
具体使用该装置培养小球藻的条件设定为:灯表光强设为50μmol/m2·s,白光,组培瓶内液体体积100mL,通气速率为50mL/min,温度控制在25℃,初始接种浓度为0.2g/L,24h连续光照。
使用组培货架的培养小球藻的条件设定为:与上述大部分条件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给光的方式是顶部光源。
经过7天培养后,本装置中小球藻密度为2.3 g/L,产率为0.3g/L/d;而组培货架培养的小球藻密度为0.9 g/L,产率为0.1g/L/d。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组培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培养的江蓠组织,光源件为多色光源件。培养条件:称取3-5克江蓠组织放入组培瓶内,每瓶100mL过滤后的海水,每天通气4次,每次1min,通气速率为50mL/min;白光光强100μmol/m2·s,红光光强50μmol/m2·s;光周期为白:红:暗=8:8:8;每隔10天施肥,添加施肥浓度为硝酸钠1.43mmol/L、磷酸氢二钾0.0645mmol/L;培养周期是40天。
组培货架:通气改为摇晃,每天4次,每次1min;其他条件一致。
结果:本发明装置内培养的江蓠对无机氮的吸收速率平均为68μmol/g/d、对无机磷的吸收速率平均为49μmol/g/d。而组培货架培养的江蓠对无机氮的吸收速率平均为18μmol/g/d、对无机磷的吸收速率平均为9μmol/g/d。

Claims (10)

1.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以及盖合在套筒(1)上端的套筒盖(3);所述套筒(1)内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分隔板(17),该环形分隔板(17)依次同轴套装在所述套筒(1)内,将所述套筒(1)分隔为若干层空腔(16);每一层空腔(16)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组培瓶(8);每一层所述空腔(16)内均设置有光源件;所述套筒盖(3)上设置有与组培瓶(8)一一对应的通孔(10),所述组培瓶(8)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通孔(10)内,所述组培瓶(8)高度高于或者等于所述套筒盖(3)的高度;所述组培瓶(8)的瓶盖(9)上设置有气压平衡口(5)、以及通气孔(4),所述通气孔(4)通过管线与设置在套筒(1)外的气泵(2)连通;所述套筒(1)、所述套筒盖(3)以及所述组培瓶(8)的瓶盖(9)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组培瓶(8)最宽处的直径,所述组培瓶(8)可以从所述通孔(10)中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空腔(16)中的组培瓶(8)均以套筒(1)的中心为阵列中心,呈单层环形阵列分布,且每一层空腔(16)中的光源件均由分别位于组培瓶(8)两侧的内层光源件(12)和外层光源件(13)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盖(3)的中心部位处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11),最内层的空腔(16)中的内层光源件(12)设置在安装柱(11)上,其外层光源件(13)设置在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17)的内壁上;最外层空腔(16)中的外层光源件(13)固定在所述套筒(1)的内壁上,其内层光源件(12)设置在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17)的外壁上;其余层空腔(16)中的内层光源件(12)和外层光源件(13)分别位于其靠近侧的环形分隔板(17)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光源件(12)和所述外层光源件(13)均由从上往下依次排布的若干圈环形灯带组成,其每一圈环形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光源件(12)和所述外层光源件(13)均由若干列平行于套筒(1)中心轴的纵向灯带组成,且每一列纵向灯带之间的间距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瓶(8)的瓶盖(9)上设置有采样孔(6),所述采样孔(6)上设置有孔塞(7),所述孔塞(7)与所述采样孔(6)之间过盈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的每一个空腔(16)中其底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底部环绕每一个所述组培瓶(8)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块(14),所述组培瓶(8)被卡在定位块(14)之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光源件的定时开关以及光源件的光强度。
CN202221121929.6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Active CN217428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1929.6U CN217428900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1929.6U CN217428900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8900U true CN21742890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1929.6U Active CN217428900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8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in et al. Aspects of the biology of Laminaria hyperborea III. Survival and growth of gametophytes
KR102080750B1 (ko) 인삼재배용 수경재배 화분
CN103382443A (zh) 一种培养微藻的新方法
CN107969339A (zh) 一种金线莲培育方法
CN217428900U (zh) 一种植物组培装置
CN106508485B (zh) 一种适于石质山地造林苗木培育的育苗器
CN107699492A (zh) 一种小球藻的保藏方法
CN106675997A (zh) 一种底栖硅藻培养装置
KR101960860B1 (ko) 조직배양 식물체의 대량 순화시설물
CN208768584U (zh) 一种用于水稻悬浮定植实验栽培装置
CN208609510U (zh) 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盒
CN214758415U (zh) 一种中药种植用培育箱
CN211407170U (zh) 拟南芥水培装置
CN107567875A (zh) 一种多层育苗架
CN208691973U (zh) 一种教学用可视调节式植物培养装置
CN209314533U (zh) 一种观赏型马铃薯试管薯培育装置
KR101150903B1 (ko) 필터링된 태양광에너지를 이용한 미세조류 배양용 장치
CN208080172U (zh) 一种便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的植物无土培养架
CN206542755U (zh) 林业育苗装置
CN212544990U (zh) 一种促进植物组培苗生长的补光装置
CN214961435U (zh) 多用途植物培育装置
CN219762148U (zh) 一种可调节光谱的水培育苗箱
CN216532830U (zh) 智能化白菜培育装置
CN217052195U (zh) 一种封闭式自底部提供光源的藻类培养装置
CN105524824A (zh) 光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