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8024U -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8024U
CN217428024U CN202221047459.3U CN202221047459U CN217428024U CN 217428024 U CN217428024 U CN 217428024U CN 202221047459 U CN202221047459 U CN 202221047459U CN 217428024 U CN217428024 U CN 217428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ilicon controlled
controlled rectifier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74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兴源
李集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hangfang Instrument Me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hangfang Instrument Me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hangfang Instrument Me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hangfang Instrument Me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74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8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8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80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可控硅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可控硅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干柜的压缩机和风机电连接;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该控制器采用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二者结合控制风干柜,其中可控硅模块控制功率较大的压缩机和风机,继电器模块控制功率小的照明装置,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也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干柜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干柜一般包括压缩机、风机、除雾装置以及照明装置,压缩机、风机、除雾装置以及照明装置大多全部通过继电器控制运行状态,但是压缩机的功率较大、风机的转速档位较多,继电器控制难以保证可靠性,而除雾装置和照明装置的电流和功率都比较小,全都通过可控硅控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更高可靠性并且节约成本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可控硅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干柜的压缩机和风机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控制器采用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二者结合控制风干柜,其中可控硅模块控制功率较大的压缩机和风机,继电器模块控制功率小的照明装置,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也节约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一可控硅模块,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一可控硅光耦器、双向可控硅T1、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光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光耦器的电源端通过串接电阻R2分别与外部电源和双向可控硅T1的第一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光耦器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T1的第二阳极与风干柜的风机电连接,可控硅光耦器不仅可控制风机的开关,而且可输出0至最大值的电平信号,控制风机在多个转速平滑运行,并且风机产生的反向电流可通过双向可控硅T1,提高了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二可控硅模块,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二可控硅光耦器、双向可控硅T2、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光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光耦器的电源端通过串接电阻R4分别与外部电源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一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光耦器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T2的控制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T2的第二阳极与风干柜的压缩机电连接,可控硅光耦器不仅可控制压缩机的开关,而且可输出0至最大值的电平信号,控制压缩机在多个频率段的运行,并且风压缩机产生的反向电流可通过双向可控硅T1,提高了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整流降压模块,所述整流降压模块包括12V降压模块和5V降压模块,所述12V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12V降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12V电压并与所述5V降压模块电连接,所述5V降压模块输出5V电压,为后级电路供电,无需增加独立电源,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磁保持继电器K1、三极管Q1、二极管D1和电阻R5,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磁保持继电器K1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12V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磁保持继电器K1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除雾装置电连接,除雾装置功率也较小,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包括磁保持继电器K2、三极管Q2、二极管D2和电阻R6,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阳极和磁保持继电器K2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12V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磁保持继电器K2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5V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采集环境温度,5V降压模块供电,无需独立电源,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湿度采集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5V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采集环境湿度,5V降压模块供电,无需独立电源,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温度和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100、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可控硅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0电连接,可控硅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干柜的压缩机和风机电连接;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该控制器采用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二者结合控制风干柜,其中可控硅模块控制功率较大的压缩机和风机,继电器模块控制功率小的照明装置,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也节约了成本。
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0可采用单片机HT66F芯片,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一可控硅模块210,第一可控硅模块210包括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双向可控硅T1、电阻R1和电阻R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可采用MOC3021光耦器,电阻R1的一端与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的电源端通过串接电阻R2分别与外部电源和双向可控硅T1的第一阳极电连接,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T1的第二阳极与风干柜的风机电连接,可控硅光耦器不仅可控制风机的开关,而且可输出0至最大值的电平信号,控制风机在多个转速平滑运行,并且风机产生的反向电流可通过双向可控硅T1,提高了可靠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二可控硅模块220,第二可控硅模块220包括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双向可控硅T2、电阻R3和电阻R4,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可采用MOC3021光耦器,电阻R3的一端与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的电源端通过串接电阻R4分别与外部电源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一阳极电连接,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T2的控制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T2的第二阳极与风干柜的压缩机电连接,可控硅光耦器不仅可控制压缩机的开关,而且可输出0至最大值的电平信号,控制压缩机在多个频率段的运行,并且风压缩机产生的反向电流可通过双向可控硅T1,提高了可靠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包括整流降压模块,整流降压模块包括12V降压模块410和5V降压模块420,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出端输出12V电压并与5V降压模块420电连接,5V降压模块420输出5V电压,为后级电路供电,无需增加独立电源,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在某些实施例中,12V降压模块410包括隔离变压器和整流桥,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与市电电连接,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整流桥的输入端电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输出12V直流;5V降压模块420包括电容C1、电容C2和降压稳压器,整流桥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降压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降压稳压器的输出端与电容C2电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310,第一继电器模块310包括磁保持继电器K1、三极管Q1、二极管D1和电阻R5,电阻R5的一端与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磁保持继电器K1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出端电连接,磁保持继电器K1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除雾装置电连接,除雾装置功率也较小,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在某些实施例中,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模块320,第二继电器模块320包括磁保持继电器K2、三极管Q2、二极管D2和电阻R6,电阻R6的一端与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阳极和磁保持继电器K2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出端电连接,磁保持继电器K2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在某些实施例中,包括与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的电源端与5V降压模块420的输出端电连接,采集环境温度,5V降压模块420供电,无需独立电源,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在某些实施例中,包括与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的湿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的电源端与5V降压模块420的输出端电连接,采集环境湿度,5V降压模块420供电,无需独立电源,电路简单,容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与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的显示模块500,用于显示温度和湿度,显示模块500可采用LCD显示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块(100);
可控硅模块,所述可控硅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电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干柜的压缩机和风机电连接;
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电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一可控硅模块(210),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210)包括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双向可控硅T1、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光耦器的电源端通过串接电阻R2分别与外部电源和双向可控硅T1的第一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光耦器(211)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T1的控制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T1的第二阳极与风干柜的风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模块包括第二可控硅模块(220),所述第二可控硅模块(220)包括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双向可控硅T2、电阻R3和电阻R4,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光耦器的电源端通过串接电阻R4分别与外部电源和双向可控硅T2的第一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光耦器(221)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T2的控制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T2的第二阳极与风干柜的压缩机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降压模块,所述整流降压模块包括12V降压模块(410)和5V降压模块(420),所述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出端输出12V电压并与所述5V降压模块(420)电连接,所述5V降压模块(420)输出5V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310),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310)包括磁保持继电器K1、三极管Q1、二极管D1和电阻R5,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磁保持继电器K1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出端电连接,磁保持继电器K1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除雾装置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模块(320),所述第二继电器模块(320)包括磁保持继电器K2、三极管Q2、二极管D2和电阻R6,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的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阳极和磁保持继电器K2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12V降压模块(410)的输出端电连接,磁保持继电器K2的输出端与风干柜的照明装置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5V降压模块(420)的输出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的湿度采集模块,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5V降压模块(420)的输出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100)电连接的显示模块(500)。
CN202221047459.3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28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459.3U CN21742802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459.3U CN21742802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8024U true CN217428024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4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74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2802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8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5390B (zh) 恒流驱动电源及显示设备
CN202210602U (zh) 一种遥控排插座
CN110417251A (zh) Pfc电路及空调器
CN205453116U (zh) 一种残余电压泄放电路及电饭煲
CN217428024U (zh) 一种采用可控硅的控制器
CN102694471A (zh) 光伏逆变器辅助电源系统
CN208849457U (zh) 电源切换电路及多路供电系统
CN203705989U (zh) 汽车座椅温度控制电路
CN207531122U (zh) 一种led集鱼灯电源输出切换电路
CN206835023U (zh) 用于电动滑板车的直流无刷电机检测控制系统
CN205986699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水泵电机控制系统
CN211320909U (zh) 数据中心微模块配电系统
CN205453570U (zh) 一种直流电机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CN208386417U (zh)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及电源
CN211606889U (zh) 过压保护电路、恒流驱动电路、驱动板卡及电子设备
CN209638067U (zh) 一种无刷电子风扇pwm调速信号处理与待机电路
CN203704250U (zh) 一种对流式暖空调控制器
CN213300433U (zh) 一种变频空调控制电路
CN215601206U (zh) 电源电路、线路板及电器
CN112815405B (zh) 一种外机控制电路与空调系统
CN110308686A (zh) 电器设备控制器及其驱动方法、电器设备
CN213125840U (zh) 智能逆变器插座开关电路
CN214427828U (zh) 一种控温电路
CN215733539U (zh) 一种新型充电多路输入控制电路
CN217769906U (zh) 开关电源电路、线路板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