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7987U -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7987U
CN217427987U CN202221535045.5U CN202221535045U CN217427987U CN 217427987 U CN217427987 U CN 217427987U CN 202221535045 U CN202221535045 U CN 202221535045U CN 217427987 U CN217427987 U CN 217427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witching power
limiting resistor
curren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350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太龙
李跃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to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to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to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to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350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7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7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7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该软启动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MOS管Q1、比较器U1、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限流电阻R1和MOS管Q1并联设置于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之间,稳压电路的一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比较器的引脚2连接,用于给比较器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分压电路的一端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比较器的引脚3连接,用于检测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比较器的引脚1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开关电源开机时输出电压被拉低而出现打嗝现象,保证负载设备供电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在给设备供电时,如果设备的输入端口接有多个电解电容等有极性的电容,那么开关电源在开机的一瞬间将会有很大电流给设备输入端口的电容充电,这样很有可能导致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被拉低,甚至电源出现打嗝保护现象。当设备端口电容电压充到一定电压,这种打嗝现象才会消失。更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是如果开关电源给多个设备同时供电,其中一个设备端口电容很多,导致电源开机时输出电压被拉低,出现打嗝现象,那么对于其他设备必然出现供电不正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旨在避免开关电源开机时输出电压被拉低而出现打嗝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MOS管Q1、比较器U1、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
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1和所述MOS管Q1并联设置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之间,所述稳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连接,用于给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3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引脚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当所述开关电源开机时,经过所述限流电阻R1给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充电;当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使得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的电压等于引脚2的电压时,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输出电压,驱动所述MOS管Q1导通,所述限流电阻R1短路,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MOS管Q1给所述负载设备供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4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限流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2和限流电阻R3,所述限流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所述限流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限流电阻R5,所述限流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如上所述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限流电阻R1、MOS管Q1、比较器U1、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1和所述MOS管Q1并联设置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之间,所述稳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连接,用于给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3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引脚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可以避免开关电源开机时输出电压被拉低而出现打嗝现象,保证负载设备供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较佳实施例包括:限流电阻R1、MOS管Q1、比较器U1、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
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1和所述MOS管Q1并联设置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之间,所述稳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连接,用于给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3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引脚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当所述开关电源开机时,经过所述限流电阻R1给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充电;当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使得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的电压等于引脚2的电压时,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输出电压,驱动所述MOS管Q1导通,所述限流电阻R1短路,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MOS管Q1给所述负载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4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限流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2和限流电阻R3,所述限流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所述限流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R5,所述限流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地详细阐述。
图1中,所述限流电阻R4作为限流电阻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构成所述稳压电路,给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所述限流电阻R2和限流电阻R3构成所述分压电路,用来检测Vo2+的电压。
当开关电源开机后,电源经过所述限流电阻R1给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充电。由于所述限流电阻R1的存在,充电电流会大大降低。所述负载设备输入端口的电压Vo2+随着电容持续充电而慢慢上升。当Vo2+上升到的电压能够使得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电压等于引脚2的电压时,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就会输出电压,从而驱动所述MOS管Q1导通,进而将所述限流电阻R1短路。由于Vo2+电压已经上升到一定电压,此时再短路所述限流电阻R1,电源充电电流已经不会太高了,因此不会出现开关电源输出电压Vo1+被拉低现象。所述MOS管Q1短路所述限流电阻R1之后,供电电流会经过所述MOS管Q1给设备供电,损耗非常小,几乎可忽略。
值得提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基准电压和比较器的使用方式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其他方案,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限流电阻R1、MOS管Q1、比较器U1、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1和所述MOS管Q1并联设置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之间,所述稳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连接,用于给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3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引脚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可以避免开关电源开机时输出电压被拉低而出现打嗝现象,保证负载设备供电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所述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上面已经详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流电阻R1、MOS管Q1、比较器U1、稳压电路和分压电路;
其中,所述限流电阻R1和所述MOS管Q1并联设置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之间,所述稳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连接,用于给所述比较器的引脚2提供基准电压,所述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引脚3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引脚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当所述开关电源开机时,经过所述限流电阻R1给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充电;当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电压使得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的电压等于引脚2的电压时,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输出电压,驱动所述MOS管Q1导通,所述限流电阻R1短路,所述开关电源通过所述MOS管Q1给所述负载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4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限流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正极、所述限流电阻R1的一端、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2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2和限流电阻R3,所述限流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3、所述限流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负极、所述负载设备的输入端口的有极电容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流电阻R5,所述限流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1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5.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
CN202221535045.5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Active CN217427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5045.5U CN217427987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5045.5U CN217427987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7987U true CN217427987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35045.5U Active CN217427987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7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654B (zh) 瞬时电压尖峰与瞬时电压浪涌抑制器
CN109004818B (zh) 本质安全型直流容性负载缓启动装置
CN212676181U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应用其的电力设备
CN203313043U (zh) 一种高频mosfet的负压驱动电路
CN107947557B (zh) 一种抗过压、欠压浪涌的软启动电路
CN201946978U (zh) 一种从高压直流母线取电的电路
CN217427987U (zh) 一种开关电源软启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9067166A (zh) 一种dc/dc变换器的分段控制软启动电路
CN209896901U (zh) 一种稳定开关电路输出电压的电路
CN110165880B (zh) 一种稳定开关电路输出电压的电路及方法
CN109391137A (zh) 抑制电源浪涌的软启动电路及方法
CN210724557U (zh) 具有防反与上电冲击电流抑制的瞬时掉电保持电路
CN213027822U (zh) 开关电源恒流电路、开关电源芯片及关断电路
CN107249235B (zh) 一种兼容带指示灯开关的led驱动电路
CN203522519U (zh) 直流电源启动电路
CN219678329U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11092546A (zh) 一种用于支持热拔插的浪涌抑制缓启动电路
CN204886132U (zh) 一种防电压脉冲电路
CN216819712U (zh) 具有长掉电保持时间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15378752U (zh) 一种滤波储能电路
CN103269154A (zh) 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直流母线电容自动放电电路
CN214256122U (zh) 一种用于逆变电源的电流浪涌抑制电路
CN210201707U (zh) 电路结构及光伏空调系统
CN202678955U (zh) 一种防止电源在雷击时重启的装置
CN207994701U (zh) 一种防火节能型手机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