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7729U -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7729U
CN217427729U CN202221081450.4U CN202221081450U CN217427729U CN 217427729 U CN217427729 U CN 217427729U CN 202221081450 U CN202221081450 U CN 202221081450U CN 217427729 U CN217427729 U CN 217427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sing
baffle
circuit board
sh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14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兆刚
黄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14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7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7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7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壳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该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配合相连,外壳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于筒状结构的两端开口处,以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相紧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模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起到固定连接作用,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处无需另外设置连接件进行连接,提高了外壳组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外壳的拆装效率;而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配合相连,有利于防止连接处出现缝隙,从而提高充电模块的EMC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充电模块均采用钣金材质制成,充电模块的外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多个螺丝进行连接组装,组装及维修维护时需要拆装多个螺丝,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螺丝连接的方式容易出现缝隙导致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效果较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壳,解决了现有外壳组装和拆卸效率低、EMC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壳,用于容纳充电模块的电器元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扣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卡接配合相连,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固定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两端开口处,以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紧固。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骨,其中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凸骨能够卡入所述凹槽内。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程序烧录口,所述程序烧录口与所述电器元件中的电路板电连接。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电路板能够通过所述滑道滑入所述筒状结构的内部。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滑道包括两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沿所述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两侧的内壁上。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挡纸,所述电路板滑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绝缘挡纸向所述电路板的方向折角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限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向所述电路板灌胶,灌胶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绝缘挡纸的高度。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为铝挤壳体。
作为上述外壳的可选方案,所述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防滑凹槽或防滑波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模块,解决了现有充电模块组装和拆卸效率低、EMC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模块,包括电器元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外壳,所述电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外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起到固定连接作用,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处无需另外设置连接件进行连接,提高了外壳组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外壳的拆装效率;而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卡接配合相连,有利于防止连接处出现缝隙。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模块,拆装效率较高,而且具有较好的EMC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模块去到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第一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上壳体;2’、下壳体;3’、电路板;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
图3-图8中:
1、上壳体;11、凸骨;12、滑槽;13、防滑凹槽;
2、下壳体;21、凹槽;
3、第一挡板;31、程序烧录口;311、贴膜;32、提拉把手;33、显示板;34、螺纹孔;
4、第二挡板;
5、风扇组件;
6、电路板;
7、绝缘挡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模块均采用钣金冲压弯折工艺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模块的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电路板3’安装在外壳内部。上壳体1’和下壳体2’由若干个螺钉锁紧组装形成两端开口的结构,两端开口处安装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进行封堵成为充电模块的整机。
由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若干个螺钉固定,螺钉数量很多,组装或维修维护拆卸时极为不便,组装和拆卸效率较低;而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2’螺钉连接的方式容易出现缝隙导致EMC效果较差。
为解决以上问题,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模块,包括外壳和电器元件,电器元件设置于外壳内部。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扣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卡接配合相连,外壳还包括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分别固定于筒状结构的两端开口处,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相紧固。为了提高散热效果,上壳体1和下壳体2优选为铝挤壳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模块,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起到固定连接作用,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扣合处无需另外设置连接件进行连接,提高了外壳组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模块的拆装效率;而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2卡接配合相连,有利于防止连接处出现缝隙,从而提高充电模块的EMC效果。
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骨11,其中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21,凸骨11能够卡入凹槽21内,以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卡接配合相连。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设置有凸骨11,下壳体2设置有凹槽21,凸骨11和凹槽21配合形成双止口结构,双止口结构进一步提高了EMC效果,另一方面凸骨11和凹槽21能够提供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安装提供导向作用,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装配时较容易对齐,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壳体1和/或下壳体2上设置有防滑凹槽13或防滑波点,以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提高手感,方便对充电模块进行搬运时的抓握。
进一步地,请返回参阅图3和图4,第一挡板3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第二挡板4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优选地,上述紧固件采用螺钉,第一挡板3上设置有多个螺纹34,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也对应设置有多个螺纹孔34,螺钉依次穿过第一挡板3、上壳体1或下壳体2上的螺纹孔34,以将第一挡板3固定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开口端。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六颗螺钉连接,其中三颗对第一挡板3和上壳体1进行连接,另外三颗对第一挡板3和下壳体2进行连接,实际情况中可根据第一挡板3的尺寸和强度要求设置六颗以下或多于六颗螺钉,对于螺钉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制,但必须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均设置螺钉连接,以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为一体。第二挡板4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与第一挡板3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充电模块的电器元件包括风扇组件5,风扇组件5设置于外壳内部,相对于第一挡板3固定,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上均设置有通风口。第一挡板3上的通风口作为进风口,第二挡板4上的通风口作为出风口,风扇组件5将充电模块外部的风吸入外壳内,以对外壳内的电器元件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充电模块的电器元件还包括电路板6,电路板6设置于筒状结构内部,电路板6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风扇组件5和第二挡板4,电路板6与外壳绝缘连接。风扇组件5和第二挡板4对电路板6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电路板6在外壳内部晃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各设置有一个电路板6。如图8所示,第一挡板3上设置有程序烧录口31,程序烧录口31与电路板6电连接,程序烧录口31设置于第一挡板3上,在不拆卸外壳的情况下即可进行调试和维护,操作较为便捷。优选地,程序烧录口31设置有贴膜311,不调试和维护时通过贴膜311封堵程序烧录口31,以对程序烧录口31进行防护。
进一步地,参照图3,第一挡板3上还设置有提拉把手32和显示板33,通过提拉把手32方便对第一挡板3进行推拉操作,通过显示板33则方便随时观察电路板6的相关参数信息。
为了方便将电路板6放入外壳内,如图5所示,筒状结构的内壁上设置有滑道,电路板6能够通过滑道滑入筒状结构的内部。优选地,滑道包括两组滑槽12,两组滑槽12沿电路板6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于筒状结构两侧的内壁上。滑槽12由外壳的一端开口向另一端开口延伸,以使电路板6能够沿滑槽12滑入上壳体1或下壳体2内部。电路板6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沿滑槽12滑动,使电路板6的滑动更加平滑稳定。
为了实现电路板6与外壳之间的绝缘连接,电路板6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挡纸7,电路板6滑入外壳内,绝缘挡纸7向电路板6的方向折角围成容纳空间,电路板6限位于容纳空间内。向电路板6进行灌胶,胶水覆盖电路板6上的发热器件,提高了电路板6的导热效果,使热量均匀散发。
优选地,灌胶的深度不超过绝缘挡纸7的高度,以防止胶水溢出粘在外壳上。
组装过程:
首先,上壳体1的两侧壁设计有滑槽12,将绝缘挡纸7水平展开铺在上壳体1的底部,将电路板6水平推入滑槽12中并移动到绝缘挡纸7的上方,对绝缘挡纸7进行折角粘接,对电路板6上的发热器件进行灌胶;
之后,对下壳体2进行如上的操作;
之后,待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灌胶干燥后,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凸骨11和凹槽21扣合在一起,将第二挡板4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将风扇组件5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挡板3,同时将提拉把手32、显示板33与程序烧录口31固定在第一挡板3,显示板33与程序烧录口31进行贴膜防护;
最后,将第一挡板3推入上壳体1与下壳体2形成的筒状结构内,使风扇组件5抵接电路板6,对电路板6进行限位,并通过螺丝将第一挡板3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完成充电模块的组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外壳,用于容纳充电模块的电器元件,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扣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卡接配合相连,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4)分别固定于所述筒状结构的两端开口处,以使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相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骨(11),其中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凸骨(11)能够卡入所述凹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与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二挡板(4)与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之间均通过多个紧固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上设置有程序烧录口(31),所述程序烧录口(31)与所述电器元件中的电路板(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电路板(6)能够通过所述滑道滑入所述筒状结构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两组滑槽(12),两组所述滑槽(12)沿所述电路板(6)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两侧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绝缘挡纸(7),所述电路板(6)滑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绝缘挡纸(7)向所述电路板(6)的方向折角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路板(6)限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电路板(6)灌胶,灌胶的深度不超过所述绝缘挡纸(7)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为铝挤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和/或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防滑凹槽(13)或防滑波点。
11.一种充电模块,包括电器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外壳,所述电器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CN202221081450.4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Active CN217427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1450.4U CN21742772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1450.4U CN21742772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7729U true CN217427729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1450.4U Active CN21742772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7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7940B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模块电源
CN113015371A (zh) 一种电器箱体及空调室外机
WO2020258370A1 (zh) 电池模组
CN217427729U (zh) 一种外壳及充电模块
CN109510142B (zh) 母线槽
CN205792184U (zh) 实用便捷的变频器
CN218388395U (zh) Apm模块竖立安装结构、电压转换器及车载充电机
CN206302330U (zh) 开关电源
CN214589150U (zh) 电池包结构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12305160U (zh) 一种散热型电源适配器
CN205453202U (zh) 一种新型ups太阳能一体机
CN211265583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209419072U (zh) 一种电气设备机箱及变频器
CN210157562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快速散热装置
CN108389996B (zh) 一种电池箱
CN220476037U (zh) 一种隔爆型矿用5g多功能基站控制器的电源配适器
CN208046197U (zh) 高压电线接头绝缘盒
CN219612452U (zh) 一种安装结构
CN205792185U (zh) 性能可靠的变频器
CN212463077U (zh) 一种高能量转换效率led防水开关电源
CN219628226U (zh) 一种提升散热效率的电源逆变器
CN215378803U (zh) 一种光伏储能柜
CN217217288U (zh) 一种适用于笔记电脑上的新型电源适配器
CN218550504U (zh) 一种机箱的散热隔热综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