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1843U -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1843U
CN217421843U CN202123355286.XU CN202123355286U CN217421843U CN 217421843 U CN217421843 U CN 217421843U CN 202123355286 U CN202123355286 U CN 202123355286U CN 217421843 U CN217421843 U CN 217421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gear
rotating shaft
electronic device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52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松
任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52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1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1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1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该可折叠电子设备能解决可折叠电子设备两侧的壳体同步转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其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组件以及预紧件,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间隔开设置;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锥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上,传动齿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啮合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预紧件用于向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一锥齿轮、传动齿轮的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二锥齿轮。

Description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通常利用同步传动组件带动两侧的壳体相对转动,进而带动折叠屏折叠或展开。然而,可折叠电子设备两侧的壳体同步转动效果较差,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用于解决可折叠电子设备两侧的壳体同步转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组件以及预紧件,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间隔开设置;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锥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上,传动齿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啮合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预紧件用于向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一锥齿轮、传动齿轮的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二锥齿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通过设置预紧件,该预紧件用于向传动组件中的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一锥齿轮、传动齿轮的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二锥齿轮。由此,可以缩减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啮合齿轮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传动组件中各齿轮间的配合紧密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同步转动效果,进而能提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同步转动效果。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的“预紧力”是指,在装配过程中,为了提高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紧密性,以及传动齿轮的第二啮合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传动组件工作过程中,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以及第二啮合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出现间隙而施加的力。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齿轮还包括轮毂,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轮毂的轴向两端;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限位槽,轮毂设在限位槽内。这样,可以通过限位槽对轮毂进行限位,进而可以通过限位槽对传动齿轮进行限位,避免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发生窜动,有利于提高转动机构的转动平稳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装配孔,预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装配孔内,且预紧件的轴向一端与轮毂抵接。这样,可以通过预紧件向传动齿轮施加将传动齿轮推向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推力,且便于预紧件的固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紧件包括预紧件本体与抵接片,预紧件本体固定连接在第一装配孔内;抵接片连接在预紧件本体的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抵接片与轮毂的外周面贴合,预紧件借助抵接片与轮毂抵接。由此,可以增大预紧件与轮毂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预紧件与轮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减小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的异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配孔为螺纹孔,预紧件螺纹连接在第一装配孔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抵接片的朝向预紧件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可以伸入第一装配孔内与第一装配孔配合。也即是,抵接片的背离轮毂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凸起。这样,通过限位凸起与第一装配孔配合,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进行初步限位,避免装配过程中抵接片位凸起发生移动,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槽的内周面上设有朝向远离限位槽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定位槽。抵接片设置在定位槽内。这样,通过在限位槽的内周面上设有定位槽,在装配时,可以先将抵接片设置在定位槽内,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进行初步限位,避免装配过程中抵接片发生移动,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槽的槽深与抵接片的厚度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因抵接片凸出于限位槽的内周面,而减小轮毂与限位槽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限位槽对传动齿轮的限位效果,且可以使得转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齿轮为一体件。这样,能够减小第一啮合齿轮、轮毂、第二啮合齿轮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能够减小传动齿轮的轴向尺寸,使得转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转动组件的宽度尺寸。同时,通过将传动齿轮设置为一体件,能够提高传动齿轮的精密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齿轮为数控铣床铣削件。也即是,传动齿轮为CNC件。这样,能够提高传动齿轮的精密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包括第一分体部与第二分体部,第一分体部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分体部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合形成限位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孔转动配合。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一转轴与基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转轴与第二轴孔转动配合。这样,可以实现第二转轴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二转轴与基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分体部包括第一固定部与两个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上述第一凹槽。两个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半轴孔与第二半轴孔。第二分体部包括第三固定部与两个第四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上设有上述第二凹槽。两个第四固定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四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三半轴孔与第四半轴孔。第三半轴孔与第一半轴孔对合形成第一轴孔,第四半轴孔与第二半轴孔对合形成第二轴孔。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分体部为一体件。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分体部的结构强度,且可以简化第一分体部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分体部大体形成为H或T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分体部为一体件。这样,可以提高第二分体部的结构强度,且可以简化第二分体部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分体部大体形成为H或T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的外径与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相等。这样,能够降低传动齿轮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传动齿轮的加工成本。其中,在该实例中,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周轮廓与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周轮廓均为圆形,“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是指第一啮合齿轮外周轮廓的径向尺寸,“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是指第二啮合齿轮外周轮廓的径向尺寸。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的外径小于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以及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这样,可以在第一啮合齿轮、第二啮合齿轮与轮毂限定出限位空间,固定座的一部分可以卡入限位空间内。由此,便于固定座的装配,且传动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配合,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同步反向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单元,第一锁紧单元包括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锁紧件用于与第一锁紧件锁紧配合,且第二锁紧件与第一锁紧件之间具有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二锁止位置。这样,可以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悬停在二者之间的夹角为 0°与180°的位置,便于用户使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上设有4n个第一锁止槽,4n个第一锁止槽在第二锁紧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其中,n为正整数。这样,可以实现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之间的切换,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且可以使得可折叠设备的状态更加多样化。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上设有4个第一锁止槽,4个第一锁止槽在第二锁紧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这样,当第一锁紧件相对于第二锁紧件转动至某个第一锁止凸起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锁止槽锁止配合时,即可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一次状态切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上设有两个第一锁止槽,这两个第一锁止槽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件上第一锁止凸起的数量也为4个,且4个第一锁止凸起与4个第一锁止槽一一对应锁止配合。也即是,第一锁紧件上第一锁止凸起的数量与第二锁紧件上第一锁止槽的数量相等,且第一锁止凸起与第一锁止槽一一对应配合。这样,在第一锁紧件相对第二锁紧件转动过程中,可以提高第二锁紧件的受力均匀性,且在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时,可以提高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之间的配合紧密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止槽包括第一底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位于第一底壁的两侧。第一底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形成为弧面。这样,可以减小第一锁止凸起与第一锁止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一锁紧件的运动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的顺滑性,便于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之间切换,且可以避免第一锁止凸起与第一锁止槽卡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二锁紧件的远离第一锁紧件的一侧,第一弹性件用于对第二锁紧件施加指向第一锁紧件的力。这样,在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止配合时,第一弹性件可以对第二锁紧件施加轴向预紧力,使得第二锁紧件与第一锁紧件始终保持锁止状态。同时,在第一锁紧件相对第二锁紧件转动、改变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之间锁止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可以推动第二锁紧件朝向靠近第一锁紧件的方向运动,使第二锁紧件复位并在第一转轴的轴向上压紧第一锁紧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与第一弹性件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限位件,第一轴向限位件设在第一转轴上且位于第一弹性件的远离第二锁紧件的一侧,第一轴向限位件止挡于第一弹性件的远离第二锁紧件的一端。这样,可以将第一弹性件限位在第二锁紧件与第一轴向限位件之间,便于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二锁紧件施加指向第一锁紧件的力。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簧,第一卡簧卡接在第一转轴上且止挡于第一轴向限位件的背离第二锁紧件的端面。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卡簧的位置稳定,避免第一卡簧从第一转轴上滑脱,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卡簧对第一轴向限位件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轴向限位件从第一转轴上滑脱。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组件为两个,两个第一锁紧组件分别位于传动齿轮的两侧。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锁紧组件,一方面可以提高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第一转轴的受力均匀性,避免第一转轴外扩,从而可以避免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呈外八字,进而可以保证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啮合齿轮之间的配合紧密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一转轴的扭力扭矩,提高用户在切换可折叠电子设备状态过程中的手感。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折叠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位于转动机构的两侧,第一壳体与第一转轴相连,壳体与第二转轴相连;折叠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第一部分支撑并固定于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上,第二部分支撑并固定于第二壳体的贴合面上,第三部分支撑并固定于转动机构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锁紧组件的结构相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一体加工成型。这样,可以提高第一转轴与第一锥齿轮的结构精度,且能提高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之间的连接强度,简化转动机构的装配工艺,减小转动机构的装配误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通过数控铣床铣削一体成型。这样,能够提高转动组件的精密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转轴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转轴一体加工成型。这样,可以提高第二转轴与第二锥齿轮的结构精度,且能提高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接强度,简化转动机构的装配工艺,减小转动机构的装配误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锥齿轮与第二转轴通过数控铣床铣削一体成型。这样,能够提高转动组件的精密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平行。由此,可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传动组件以及预紧件,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间隔开设置;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锥齿轮固定在第二转轴上,传动齿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啮合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预紧件用于向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一锥齿轮、传动齿轮的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二锥齿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通过设置预紧件,该预紧件用于向传动组件中的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一锥齿轮、传动齿轮的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第二锥齿轮。由此,可以缩减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啮合齿轮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传动组件中各齿轮间的配合紧密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同步转动效果,进而能提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同步转动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齿轮还包括轮毂,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轮毂的轴向两端;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限位槽,轮毂设在限位槽内。这样,可以通过限位槽对轮毂进行限位,进而可以通过限位槽对传动齿轮进行限位,避免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发生窜动,有利于提高转动机构的转动平稳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装配孔,预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装配孔内,且预紧件的轴向一端与轮毂抵接。这样,可以通过预紧件向传动齿轮施加将传动齿轮推向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推力,且便于预紧件的固定。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紧件包括预紧件本体与抵接片,预紧件本体固定连接在第一装配孔内;抵接片连接在预紧件本体的靠近传动齿轮的一端,抵接片与轮毂的外周面贴合,预紧件借助抵接片与轮毂抵接。由此,可以增大预紧件与轮毂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预紧件与轮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减小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的异响。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装配孔为螺纹孔,预紧件螺纹连接在第一装配孔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抵接片的朝向预紧件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可以伸入第一装配孔内与第一装配孔配合。这样,通过限位凸起与第一装配孔配合,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进行初步限位,避免装配过程中抵接片位凸起发生移动,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位槽的内周面上设有朝向远离限位槽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定位槽。抵接片设置在定位槽内。这样,通过在限位槽的内周面上设有定位槽,在装配时,可以先将抵接片设置在定位槽内,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进行初步限位,避免装配过程中抵接片发生移动,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槽的槽深与抵接片的厚度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因抵接片凸出于限位槽的内周面,而减小轮毂与限位槽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限位槽对传动齿轮的限位效果,且可以使得转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包括第一分体部与第二分体部,第一分体部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分体部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合形成限位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孔转动配合。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一转轴与基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转轴与第二轴孔转动配合。这样,可以实现第二转轴与固定座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二转轴与基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分体部包括第一固定部与两个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上述第一凹槽。两个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半轴孔与第二半轴孔。第二分体部包括第三固定部与两个第四固定部。第三固定部上设有上述第二凹槽。两个第四固定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四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三半轴孔与第四半轴孔。第三半轴孔与第一半轴孔对合形成第一轴孔,第四半轴孔与第二半轴孔对合形成第二轴孔。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分体部大体形成为H或T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分体部为一体件。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分体部的结构强度,且可以简化第一分体部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分体部大体形成为H或T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分体部为一体件。这样,可以提高第二分体部的结构强度,且可以简化第二分体部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分体部大体形成为H或T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的外径与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相等。这样,能够降低传动齿轮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传动齿轮的加工成本。其中,在该实例中,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周轮廓与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周轮廓均为圆形,“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是指第一啮合齿轮外周轮廓的径向尺寸,“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是指第二啮合齿轮外周轮廓的径向尺寸。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的外径小于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以及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这样,可以在第一啮合齿轮、第二啮合齿轮与轮毂限定出限位空间,固定座的一部分可以卡入限位空间内。由此,便于固定座的装配,且传动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配合,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同步反向转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单元,第一锁紧单元包括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锁紧件用于与第一锁紧件锁紧配合,且第二锁紧件与第一锁紧件之间具有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二锁止位置。这样,可以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悬停在二者之间的夹角为 0°与180°的位置,便于用户使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上设有4n个第一锁止槽,4n个第一锁止槽在第二锁紧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其中,n为正整数。这样,可以实现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之间的切换,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且可以使得可折叠设备的状态更加多样化。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上设有4个第一锁止槽,4个第一锁止槽在第二锁紧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这样,当第一锁紧件相对于第二锁紧件转动至某个第一锁止凸起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锁止槽锁止配合时,即可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一次状态切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止槽包括第一底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位于第一底壁的两侧。第一底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形成为弧面。这样,可以减小第一锁止凸起与第一锁止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一锁紧件的运动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的顺滑性,便于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之间切换,且可以避免第一锁止凸起与第一锁止槽卡死。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二锁紧件的远离第一锁紧件的一侧,第一弹性件用于对第二锁紧件施加指向第一锁紧件的力。这样,在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止配合时,第一弹性件可以对第二锁紧件施加轴向预紧力,使得第二锁紧件与第一锁紧件始终保持锁止状态。同时,在第一锁紧件相对第二锁紧件转动、改变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之间锁止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可以推动第二锁紧件朝向靠近第一锁紧件的方向运动,使第二锁紧件复位并在第一转轴的轴向上压紧第一锁紧件。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锁紧件与第一弹性件均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限位件,第一轴向限位件设在第一转轴上且位于第一弹性件的远离第二锁紧件的一侧,第一轴向限位件止挡于第一弹性件的远离第二锁紧件的一端。这样,可以将第一弹性件限位在第二锁紧件与第一轴向限位件之间,便于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二锁紧件施加指向第一锁紧件的力。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簧,第一卡簧卡接在第一转轴上且止挡于第一轴向限位件的背离第二锁紧件的端面。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卡簧的位置稳定,避免第一卡簧从第一转轴上滑脱,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卡簧对第一轴向限位件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轴向限位件从第一转轴上滑脱。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紧组件为两个,两个第一锁紧组件分别位于传动齿轮的两侧。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锁紧组件,一方面可以提高转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第一转轴的受力均匀性,避免第一转轴外扩,从而可以避免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呈外八字,进而可以保证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啮合齿轮之间的配合紧密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一转轴的扭力扭矩,提高用户在切换可折叠电子设备状态过程中的手感。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折叠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位于转动机构的两侧,第一壳体与第一转轴相连,壳体与第二转轴相连;折叠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第一部分支撑并固定于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上,第二部分支撑并固定于第二壳体的贴合面上,第三部分支撑并固定于转动机构上。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锁紧组件的结构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在折叠屏处于展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在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中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图6所示转动组件中转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8为图7所示转动机构中第一折板与第一转轴的爆炸图;
图9为图8所示第一折板与第一转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转动机构的第一转轴、传动组件与第二转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装配结构示意图中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12为图7所示转动机构中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固定座的爆炸图
图14为图12中的固定座与图10中的传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装配示意图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4所述装配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17为沿图1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5中A部区域的放大图;
图19为图17中B部区域的放大图;
图20为图6所示转动组件中转动机构的立体图,该立体图中未示出固定座;
图21为图20所示立体图的爆炸图;
图22为图20所示转动机构中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的锁止配合示意图;
图23为图20所示转动机构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2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可折叠电子设备;
10、折叠屏;
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第三部分;
20、支撑装置;
21、第一壳体;211、第一中框;212、第一背盖;
22、第二壳体;221、第二中框;222、第二背盖;
23、转动组件;
24、基座;241、底板;242、侧板;24a、容纳空间;
25、转动机构;
251、第一折板;2511、折板本体;2512、第一连接部;2512a、第一连接板;2512b、第二连接板;2512c、第一夹持槽;2512d、第一固定孔;2512e、第二固定孔;2512f、第一紧固件;
252、第一转轴;2521、第一凸起部;2521a、第三固定孔;2522、第一卡槽;
253、第二转轴;
254、第二折板;
255、传动组件;2551、第一锥齿轮;2552、第二锥齿轮;2553、传动齿轮;2553a、第一啮合齿轮;2553b、第二啮合齿轮;2553c、轮毂;
256、固定座;256a、限位槽;256a1、第一凹槽;256a2、第二凹槽;256b、第一轴孔;256b1、第一半轴孔;256b2、第三半轴孔;256c、第二轴孔;256c1、第二半轴孔;256c2、第四半轴孔;256d、第一装配孔;256e、定位槽;
2561、第一分体部;2561a、第一固定部;2561b、第二固定部;2562、第二分体部;2562a、第三固定部;2562b、第四固定部;
2563、第二紧固件;
257、预紧件;2571、预紧件本体;2572、抵接片;2572a、限位凸起;
258、第一锁紧组件;2580、第一锁紧单元;2581、第一锁紧件;2581a、第一锁止凸起;2582、第二锁紧件;2583、第一锁止槽;2583c、第一底壁;2583d、第一侧壁;2583e、第二侧壁;
2584、第一弹性件;2584a、第一端;2584b、第二端;
2585、第一轴向限位件;
2586、第一卡簧;
259、第二锁紧组件;2590、第二锁紧单元;2591、第三锁紧件;2592、第四锁紧件;2593、第二弹性件;2594、第二轴向限位件;2595、第二卡簧;
261、第一连杆;26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折叠屏且可改变折叠屏及自身的展开或折叠形态的各种电子设备。在不同使用需求下,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展开至展平状态,也可以折叠至折叠状态,还可以处于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可折叠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两种状态,即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种状态,即位于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中间状态并不是只具有唯一的状态,可以是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状态。
其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传动组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或折叠,传动组件用于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同步转动。具体的,传动组件通常包括多个齿轮,并借助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同步转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传动组件,由于齿轮之间存在啮合间隙,导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同步转动效果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通过设置预紧件,该预紧件用于向传动组件中的齿轮施加预紧力,该预紧力可以提高齿轮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传动组件工作过程中,齿轮之间出现啮合间隙。由此,可以缩减传动组件中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能够提高传动组件中各齿轮间的配合紧密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同步转动效果。
具体的,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照相机、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子设备等。为了便于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折叠屏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可折叠电子设备100为折叠屏手机。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包括折叠屏10和支撑装置20。可以理解的是,图1仅示意性的示出了电子设备10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1的限制。
折叠屏1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折叠屏10可折叠成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折叠屏10还包括位于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之间的第三部分13。折叠屏10的至少第三部分13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作,还可以部分采用刚性材料、部分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折叠屏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幕,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屏幕,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屏幕,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 display,LCD)等等。
折叠屏10能够在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在折叠屏10处于展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当折叠屏1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和第三部分13共平面设置,且朝向相同。在此状态下,能够实现大屏显示,可以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图3为图1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在折叠屏10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当折叠屏1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三部分13处于折弯状态,第一部分(图3中未示出)与第二部分(图3中未示出)相对。在此状态下,折叠屏10对用户不可见,支撑装置20保护于折叠屏10外,以防止折叠屏10被硬物刮伤。同时,在此状态下,可以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体积,便于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收纳。
支撑装置20用于支撑折叠屏10,并允许折叠屏10在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折叠。请参阅图4,图4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中支撑装置2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 20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转动组件23。可以理解的是,图4仅示意性的示出了支撑装置2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4的限制。
第一壳体21用于固定并支撑图1中折叠屏10的第一部分11。具体的,第一壳体21具有贴合面M1,第一壳体21通过贴合面M1固定并支撑图1中折叠屏10的第一部分11。
第二壳体22用于固定并支撑图1中折叠屏10的第二部分12。具体的,第二壳体22具有贴合面M2,第二壳体22通过贴合面M2固定并支撑图1中折叠屏10的第二部分12。
第一壳体21的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图中未示出)。第二壳体22的内部形成第二容纳腔 (图中未示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池、摄像头模组、扬声器、听筒等电子器件。
第一壳体21可以为一个结构整体,也可以由多个部分装配形成。同理的,第二壳体22 可以为一个结构件整体,也可以由多个部分装配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为图4所示支撑装置20的爆炸图。第一壳体21包括第一中框211和第一背盖212。贴合面M1位于第一中框211上。第一背盖212固定于第一中框211背离贴合面M1的一侧。第一容纳腔形成于第一中框211与第一背盖212之间。
第二壳体22包括第二中框221和第二背盖222。贴合面M2位于第二中框221上。第二背盖222固定于第二中框221背离贴合面M2的一侧。第二容纳腔形成于第二中框221与第二背盖222之间。
转动组件23用于支撑折叠屏10的第三部分13。并且,转动组件23连接于第一壳体21 与第二壳体22之间,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通过转动组件23实现可转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3连接于第一壳体21的第一中框211与第二壳体22的第二中框221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3也可以连接于第一壳体21的第一背盖212与第二壳体22的第二背盖222之间。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23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3包括基座24与转动机构25。图6仅示意性的示出了转动组件23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6的限制。
为了方便下文各实施例的描述,针对基座24,建立XYZ坐标系。具体的,定义基座24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也即是第一壳体2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为Y轴方向,基座24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均垂直的方向为X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基座24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基座24用于固定转动机构25。请参阅图6,基座24包括底板241与侧板242。底板241形成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侧板242环绕在底板241的外边缘一周,侧板242与底板241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24a,转动机构25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容纳在上述容纳空间24a内。这样,可以将转动机构25的零部件隐藏在基座24内侧,能够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美观性。
转动机构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图6仅给出了转动机构 25的数量为两个的示例,这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构成的特殊限制。该两个转动机构25沿基座2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也即是,该两个转动机构25在Y轴方向上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7,图7为图6中所示转动组件23的转动机构25的爆炸图。转动机构25包括第一折板251、第一转轴252、第二转轴253、第二折板254、传动组件255、固定座256、第一锁紧组件258与第二锁紧组件259。图7仅示意性的示出了转动机构25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7的限制。
请参阅图8,图8为图7中所示转动机构25中第一折板251与第一转轴252的爆炸图。第一折板251用于与第一中框211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一折板251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与第一中框211固定连接。第一折板251包括折板本体2511与两个第一连接部2512。第一折板251呈长条状,第一折板251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第一折板251借助折板本体2511与第一中框211固定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8,两个第一连接部2512在第一折板25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连接部2512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512a与第二连接板2512b,第一连接板2512a 与第二连接板2512b之间限定出第一夹持槽2512c。第一连接板2512a上设有第一固定孔 2512d,第二连接板2512b上设有与第一固定孔2512d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512e。
第一转轴252与基座24可转动地相连,第一转轴252的旋转轴线沿Y轴方向延伸。请继续参阅图8,第一转轴252呈圆柱状,第一转轴252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第一转轴25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2512配合的第一凸起部2521,第一凸起部2521凸出于第一转轴252的轴向端面。第一凸起部2521上设有第三固定孔2521a。
请参阅图8结合图9,图9为图8中所示第一折板251与第一转轴252的装配示意图。第一凸起部2521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2512f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槽2512c内。具体的,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凸起部2521配合在第一夹持槽2512c内,然后将第一紧固件2512f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2512d、第三固定孔2521a与第二固定孔2512e,通过第一紧固件2512f将第一凸起部2521锁紧在第一夹持槽2512c内,进而可以实现第一转轴252与第一折板251之间的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一紧固件2512f可以为螺钉、螺栓、销钉等。这样,第一壳体21 转动时,第一折板251可以随第一壳体21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转轴252转动,实现第一壳体21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转轴252上设置第一夹持槽2512c,并在第一折板251上设置第一凸起部2521。这样,同样可以方便地实现第一转轴252与第一折板251之间的固定连接。
第二转轴253与基座24可转动地相连。第二转轴253与第一转轴252平行。请返回参阅图7,第二转轴253与第一转轴252间隔开设置,且第二转轴253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转轴252的旋转轴线平行。
第二折板254用于与第二转轴253固定连接,且第二折板254用于与第二中框221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二折板254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与第二中框221固定连接。这样,第二壳体22转动时,第二折板254可以随第二壳体22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二转轴253转动,实现第二壳体22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7,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53的结构与第一转轴252的结构相同,第二折板254的结构与第一折板251的结构相同,且第二转轴253连接第二折板254的方式与第一转轴252连接第一折板251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5也可以不包括第一折板251与第二折板 25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11直接与第一转轴252固定连接,第二中框221直接与第二转轴253固定连接。
传动组件255用于实现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的同步反向转动。也即是,传动组件255能够使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的转动相互关联,进而能够使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的转动相互关联。具体的,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之间可以同步反向转动,即当第一壳体21转动时,第二壳体22也相对第一壳体21反向转动。此种同步转动设计能够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100折叠与展开的速度,减少用户的操作时间。并且,该同步转动设计使得用户只需在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中的任一侧进行操作即可,无需在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双侧均进行操作,从而能够简化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反向转动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可以包括两种状态,第一种为可折叠电子设备100折叠时,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相向(或者被称为相对)转动;第二种为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展开时,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相背离转动。
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7中所示转动机构25的第一转轴252、传动组件255与第二转轴253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传动组件255包括第一锥齿轮2551、第二锥齿轮2552与传动齿轮2553,第一锥齿轮2551固定在第一转轴252上,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一转轴252同轴设置。第一锥齿轮2551可以套设在第一转轴252上。可选的,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一转轴252 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一转轴252一体加工成型。示例性的,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一转轴252可以通过数控铣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铣削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第一转轴252与第一锥齿轮2551的结构精度,且能提高第一锥齿轮 2551与第一转轴252之间的连接强度,简化转动机构25的装配工艺,减小转动机构25的装配误差。
请继续参阅图10,第二锥齿轮2552固定在第二转轴253上,第二锥齿轮2552与第二转轴253同轴设置。第二锥齿轮2552可以套设在第二转轴253上。可选的,第二锥齿轮2552与第二转轴253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第二锥齿轮2552与第二转轴253一体加工成型。示例性的,第二锥齿轮2552与第二转轴253可以通过CNC铣削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第二转轴253与第二锥齿轮2552的结构精度,且能提高第二锥齿轮2552与第二转轴253之间的连接强度,简化转动机构25的装配工艺,减小转动机构25的装配误差。
其中,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二锥齿轮2552的结构相同。这样,有利于实现第一转轴252 与第二转轴253同步转动,且可以使得第一转轴252的转速与第二转轴253的转速相等,能够提高用户折叠或者展开可折设置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10中所示装配结构示意图中传动组件255的立体图。传动齿轮 2553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一锥齿轮2551啮合,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第二锥齿轮2552啮合。第一啮合齿轮2553a的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的结构相同。第一啮合齿轮2553a的外周轮廓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的外周轮廓均为圆形。
为便于传动齿轮2553的装配,传动齿轮2553还包括轮毂2553c,轮毂2553c可以呈圆柱状。轮毂2553c的中心轴线与X轴平行。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分别固定连接在轮毂2553c的轴向两端。
请参阅图10,当第一转轴252沿方向a转动时,第一锥齿轮2551随第一转轴252 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一啮合齿轮2553a啮合,第一锥齿轮2551可以带动传动齿轮2553可沿方向c转动,由于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第二锥齿轮2552啮合,传动齿轮2553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2552沿方向b转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同步反向转动。
可选的,传动齿轮2553为一体件。示例性的,传动齿轮2553可以通过CNC铣削一体成型。也即是,传动齿轮2553为CNC件。这样,能够减小第一啮合齿轮2553a、轮毂2553c、第二啮合齿轮2553b之间的装配间隙,从而能够减小传动齿轮2553的轴向尺寸,使得转动机构25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转动组件23的宽度尺寸。同时,通过将传动齿轮2553设置为一体件,能够提高传动齿轮2553的精密性。
其中,转动组件23的宽度尺寸是指转动组件23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轮毂2553c的外径与第一啮合齿轮2553a的外径、第二啮合齿轮2553b的外径相等。这样,能够降低传动齿轮2553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传动齿轮2553的加工成本。
其中,在该实例中,第一啮合齿轮2553a的外周轮廓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的外周轮廓均为圆形,“第一啮合齿轮2553a的外径”是指第一啮合齿轮2553a外周轮廓的径向尺寸,“第二啮合齿轮2553b的外径”是指第二啮合齿轮2553b外周轮廓的径向尺寸。
由于锥齿轮之间的传动扭力优于直齿轮之间的传动扭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25,相对于通过包括多个直齿轮的传动组件,来实现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同步转动的转动机构25来说,提高了转动机构25的可靠性,并能延长转动机构25的使用寿命,进而能够延长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寿命。同时,受转动组件23安装区域空间的限制,直齿轮传动组件若要提高耐磨性和装配精度,一般只能增大齿轮模数,并减小齿轮齿数。然而,减小齿轮齿数后,会导致直齿轮根切,加剧直齿轮的磨损,缩短传动组件的使用寿命。而锥齿轮的承载能力较大,可以有效解决根切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传动组件255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固定座256固定连接在基座24上,可以用于将转动机构25装配在基座24上,且可以用于对传动齿轮2553进行限位,避免传动齿轮2553在转动机构25转动过程中发生窜动,有利于提高转动机构25的转动平稳性。
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7所示转动机构25中固定座256的立体图。固定座256上设有限位槽256a,轮毂2553c设在限位槽256a内。限位槽256a的中心轴线O1与X轴方向平行。轮毂2553c的外周面的至少部分与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接触。这样,可以通过限位槽256a对轮毂2553c进行限位,进而可以通过限位槽256a对传动齿轮2553进行限位,避免转动机构25转动过程中,传动齿轮2553发生窜动,有利于提高转动机构25 的转动平稳性。
请参阅图12-图13,图13为图12所示固定座256的爆炸图。固定座256包括第一分体部2561与第二分体部2562。第一分体部2561上设有第一凹槽256a1,第二分体部 2562上设有第二凹槽256a2,第一凹槽256a1与第二凹槽256a2对合形成上述限位槽256a。第一凹槽256a1与第二凹槽256a2可以为弧形槽。第一凹槽256a1与第二凹槽256a2在Y 轴方向上对合形成限位槽256a。
具体的,固定座256可以借助第一分体部2561与基座24的底板241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一分体部2561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与基座24固定连接。第一分体部2561也可以与基座24的底板241一体成型。第二分体部2562连接在第一分体部2561的远离底板24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分体部2562与第一分体部2561通过第二紧固件2563连接。第二紧固件2563为螺钉、螺栓等。这样,通过将固定座256设置为第一分体部2561与第二分体部2562,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一分体部2561固定连接在基座24的底板241上,然后将传动齿轮2553放置在第一凹槽256a1 内,再将第二分体部2562固定连接在第一分体部2561上,将第二凹槽256a2与第一凹槽256a1对合形成限位槽256a,有效地降低了固定座256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位于限位槽256a外。这样,便于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一锥齿轮2551啮合、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第二锥齿轮2552啮合,且可以避免传动过程中,第一啮合齿轮2553a、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发生干涉。
请继续参阅图12-图13,固定座256上还设有第一轴孔256b,第一转轴252与第一轴孔256b转动配合。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252与固定座256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一转轴252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固定座256上还设有第二轴孔256c,第二转轴253与第二轴孔256c转动配合。这样,可以实现第二转轴253与固定座256之间的转动连接,进而可以实现第二转轴253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第一分体部2561包括第一固定部2561a与两个第二固定部2561b。第一固定部2561a位于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之间,第一固定部2561a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第一固定部2561a上设有上述第一凹槽256a1。两个第二固定部2561b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部2561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二固定部2561b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第二固定部2561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半轴孔256b1与第二半轴孔256c1。第一分体部2561大体形成为H形。可选的,第一分体部2561为一体件。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分体部2561的结构强度,且可以简化第一分体部2561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体部2561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二固定部2561b。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分体部2561大体形成为T形。
请继续参阅图13,第二分体部2562的结构与第一分体部2561相同。具体的,第二分体部2562包括第三固定部2562a与两个第四固定部2562b。第三固定部2562a的长度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第三固定部2562a上设有上述第二凹槽256a2。两个第四固定部2562b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部2562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四固定部2562b的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第四固定部2562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三半轴孔256b2与第四半轴孔256c2。第三半轴孔256b2与第一半轴孔256b1对合形成第一轴孔256b,第四半轴孔256c2与第二半轴孔256c1对合形成第二轴孔256c。
请参阅图14,图14为图12中的固定座256与传动齿轮2553、第一转轴252、第二转轴253的装配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座256上设置第一轴孔256b和第二轴孔256c,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座256实现对传动齿轮2553的限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固定座256实现第一转轴252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二转轴253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再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第二固定部2561b以及第二固定部2561b在X轴方向上对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在X轴方向上相对运动,进一步地提高了转动机构25转动过程的平稳性。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座256用于对传动齿轮2553进行限位,并可用于实现第一转轴252 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第二转轴253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在满足该需求的情况下,固定座256也可以有其他设计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缩减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一啮合齿轮2553a之间的啮合间隙以及第二锥齿轮2552与第二啮合齿轮2553b之间的啮合间隙,以提高传动组件255中各齿轮间的配合紧密性,进而提高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的同步转动效果,请参阅图15,图15为图14所示装配示意图的爆炸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25还包括预紧件257,预紧件257用于向传动齿轮2553施加预紧力F,以将传动齿轮2553的第一啮合齿轮2553a压紧至第一锥齿轮2551、传动齿轮2553的第二啮合齿轮2553b压紧至第二锥齿轮2552。该预紧力F的方向可以平行于Y轴方向,或者该预紧力F具有平行于Y 轴方向的分力。
其中,本申请中所述的“预紧力”是指,在装配过程中,为了提高传动齿轮2553的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一锥齿轮255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紧密性,以及传动齿轮2553 的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第二锥齿轮255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紧密性,以防止传动组件 255工作过程中,第一啮合齿轮2553a与第一锥齿轮2551之间、以及第二啮合齿轮2553b 与第二锥齿轮2552之间出现间隙而施加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紧力F可以为施加在传动齿轮2553的背向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二锥齿轮2552的一侧的推力。在另一些实施例,该预紧力F也可以为施加在传动齿轮2553 的靠近第一锥齿轮2551与第二锥齿轮2552的一侧的拉力。只要能通过该预紧件257将传动齿轮2553的第一啮合齿轮2553a压紧至第一锥齿轮2551、传动齿轮2553的第二啮合齿轮 2553b压紧至第二锥齿轮255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图17,图16为图14所示装配示意图的俯视图,图17为沿图16中A-A线的剖视图。预紧件257包括预紧件本体2571与抵接片2572。预紧件本体2571可以为螺钉。抵接片2572用于与轮毂2553c的外周面贴合,抵接片2572可以形成为朝向远离轮毂2553c中心轴线拱起的弧形片状结构。这样,便于抵接片2572与轮毂2553c的外周面贴合。抵接片2572连接在预紧件本体2571的靠近传动齿轮2553的一端。预紧件257可以借助抵接片2572与轮毂2553c抵接。由此,可以增大预紧件257与轮毂2553c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预紧件257与轮毂2553c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减小转动机构25转动过程中的异响。
请继续参阅图15,固定座256上设有第一装配孔256d,第一装配孔256d用于装配预紧件本体2571。可选的,第一装配孔256d为设置在第一分体部2561上的螺纹孔,第一装配孔256d的中心轴线与Y轴方向平行。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抵接片2572 放置在轮毂2553c的外周面与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之间,当将预紧件本体2571旋紧在第一装配孔256d内时,预紧件本体2571通过挤压抵接片2572,对传动齿轮2553施加预紧力F,使得传动齿轮2553沿Y轴方向朝向靠近第一锥齿轮2551以及第二锥齿轮2552 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将第一啮合齿轮2553a压紧至第一锥齿轮2551,同时将第二啮合齿轮2553b压紧至第二锥齿轮2552。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预紧件本体2571与第一装配孔256d的连接可靠性,将预紧件本体2571锁紧在第一装配孔256d内后,可以通过将预紧件本体2571的背离轮毂2553c 的端面焊接在固定座256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2572进行定位,请参阅图15与图17,抵接片2572的朝向预紧件本体2571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凸起2572a,该限位凸起2572a可以伸入第一装配孔256d内与第一装配孔256d配合。也即是,抵接片2572 的背离轮毂2553c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凸起2572a。这样,通过限位凸起2572a与第一装配孔256d配合,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2572进行初步限位,避免装配过程中抵接片2572位凸起发生移动,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请参阅图18,图18为图15中A部区域的放大图。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上设有朝向远离限位槽256a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定位槽256e。具体的,该定位槽256e形成在第一凹槽256a1的内周面上。抵接片2572设置在定位槽256e内。这样,通过在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上设有定位槽256e,在装配时,可以先将抵接片2572设置在定位槽256e 内,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对抵接片2572进行初步限位,避免装配过程中抵接片2572发生移动,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
请参阅图19,图19为图17中B部区域的放大图。定位槽256e的槽深h与抵接片 2572的厚度d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因抵接片2572凸出于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而减小轮毂2553c与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限位槽256a对传动齿轮2553的限位效果,且可以使得转动机构25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上设置上述定位槽256e,而不在抵接片2572上设置上述限位凸起2572a。或者,还可以仅在抵接片2572 上设置上述限位凸起2572a,而不在限位槽256a的内周面上设置上述定位槽256e。
第一锁紧组件258用于限制第一转轴252相对基座24转动,进而可以限制第一壳体21相对基座24转动。第二锁紧组件259用于限制第二转轴253相对基座24转动,进而可以限制第二壳体22相对基座24转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保持在目标状态,以便于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目标状态可以包括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
请参阅图20-图21,图2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25的立体图,该立体图中未示出固定座256,且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处于第一锁止位置。图21为图20所示转动机构25的爆炸图。第一锁紧组件258包括第一锁紧单元2580、第一弹性件2584、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与第一卡簧2586。
请参阅图20,第一锁紧单元2580包括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可选的,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均为凸轮。第一锁紧件258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252上。第一锁紧件2581位于第一锥齿轮2551的一侧。可选的,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一转轴252为一体式结构。也即是,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一转轴252一体成型。示例性的,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一转轴252通过CNC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第一锁紧件2581 与第一转轴252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第一锁紧件2581能在第一转轴252转动时随第一转轴252转动,同时可以使得转动机构25的结构更加精细,精密性更高。
第二锁紧件2582用于与第一锁紧件2581锁紧配合。具体的,请参阅图20,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在第一转轴252的轴向上相对设置。第二锁紧件2582可以位于第一锁紧件2581的背离第一锁紧件258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第二锁紧件2582套设在第一转轴252上,且第二锁紧件2582相对第一转轴252可滑动。第二锁紧件2582的滑动方向与第一转轴252的轴向一致。具体的,第二锁紧件2582不可在第一转轴252的周向上转动。这样,通过将第二锁紧件2582套设在第一转轴252上,第一转轴252可以对第二锁紧件2582的滑动起导向作用,避免第二锁紧件2582滑动时发生跑偏,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对第二锁紧件2582进行导向的导向件,简化了转动机构 25的结构。
请参阅图21,第一锁紧件2581朝向第二锁紧件2582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锁止凸起2581a,第二锁紧件2582朝向第一锁紧件2581的端面上第一锁止槽2583。当第一锁止凸起2581a伸入第一锁止槽2583内与第一锁止槽2583配合时,可以限制第一转轴252与基座24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可以对第一转轴252进行定位,进而对第一壳体21的位置进行定位,实现第一壳体21的悬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紧件2582与第一锁紧件2581之间具有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在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在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 锁紧在第二锁止位置。
请参阅图20,当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时,第一折板251与第二折板254在彼此呈180°夹角的位置悬停,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在彼此呈180°夹角的位置悬停。请参阅图21,当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二锁止位置时,第一折板251与第二折板254在彼此呈0°夹角的位置悬停,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在彼此呈0°夹角的位置悬停。由此,便于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切换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第二锁紧件2582上设有4个第一锁止槽2583,该 4个第一锁止槽2583在第一锁紧件258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第一锁紧件2581上设有4个第一锁止凸起2581a,该4个第一锁止凸起2581a在第一锁紧件2581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由于第二锁紧件2582上均匀设置4个第一锁止槽2583,相邻的两个第一锁止槽258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第一锁止槽2583的中心轴线”是指过第一锁止槽2583的中心并垂直于第一转轴252的旋转轴线的直线。
这样,当第一锁紧件2581相对第二锁紧件2582转动,使得第一锁止凸起2581a从相邻的两个第一锁止槽2583中的其中一个第一锁止槽2583滑入另一个第一锁止槽2583 内时,能保证第一锁紧件2581相对第二锁紧件2582转动90°,进而可以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在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一次切换,提高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切换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2581上第一锁止凸起2581a的数量也为4个,且4个第一锁止凸起2581a与4个第一锁止槽2583一一对应锁止配合。也即是,第一锁紧件2581上第一锁止凸起2581a的数量与第二锁紧件2582上第一锁止槽2583的数量相等,且第一锁止凸起2581a与第一锁止槽2583一一对应配合。这样,在第一锁紧件2581相对第二锁紧件2582转动过程中,可以提高第二锁紧件2582的受力均匀性,且在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时,可以提高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之间的配合紧密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2581上第一锁止凸起2581a的数量也可以小于第一锁止槽2583的数量。
为便于描述,将相邻的两个第一锁止槽2583分别称为“第一锁止槽2583a”与“第一锁止槽2583b”。请参阅图22-图23,图22为图21中所示转动机构25中第一锁紧件2581 与第二锁紧件2582的锁止配合示意图,图23为图20所示转动机构25的另一个立体图,其中,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处于第二锁止位置。
请参阅图22,当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时,第一锁止凸起2581a锁止配合在第一锁止槽2583a内,此时转动第一锁紧件2581,使得第一锁紧件2581相对第二锁紧件2582转动时,与第一锁止槽2583a配合的第一锁止凸起 2581a从第一锁止槽2583a内脱出,并滑入第一锁止槽2583b内与第一锁止槽2583b配合 (请参阅图23),这样,可以将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二锁止位置,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由展平状态至折叠状态的切换。
类似的,请参阅图23,当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二锁止位置时,第一锁止凸起2581a锁止配合在第一锁止槽2583b内,此时转动第一锁紧件2581,使得第一锁紧件2581相对第二锁紧件2582转动时,与第一锁止槽2583b配合的第一锁止凸起2581a从第一锁止槽2583b内脱出,并滑入第一锁止槽2583a内与第一锁止槽2583a 配合(请参阅图22),这样,可以将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由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的切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止槽2583还可以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一锁止槽2583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止槽2583的数量还可以是4n 个,其中n为正整数,只要多个第一锁止槽2583中包括两个第一锁止槽2583,该两个第一锁止槽2583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即可。
请返回参阅图21,第一锁止槽2583包括第一底壁2583c、第一侧壁2583d与第二侧壁2583e,第一侧壁2583d与第二侧壁2583e位于第一底壁2583c的两侧。第一底壁2583c、第一侧壁2583d与第二侧壁2583e均形成为弧面。这样,可以减小第一锁止凸起2581a 与第一锁止槽2583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一锁紧件2581的运动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转动机构25转动过程中的顺滑性,便于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之间切换,且可以避免第一锁止凸起2581a与第一锁止槽2583卡死。
请参阅图20,第一弹性件2584套设在第一转轴252上,第一弹性件2584位于第二锁紧件2582的远离第一锁紧件2581的一侧,第一弹性件2584用于对第二锁紧件2582 施加指向第一锁紧件2581的力。可选地,第一弹性件2584为弹簧、橡胶件等。第一弹性件2584常处于压缩蓄能状态。也即是,第一弹性件2584始终处于压缩蓄能状态。这样,在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锁止配合时,第一弹性件2584可以对第二锁紧件2582施加轴向预紧力,使得第二锁紧件2582与第一锁紧件2581始终保持锁止状态。同时,在第一锁紧件2581相对第二锁紧件2582转动、改变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之间锁止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584可以推动第二锁紧件2582朝向靠近第一锁紧件2581的方向运动,使第二锁紧件2582复位并在第一转轴252的轴向上压紧第一锁紧件2581。
请继续参阅图20,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设在第一转轴252上且位于第一弹性件2584 的远离第二锁紧件2582的一侧,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止挡于第一弹性件2584的远离第二锁紧件2582的一端。具体的,将第一弹性件2584的远离第二锁紧件2582的一端称为“第一端 2584a”,将第一弹性件2584的靠近第二锁紧件2582的一端称为“第二端2584b”。其中,第一端2584a可以与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止抵配合,第二端2584b可以与第二锁紧件2582止抵配合。这样,可以将第一弹性件2584限位在第二锁紧件2582与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 之间,便于通过第一弹性件2584对第二锁紧件2582施加指向第一锁紧件2581的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2584a可以与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固定连接,也可以不固定连接。第二端2584b可以与第二锁紧件2582固定连接,也可以不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0,第一卡簧2586卡接在第一转轴252上且止挡于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的背离第二锁紧件2582的端面。请参阅图21,第一转轴252上设有第一卡槽2522,第一卡簧2586 卡接在第一卡槽2522上。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卡簧2586的位置稳定,避免第一卡簧2586从第一转轴252上滑脱,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卡簧2586对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从第一转轴252上滑脱。
第一锁紧组件258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壳体21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第一折板251随第一壳体21转动,进而可以通过第一折板251带动第一转轴252相对基座24转动,此时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在上述轴向预紧力的作用下形成周向的静摩擦力,该周向的静摩擦力形成第一锁紧件2581、第二锁紧件2582相对转动的开启力。当第一锁紧件2581受到的扭矩大于该开启力时,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相对转动,使第一锁止凸起2581a逐渐从第一锁止槽2583中脱出。此时,在第一锁紧件2581 的推动下,第二锁紧件2582朝向远离第一锁紧件2581的方向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 2584。
这样,当第一锁紧件2581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二锁紧件2582能在第一弹性件2584的作用下,朝向靠近第一锁紧件258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 重新锁止配合。由此,便于第一锁紧件2581与第二锁紧件2582在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之间切换,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在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同时,在第一弹性力的作用下,可以在第一锁紧件2581的旋转过程中产生阻力,提高用户在切换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状态过程中的手感。
请继续参阅图20-图2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258为两个,两个第一锁紧组件258分别位于传动齿轮2553的两侧。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锁紧组件258,一方面可以提高转动机构25转动过程中第一转轴252的受力均匀性,避免第一转轴252外扩,从而可以避免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之间呈外八字,进而可以保证第一锥齿轮2551 与第一啮合齿轮2553a之间的配合紧密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一转轴252的扭力扭矩,提高用户在切换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状态过程中的手感。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锁紧组件258也可以为一个。
请参阅图20-图21,与第一锁紧组件258类似,第二锁紧组件259包括第二锁紧单元2590、第二弹性件2593、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与第二卡簧2595,且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锁紧组件259为两个,两个第二锁紧组件259分别位于传动齿轮2553的两侧。
具体的,第二锁紧单元2590包括第三锁紧件2591与第四锁紧件2592,第三锁紧件2591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253上。第四锁紧件2592用于与第三锁紧件2591配合,第四锁紧件2592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二转轴253上,第二弹性件2593套设在第二转轴253上,第二弹性件2593位于第四锁紧件2592的远离第三锁紧件259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2593 用于对第四锁紧件2592施加指向第三锁紧件2591的力。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设在第二转轴253上且位于第二弹性件2593的远离第四锁紧件2592的一侧,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止挡于第二弹性件2593的远离第四锁紧件2592的一端。具体的,第二弹性件2593的一端可以与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止抵配合,第二弹性件2593的另一端可以与第四锁紧件2592 止抵配合。第二卡簧2595卡接在第二转轴253上且止挡于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的背离第四锁紧件2592的端面。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锁紧组件259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与第一锁紧组件258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一些设计中,可以将第一锁紧组件258中的第二锁紧件2582和第二锁紧组件 259中的第四锁紧件2592相连接,比如,可以通过图21中的第一连杆261相连接。第一连杆261垂直于第一转轴252的中心轴线。这样,可以实现对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的阻尼对称,且可以避免第二锁紧件2582绕第一转轴252的中心轴线转动、第四锁紧件2592 绕第二转轴253的中心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锁紧件2582、第四锁紧件2592 以及第一连杆26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结构相连接。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第一锁紧组件258中的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和第二锁紧组件259 中的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相连接,比如,可以通过图21中的第二连杆262相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绕第一转轴252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绕第二转轴253的中心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限位件2585、第二轴向限位件2594 以及第二连杆26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结构相连接。
请参阅图24,图2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25中传动齿轮2553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的传动齿轮2553同样包括图11中所示传动齿轮2553的第一啮合齿轮2553a、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轮毂2553c。本实施例中的传动齿轮2553与图11中所示传动齿轮2553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553的轮毂2553c的外径小于第一啮合齿轮2553a的外径以及第二啮合齿轮2553b的外径。这样,可以在第一啮合齿轮2553a、第二啮合齿轮2553b与轮毂2553c限定出限位空间,固定座256的一部分可以卡入限位空间内。由此,便于固定座256的装配,且传动齿轮2553与第一锥齿轮2551、第二锥齿轮2552配合,同样可以实现第一转轴252与第二转轴253的同步反向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100展平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在用户使用可折叠电子设备100进行浏览网页、信息、视频、玩游戏等操作时,可以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 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平状态。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朝向相背离彼此的方向分别转动90°,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呈180°夹角。能够实现大屏显示,可以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用户使用完毕可折叠电子设备100时,可以将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由展平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具体的,可以将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分别转动90°,使得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呈0°夹角。这样,能够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体积,便于可折叠电子设备100的收纳,且折叠状态下,折叠屏10对用户不可见,可以防止折叠屏10 被硬物刮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间隔开设置;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预紧件,所述预紧件用于向所述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所述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所述第二锥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还包括轮毂,所述第一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
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轮毂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预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且所述预紧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轮毂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件包括:
预紧件本体,所述预紧件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
抵接片,所述抵接片连接在所述预紧件本体的靠近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所述抵接片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贴合,所述预紧件借助所述抵接片与所述轮毂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为螺纹孔,所述预紧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片的背离所述轮毂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第一装配孔内与所述第一装配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周面上设有朝向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定位槽,所述抵接片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分体部与第二分体部,所述第一分体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分体部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合形成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轴孔转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轴孔转动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所述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外径以及所述第二啮合齿轮的外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锁紧单元,所述第一锁紧单元包括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锁紧件锁紧配合,且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锁紧件之间具有第一锁止位置与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一锁止位置,在所述可折叠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锁紧在所述第二锁止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上设有4个第一锁止槽,4个所述第一锁止槽在第二锁紧件的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锁紧件的远离所述第一锁紧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对所述第二锁紧件施加指向所述第一锁紧件的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限位件,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远离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一侧,第一轴向限位件止挡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远离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卡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止挡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的背离所述第二锁紧件的端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传动齿轮的两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
折叠屏,所述折叠屏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一部分支撑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贴合面上,所述第二部分支撑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贴合面上,所述第三部分支撑并固定于所述转动机构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
2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间隔开设置;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啮合齿轮与第二啮合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预紧件,所述预紧件用于向所述传动齿轮施加预紧力,以将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一啮合齿轮压紧至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所述第二啮合齿轮压紧至所述第二锥齿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还包括轮毂,所述第一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轮毂的轴向两端;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轮毂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预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且所述预紧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轮毂抵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件包括:
预紧件本体,所述预紧件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
抵接片,所述抵接片连接在所述预紧件本体的靠近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所述抵接片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贴合,所述预紧件借助所述抵接片与所述轮毂抵接。
CN202123355286.XU 2021-12-28 2021-12-28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Active CN217421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5286.XU CN217421843U (zh) 2021-12-28 2021-12-28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5286.XU CN217421843U (zh) 2021-12-28 2021-12-28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1843U true CN217421843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5286.XU Active CN217421843U (zh) 2021-12-28 2021-12-28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1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55555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US11336759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EP4063674A1 (en) Rotary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602141A (zh) 连接装置及可弯曲设备
CN212509197U (zh) 一种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1885859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7849479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设备
US20190163240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4318177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076218A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CN112855741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7421843U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和转动机构
CN112449036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CN114038328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217381267U (zh) 铰链以及电子设备
CN213332029U (zh) 转动组件、支架和便携显示屏
CN117989220A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3655445U (zh) 铰链装置及具备其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386420A (zh) 遥控器支架及遥控器
WO2023165248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20980100U (zh) 转轴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US20240056517A1 (en) Hinge
CN214202972U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WO2024083078A1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