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9225U -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9225U
CN217409225U CN202220897255.2U CN202220897255U CN217409225U CN 217409225 U CN217409225 U CN 217409225U CN 202220897255 U CN202220897255 U CN 202220897255U CN 217409225 U CN217409225 U CN 217409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and
frame
suppo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72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媚
卢赛芳
陈卓
杨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Hospital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Hospital Of Tcm filed Critical Jinhua Hospital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2208972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9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9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92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涉及托手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托手架,其包括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的架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块以及穿孔的设计使得整体在术中使用时,可以事先把复合托手架一步装到位,病人翻身时手直接接可以置于托手架上,调节体位时只需调节下方托手板的位置即可,不需分两步调节,使得在术中调节时,只需一个步骤便可同时调节好双上肢至所需位置,从而使得在侧卧位翻身时不用一个人专门扶上侧上肢,该装置在设计上使得操作简单,从而不仅增加了实用性,同时还节约了人力,另外,由于减少了操作步骤,使得可以减少过程中意外的发生,进一步的保障患者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手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背景技术
侧卧位是将患者向一侧自然侧卧,头部侧向健侧方向,双下肢自然屈曲,前后分开放置,双臂自然向前伸展,患者脊柱处于水平线上,保持生理弯曲的一种手术体位。在此基础上,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摆放各种特殊侧卧位。适用于颞部、肺、食管、侧胸壁、髋关节等部位的手术。
因此在侧卧位中需要用到托手板与托手架,以对患者的两个上肢进行支撑,现有的托手架与托手板在使用时,较为繁琐,其在术对位置进行调节时,需要分开调节,所以当两个一起调节时,需要多人配合,这样容易使得过程费时费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托手架与托手板因构造问题从而造成在术中调节时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包括:
托手架,包括支撑柱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的架体;
托手板,包括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板体;
其中,所述支撑柱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为一体锻造而成,所述第一段用于连接架体,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构造有直角;
安装块,其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安装块位于支撑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架为一体锻造而成,所述安装块上水平向贯穿构造有穿孔,其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段,且若干个所述穿孔的孔向共线,并处于水平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段可同时贯穿多个穿孔;
限位部,至少包括滑动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上的抵块,其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穿孔的孔径轴线,还包括驱动部,其用于驱动所述抵块滑动,以使当所述抵块朝向穿孔的孔径轴线方向滑动,且当所述第二段位于穿孔内时,所述抵块与穿孔内壁对支撑柱形成一个抱箍状态,以限制所述第二段在穿孔内进行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块上的握持件,其上构造有柱体,所述柱体上开设有螺纹,所述抵块与柱体螺纹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抵块朝向穿孔内壁的一端构造有弧形凹面,用于贴合所述第二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构造在所述弧形凹面与第二段的外周面上的条纹。
进一步地,所述抵块包括:
助推部;
接触部;
弹簧组件,连接在所述助推部与接触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件包括:
施力部,其呈长形构造;
受力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力部上,所述柱体构造在受力部上,所述受力部与安装块转动配合;其中,所述柱体与施力部的长度向之间存在有夹角,其范围在九十度到一百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构造在支撑架的卡接槽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块以及穿孔的设计使得整体在术中使用时,可以事先把复合托手架一步装到位,病人翻身时手直接接可以置于托手架上,调节体位时只需调节下方托手板的位置即可,不需分两步调节,使得在术中调节时,只需一个步骤便可同时调节好双上肢至所需位置,从而使得在侧卧位翻身时不用一个人专门扶上侧上肢,该装置在设计上使得操作简单,从而不仅增加了实用性,同时还节约了人力,另外,由于减少了操作步骤,使得可以减少过程中意外的发生,进一步的保障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托手架与托手板整体组装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托手架与托手板分开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拆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抵块的结构拆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又一视角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记:1、托手架;2、支撑柱;201、第一段;202、第二段;3、架体;4、托手板;5、支撑架;6、板体;7、安装块;8、穿孔;9、限位部;10、抵块;1001、助推部; 1002、接触部;1003、弹簧组件;11、驱动部;1101、握持件;12、柱体;13、凹面;14、施力部;15、受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包括:
托手架1,其包括支撑柱2以及安装在支撑柱2上的架体3,架体3为一个海绵块,用于支撑肢体;
托手板4,包括支撑架5以及安装在支撑架5上的板体6,支撑架5上构造有一个卡接槽,在安装时,将卡接槽对准床架的边沿,从而卡在床边上,板体6与架体3一样,为一海绵块,两者用于分别支撑患者的两个上肢;
以上为现有的结构,本设计的具体改进如下:
如图1中,将支撑柱2设计成了相互连接的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且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为一体锻造而成,第一段201用于连接架体3,即,架体3安装在第一段201 上,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之间构造有直角,所以在安装时,需要将第一段201保持一个竖直的状态,从而使得架体3呈水平状态,可以对肢体进行支撑,同时,第二段202就处在了水平状态,需注意的是,在该改进中,主要是将原来的支撑柱2做了一个折弯处理,使得形成了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原来的支撑柱2整体为一可伸缩的结构,使得整个托手架1高度可调节,这里的第一段201依然还是一个可以伸缩的结构,其依然还是一个伸缩杆,所以当第二段202固定时,第一段201依然还是可以伸缩的,使得对整个托手架 1的高度调节没有影响,如图1中可以看出;
安装块7,其数量为若干个,安装块7位于支撑架5上,且与支撑架5为一体锻造而成,安装块7上水平向贯穿构造有穿孔8,其用于容纳第二段202,使得第二段202可以插设在穿孔8内,且若干个穿孔8的孔向共线,这里的穿孔8面为圆形,其轴线处于水平状态,由于多个穿孔8的轴线共线,所以第二段202可同时贯穿多个穿孔8,即,同时穿过多个穿孔8,所以当第二段202插设在穿孔8内时,自身处于一个水平状态,这里的穿孔8的孔径比第二段202的直径略大一点,使得第二段202可以在穿孔8内活动,当活动到使第一段201保持竖直时,架体3就处于一个水平状态;所以只要第二段202在穿孔8 内保持这个状态,整体就可以为肢体提供支撑,所以只要第二段202被固定在穿孔8内,当整体在调节位置时,就只需调节支撑架5的位置即可,即,调节托手板4的位置即可,因此还差一个固定的部件;
限位部9,至少包括滑动安装在其中一个安装块7上的抵块10,这里的安装块7上构造有穿槽,抵块10抵在穿槽内,并沿穿槽的通向与穿槽滑动配合,其滑动方向朝向穿孔8 的孔径轴线,即,当第二段202位于穿孔8内时,抵块10的端部朝向第二段202的周侧,从而使得抵块10可以直接抵靠到第二段202的周侧上,还包括驱动部11,其用于驱动抵块10滑动,以使当抵块10朝向第二段202的周侧滑动时,抵块10与穿孔8内壁对支撑柱2形成一个抱箍状态,即,抵块10将第二段202抵靠在了穿孔8的内壁上,使得内壁与抵块10一起对第二段202形成一个夹持的状态,只要夹持的足够的紧致,第二段202 就无法在穿孔8内移动及转动,以限制第二段202在穿孔8内进行活动,使得第二端被固定在穿孔8内,即,被固定在支撑架5上,使得整个托手架1被固定在托手板4上,从而使得在对整体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只需调节托手板4的位置即可,该装置在术前安装时,可以直接将整个托手架1安装在托手板4上,从而使得只需将托手板4卡在床架上就行,简单方便,另外,在术中可能还要调节托手架1离床架的距离,这时,只需暂时的解除抵块10对第二段202的固定即可,使得第二段202在穿孔8内小幅的转动一点角度即可,从而改变上方的架体3离床架之间的距离,当调节好之后,再次将第二段202固定好即可,该设计使得整体在术中进行位置调节时可以更加的简单快速,同时可以减少人力的配合。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11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块7上的握持件1101,其上构造有柱体12,柱体12上开设有螺纹,抵块10与柱体12螺纹啮合,柱体 12的轴向是顺着朝向穿孔8的方向的,所以当拨动握持件1101使柱体12转动时,通过螺纹啮合的关系可以带动抵块10朝向或者远离第二段202运动,从而使得抵块10可以将第二段202抵住,螺纹具有自锁的功能,所以将其抵触时,不会出现松动,从而不会出现术中意外的发生,这里的第二段202的直径由于与穿孔8的孔径的大小非常接近,所以这里的柱体12并不需要转动多大的幅度,从而就可以带动抵块10将第二段202紧紧抵触,在松开时,也只需小幅度的移动即可。
如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抵块10朝向穿孔8内壁的一端构造有弧形凹面13,用于贴合第二段202,从而使得可以增大抵块10与第二段20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使得在抵紧时更加的稳定。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构造在弧形凹面13与第二段202的外周面上的条纹,以进一步的增大抵块10与第二段202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加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抵块10包括助推部1001与接触部1002,接触部1002用于接触第二段202,以上的凹面13设在接触部1002上,与柱体12螺纹啮合的为助推部1001,接触部1002与助推部1001中间通过弹簧组件1003连接,这里的接触部 1002上构造有一个插槽,助推部1001上构造有相应个凸起,用于插设在插槽内,以使得两个部件之间的运动更加的稳定,这里的弹簧组件1003为U簧,数量为两个,对称且均匀分布,其弹力足够的大,从而使得助推部1001与接触部1002之间可以构成一个弹性连接关系,使得当接触部1002被抵靠到第二段202上时,整体之间有一个弹性关系,使得接触部1002与第二段202之间以及助推部1001与螺纹之间都不是硬性的接触关系,可以对第二段202以及螺纹有一个保护作用,由于这里的弹性足够的大,所以不影响整体的固定。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件1101包括相互连接的施力部14与受力部15,施力部14呈长形构造,柱体12构造在受力部15上,受力部15与安装块7转动配合;其中,柱体12与施力部14的长度向之间存在有夹角,其范围在九十度到一百度之间,通过该设计使得在对柱体12进行转动时,可以更好的施力,方便操作。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孔8构造在支撑架5的卡接槽正上方,从而当整体在固定好时,第二段202是位于卡接槽上方的,从而使得整个托手架1的重力是压在卡接槽上方的,使得托手板4在床架上固定时,可以更加的稳定,从而使得整体可以更加的稳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手架(1),包括支撑柱(2)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柱(2)上的架体(3);
托手板(4),包括支撑架(5)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上的板体(6);
其中,所述支撑柱(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且所述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为一体锻造而成,所述第一段(201)用于连接架体(3),所述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之间构造有直角;
安装块(7),其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安装块(7)位于支撑架(5)上,且与所述支撑架(5)为一体锻造而成,所述安装块(7)上水平向贯穿构造有穿孔(8),其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段(202),且若干个所述穿孔(8)的孔向共线,并处于水平状态,以使所述第二段(202)可同时贯穿多个穿孔(8);
限位部(9),至少包括滑动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块(7)上的抵块(10),其滑动方向朝向所述穿孔(8)的孔径轴线,还包括驱动部(11),其用于驱动所述抵块(10)滑动,以使当所述抵块(10)朝向穿孔(8)的孔径轴线方向滑动,且当所述第二段(202)位于穿孔(8)内时,所述抵块(10)与穿孔(8)内壁对支撑柱(2)形成一个抱箍状态,以限制所述第二段(202)在穿孔(8)内进行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1)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块(7)上的握持件(1101),其上构造有柱体(12),所述柱体(12)上开设有螺纹,所述抵块(10)与柱体(12)螺纹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10)朝向穿孔(8)内壁的一端构造有弧形凹面(13),用于贴合所述第二段(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在所述弧形凹面(13)与第二段(202)的外周面上的条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10)包括:
助推部(1001);
接触部(1002);
弹簧组件(1003),连接在所述助推部(1001)与接触部(10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1101)包括:
施力部(14),其呈长形构造;
受力部(15),固定连接在所述施力部(14)上,所述柱体(12)构造在受力部(15)上,所述受力部(15)与安装块(7)转动配合;其中,所述柱体(12)与施力部(14)的长度向之间存在有夹角,其范围在九十度到一百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8)构造在支撑架(5)的卡接槽正上方。
CN202220897255.2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09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255.2U CN21740922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255.2U CN21740922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9225U true CN217409225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72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40922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9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1276U (zh) 腹腔镜万向固定支架
US20050096548A1 (en) Transducer mounting assembly
CN217409225U (zh) 一种侧卧位复合托手架
KR20180115483A (ko) 낚시받침대 받침틀
CN112932636A (zh) 骨科外固定支架
WO1992013199A1 (en) Device for mounting stopper in rodless cylinder
KR101543606B1 (ko) 파라솔용 각도조절장치
CN215688338U (zh) 一种骨盆复位器的定位模块
CN211882739U (zh) 一种语文教学用讲台桌
CN210674028U (zh) 一种医疗用治疗固定装置
CN211232102U (zh) 一种带支撑结构的夹持装置
CN213982844U (zh) 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场地拍摄用便携轨道
CN217772486U (zh) 一种骨科取钉装置
CN215488857U (zh) 三脚支架用移动辅助工装与杆类部件用定位组件
JP5004895B2 (ja) 指圧装置
CN219843637U (zh) 一种手臂手机支架
CN219000450U (zh) 截骨导向装置
CN209819185U (zh) 一种新型自拍杆
CN220368776U (zh) 支撑载具
CN213157623U (zh) 一种冠心病患者用康复装置
CN215961818U (zh) 一种美容灯
CN219480817U (zh) 一种筋膜枪固定支架及按摩器固定装置
CN211611350U (zh) 一种皮肤科用新型烤灯
CN219557726U (zh) 一种关节固定装置
CN213912005U (zh) 穴位照射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