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8387U -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8387U
CN217408387U CN202220096501.4U CN202220096501U CN217408387U CN 217408387 U CN217408387 U CN 217408387U CN 202220096501 U CN202220096501 U CN 202220096501U CN 217408387 U CN217408387 U CN 217408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illow
sleeping
traction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65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本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ne Person One Pillo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ne Person One Pillo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ne Person One Pillo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ne Person One Pillo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65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8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8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8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包括由枕套包裹的牵引支撑区和安睡区,安睡区包括中心模块及其相邻的颈部支撑模块构成的仰睡区和位于仰睡区两侧的2个侧睡模块构成的侧睡区,其中,颈部支撑模块包含颈窝,牵引支撑区包括位于与颈窝处相对一侧的圆柱体牵引模块。本实用新型将安睡区与牵引区分隔开,使用牵引区微修复颈椎后,使用安睡区保证高舒适度睡眠,并且为了满足人群不同舒适度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减枕头各模块填充物来上下调整舒适高度乃至填充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针对长期坐办公室人员、低头族、迷恋手机的人群,颈部超长时间弯曲,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反向颈部牵引进行纠正。
目前填充类枕芯只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不能解决部分消费者颈部过度疲劳的痛点。
专利CN201324307公开了一种具有颈椎牵引板的颈椎牵引枕,包括枕头包垫、颈椎牵引板、透气凹槽、侧睡区、牵引板端面、头颅托举部。该枕头设置了硬质的颈椎牵引板,为脑袋提供最佳的支撑力,从而保持颈椎处的颈椎生理曲度,但该枕头只能通过加入垫高垫提高托举部调整舒适度,不能随意降低高度也不能调节枕头其他部位。同时,颈椎牵引板硬度较高,仰睡时一直躺在硬质牵引板上虽能有效提供支撑,但舒适度大大降低,长时间反而可能引起颈部肌肉的酸涩不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睡前先在牵引区牵引15-20分钟,对颈椎进行微修复,缓解肌肉的疲劳,牵引完毕后转另一侧安睡区进入睡眠。本申请枕头具有模块化内胆,通过按扣连接,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填充物,枕芯根据人体工学和睡眠习惯,将不同区域设定不同高度,贴合人体曲线,所有模块均可自主调节高度并且各模块化内胆可单独水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包括由枕套包裹的牵引支撑区和安睡区,所述的安睡区包括位于调节枕中央凹陷处的中心模块,及其相邻的颈部支撑模块构成的仰睡区和位于仰睡区两侧的2个侧睡模块构成的侧睡区,
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包含有一侧向内凹陷的颈窝;
所述的牵引支撑区包括位于与颈窝处相对一侧的牵引模块,所述的牵引模块为圆柱体;
所述的牵引模块填充硬质材料,所述的中心模块、颈部支撑模块和侧睡模块填充软质弹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中心模块、颈部支撑模块、侧睡模块和牵引模块通过按扣连接。
优选的,调节枕内部包含4个按扣,进一步优选的,中心模块分别与颈部支撑模块和牵引模块各通过一个按扣连接,颈部支撑模块分别与两个侧睡模块各通过一个按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硬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ABS(ABS塑料)。
优选的,所述的软质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TPE(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聚氨酯)、TPR(热塑性橡胶)、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的枕套的头部接触面为网纹状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枕长60cm,宽38cm。
优选的,所述的牵引模块圆柱体直径为10cm,长度为40cm。
优选的,所述的中心模块高度为4-6cm,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高度为6-8cm,所述的侧睡模块高度为9.3-12cm。
优选的,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宽度为12cm。
优选的,所述的牵引模块填充PE高分子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中心模块填充TPE柔性弹性体和/或植物香袋。
优选的,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填充TPE柔性弹性体和/或植物香袋。
优选的,所述的侧睡模块填充TPE柔性弹性体和/或乳胶。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将安睡区与牵引区分隔开,在使用填充硬质材料牵引区微修复颈椎后,仍能使用填充软质材料的安睡区保证高舒适度睡眠,并且为了满足人群不同舒适度的要求,可以通过增减枕头各模块填充物来上下调整舒适高度乃至填充材料。所有模块均可自主调节高度并且各模块化内胆可单独水洗。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题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填充调节枕的内部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2为模块化填充调节枕的中间垂直剖面示意图;
图3为模块化填充调节枕的侧视图;
图4为模块化填充调节枕中间垂直剖面使用图;
图中:100牵引模块、200中心模块、300颈部支撑模块、400侧睡模块、500按扣、600枕套;
301颈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包括由枕套600包裹的牵引支撑区和安睡区,所述的安睡区包括位于调节枕中央的中心模块200,及其相邻的颈部支撑模块300构成的仰睡区和位于仰睡区两侧的2个侧睡模块400构成的侧睡区,
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300包含有一侧向内凹陷的颈窝301;
所述的牵引区包括位于与颈窝301处相对一侧的牵引模块100,所述的牵引模块100为圆柱体;
所述的枕套600的头部接触面为网纹状平面;
所述的牵引模块100填充硬质材料,所述的中心模块200、颈部支撑模块300和侧睡模块400填充软质弹性材料。
模块化填充调节枕的具体使用方法:需要在睡前先在牵引区一侧牵引15-20分钟,对颈椎进行微修复,缓解肌肉的疲劳,牵引完毕后转另一侧安睡区躺下进入睡眠。
其中,牵引的实现是通过在枕头一侧放置一个初始设定为直径10cm的坚实柱体作为牵引模块100,并且中心模块200初始设定脑窝区高度只有4cm,高度差使得躺下后,头部可以充分后仰,以此达到牵引颈椎的作用。
其次,根据人体生理特点,在仰睡和侧睡时,人的颈部、后脑及脸颊部所需支撑的高度是不同的,根据国家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大数据,结合人体睡眠习惯,从理论上推算出枕芯不同部位高度的关键参数,其中,侧睡模块400参考高度为9.3-12cm,脑后最低点和颈部最高点差值参数为2-3cm,所以颈部支撑模块300高度比中心模块200高2cm。中心模块200参考高度为4-6cm,因此颈部适合高度即颈部支撑模块300参考高度为6-8cm。
如图4所示,仰睡时,调节枕可保持颈部与后脑处呈S曲线,颈部需要枕芯凸出部分即颈部支撑模块300支撑,后脑处于枕芯高度最低处即中心模块200处;
侧睡时,要保证颈椎和腰椎保持一条直线,肩部与脸颊的高度差即为侧睡模块400的支撑高度,侧睡时自然贴合,使得受力部位处于松弛状态。
为了达到以上效果,调节枕设定整体长度为60cm,宽为38cm;
其中,牵引模块100圆柱体参考直径为10cm,长度为40cm,内部填充PE高分子材料,以达到极强的支撑力。
中心模块200参考高度为4-6cm,填充黑科技、安全无甲醛TPE柔性弹性体,是调节枕填充的高度最低的模块,以此使得后脑的支撑与颈部支撑受力更加均衡,同时可随时置入助眠的植物香袋,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颈部支撑模块300参考宽度为12cm,填充黑科技、安全无甲醛TPE柔性弹性体,主要提供对颈部的支撑。
侧睡模块400由于侧睡时肩部宽度要大于后脑颈椎深度,因此要提供更高的支撑,使得枕芯与身体更贴合,以此侧睡模块400填充TPE、乳胶等柔性材料,减轻对耳部的压迫,提高亲肤感。
并且,中心模块200、颈部支撑模块300、侧睡模块400和牵引模块100通过按扣500连接,调节枕内部共包含4个按扣500,中心模块200分别与颈部支撑模块300和牵引模块100各通过一个按扣500连接,颈部支撑模块300分别与两个侧睡模块400各通过一个按扣500连接。
虽然枕芯根据人体工学和睡眠习惯,将不同区域初始设定不同高度,但各模块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填充物,贴合人体曲线,所有模块均可通过增减填充物来自主调节高度,以此更贴合人体曲线,并且各模块化内胆可单独拆卸进行水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包括由枕套(600)包裹的牵引支撑区和安睡区,所述的安睡区包括位于调节枕中央凹陷处的中心模块(200),及其相邻的颈部支撑模块(300)构成的仰睡区和位于仰睡区两侧的2个侧睡模块(400)构成的侧睡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300)包含有一侧向内凹陷的颈窝(301);
所述的牵引支撑区包括位于与颈窝(301)处相对一侧的牵引模块(100),所述的牵引模块(100)为圆柱体;
所述的牵引模块填充硬质材料,所述的中心模块(200)、颈部支撑模块(300)和侧睡模块(400)填充软质弹性材料;
所述的中心模块(200)、颈部支撑模块(300)、侧睡模块(400)和牵引模块(100)通过按扣(50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内部包含4个按扣,中心模块分别与颈部支撑模块和牵引模块各通过一个按扣连接,颈部支撑模块分别与两个侧睡模块各通过一个按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枕长60cm,宽38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模块圆柱体直径为10cm,长度为4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宽度为1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模块高度为4-6cm,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高度为6-8cm,所述的侧睡模块高度为9.3-12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模块填充PE高分子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模块填充TPE柔性弹性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部支撑模块填充TPE柔性弹性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填充调节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睡模块填充TPE柔性弹性体或乳胶。
CN202220096501.4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Active CN217408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6501.4U CN217408387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6501.4U CN217408387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8387U true CN217408387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6501.4U Active CN217408387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8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7903B1 (ko) 교정 및 치료 효과를 가지는 베개
US20120180219A1 (en) Anatomically-correct suppo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reclining person
KR102406918B1 (ko) 수면장애, 혈액순환 개선기능을 겸비한 목경추정형베개
WO2008069757A1 (en) Portable, inflatable and self-adjusting cushion for upper and lower back support
US20190239668A1 (en) Neck Support
KR102109986B1 (ko) 기능성 날개 베개
CN201005388Y (zh) 一种可与人体颈部弧度相贴合的枕头
JP2011167325A (ja) 頚椎矯正用枕
KR200483101Y1 (ko) 기능성 등받이 목베개
CN217408387U (zh) 一种模块化填充调节枕
CN203195224U (zh) 一种多功能养生枕
EP3932261B1 (en) Adjustable inflatable neck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5075666U (zh) 一种护腰枕
CN107157226A (zh) 一种仿生护颈气囊枕头
CN204351483U (zh) 凹形力学颈椎康复枕头
CN201123611Y (zh) 组合式枕具
CN210696776U (zh) 一种用于矫正坐姿的可调节式矫正用具
CN209864547U (zh) 一种按摩保健靠背垫及按摩保健轮椅
CN201684051U (zh) 多功能脊椎平衡坐卧养生垫
CN202776659U (zh) 一种结构简易的脊椎矫正器
CN220045399U (zh) 床垫及床上用品
CN201070152Y (zh) 睡眠装置
CN208030829U (zh) 一种仿生护颈气囊枕头
KR102419429B1 (ko) 롤러회전 장치에 의한 마사지 베개
CN218127931U (zh) 一种改进型健康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