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8144U -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 Google Patents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8144U
CN217408144U CN202221279103.2U CN202221279103U CN217408144U CN 217408144 U CN217408144 U CN 217408144U CN 202221279103 U CN202221279103 U CN 202221279103U CN 217408144 U CN217408144 U CN 217408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connecting rod
storag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791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贵
谢伟藩
毕大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ngjie Kailede Sanitary Ware Co ltd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ngjie Kailede Sanitary Ware Co ltd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ngjie Kailede Sanitary Ware Co ltd, Hegii Sanitary W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ngjie Kailed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791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8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8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8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其中,活动收纳机构包括第一置物架、第二置物架、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置物架,并驱动第一置物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置物架,并能驱动第二置物架在第三位置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竖直间隔分布并位于第三位置的下方;第二位置与第四位置水平间隔分布,并位于第四位置靠近第三位置的一侧;第一置物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经过的第一运动区域与第二置物架由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经过的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实现将至少两个置物架同时拉到同一水平高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动收纳机构和应用该活动收纳机构的收纳柜。
背景技术
一些收纳柜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且收纳柜通过隔板将上下空间隔开,但是隔板通常是固定不动的,用户很难通过隔板上层的空间取放物品。目前为了提高收纳柜的空间利用率,在收纳柜内通常活动设置有可以下拉下来的置物架,但是目前具有至少两层置物架时,各置物架无法拉至同一水平面上,进而依然会导致用户不便于取放东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活动收纳机构,旨在解决活动收纳机构上层空间取放物品较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活动收纳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置物架和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两个置物架中包括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两个传动机构中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置物架,并能驱动所述第一置物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置物架,并能驱动所述第二置物架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竖直间隔分布,且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水平间隔分布,且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四位置靠近所述第三位置的一侧;定义所述第一置物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经过的区域为第一运动区域,定义所述第二置物架在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运动时所经过的区域为第二运动区域,所述第一运动区域与所述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置物架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且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二置物架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且均呈圆弧形。
可选地,所述活动收纳机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第一铰接部和铰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置物架上各点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所述第二置物架同一侧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第三铰接部和铰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置物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一滑槽,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杆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和/或,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二滑槽,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插入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形成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杆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置物架相对的两侧;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第二杆组,所述第二杆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杆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二置物架相对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杆,两组所述第一杆组通过所述第一同步杆同步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同步杆,两组所述第二杆组通过所述第二同步杆同步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驱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驱动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杆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置物架设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杆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朝背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倾斜;和/或,所述第二置物架设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朝背离所述第四位置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收纳柜,包括上述的活动收纳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且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分别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时,第一置物架与第二置物架上下方向设置,则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上均能放置物品,从而充分利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提高了应用于该活动收纳机构的收纳柜的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置物架,以使第一置物架能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二置物架,以使第二置物架能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且第二位置与第四位置呈水平间隔分布,则用户可将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拉下来并使得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避免出现高低设置的两个置物架,从而便于用户取放物品。
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置物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经过的第一运动区域,其与第二置物架由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经过的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设置,则使得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可同时下拉至二者水平排布的位置,在运动过程中二者不会发生干涉现象,从而保持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能够同时顺利地运动至二者高度一致的位置。并且,当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均低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且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分别处于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时,两个置物架的位置均较低,从而进一步便于用户将物品放置在第一置物架和/或第二置物架内或者从第一置物架和/或第二置物架内取出物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柜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柜中活动收纳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收纳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第一置物架 200 第二置物架
300 第一传动机构 310 第一连杆
311 第一限位件 320 第一同步杆
312 第一铰接部 313 第二铰接部
314 延伸段 315 第一连接轴
400 第二传动机构 410 第二连杆
411 第二限位件 412 第三铰接部
413 第四铰接部 414 延长段
415 第二连接轴 420 第二同步杆
500 固定座 510 第一滑槽
520 第二滑槽 600 第一电机
700 第二电机 800 柜体
10 第一位置 20 第二位置
30 第三位置 40 第四位置
1 第一运动轨迹 2 第二运动轨迹
3 外围运动包络曲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
活动收纳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该活动收纳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置物架和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两个置物架中包括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两个传动机构中包括第一传动机构300和第二传动机构400,第一传动机构300传动连接第一置物架100,并能驱动第一置物架100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第二传动机构400传动连接第二置物架200,并能驱动第二置物架200在第三位置30与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第一位置10与第三位置30竖直间隔分布,且第一位置10位于第三位置30的下方;第二位置20与第四位置40水平间隔分布,且第二位置20位于第四位置40靠近第三位置30的一侧;定义第一置物架100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时所经过的区域为第一运动区域,定义第二置物架200在第三位置30与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时所经过的区域为第二运动区域,第一运动区域与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
该活动收纳机构可用于收纳柜中,尤其适用于吊柜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可采用任何形状的置物架,其中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的结构可相同,或者第一置物架100与第二置物架200的形状也可不同。第一置物架100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00驱动,以由第一位置10运动至第二位置20,或者由第二位置20运动至第一位置10。第二置物架200通过第二传动机构400驱动,以由第三位置30运动至第四位置40,或者由第四位置40运动至第三位置30,从而为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的运动限定出特定的运动轨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均为立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体积,在第一置物架100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第二置物架200在第三位置30和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时,第一置物架100上的各点和第二置物架200上的各点均会有各自的运动轨迹。具体地,第一置物架100的各点可通过平移运动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同样的,第二置物架200的各点也可通过平移运动在第三位置30与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当然,第一置物架100的各点还可沿圆弧轨迹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同样的,第二置物架200的各点也可沿圆弧轨迹在第三位置30与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第一置物架100各点的轨迹的集合形成第一运动区域,第二置物架200各点的轨迹的集合形成第二运动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置物架还可包括第三置物架、第四置物架等,同样地,第三置物架具有第三运动区域,第四置物架具有第四运动区域,第一运动区域、第二运动区域、第三运动区域及第四运动区域均互相不重合,则使得置物架具有多个时,多个置物架可同时运动至水平高度一致的位置,从而便于用户取放物品。
为了实现得第一运动区域与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的效果,则要保证第一置物架100靠近第二置物架200的一侧的各端点的轨迹与第二置物架200上靠近第一置物架100的一侧的端点的轨迹不相交,且第一置物架100前端远离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的轨迹不与第一置物架100的各点的轨迹不相交。具体地,第一运动区域包括轨迹L1和轨迹L2,定义第一置物架100的后端靠近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为A点,第一置物架100的前端远离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为B点,第一传动机构300驱动第一置物架100由第一位置10运动至第二位置20时,A点的运动轨迹为轨迹L1;B点的运动的轨迹为轨迹L2。第二运动区域包括轨迹L3和轨迹L4,定义第二置物架200的后端靠近第一置物架100的端点为C点,第二置物架200的前端靠近第一置物架100的端点为D点,第二传动机构400驱动第二置物架200由第三位置30运动至第四位置40时,C点的运动轨迹为轨迹L3,D点的运动轨迹为轨迹L4;轨迹L3和轨迹L4均与轨迹L1不相交,且轨迹L3和轨迹L4均与轨迹L2不相交。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置物架200靠近第一置物架100的一侧的端点的轨迹与第一运动区域最靠近,第一置物架100的前端远离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的运动轨迹以及第一置物架100的后端靠近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的运动轨迹与第二运动区域最靠近,因此保证第二置物架200的前端和后端均靠近第一置物架100的端点为第二置物架200的极限点,第一置物架100前端远离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以及第一置物架100后端靠近第二置物架200的端点为第一置物架100的极限点。通过将第二置物架200中任意一极限点的轨迹与第一置物架100的各极限点的轨迹不相交设置,则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同时拉下时不会发生干涉,且能够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均能拉至水平高度一致的位置。例如,当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均安装于柜体800并能垂直收纳于柜体800内时,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可同时拉动至与柜体800的底部平齐的位置,从而便于用户取放物品。具体地,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可沿L型轨迹平移,或者沿圆弧形轨迹运动。第二置物架2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也可沿L型轨迹平移,或者沿圆弧形轨迹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且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分别位于第一位置10和第三位置30时,第一置物架100与第二置物架200上下方向设置,则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上均能放置物品,从而充分利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提高了应用于该活动收纳机构的收纳柜的空间利用率。另外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00传动连接第一置物架100,以使第一置物架100能从第一位置10运动至第二位置20,第二传动机构400传动连接第二置物架200,以使第二置物架200能从第一位置10运动至第四位置40,且第二位置20与第四位置40呈水平间隔分布,则用户可将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拉下来并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避免出现高低设置的两个置物架,从而便于用户取放物品。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置物架100由第一位置10运动至第二位置20时所经过的第一运动区域,其与第二置物架200由第三位置30运动至第四位置40时所经过的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设置,则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可同时下拉至二者水平排布的位置,在运动过程中二者不会发生干涉现象,从而保持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能够同时顺利地运动至二者高度一致的位置。并且,当第二位置20和第四位置40均低于第一位置10和第三位置30,且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分别处于第二位置20和第四位置40时,两个置物架的位置均较低,从而进一步便于用户将物品放置在第一置物架100和/或第二置物架200内或者从第一置物架100和/或第二置物架200内取出物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置物架100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且均呈圆弧形;第二置物架200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且均呈圆弧形。
通过将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设置成相同的,则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时始终保持相同的姿态,例如第一置物架100的开口始终向上。同样地,通过将第二置物架2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设置成相同的,则使得第二置物架200在第三位置30与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时始终保持相同的姿态,例如第二置物架200的开口始终向上。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无论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运动到何处均能便于用户稳定地放置物品。
另外,通过将第一置物架100各点的运动轨迹设置成圆弧形,则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在由第一位置10运动至第二位置20或者由第二位置20运动至第一位置10时,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较短,从而节省了占用空间和运动的时间。同样地,通过将第二置物架200各点的运动轨迹设置成圆弧形,则使得第二置物架200在由第三位置30运动至第四位置40或者由第四位置40运动至第三位置30时,第二置物架2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较短,从而节省了占用空间和运动的时间。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活动收纳机构还包括固定座500;第一传动机构300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第一置物架100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杆310,第一连杆310具有分别铰接于第一置物架100的第一铰接部312和铰接于固定座500的第二铰接部313,第一铰接部312与第二铰接部313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第二传动机构400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第二置物架200同一侧的第二连杆410,第二连杆410具有分别铰接于第二置物架200的第三铰接部412和铰接于固定座500的第四铰接部413;第三铰接部412与第四铰接部413的距离与第二置物架200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
第一传动机构300通过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第一置物架100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杆310,则使得第一传动机构300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从而使得第一传动机构300驱动第一置物架100运动时,能够保证第一置物架100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尺寸相同。通过将第一连杆310上的第一铰接部312与第二铰接部313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与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则能保证第一传动机构300驱动第一置物架100运动时各点运动轨迹的半径长度均是相同的,并与预定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两个第一连杆310至少保证各自的第一铰接部312至第二铰接部313之间的长度是一致的,而各第一连接杆的总长度可以不同,例如其中若干个第一连杆310在第一铰接部312远离第二铰接部313的一侧还延伸设有延伸段314,和/或在第二铰接部313远离第一铰接部312的一侧还延伸设有延伸段314。同样地,至少两个第二连杆410至少保证各自的第三铰接部412至第四铰接部413之间的长度是一致的,而各第二连接杆的总长度可以不同,例如其中若干个第二连杆410在第三铰接部412远离第四铰接部413的一侧还延伸设有延长段414,和/或在第四铰接部413远离第三铰接部412的一侧还延伸设有延长段414。
同样地,第二传动机构400通过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第二置物架200的同一侧的第二连杆410,则使得第二传动机构400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从而使得第二传动机构400驱动第二置物架200运动时,能够保证第二置物架200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尺寸相同。通过将第二连杆410上的第三铰接部412与第四铰接部413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与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预设的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则能保证第一传动机构300驱动第一置物架100运动时各点运动轨迹的半径长度均是相同的,并与预定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通过将第一传动机构300和第二传动机构400设置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则第一置物架100上各点至其运动轨迹的圆心的连线始终与第一连杆310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二置物架200上各点至其运动轨迹的圆心的连线始终与第二连杆410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当第一位置10和第三位置30均位于收纳柜的柜体800内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位于第一位置10时的稳定性,以使第一置物架100的后侧和第二置物架200的后侧可稳定地贴合柜体800的背板,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置物架100处于第一位置10时,第一连杆310的倾斜方向设置成:第一连杆310的顶端朝向柜体800背板的方向倾斜;将第二置物架200处于第三位置30时,第二连杆410的倾斜方向设置成:第二连杆410的顶端朝向柜体800的背板的方向倾斜。即第一置物架100设于第一位置10时,第一连杆310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且第一连杆310的顶端朝背离第二位置20的方向倾斜;第二置物架200设于第三位置30时,第二连杆410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且第二连杆410的顶端朝背离第四位置40的方向倾斜。
如此设置,则使得第一连杆310驱动第一置物架100运动至第一位置10时,第一连杆310对第一置物架100具有朝向柜体800背板方向转动的驱动力,因此可以实现将第一置物架100被稳定地支撑于柜体800内的效果,从而可以避免再单独设置用以对第一置物架100止动的止动件。同样地,第二连杆410驱动第二置物架200运动至第三位置30时,第二连杆410对第二置物架200具有朝向柜体800背板方向转动的驱动力,因此可以实现将第二置物架200被稳定地支撑于柜体800内的效果,从而可以避免再单独设置用以对第二置物架200止动的止动件。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5至图7,固定座500开设有第一滑槽510,其中一第一连杆310设有第一限位件311,第一限位件311插入第一滑槽510内,第一连杆310转动时带动第一限位件311在第一滑槽510内滑动。
例如,其中一个第一连杆310在其第二铰接部313背离其第一铰接部312的一端延伸形成有延伸段314,第一限位件311凸设于该延伸段314,从而当该第一连杆310运动时,延伸段314能够绕第二铰接部313转动。通过将延伸段314上凸设的第一限位件311插入固定座500上开设的第一滑槽510内,则第一限位件311可沿圆弧形轨迹在第一滑槽510内滑动,第一滑槽510的槽壁对第一限位件311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避免第连杆转动时转动角度过大。
当然,固定座500还可开设有第二滑槽520,其中一第二连杆410连接有第二限位件411,第二限位件411插入第二滑槽520内,第二连杆410转动时带动第二限位件411在第二滑槽520内滑动。
例如其中一个第二连杆410在其第四铰接部413背离其第三铰接部412的一端延伸形成有延长段414,第二限位件411凸设于该延长段414,从而当该第二连杆410运动时,延伸段314能够绕第四铰接部413转动。通过将延长段414上凸设的第二限位件411插入固定座500上开设的第二滑槽520内,则第二限位件411可沿圆弧形轨迹在第二滑槽520内滑动,第二滑槽520的槽壁对第二限位件411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避免第二连杆410转动时转动角度过大。
具体地,第一滑槽510和第二滑槽520可设置成圆弧形,第一滑槽510的圆心为第二铰接部313,第二滑槽520的圆心为第四铰接部413。当然,第一滑槽510还可设置成其他形状,只要能够保证第一限位件311能在该第一滑槽510内做圆弧运动即可;同样地,第二滑槽520也可设置成其他形状,只要保证第二限位件411能在该第二滑槽520内做圆弧形运动即可。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3和图5,两个第一连杆310形成第一杆组,第一杆组设有两组,两组第一杆组对称设于第一置物架100相对的两侧;和/或,两个第二连杆410形成第二杆组,第二杆组设有两组,两组第二杆组对称设于第二置物架200相对的两侧。
通过将两个第一连杆310形成第一杆组,第一杆组设有两组,两组第一杆组对称设于第一置物架100相对的两侧,则使得两组第一杆组能够同时驱动第一置物架100在第一位置10与第二位置20之间运动,并能保证驱动第一置物架100运动时具有更加稳定的效果。通过将两个第二连杆410形成第二杆组,第二杆组设有两组,两组第二杆组对称设于第二置物架200相对的两侧,则使得两组第二杆组能够同时驱动第二置物架200在第三位置30与第四位置40之间运动,并能保证驱动第二置物架200运动时具有更加稳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3和图5,第一连杆310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杆320,两组第一杆组通过第一同步杆320同步连接;第二连杆410机构还包括第二同步杆420,两组第二杆组通过第二同步杆420同步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同步杆320,第一同步杆320连接两组第一杆组,则使得两组第一杆组的运动保持同步状态,进而保证第一置物架100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姿态。通过设置第二同步杆420,第二同步杆420连接两组第二杆组,则使得两组第二杆组的运动保持同步状态,进而保证第二置物架200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姿态。
进一步地,固定座500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一连杆310,以驱动第一连杆310转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二连杆410,以驱动第二连杆410转动。
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310转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410转动,则避免用户手动驱动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410转动的情况,实现了该活动收纳机构的自动运动效果。
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可设有一个,一个第一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杆310驱动连接;或者第一驱动装置可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驱动装置分别与一第一连杆310驱动连接,以避免其中一个第一驱动装置发生故障后,还能够通过其他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310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驱动装置设有至少两个且同时工作时,需保证这些第一驱动装置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第一连杆310。
同样地,第二驱动装置可设有一个,一个第二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杆410驱动连接;或者第二驱动装置可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一第二连杆410驱动连接,以避免其中一个第二驱动装置发生故障后,还能够通过其他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410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驱动装置设有至少两个且同时工作时,需保证这些第二驱动装置同步驱动各自连接的第一连杆31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600,第一电机600具有第一驱动转轴,第一驱动转轴与第一连杆310驱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杆310的第二铰接部313处凸设有第一连接轴315,第一驱动转轴可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杆310的第一连接轴315。当然,第一驱动转轴还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连杆310的第一连接轴315。
第二驱动装置也可为第二电机700,第二电机700具有第二驱动转轴,第二驱动转轴与第二连杆410驱动连接。
第二连杆410的第四铰接部413处凸设有第二连接轴415,第二驱动转轴可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杆410的第二连接轴415。当然,第二驱动转轴还可以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连杆410的第二连接轴41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收纳柜,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该收纳柜包括活动收纳机构,该活动收纳机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收纳柜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收纳柜还包括柜体800,第一传动机构300和第二传动机构400均连接于柜主体;且第一位置10和第三位置30位于柜主体内,第二位置20和第四位置40位于柜主体外。
通过将第一位置10和第三位置30位于柜主体内,则使得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分别位于第一位置10和第三位置30时,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均位于柜主体内,且第一置物架100和第二置物架200竖直分布,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柜主体的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通过将第二位置20和第四位置40均位于柜主体外,则用户可将第一置物架100和/或第二置物架200从柜主体内拉出,从而便于用户取放物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置物架和至少两个传动机构,两个置物架中包括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两个传动机构中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置物架,并能驱动所述第一置物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置物架,并能驱动所述第二置物架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竖直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水平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四位置靠近所述第三位置的一侧;
定义所述第一置物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所经过的区域为第一运动区域,定义所述第二置物架在所述第三位置至所述第四位置之间运动时所经过的区域为第二运动区域,所述第一运动区域与所述第二运动区域不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物架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且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二置物架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和长度相同,且均呈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收纳机构还包括固定座;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同一侧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置物架的第一铰接部和铰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置物架上各点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于所述第二置物架同一侧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置物架的第三铰接部和铰接于所述固定座的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置物架上各点的运动轨迹的半径尺寸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一滑槽,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杆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
和/或,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二滑槽,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插入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形成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杆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置物架相对的两侧;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第二杆组,所述第二杆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杆组对称设于所述第二置物架相对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杆,两组所述第一杆组通过所述第一同步杆同步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同步杆,两组所述第二杆组通过所述第二同步杆同步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杆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驱动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驱动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驱动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杆驱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物架设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杆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朝背离所述第二位置的方向倾斜;
和/或,所述第二置物架设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与竖直方向呈锐角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朝背离所述第四位置的方向倾斜。
10.一种收纳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活动收纳机构。
CN202221279103.2U 2022-05-25 2022-05-25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Active CN217408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9103.2U CN217408144U (zh) 2022-05-25 2022-05-25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9103.2U CN217408144U (zh) 2022-05-25 2022-05-25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8144U true CN217408144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9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79103.2U Active CN217408144U (zh) 2022-05-25 2022-05-25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8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1725E1 (en) Laterally stabilizing drawer slide for tall cupboard pull-out
US9179788B2 (en) Product management display system
US4191296A (en) Article dispensing rack
US6824231B2 (en) Storage cabinet
CN103900317A (zh) 冰箱
CN217408144U (zh) 活动收纳机构和收纳柜
CN109253581B (zh) 储物装置
EP3279594A1 (en) Refrigerator
US6494328B1 (en) Modular gravity feed dispenser unit
US4178049A (en) Shelf box with dual pivoting stop mechanism
CN114766826A (zh) 活动收纳机构、活动收纳机构的制备方法及收纳柜
CN213847352U (zh) 一种前维护机框托盘
CN219955816U (zh) 搁架组件、冰箱以及收纳设备
JPH07108244B2 (ja) 物体の貯蔵装置
CN214759996U (zh) 一种西药学用药架
CN209235341U (zh) 一种角落收纳结构
US3759593A (en) Rack for bottles and cans
CN214964088U (zh) 一种嵌入式层架滑道
JP2529051Y2 (ja) ショーケースの棚装置
CN213211516U (zh) 用于标志牌的支撑架与展示装置
CN215226366U (zh) 抽屉式倾斜陈列摆台
CN220119652U (zh) 搁架组件及冰箱
JP2557907Y2 (ja) 商品陳列棚
CN214892114U (zh) 用于冰箱的组合抽屉和冰箱
CN213757231U (zh) 一种置物板角度可调的搁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