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6710U - 夹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夹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6710U
CN217406710U CN202220692965.1U CN202220692965U CN217406710U CN 217406710 U CN217406710 U CN 217406710U CN 202220692965 U CN202220692965 U CN 202220692965U CN 217406710 U CN217406710 U CN 217406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losing cap
circuit board
center
head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2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智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2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6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6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6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中框、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中框具有开口,且中框位于开口相对两侧的两端可弹性开合,以夹持于人耳的耳廓上,第一封盖与中框的一端扣接,第二封盖与中框的另一端扣接,第三封盖分别与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扣接,并封盖于中框远离开口的侧部,以隐藏柔性电路板。本申请提供的夹耳式耳机采用了中框、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通过先将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扣接到中框相对布置的两个端部上,再将第三封盖分别与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扣接后,封盖在中框远离开口的侧部,来完成夹耳式耳机的组装,使得夹耳式耳机的组装过程简易快捷,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夹耳式耳机组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夹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夹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大多是入耳式耳机、耳塞式耳机、挂耳式耳机等,佩戴时间过长或运动过程中容易从耳朵上脱落,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易脱落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夹耳式耳机,该夹耳式耳机能够夹持在人耳的耳廓上,不容易脱落,然而现有的夹耳式耳机组装困难,一旦损坏,就难以拆卸和组装,不利于生产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但不限于解决现有的夹耳式耳机组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中框、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所述中框具有开口,且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的两端可弹性开合,以夹持于人耳的耳廓上,所述第一封盖与所述中框的一端扣接形成用于容纳收发声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封盖与所述中框的另一端扣接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组件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封盖分别与所述第一封盖和所述第二封盖扣接,并封盖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部,以隐藏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声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的柔性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包括一体成型的软胶部和两个硬胶部,所述软胶部为C形结构或仿C形结构,以形成有内孔,两个所述硬胶部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软胶部远离所述内孔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盖和所述第二封盖为硬胶件,分别与所述硬胶部扣接;所述第三封盖为软胶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封盖整体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三封盖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手捏槽口,两个所述手捏槽口位于所述第三封盖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盖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封盖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卡凸和卡槽中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三封盖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中的另外一种,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扣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封盖与所述中框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一封盖扣接的端部开设有出音槽,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所述收发声组件,所述收发声组件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粘接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一封盖扣接的端部上,并将所述出音槽封盖形成前音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声组件还包括麦克风和主电路板,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封盖的内壁上,所述主电路板扣接于所述第一封盖的内壁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麦克风和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声组件包括两个麦克风,两个所述麦克风对称设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两侧,并能够实现通话功能或降噪功能;所述第一封盖上开设有两个收音孔,两个所述收音孔分别正对两个所述麦克风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夹耳式耳机位姿的姿态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通过第一弹片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所述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粘接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二封盖扣接的端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池支架和副电路板,所述电池支架粘接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中框的端部上,所述副电路板扣接于所述电池支架上,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充电器连接的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穿设于所述第二封盖上,并通过第二弹片与所述副电路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采用了中框、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先将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扣接到中框相对布置的两个端部上,再将第三封盖分别与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扣接后,封盖在中框远离开口的侧部,来完成夹耳式耳机的组装,使得夹耳式耳机的组装过程简易快捷,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夹耳式耳机组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有效地提升夹耳式耳机的组装效率,有利于降低夹耳式耳机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麦克风、主电路板组装到第一封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夹耳式耳机,10—中框,30—第三封盖,40—收发声组件,50—电源组件,60—柔性电路板,11—软胶部,12—硬胶部,21—第一封盖,22—第二封盖,23—卡凸,41—扬声器,42—麦克风,43—主电路板,51—电池,52—电池支架,53—副电路板,54—电池连接器,101—开口,102—内孔,121—出音槽,122—出音口,123—台阶,211—避让孔,212—凸筋,213—收音孔,31—手捏槽口,32—卡槽,X—长度方向,Y—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或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耳式耳机1包括中框10、第一封盖21、第二封盖22和第三封盖30,其中,中框10具有开口101,并且中框10位于开口101相对两侧的两端可弹性开合,使得中框10能够夹持在人耳的耳廓上,而第一封盖21与中框10的一端扣接形成用于容纳收发声组件40的第一容纳腔,第二封盖22与中框10的另一端扣接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组件50的第二容纳腔,第三封盖30分别与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扣接,并且第三封盖30封盖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以隐藏用于连接收发声组件40和电源组件50的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60。
可以理解的是,夹耳式耳机1由中框10、第一封盖21、第二封盖22和第三封盖30四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封盖21内装配有收发声组件40,第二封盖22内装配有电源组件50,完成组装的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通过卡扣结构扣接在中框10的相对布置的两个端部上,并且通过柔性电路板60将收发声组件40和电源组件50连接起来实现导通,此时柔性电路板60暴露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上,第三封盖30通过卡扣结构分别与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扣接后,会遮盖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从而将柔性电路板60隐藏在第三封盖30内。在本申请中,中框10的至少局部由成型后能够弹性变形的塑胶材料制成,第一封盖21、第二封盖22和第三封盖30分别可以是由成型后能够弹性变形的塑胶材料制成,或者是由成型后能够塑性变形的塑胶材料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夹耳式耳机1,采用了中框10、第一封盖21、第二封盖22和第三封盖30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先将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扣接到中框10相对布置的两个端部上,再将第三封盖30分别与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扣接后,封盖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来完成夹耳式耳机1的组装,使得夹耳式耳机1的组装过程简易快捷,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夹耳式耳机组装困难的技术问题,有效地提升夹耳式耳机1的组装效率,有利于降低夹耳式耳机1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10包括一体成型的软胶部11和两个硬胶部12,其中,软胶部11为C形结构或仿C形结构,使得软胶部11形成有内孔102,而两个硬胶部12相对设置,并且位于软胶部11远离内孔102的侧壁上。具体地,软胶部11是由成型后能够弹性变形的塑胶材料制成,受外力作用可以发生变形,当外力撤除后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从而便于夹耳式耳机1夹持在人耳的耳廓上或从耳廓上拆卸下来;硬胶部12是由成型后能够塑性变形的塑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刚度,在一定外力范围内可以发生轻微变形,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为硬胶件,分别与硬胶部12扣接;第三封盖30为软胶件。具体地,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是能够塑性变形的塑胶件,从而不容易变形,能够对装配在其内部的收发声组件40或电源组件50起到保护作用,当与同样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刚度的硬胶部12扣接时更加牢固和稳定;第三封盖30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塑胶件,使得第三封盖30能够随着中框10的变形而变形,从而防止第三封盖30干涉中框10的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封盖30整体呈弧形设置,并且在第三封盖30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手捏槽口31,两个手捏槽口31位于第三封盖30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三封盖30远离中框10的表面在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上均呈弧形,并且呈朝远离中框10的方向凸起的弧形,使得夹耳式耳机1的造型更加圆滑、手感更加舒适;同时,在第三封盖30宽度方向Y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部开设有两个手捏槽口31,两个手捏槽口31呈对称布置,并且手捏槽口31的轮廓与软胶部11的内孔102的轮廓相匹配,从而通过第三封盖30的两个手捏槽口31,既便于人手取放夹耳式耳机1,又有利于提升夹耳式耳机1整体的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组装示意图。在第一封盖21的外壁和第二封盖2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凸23和卡槽32中的其中一种,同时,在第三封盖3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凸23和卡槽32中的另外一种,卡凸23与卡槽32配合实现扣接。即当第一封盖21的外壁和第二封盖2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凸23时,在第三封盖30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卡槽32,当第一封盖21的外壁和第二封盖2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卡槽32时,在第三封盖30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卡凸23,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分别通过卡凸23伸入在卡槽32内实现与第三封盖30扣接,从而实现第三封盖30分别与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的快速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封盖30与中框10粘接。具体地,第三封盖30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上,从而实现第三封盖30与中框10的快速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中框10与第一封盖21扣接的端部开设有出音槽121,同时,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收发声组件40,收发声组件40包括扬声器41,扬声器41粘接在中框10与第一封盖21扣接的端部上,并且将出音槽121封盖形成前音腔。具体地,出音槽121具有槽口和出音口122(可参阅图4),其中,出音槽121的槽口朝向远离中框10的内孔102的一侧,出音口122开设在出音槽121与中框10的开口101同侧的槽壁上,并且在出音槽121的槽壁上形成有台阶123,台阶123围绕出音槽121的槽口设置。组装时,扬声器41通过点布在出音槽121的槽壁和/或台阶123上的粘接剂粘接在出音槽121的槽壁上,并且将出音槽121的槽口封闭,使出音槽121形成夹耳式耳机1的前音腔,从而实现扬声器41的快速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封盖21开设有避让孔211,避让孔211的位置与出音口122的位置对应,用于避让出音口122,确保扬声器41发出的声音无障碍地向外传播,当扬声器41产生声音时,声音依次通过前音腔、出音口122和避让孔211向外传播;并且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或中框10的外壁上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覆盖避让孔211和出音口122,用于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污染物等通过避让孔211和出音口122进入前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麦克风、主电路板组装到第一封盖后的立体示意图。收发声组件40还包括麦克风42和主电路板43,其中,麦克风42和柔性电路板60分别粘接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上,主电路板43扣接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上,柔性电路板60分别与麦克风42和主电路板43连接。具体地,柔性电路板60具有多个连接部,麦克风42和主电路板43分别与不同的连接部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上形成有凸筋212,凸筋212数量可以是一条或者多条,当凸筋212的数量为一条时,凸筋212沿第一封盖21的周向延伸大于180度角,当凸筋212的数量为多条时,多条凸筋212沿第一封盖2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封盖21开设有收音孔213,收音孔213位于凸筋212靠近第一封盖21的盖口的一侧,用于供外界的声音进入第一封盖21内;组装时,先将主电路板43扣接在凸筋212上,使主电路板43固定在第一封盖21内,接着将麦克风42安装到柔性电路板60上,接着将柔性电路板60安装到主电路板43上,然后将柔性电路板60伸入在第一封盖21内的局部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上,并且使麦克风42覆盖在收音孔213的内侧,从而实现麦克风42和主电路板43的快速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包括信号,信号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形式;粘接剂可以是液体状的胶粘剂或双面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耳式耳机的俯视示意图。收发声组件40包括两个麦克风42,两个麦克风42对称设置在主电路板43的两侧,并且能够实现通话功能或降噪功能;同时,在第一封盖21上开设有两个收音孔213,两个收音孔213分别正对两个麦克风42设置。具体地,两个麦克风42位于主电路板43的两侧,并且在第三封盖30的宽度方向Y上对称布置,而且两个麦克风42的对称轴与第三封盖30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垂直,在本申请中,夹耳式耳机1根据两个麦克风42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获知在重力方向上哪一麦克风42相对更靠下,也即哪一麦克风42更靠近音源,更靠近音源的麦克风42自动设置为通话麦克风,以实现通话功能,而相对更远离音源的麦克风42自动设置为降噪麦克风,以实现降噪功能,从而无论夹耳式耳机1佩戴在用户的左耳或者右耳,都不会影响夹耳式耳机1的收音效果;同时,开设在第一封盖21上的两个收音孔213分别正对两个麦克风42设置,使得外界环境的声音能够无障碍地穿过第一封盖21进入麦克风42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话功能指的是:稳定保持清晰通话;降噪功能指的是:物理主动消除噪音,通过收集外界的声音进行处理后,发出与噪音相反的声波,利用抵消原理消除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电路板43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夹耳式耳机1位姿的姿态传感器(未图示)。具体地,姿态传感器可以是重力感应器或陀螺仪等,夹耳式耳机1的处理器可以对姿态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运算,以确定出两个麦克风42的相对位置关系。此处,以姿态传感器是重力感应器为示例,该重力感应器可以将重力分解至各个轴,得到各个轴上的重力分解值,由于重力感应器和两个麦克风42在夹耳式耳机1上的位置均已知并且固定,因此夹耳式耳机1的处理器可基于这些各个轴上的重力分解值,先计算得到重力感应器的位姿,再根据该位姿确定两个麦克风42的相对位置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夹耳式耳机1的处理器设置在主电路板43上,并且与姿态传感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41通过第一弹片与主电路板43连接。具体地,在扬声器41或主电路板43上焊接有第一弹片,当装配有主电路板43的第一封盖21扣接到中框10装配有扬声器41的端部上时,第一弹片被夹持在主电路板43和扬声器41之间,从而实现扬声器41与主电路板43的快速组装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源组件50,电源组件50包括电池51,电池51粘接在中框10与第二封盖22扣接的端部上。具体地,组装时,电池51先通过粘接剂粘接在中框10远离扬声器41的端部上,从而实现电池51的快速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组件50还包括电池支架52和副电路板53,其中,电池支架52粘接在电池51远离中框10的端部上,副电路板53扣接在电池支架52上,并且与柔性电路板60连接。具体地,电池支架52为环状结构,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电池51远离中框10的端部的边缘上,以实现电池支架52的快速安装,并且在电池支架5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勾,至少两个卡勾沿电池支架52的周向间隔设置,组装时,副电路板53先通过该卡勾扣接在电池支架52上,并且与电池51接触实现电传输,以实现副电路板53的快速安装,然后再与柔性电路板60伸出在第一封盖21外的连接部连接,以实现与主电路板43的电传输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组件50还包括用于与充电器连接的电池连接器(pogo pin)54,电池连接器54穿设在第二封盖22上,并且通过第二弹片与副电路板53连接。具体地,第二封盖22开设有过孔,电池连接器54的针头穿设在第二封盖22的过孔中,并且伸出在第二封盖22的外侧,而电池连接器54的针座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第二封盖22的内壁上,该粘接剂同时封盖第二封盖22的过孔,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并且在电池连接器54的针座或副电路板53上焊接有第二弹片,当装配有电池连接器54的第二封盖22扣接到中框10装配有副电路板53的端部上时,第二弹片被夹持在副电路板53和电池连接器54的针座之间,从而实现电池连接器54与副电路板53的快速组装。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51为可充电电池,当夹耳式耳机1放置在充电盒上时,电池51通过副电路板53和电池连接器54与充电盒导通,以实现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耳式耳机1的组装步骤如下:
S1、将扬声器41通过防水胶粘接在中框10与第一封盖21扣接的端部上,接着将电池51通过双面胶粘接在中框10远离扬声器41的端部上,接着将电池支架52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电池51远离中框10的端部上,然后将副电路板53扣接在电池支架52上;
S2、将主电路板43扣接在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上,接着将麦克风42安装到柔性电路板60上,接着将柔性电路板60安装到主电路板43上,然后将柔性电路板60伸入在第一封盖21内的局部和麦克风42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第一封盖21的内壁上,完成第一封盖21的装配;
S3、将装配好的第一封盖21扣接到中框10装配有扬声器41的端部上,使扬声器41通过第一弹片与主电路板43连接,然后将柔性电路板60伸出在第一封盖21外的连接部经过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后,安装到副电路板53上;
S4、将电池连接器54的针头穿设在第二封盖22的过孔中,并且将电池连接器54的针座通过防水胶粘接在第二封盖22的内壁上,完成第二封盖22的装配;
S5、将装配好的第二封盖22扣接到中框10装配有副电路板53的端部上,使电池连接器54通过第二弹片与副电路板53连接;
S6、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上点布胶粘剂,然后将第三封盖30扣接在第一封盖21和第二封盖22上,并且粘接在中框10远离开口101的侧部上。
通过上述的组装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夹耳式耳机1的组装效率,有利于降低夹耳式耳机1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S1”、“S2”和“S3”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上述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所述中框具有开口,且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开口相对两侧的两端可弹性开合,以夹持于人耳的耳廓上,所述第一封盖与所述中框的一端扣接形成用于容纳收发声组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封盖与所述中框的另一端扣接形成用于容纳电源组件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三封盖分别与所述第一封盖和所述第二封盖扣接,并封盖于所述中框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部,以隐藏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声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的柔性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一体成型的软胶部和两个硬胶部,所述软胶部为C形结构或仿C形结构,以形成有内孔,两个所述硬胶部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软胶部远离所述内孔的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盖和所述第二封盖为硬胶件,分别与所述硬胶部扣接;所述第三封盖为软胶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封盖整体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三封盖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手捏槽口,两个所述手捏槽口位于所述第三封盖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盖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封盖的外壁上分别设有卡凸和卡槽中的其中一种,所述第三封盖的内壁上设有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中的另外一种,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扣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封盖与所述中框粘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一封盖扣接的端部开设有出音槽,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所述收发声组件,所述收发声组件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粘接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一封盖扣接的端部上,并将所述出音槽封盖形成前音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声组件还包括麦克风和主电路板,所述麦克风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封盖的内壁上,所述主电路板扣接于所述第一封盖的内壁上,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麦克风和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声组件包括两个麦克风,两个所述麦克风对称设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两侧,并能够实现通话功能或降噪功能;所述第一封盖上开设有两个收音孔,两个所述收音孔分别正对两个所述麦克风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夹耳式耳机位姿的姿态传感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通过第一弹片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所述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粘接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第二封盖扣接的端部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池支架和副电路板,所述电池支架粘接于所述电池远离所述中框的端部上,所述副电路板扣接于所述电池支架上,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充电器连接的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穿设于所述第二封盖上,并通过第二弹片与所述副电路板连接。
CN202220692965.1U 2022-03-28 2022-03-28 夹耳式耳机 Active CN217406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2965.1U CN217406710U (zh) 2022-03-28 2022-03-28 夹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2965.1U CN217406710U (zh) 2022-03-28 2022-03-28 夹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6710U true CN217406710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2965.1U Active CN217406710U (zh) 2022-03-28 2022-03-28 夹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6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4287B2 (en) Headset capable of receiving signals from a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ear loop and earplug capable of removable engagement with same
US5655026A (en) Ear receiver
CN212876067U (zh) 骨传导耳机
JP2023530725A (ja) イヤホン
RU2713042C1 (ru) Способ модификаци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защиты органов слух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щиты органов слуха
CN115767343A (zh) 骨传导耳机
US9462369B2 (en) Ambient and audio earphone system
US20100074462A1 (en) Headse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WO2005096599A1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通話装置
AU777814B2 (en) Transmitter/receiver comprising bone-conduction speaker
WO2008037747A1 (en) Compact rechargeable headset and corresponding charging assembly
CN217406710U (zh) 夹耳式耳机
US20220295168A1 (en) Sound output device
CN218941308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8941303U (zh) 夹耳式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4675626U (zh) 耳机结构
CN213783577U (zh) 耳机
CN214381390U (zh) 骨传导听音装置
JPH0617429Y2 (ja) 片耳掛け式スピ−カ装置
CN114095822A (zh) 挂耳式耳机
CN113225634B (zh) 耳机
KR20170097583A (ko) 사용자 착용 장비에 구비되는 진동 출력 장치
CN218603621U (zh) 蓝牙耳机
CN219799929U (zh) 具有声音增强功能的智能眼镜
CN214544708U (zh) 入耳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