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838U -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5838U
CN217405838U CN202221419203.0U CN202221419203U CN217405838U CN 217405838 U CN217405838 U CN 217405838U CN 202221419203 U CN202221419203 U CN 202221419203U CN 217405838 U CN217405838 U CN 217405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onnecting conductor
grounding
connection conductor
voltage a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92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217405838U8 (zh
Inventor
王忠念
王刚
陶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qi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Senge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Beijing Oumei Ya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qi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Senge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Beijing Oumei Ya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qi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Senge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Beijing Oumei Yaq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qi Chuang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92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38U8/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5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38U/zh
Publication of CN217405838U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838U8/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包括两组消磁组件(5)和连接板(1),在连接板上设有滤波组件(2)和滤波连接导体(3);滤波连接导体包括通电连接导体(31)和接地连接导体(32);通电连接导体的一端和滤波组件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接地连接导体的一端和滤波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的连接器在线束上设置屏蔽网和与之匹配的结构,具有开拓的创新意义,本实用新型完全摒弃在线束上设置屏蔽网的设计,只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即可,而且可以设置在连接器的任意位置,完全不会不影响原有连接器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设备采用新能源作为储能器件,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或者不是新能源汽车,但是也需安装器件,如大巴车、公交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场,为了减少电磁场辐射的干扰影响,经常需要做屏蔽处理。但是,现有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器件通常采用屏蔽网包裹线束方式处理。如当新能源电动汽车对高压线束的连接器处理,是通过屏蔽网包裹线束,并通过连接器连接屏蔽网和机箱的方式来处理的,其目的是把磁场辐射控制在屏蔽网以内,不让磁场辐射出去。
现有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器采用屏蔽网包裹线束的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屏蔽网增加了线束的强度,造成线束太硬,不易折弯;(2)带屏蔽网的线束要求连接器内部设计与线束屏蔽网和机箱同时相连,造成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复杂;(3)带屏蔽网的线束,会让线束增加一层屏蔽网之外,还要增加一层较厚的外皮,线束的重量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器在线束上增加屏蔽网,造成线束硬、不易弯折、连接器结构复杂、线束太重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包括两组消磁组件和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滤波组件和滤波连接导体;所述滤波连接导体包括通电连接导体和接地连接导体;所述通电连接导体的一端和所述滤波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所述消磁组件之间,且所述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所述接地连接导体的一端和所述滤波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滤波组件至少包含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和所述通电连接导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地连接导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
优选的,两组所述消磁组件,每组所述消磁组件均至少包含一个闭合或有开口的环形磁性器件,所述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所述环形磁性器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通电连接导体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
优选的,所述通电连接导体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通电连接导体为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接地连接导体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
优选的,所述接地连接导体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接地连接导体为铜材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PCB板。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优选的,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范围为60V及以上高压电。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的连接器在线束上设置屏蔽网,本实用新型设置滤波组件和两组消磁组件,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滤波组件连接在连接器的正极或负极的相关结构,或者正、负极相关结构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滤波组件,可以直接过滤掉干扰电流,并将滤波组件的另一端或滤波组件与相关部件的正、负极,或者正、负极相关结构均连接的连接处设置在两组消磁之间,根据磁场相互抵销的原理,在有电流经过的部件上或内部,或者有电流经过的部件的外部轮廓的范围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磁性器件,可以抵消电路产生的磁场,因此,设置两组消磁组件,可以巧妙的解决了电磁场的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设置滤波组件和两组消磁组件的位置,设置在连接器内部或外部均可,结构设计巧妙,不仅不影响原有连接器,且相对传统的在连接器上设置与线束屏蔽网匹配的结构,可以大幅节省制造成本。(2)本实用新型相对传统的连接器在线束上设置屏蔽网和与之匹配的结构,具有开拓的创新意义,因为本实用新型完全摒弃在线束上设置屏蔽网的设计,只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滤波组件、两组消磁组件即可,而且可以设置在连接器的任意位置,完全不会不影响原有连接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抗干扰结构设置机箱面板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抗干扰结构及机箱面板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抗干扰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或流程名称:1.连接板;2.滤波组件;3.滤波连接导体,31.通电连接导体,32.接地连接导体;4.机箱面板;5.消磁组件。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高压抗干扰结构,包括两组消磁组件5和连接板1。本实施例中,将高压抗干扰结构安装在和连接器连接的机箱面板4上,连接板1为PCB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承载板。
具体的,在连接板1上设有滤波组件2和滤波连接导体3;滤波连接导体3包括通电连接导体31和接地连接导体32;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和滤波组件2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5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和滤波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施例中,两组消磁组件5分别位于机箱面板4的两侧边,当然,也可以将两组消磁组件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保证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即可。此处解释说明一下,通电连接导体的作用相当于一根导线,将滤波组件和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而通电连接导体和滤波组件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位置,等同于滤波组件的一端、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或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连接处,并将滤波组件的一端、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或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连接处设置在两组消磁组件之间,根据磁场相互抵销的原理,在有电流经过的部件上或内部,或者有电流经过的部件的外部轮廓的范围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磁性器件,可以抵消电路产生的磁场,因此,设置两组消磁组件,可以巧妙的解决了电磁场的干扰等问题。
具体的,滤波组件2至少包含一个电容,电容的一端和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电容的另一端和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滤波组件2设置一个电容。
具体的,两组消磁组件5,每组消磁组件5均至少包含一个闭合或有开口的环形磁性器件,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环形磁性器件之间。消磁组件是根据环形磁性器件形成的磁场来相互抵消因线路通电形成的磁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环形磁性器件,只要保证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即可。本实施例中,消磁组件为一个闭合的环形磁性器件。
具体的,通电连接导体31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通电连接导体31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通电连接导体31为直线形状、铜材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金属。
具体的,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接地连接导体32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直线形状、铜材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金属。
具体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本实施例中,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领域,如叉车、卡车等。
具体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范围为60V及以上高压电。本实施例中,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为1000V。
实施例二:
如图所示,高压抗干扰结构,包括两组消磁组件5和连接板1。本实施例中,将高压抗干扰结构安装在和连接器连接的机箱面板4上,连接板1为PCB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承载板。
具体的,在连接板1上设有滤波组件2和滤波连接导体3;滤波连接导体3包括通电连接导体31和接地连接导体32;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和滤波组件2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5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和滤波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施例中,两组消磁组件5分别位于机箱面板4的两侧边,当然,也可以将两组消磁组件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保证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即可。此处解释说明一下,通电连接导体的作用相当于一根导线,将滤波组件和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而通电连接导体和滤波组件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位置,等同于滤波组件的一端、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或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连接处,并将滤波组件的一端、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或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连接处设置在两组消磁组件之间,根据磁场相互抵销的原理,在有电流经过的部件上或内部,或者有电流经过的部件的外部轮廓的范围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磁性器件,可以抵消电路产生的磁场,因此,设置两组消磁组件,可以巧妙的解决了电磁场的干扰等问题。
具体的,滤波组件2至少包含一个电容,电容的一端和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电容的另一端和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滤波组件2设置两个电容。
具体的,两组消磁组件5,每组消磁组件5均至少包含一个闭合或有开口的环形磁性器件,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环形磁性器件之间。消磁组件是根据环形磁性器件形成的磁场来相互抵消因线路通电形成的磁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环形磁性器件,只要保证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即可。本实施例中,消磁组件为一个闭合的环形磁性器件。
具体的,通电连接导体31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通电连接导体31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通电连接导体31为“Z”字形状、铁材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金属。
具体的,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接地连接导体32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Z”字形状、铁材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金属。
具体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领域。本实施例中,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面包车、公交车等。
具体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范围为60V及以上高压电。本实施例中,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为700V。
实施例三:
如图所示,高压抗干扰结构,包括两组消磁组件5和连接板1。本实施例中,将高压抗干扰结构安装在和连接器连接的机箱面板4上,连接板1为PCB板,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承载板。
具体的,在连接板1上设有滤波组件2和滤波连接导体3;滤波连接导体3包括通电连接导体31和接地连接导体32;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和滤波组件2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5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和滤波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施例中,两组消磁组件5分别位于机箱面板4的两侧边,当然,也可以将两组消磁组件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保证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即可。此处解释说明一下,通电连接导体的作用相当于一根导线,将滤波组件和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而通电连接导体和滤波组件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位置,等同于滤波组件的一端、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或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连接处,并将滤波组件的一端、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或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正、负极连接通电的连接处设置在两组消磁组件之间,根据磁场相互抵销的原理,在有电流经过的部件上或内部,或者有电流经过的部件的外部轮廓的范围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磁性器件,可以抵消电路产生的磁场,因此,设置两组消磁组件,可以巧妙的解决了电磁场的干扰等问题。
具体的,滤波组件2至少包含一个电容,电容的一端和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连接,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电容的另一端和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滤波组件2设置三个电容。
具体的,两组消磁组件5,每组消磁组件5均至少包含一个闭合或有开口的环形磁性器件,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环形磁性器件之间。消磁组件是根据环形磁性器件形成的磁场来相互抵消因线路通电形成的磁场,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环形磁性器件,只要保证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消磁组件之间,且通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即可。本实施例中,消磁组件为一个闭合的环形磁性器件。
具体的,通电连接导体31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通电连接导体31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通电连接导体31为“L”字形状、银材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金属。
具体的,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接地连接导体32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L”字形状、银材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金属。
具体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领域。本实施例中,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小轿车等。
具体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范围为60V及以上高压电。本实施例中,高压抗干扰结构应用电压为60V。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消磁组件(5)和连接板(1),在所述连接板(1)上设有滤波组件(2)和滤波连接导体(3);所述滤波连接导体(3)包括通电连接导体(31)和接地连接导体(32);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和所述滤波组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所述消磁组件(5)之间,且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相关正极或负极结构上,所述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和所述滤波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连接导体(32)的另一端用于接地或连接在其他接地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组件(2)至少包含一个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和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接地连接导体(32)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消磁组件(5),每组所述消磁组件(5)均至少包含一个闭合或有开口的环形磁性器件,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的另一端位于两组所述环形磁性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为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连接导体(31)为铜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导体(32)形状为直线形状、“Z”字形状或“L”字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导体(32)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连接导体(32)为铜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为PCB板。
CN202221419203.0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Active CN217405838U8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9203.0U CN217405838U8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9203.0U CN217405838U8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838U true CN217405838U (zh) 2022-09-09
CN217405838U8 CN217405838U8 (zh) 2022-10-04

Family

ID=8314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9203.0U Active CN217405838U8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5838U8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838U8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7987B2 (en) EMI reduced power inverter
US7525825B2 (en) Snap in high power, high curre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EMI filtering
EP3179574B1 (en) High-voltage connector arrangement
DE102011054345A1 (de) Verkapselte EMI/RFI-Abschirmung für ein nichtleitendes, duroplastisches Komposit-PHEV-Batteriegehäuse
CN208445435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内置式emc抑制装置及电机控制器壳体
US20150263694A1 (en) Pcb for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9286308A (zh) 电子模块及具有该电子模块的车辆
CN211480930U (zh) 用于电子产品中具有抗电磁干扰功能的混合式电源滤波器
CN113472193A (zh) 一种集成式滤波组件
CN217405838U (zh) 一种高压抗干扰结构
CN217405837U (zh) 一种高压滤波结构
CN205632131U (zh) 电动汽车的高压控制盒和电动汽车
CN105835794B (zh) 电动汽车的高压控制盒和电动汽车
CN217444775U (zh) 一种带屏蔽结构的高压连接器
CN209472965U (zh) 电磁屏蔽结构及直流变换器
CN217405839U (zh) 一种带屏蔽结构的高压单极连接器
CN217546624U (zh) 一种高压接线盒结构
WO2016202240A1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114865401A (zh) 一种带屏蔽结构的高压单极连接器
CN206475756U (zh) 一种emc抑制盒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215632379U (zh) 后背门铰链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8849491U (zh) 一种无线充电模块
CN219018707U (zh) 一种集成式电机控制器高压直流emc模块的结构
CN114938620A (zh) 一种高压接线盒结构
CN219960394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电磁干扰屏蔽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Wang Zhongnian|Wang Gang|Tao Qian

False: Wang Zhongnian|Wang Gang|Tao Qian

Number: 36-02

Volume: 38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Wang Zhongnian|Wang Gang|Tao Qian

False: Wang Zhongnian|Wang Gang|Tao Qian

Number: 36-02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