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4306U -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4306U
CN217404306U CN202123450266.0U CN202123450266U CN217404306U CN 217404306 U CN217404306 U CN 217404306U CN 202123450266 U CN202123450266 U CN 202123450266U CN 217404306 U CN217404306 U CN 217404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agglutination
plate
plate bod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02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新灿
杨宏
余勃
万康晨
李泽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Tong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To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Tong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To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02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4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4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4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其中,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包括反应平板本体,所述反应平板本体顶面开设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向下凹陷以形成有反应空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避免了振荡过程中混合液飞溅,减少了样品之间相互污染,提升了实验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集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一种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凝集实验在血清学检测中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检测手段,在目前布鲁氏杆菌感染的诊断检测中仍然作为国标方法而被广泛采用。凝集实验原理:细菌等颗粒性抗原,可与血清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当将含有抗原的试剂与待检测的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样品进行混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充分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根据反应使用的载体不同,凝集实验主要有平板凝集法、试管凝集法,而在平板凝集法中,较广泛采用的是在玻璃平板或覆膜纸板上进行,检测时对样品和试剂进行画圈混合,肉眼观察实验结果。
操作人员进行样品检测时,需要在上面重复画圈以使样品和试剂混合发生反应,这样操作容易使试剂或样品流向圈外,造成样品间的相互污染,影响实验结果;且人工画圈混合,易造成混合不均匀,操作人员近距离接触试剂和样品,也容易导致生物安全事件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布鲁氏杆菌检测即虎红平板凝集实验所用的通体透明的一次性凝集实验反应平板,旨在提升凝集实验反应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避免在试剂和样品混合振荡过程中混合液飞溅,导致样品之间相互污染,进而提升实验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包括反应平板本体,所述反应平板本体顶面开设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向下凹陷以形成有反应空间。
可选地,所述反应槽包括反应侧壁和反应底壁,以及反应空间具有槽口和槽底,所述反应侧壁由所述槽口至所述槽底呈向下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反应底壁呈透明设置。
可选地,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表面磨砂处理。
可选地,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壁厚范围为0.5毫米至1.5毫米;所述槽口的直径范围为12毫米至14毫米;所述槽底的直径范围为10毫米至12毫米;所述反应槽向下凹陷的深度范围为2毫米至4毫米。
可选地,所述反应槽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反应槽至少并行设有两列,每列至少配置有六个所述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与相邻的所述反应槽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可选地,每一所述反应槽对应设有唯一数字编号。
可选地,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顶面向上突起形成有握持部。
可选地,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定位凸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凝集实验检测装置,可拆卸的设有凝集实验反应平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应平板本体的顶面开设反应槽,反应槽具体向下凹陷以形成有供样品和试剂进行混合的反应空间。样品和试剂添加进反应槽内,振动反应平板使得样品和试剂充分进行反应得到最终的混合液,在振荡混合的过程中,反应槽可以有效的避免振动中的样品和试剂外溢或飞溅而出,同时也防止了相邻的反应槽之间的污染,从而避免影响凝集实验的结果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凝集实验反应平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凝集实验反应平板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反应平板本体 11 数字编号
12 握持部 13 定位凸部
2 反应槽 21 反应侧壁
22 反应底壁 3 反应空间
31 槽口 32 槽底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凝集实验反应平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包括:反应平板本体1,所述反应平板本体1顶面开设有反应槽2,所述反应槽2向下凹陷以形成有反应空间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应平板本体1的顶面开设反应槽2,反应槽2具体向下凹陷以形成有供样品和试剂进行混合的反应空间3。样品和试剂添加进反应槽2内,振动反应平板使得样品和试剂充分进行反应得到最终的混合液,在振荡混合的过程中,反应槽2可以有效的避免振动中的样品和试剂外溢或飞溅而出,同时也防止了相邻的反应槽2之间的污染,从而避免影响凝集实验的结果的有效性。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槽2包括反应侧壁21和反应底壁22,以及反应空间3具有槽口31和槽底32,所述反应侧壁21由所述槽口31至所述槽底32呈向下渐缩设置。所述反应底壁22呈透明设置。试剂和样品会顺着向下渐缩的反应侧壁21流至反应底壁22,最终汇聚于反应底壁22,振动反应平板时,试剂和样品会在反应槽2内来回晃动,但由于反应槽2向下凹陷形成的反应空间3,试剂和样品会始终于反应空间3内振荡,振荡的试剂和样品会始终沿着反应侧壁21流回至反应槽2底。反应底壁22透明设置,光源可以从反应底壁22射入反应空间3,照射至反应空间3中的试剂和样品,凝集实验检测装置中的识别模块可以采集位于反应空间3中的试剂和样品的混合产物的图像信息。反应底壁22具体为平底,混合产物静置于反应空间3时,混合产物的液面到底部之间的距离都是等高、均匀的,如此一来凝集实验检测装置中的识别模块观察到的图像也就更加均匀,实验结果也会更为准确。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本实施例中,槽口31和槽底32的形状为圆形,于其他实施例中,槽口31和槽底32的形状还可以是矩形或其他多边形,也即,本申请并不对槽口31和槽底32对应的形状做任何限制。
需要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凝集实验反应平板采用的是PC或PP材料制成的透明基体,整个基体呈长方体或正方体,本设计可但不限于上述两种体立方。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平板本体1的表面经过磨砂处理,磨砂处理后的平板本体表面相对于透明设置的反应底壁22透光度更低,光线不易透过反应平板本体1的表面,也即避免了光源直接对凝集实验检测装置中的识别模块的干扰,从而使得识别模块的识别精度降低。也即,磨砂处理后的反应平板本体1有效的降低了反应空间3外的光线对凝集实验检测装置中的识别模块的干扰。
可选地,所述反应平板本体1的壁厚范围为0.5毫米至1.5毫米,若是反应平板的壁厚过厚,凝集实验反应装置中的识别模块难以完全透过反应底壁22并照射至反应空间3的混合产物中,若是反应平板的壁厚过薄,反应平板容易折弯、破裂进而导致反应平板不耐用,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所述槽口31的直径范围为12毫米至14毫米,所述槽底32的直径范围为10毫米至12毫米,需要了解的是,槽口31的直径始终大于槽底32的直径,敞开的槽口31有利于识别模块从顶部向下进行图像的识别和采集。所述反应槽2向下凹陷的深度范围为2毫米至4毫米,向凹陷的深度不宜过深,若是凹陷的深度过深,识别模块采集到的图像呈现黑色,难以识别出混合产物,若是凹陷的深度过浅,处于反应槽2内的混合产物在振荡混匀的过程中会轻易飞溅、溢出。
为了方便同时对多种或同种样品进行试验,所述反应槽2配置有多个。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反应槽2至少并行设有两列,每列至少配置有六个所述反应槽2,所述反应槽2与相邻的所述反应槽2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于另一实施例中,多个反应槽2并行设有三列、四列或四列以上,每列中的反应槽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及三个以上,具体反应槽2数量以及排布可参考以下合适的数量:反应槽2具有两列并每列设有六个、反应槽2具有三列并每列设有六个、反应槽2具有四列并每列设有六个、反应槽2具有三列并每列具有八个等等。
进一步地,为了识别模块准确区别不同的反应槽2,于是在每一所述反应槽2对应设有唯一数字编号11。具体而言,数字编号11设置在反应平板本体1顶面,且对应反应槽2设置,以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清楚看见为准。数字编号11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加迅速的了解对应反应槽2内的样品种类,提升操作的效率。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拿起、更换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在所述反应平板本体1的顶面空余位置,所述反应平板本体1的顶面部分向上突起形成有握持部12。操作人员可以手持握持部12对反应平板本体1进行移动,从而避免操作人员的手部误触并伸入反应槽2内,从而污染混合产物,导致实验结果失准。另外,该握持部12还可以作为识别区域,在该握持部12顶部的位置粘贴条形码或样品编码,从而可以使得本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参与到自动化检测的过程当中,以提升凝集实验的效率。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平板本体1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定位凸部13。由于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可以用于自动化的凝集实验检测装置当中,为了能够将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固定于凝集实验检测装置上,在反应平板本体1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有定位凸部13,以使得凝集实验反应平板能够牢牢固定于凝集实验反应装置上。并且凝集实验反应平板的底部为镂空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凝集实验反应平板的重量,减少了生产制造所需要消耗的材料,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当然,为了实用于不同的凝集实验检测装置,该定位凸部13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于本实施例中,定位凸部13则是沿反应平板本体1的边缘向下延伸的,而本申请中的反应平板本体1为矩形柱体,也即,定位凸部13也是呈矩形的,并且向底部进行凸设。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凝集实验检测装置,该凝集实验检测装置包括凝集实验反应平板,该凝集实验反应平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凝集实验检测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平板本体,所述反应平板本体顶面开设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向下凹陷以形成有反应空间;
所述反应槽包括反应侧壁和反应底壁,所述反应空间具有槽口和槽底,所述反应侧壁由所述槽口至所述槽底呈向下渐缩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底壁呈透明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表面磨砂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壁厚范围为0.5毫米至1.5毫米;
所述槽口的直径范围为12毫米至14毫米;
所述槽底的直径范围为10毫米至12毫米;
所述反应槽向下凹陷的深度范围为2毫米至4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配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反应槽至少并行设有两列,每列至少配置有六个所述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与相邻的所述反应槽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反应槽对应设有唯一数字编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顶面向上突起形成有握持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平板本体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定位凸部。
9.一种凝集实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拆卸的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凝集实验反应平板。
CN202123450266.0U 2021-12-31 2021-12-31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404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266.0U CN217404306U (zh) 2021-12-31 2021-12-31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266.0U CN217404306U (zh) 2021-12-31 2021-12-31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4306U true CN217404306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0266.0U Active CN217404306U (zh) 2021-12-31 2021-12-31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4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35626B1 (en) Strip for multiparametrics assays
AU738336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agnetic particles by a sample distributor
AU2010277393B2 (en) Means for improved liquid handling in a microplate
EP2255183B1 (en) Assay preparation plates, fluid assay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nd analyzing assays
US8035811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ation of a sample in a microplate
KR20180031612A (ko) 반응과 분석을 포함한 단일 진단칩의 고감도 신속진단방법
JP5846773B2 (ja) サンプルの分配
CN113680404B (zh) 一次性存储器内衬及套件
CN201449486U (zh) 一种带有多个反应池的多功能载玻片
CN217404306U (zh) 凝集实验反应平板和凝集实验检测装置
CN214952920U (zh) 一种计数板
EP0082194A4 (en) IMPROVED BOWL TRAY FOR MEDICAL ANALYSIS.
CN212808307U (zh) 一种平板凝集试验装置
CN214716756U (zh) 一种毛细管移液装置及其模具
CN211741313U (zh) 血型鉴定试剂盒
EP035420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visual identification of sample positions in plates with multiple wells, and use of the device
CN21306082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试剂卡条
CN215560226U (zh) 一种用作病毒滴度检测及病毒杀伤细胞检测的简便设备
WO2024101305A1 (ja) 培養容器、微生物培養システム、及び核酸分析システム
CN216051758U (zh) 一种免疫凝集反应观察板
CN213041748U (zh) 一种精子细胞计数载玻片
CN220752142U (zh) 一种快速检测卡
CN210347217U (zh) 一种化学试剂盒以及一种吸排装置
CN210571529U (zh) 一种化学试剂盒以及一种吸排装置
CN216378134U (zh) 一种防污染和防加错的多用途384孔pcr板加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