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719U - 一种无尘车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尘车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2719U
CN217402719U CN202123355877.7U CN202123355877U CN217402719U CN 217402719 U CN217402719 U CN 217402719U CN 202123355877 U CN202123355877 U CN 202123355877U CN 217402719 U CN217402719 U CN 217402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workshop
pipe
wall
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58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ian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ian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ian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ian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58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2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2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2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尘空间领域,尤其是一种无尘车间,针对现有的建工企业的无尘车间内的传感器多数为固定式的,监测范围受限,影响除尘效果,空气净化过程不便于对无尘车间进行加湿,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左侧设置有开口的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移板,且滑移板的顶部延伸至凹形板的上方,所述滑移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灰尘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较之常规的无尘车间,灰尘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更大,提升了除尘效果,能够实现除尘和加湿的同步进行,使车间本体内的静电和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Description

一种无尘车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尘空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尘车间。
背景技术
无尘车间也叫洁净厂房、洁净室、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建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无尘车间。
现有的建工企业的无尘车间内的传感器多数为固定式的,监测范围受限,影响除尘效果,空气净化过程不便于对无尘车间进行加湿,使用效果不佳,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无尘车间,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建工企业的无尘车间内的传感器多数为固定式的,监测范围受限,影响除尘效果,空气净化过程不便于对无尘车间进行加湿,使用效果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尘车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尘车间,包括左侧设置有开口的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移板,且滑移板的顶部延伸至凹形板的上方,所述滑移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灰尘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车间本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循环箱,且循环箱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PLC控制板,所述循环箱的顶部内壁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抽风机、净化器和加湿桶,所述净化器的输入端和抽风机的输出端密封相连通,且净化器的输出端和加湿桶的内部密封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便于驱动滑移板横向运动,所述凹形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且动力电机输出轴的左端延伸至凹形板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贯穿滑移板的右侧并延伸至滑移板的左侧,所述动力电机和PLC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动力电机输出轴的换向转动,所述车间本体的左侧密封铰接有两个车间门,两个车间门完全覆盖车间本体的开口,所述凹形板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滑移板位于接触式传感器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接触式传感器均和PLC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扩展吸风范围,所述循环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管,且环管的底部密封连通有多个分支管,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密封密封连通有抽管,且抽管的底部延伸至循环箱的内部并和环管的内部密封相连通。
优选的,为了便于在净化空气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所述净化器的输出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部密封连通有竖管,且竖管的底部延伸至循环箱的底部,所述排气管和竖管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且排气管的底部延伸至加湿桶的内部,两个电磁阀均和PLC控制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加湿净化后的空气重新导入车间本体的内部,保持车间本体内部气压的稳定,所述加湿桶的右侧内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加湿管,且加湿管的底部延伸至加湿桶的右侧并贯穿循环箱的底部内壁,所述加湿管的底部和循环箱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车间本体、动力电机、灰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LC控制板、抽风机、净化器、电磁阀和加湿桶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加湿桶的内部装填有加湿水,车间本体为建工企业的无尘车间,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机启动,螺杆跟随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由于螺杆和滑移板螺纹连接,可以将螺杆的转动转化为滑移板的横移,当滑移板和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后,PLC控制板就会控制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进行换向转动,进而实现滑移板的横向往复运动,利用灰尘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监测车间本体内的灰尘和湿度,当湿度正常灰尘较多时,排气管上的电磁阀启动,封闭竖管右侧的排气管,车间本体内的空气经分支管、环管和抽风机进入净化器的内部,净化后的空气经排气管和竖管重新进入车间本体的内部,当灰尘较多湿度较低时,竖管上的电磁阀启动,封闭竖管和排气管的连通,净化后的空气经加湿管进入车间本体的内部,实现加湿和除尘的同步进行,较之常规的无尘车间,灰尘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更大,提升了除尘效果,能够实现除尘和加湿的同步进行,使车间本体内的静电和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为了解决不便于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的问题,排气管的底部插入加湿桶内加湿水的内部,加湿管位于加湿水液面的上方,可以实现加湿和除尘的同步进行,便于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加湿;
为了解决不便于实现滑移板横向往复运动的问题,通过设置的两个接触式传感器和动力电机与PLC控制板的电性连接关系,可以便于实现动力电机输出轴的换向转动,进而便于驱动滑移板进行横向往复运动,扩展灰尘和湿度的监测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尘车间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尘车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尘车间的环管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尘车间的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间本体;2、车间门;3、凹形板;4、动力电机;5、螺杆;6、滑移板;7、灰尘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循环箱;10、PLC控制板;11、抽风机;12、环管;13、分支管;14、净化器;15、排气管;16、电磁阀;17、加湿桶;18、加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无尘车间,包括左侧设置有开口的车间本体1,车间本体1是建工企业的无尘空间,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车间本体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凹形板3,凹形板3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移板6,凹形板3是左右设置的,滑移板6在凹形板3的底部内壁上只能够进行左右滑动,且滑移板6的顶部延伸至凹形板3的上方,滑移板6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灰尘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灰尘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作用是监测车间本体1内的灰尘和湿度,为了便于驱动滑移板6横向运动,凹形板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4,且动力电机4输出轴的左端延伸至凹形板3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螺杆5,动力电机4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动力电机5的输出轴可以正转和反转,螺杆5的左端贯穿滑移板6的右侧并延伸至滑移板6的左侧,螺杆5和滑移板6是螺纹连接的,可以提高传动的可靠性,为了便于实现动力电机10输出轴的换向转动,车间本体1的左侧密封铰接有两个车间门2,两个车间门2完全覆盖车间本体1的开口,在车间门2上还设置了把手,凹形板3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滑移板6位于接触式传感器相互靠近的一侧,车间本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循环箱9,循环箱9不会占用车间本体1的工作空间,且循环箱9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PLC控制板10,且两个接触式传感器均和PLC控制板10电性连接,动力电机4和PLC控制板10电性连接,动力电机4的启闭和换向转动都由PLC控制板10控制的,循环箱9的顶部内壁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抽风机11、净化器14和加湿桶17,抽风机11和净化器14的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选用,工作过程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净化器14的输入端和抽风机11的输出端密封相连通,且净化器14的输出端和加湿桶17的内部密封相连通,加湿桶17的内部装填了加湿水,为了便于在净化空气的同时对空气进行加湿,净化器14的输出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的底部密封连通有竖管,竖管和排气管15是垂直设置的,且竖管的底部延伸至循环箱9的底部,排气管15和竖管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16,电磁阀16的工作过程是现有技术,不是重点,且排气管15的底部延伸至加湿桶17的内部,两个电磁阀16均和PLC控制板10电性连接。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扩展吸风范围,循环箱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管12,且环管12的底部密封连通有多个分支管13,多个分支管13在环管12的底部呈等距环形设置,抽风机11的输入端密封密封连通有抽管,且抽管的底部延伸至循环箱9的内部并和环管12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抽管呈L形设置,为了便于将加湿净化后的空气重新导入车间本体1的内部,保持车间本体1内部气压的稳定,加湿桶17的右侧内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加湿管18,加湿管18呈L形设置,且加湿管18的底部延伸至加湿桶17的右侧并贯穿循环箱9的底部内壁,加湿管18的底部和循环箱9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机4启动,螺杆5跟随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由于螺杆5和滑移板6螺纹连接,可以将螺杆5的转动转化为滑移板6的横移,当滑移板6和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后,PLC控制板10就会控制动力电机4的输出轴进行换向转动,进而实现滑移板6的横向往复运动,利用灰尘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监测车间本体1内的灰尘和湿度,当湿度正常灰尘较多时,排气管15上的电磁阀16启动,封闭竖管右侧的排气管15,车间本体1内的空气经分支管13、环管12和抽风机11进入净化器14的内部,净化后的空气经排气管15和竖管重新进入车间本体1的内部,当灰尘较多湿度较低时,竖管上的电磁阀16启动,封闭竖管和排气管15的连通,净化后的空气经加湿管18进入车间本体1的内部,实现加湿和除尘的同步进行,较之常规的无尘车间,灰尘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的监测范围更大,提升了除尘效果,能够实现除尘和加湿的同步进行,使车间本体1内的静电和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尘车间,包括左侧设置有开口的车间本体(1),所述车间本体(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凹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板(3)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滑移板(6),且滑移板(6)的顶部延伸至凹形板(3)的上方,所述滑移板(6)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灰尘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所述车间本体(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循环箱(9),且循环箱(9)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PLC控制板(10),所述循环箱(9)的顶部内壁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抽风机(11)、净化器(14)和加湿桶(17),所述净化器(14)的输入端和抽风机(11)的输出端密封相连通,且净化器(14)的输出端和加湿桶(17)的内部密封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板(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4),且动力电机(4)输出轴的左端延伸至凹形板(3)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左端贯穿滑移板(6)的右侧并延伸至滑移板(6)的左侧,所述动力电机(4)和PLC控制板(1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本体(1)的左侧密封铰接有两个车间门(2),两个车间门(2)完全覆盖车间本体(1)的开口,所述凹形板(3)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滑移板(6)位于接触式传感器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接触式传感器均和PLC控制板(1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环管(12),且环管(12)的底部密封连通有多个分支管(13),所述抽风机(11)的输入端密封连通有抽管,且抽管的底部延伸至循环箱(9)的内部并和环管(12)的内部密封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14)的输出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15),所述排气管(15)的底部密封连通有竖管,且竖管的底部延伸至循环箱(9)的底部,所述排气管(15)和竖管的外侧均设置有电磁阀(16),且排气管(15)的底部延伸至加湿桶(17)的内部,两个电磁阀(16)均和PLC控制板(1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桶(17)的右侧内壁上密封固定安装有加湿管(18),且加湿管(18)的底部延伸至加湿桶(17)的右侧并贯穿循环箱(9)的底部内壁,所述加湿管(18)的底部和循环箱(9)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CN202123355877.7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无尘车间 Active CN217402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5877.7U CN21740271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无尘车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5877.7U CN21740271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无尘车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2719U true CN217402719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5877.7U Active CN21740271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无尘车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2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674A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器
CN103806692A (zh) 模块化数字智能消毒气闸室
CN217402719U (zh) 一种无尘车间
CN209331908U (zh) 一种擦窗机器人
CN208302528U (zh) 一种采用光氧催化废气净化装置的酯化废气处理系统
CN110302659A (zh)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生物治理废气系统
CN213101475U (zh) 甲醛吸收环保设备
CN214289919U (zh)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风速控制装置
CN2656866Y (zh) 自动控制室内外空气交换净化机
CN218763837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净化功能的换气活动板房
CN215637776U (zh) 一种适用于暖通工程的室内新风换气装置
CN218061582U (zh)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pc幕墙维护装置
CN220489335U (zh) 一种基于ddc的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CN219797413U (zh) 一种通风装置
CN215723853U (zh) 一种建筑用通风防潮排风管道
CN220038676U (zh) 一种恒温恒湿的生物净化车间
CN214120349U (zh) 一种空调风道开闭装置
CN209465452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排风柜
CN114797304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20804813U (zh) 一种空调加湿用纯水器
CN221038952U (zh) 一种烟气内co含量检测装置
CN2568998Y (zh) 隔音、滤尘换气装置
CN218854356U (zh)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净化功能的超净工作台
CN214249906U (zh) 一种可变风量的自循环式洁净手术室
CN220489355U (zh) 一种排风换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