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519U -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2519U
CN217402519U CN202220851758.6U CN202220851758U CN217402519U CN 217402519 U CN217402519 U CN 217402519U CN 202220851758 U CN202220851758 U CN 202220851758U CN 217402519 U CN217402519 U CN 217402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chamber
steam generating
cavity
cabin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17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皓皓
万明亮
谭海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t Power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t Power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t Power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vt Power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517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2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柜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包括柜体和分隔板,柜体内设置有相电性连接的蒸汽发生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分隔板设置于柜体内,且将柜体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一腔室内,蒸汽发生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柜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与外部的第一通风结构,以及用于连通第二腔室与外部的第二通风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能够使得蒸汽发生组件与控制组件分隔设置且独立通风散热,有效地避免了控制组件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老化而降低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柜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器因其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服装、餐饮酒店、桥梁养护等工商业诸多领域。电磁蒸汽发生器加热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金属加热筒自身发热,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筒外部包裹一定厚度的隔热保温材料,这样可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热效率。因为电磁加热圈本身并不发热,而且是采用绝缘材料和高温电缆制造,所以不存在着像原电热圈的电阻丝在高温状态下氧化而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具有使用寿命长、升温速率快、无需要维修等优点,减少了维修时间,降低了成本。
在现有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设备结构布局中,蒸汽发生器与控制器件没有进行分隔设置,从而导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热量对控制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控制器件老化,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能够使得蒸汽发生组件与控制组件分隔设置且独立通风散热,有效地避免了控制组件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老化而降低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包括柜体和分隔板,柜体内设置有相电性连接的蒸汽发生组件以及控制组件;分隔板设置于柜体内,且将柜体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一腔室内,蒸汽发生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柜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与外部的第一通风结构,以及用于连通第二腔室与外部的第二通风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利用分隔板将柜体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在柜体上设置第一通风结构用于第一腔室的散热,在柜体上设置第二通风结构用于第二腔室的散热,使得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分隔且独立散热;将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一组件,将蒸汽发生组件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从而蒸汽发生组件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只能够在第二腔室内扩散,并通过第二通风结构进行散热,同时第一腔室也能够通过第一通风结构进行正常的通风散热,即蒸汽发生组件散出的热量不会扩散至第一腔室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控制组件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老化而降低寿命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变频功率单元以及控制元器件,变频功率单元与控制元器件呈间隔的设置于第一腔室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活动内门,控制元器件包括弱电控制器件和强电控制器件,弱电控制器件设置于活动内门上,强电控制器件设置于分隔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强电控制器件包括第一隔离开关,分隔板上设有用于布置外部动力进线的动力线缆槽,第一隔离开关的一接线端用于与外部动力进行相连接,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接线端电性连接于变频功率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强电控制器件还包括第二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电性连接于控制元器件,且用于切换控制元器件的通断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柜体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的周侧且朝向分隔板的一侧的前门、设置于框架的周侧且朝向分隔板的另一侧的后门,以及设置于框架的顶侧的顶板;顶板具有前板部以及后板部,分隔板、框架、前门以及前板部围合第一腔室,分隔板、框架、后门以及后板部围合形成第二腔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前门上的第一通风过滤窗,以及设置于前板部上的第二通风过滤窗;
第二通风结构包括设置于后门上的第三通风过滤窗,以及设置于后板部上的第四通风过滤窗。
在一个实施例中,柜体还包括设置于框架的周侧且用于封盖第一腔室的第一侧板,以及设置于框架的周侧且用于封盖第二腔室的第二侧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液位计、罐筒主体、高频加热线以及补水泵,罐筒主体设置于底座上,补水泵连接于罐筒主体,高频加热线绕卷于罐筒主体上,液位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罐筒主体的顶部和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还包括变压器柜,变压器柜设置于柜体的一侧,变压器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控制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的第一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的第二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的并柜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柜体;11、活动内门;12、框架;13、前门;14、后门;15、顶板;151、前板部;152、后板部;16、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20、蒸汽发生组件;21、液位计;22、罐筒主体;221、积垢罐筒;222、加热罐筒;223、蒸汽罐筒;23、高频加热线;24、补水泵;30、控制组件;31、变频功率单元;32、控制元器件;321、弱电控制器件;322、强电控制器件;3221、第一隔离开关;3222、第二隔离开关;40、分隔板;41、动力线缆槽;50、第一通风结构;51、第一通风过滤窗;52、第二通风过滤窗;60、第二通风结构;61、第三通风过滤窗;62、第四通风过滤窗;70、底座;80、变压器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电磁蒸汽发生器加热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金属加热筒自身发热,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筒外部包裹一定厚度的隔热保温材料,这样可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提高了热效率。在现有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设备结构布局中,蒸汽发生器与控制器件没有进行分隔设置,从而导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热量对控制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控制器件老化,寿命降低。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能够使得蒸汽发生组件与控制组件分隔设置且独立通风散热,有效地避免了控制组件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老化而降低寿命的问题。
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包括柜体10和分隔板40,柜体10内设置有相电性连接的蒸汽发生组件20以及控制组件30;分隔板40设置于柜体10内,且将柜体10分隔形成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控制组件30设置于第一腔室101内,蒸汽发生组件20设置于第二腔室102内;柜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101与外部的第一通风结构50,以及用于连通第二腔室102与外部的第二通风结构60。
其中,上述的分隔板40用于设置在柜体10内,以使柜体10分隔形成两个相邻的独立的腔室。分隔板40的四周分别连接于柜体10的内壁上,以使分隔出的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相独立。分隔板40可以选用耐高温的材质,例如镀铝锌版等,从而当蒸汽发生组件20工作散热时,热量不会通过镀铝锌版传递到第一腔室101中,有效地保障了控制组件30的工作温度,从而保障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通风结构50和第二通风结构60可以采用散热孔、百叶孔的孔结构,也可以采用散热窗等其他散热结构。可以理解地,第一通风结构50可以设置在第一腔室101的侧壁的多处,例如呈间隔地设置在侧壁底部的多处,以提高通风散热效率;或者在侧壁的底部和侧壁的顶部均设置第一通风结构50,以使外部的散热空气从底部进入第一腔室101并从顶部的第一通风结构50流出第一腔室101,以实现第一腔室101内的空气流通;同理,第二通风结构60的具体样式可以与第一通风结构50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利用分隔板40将柜体10分隔形成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且在柜体10上设置第一通风结构50用于第一腔室101的散热,在柜体10上设置第二通风结构60用于第二腔室102的散热,使得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相分隔且独立散热;将控制组件30设置在第一组件,将蒸汽发生组件20设置在第二腔室102内,从而蒸汽发生组件20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只能够在第二腔室102内扩散,并通过第二通风结构60进行散热,同时第一腔室101也能够通过第一通风结构50进行正常的通风散热,即蒸汽发生组件20散出的热量不会扩散至第一腔室101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控制组件30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老化而降低寿命的问题。
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组件30包括变频功率单元31以及控制元器件32,变频功率单元31与控制元器件32呈间隔地设置于第一腔室101内。由于变频功率单元31一般为强电控制,而控制元器件32包含强电控制和弱电控制,将变频功率单元31和控制元器件32在第一腔室101呈间隔地分开放置,并可以将弱电控制的部分控制元器件32单独布置,使得强弱电分离,有效地提高了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变频功率单元31设置于第一腔室101内部的上方,控制元器件32设置于第一腔室101内部的下方。当操作人员对控制元器件32进行操作时,只需对第一腔室101内的下方进行操作,以与强电分离,有效地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其中,变频功率单元31为常见的结构模块,因此不在本实施例中对变频功率单元31进行展开描述;控制元器件32是用于对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进行操作控制的所有控制单元的总和,例如断路器、低水位报警器、低水位联锁保护器、控制器、超压报警器等,利用控制元器件32可以实现对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的远程操控,高、低水位报警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等诸多功能;其中,断路器、低水位报警器、低水位联锁保护器、控制器、超压报警器等多种控制单元均为常见的元器件,本实施例中不对这些元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原理等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室102内设置有活动内门11,控制元器件32包括弱电控制器件321和强电控制器件322,弱电控制器件321设置于活动内门11上,强电控制器件322设置于分隔板40上。可以理解地,通过将弱电控制器件321设置于活动内门11上,并将强电控制器件322设置于分隔板40上,以实现强弱电控制的分开布置,将弱电控制器件321设置于强电控制器件322的外部,操作人员首先接触到弱电控制器件321,以提高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的安全性。操作时,可直接对活动内门11上设置的弱电控制器件321进行操控,若需要操作强电控制器件322,则需要打开活动内门11,再对内部设置在分隔板40上的强电控制器件322进行操控。可以理解地,强电控制器件322包括断路器等,能够用于控制整个控制组件30的电源通断;弱电控制器件321包括控制器、警报器等。具体地,活动内门11设置在第一腔室101的内部,活动内门11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101的内壁上的门框,以及铰接于门框上的内门板,将弱电控制器件321安装在内门板上,再将柜体10的外门关闭即可提高弱电控制器件321的防护等级。
请参考图3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强电控制器件322包括第一隔离开关3221,分隔板40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外部动力进线的动力线缆槽41,第一隔离开关3221的一接线端用于与外部动力进行相连接,第一隔离开关3221的另一接线端电性连接于变频功率单元31。具体地,在分隔板40上设置动力线缆槽41以引入外部动力进线,外部动力进线通过动力线缆槽41走线并连接至第一隔离开关3221的接线端上,第一隔离开关3221另一端的接线端则电性连接于变频功率单元31,从而通过控制第一隔离开关3221即可实现对变频功率单元31的通断电。第一隔离开关3221可通过铜排连接于变频功率单元31的输入端。其中,柜体10的进出线方式可以设置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下进下出的方式,另一种是采用侧近侧出的方式,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请参考图3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强电控制器件322还包括第二隔离开关3222,第二隔离开关3222电性连接于控制元器件32,且用于切换控制元器件32的通断状态。其中,上述的通断状态指的是控制元器件32接入电源时的状态和未接入电源时的状态,当控制第二隔离开关3222至开启状态时,控制元器件32接入电源以切换至通电状态,当控制第二隔离开关3222至关闭状态时,控制元器件32断电以切换至断开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开关3222设置在第一隔离开关3221的下方,以靠近于控制元器件32进行安装,便于第二隔离开关3222的接线操作。
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柜体10包括框架12、设置于框架12的周侧且朝向分隔板40的一侧的前门13、设置于框架12的周侧且朝向分隔板40的另一侧的后门14,以及设置于框架12的顶侧的顶板15;顶板15具有前板部151以及后板部152,分隔板40、框架12、前门13以及前板部151围合第一腔室101,分隔板40、框架12、后门14以及后板部152围合形成第二腔室102。其中,框架12采用型材结构,强度高,成柜技术成熟,装配简单方便。分隔板40将框架12内朝向前门13一侧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腔室101,同时将框架12内朝向后门14一侧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二腔室102;可以理解地,由于控制组件30相对于蒸汽发生组件20来说占用空间较小,因此分隔板40朝向于前门13一侧偏移,以使第二腔室102的空间更大。具体地,前门13和后门14均可以采用双开门的结构,以便于控制单块门板的大小来保障其结构强度。顶板15设置在框架12的顶侧,且通过螺钉封装在框架12上,以使顶板15同时封盖于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的顶部。上述的前板部151指的是顶板15封盖于第一腔室101的部分,后半部指的是顶板15封盖于第二腔室102的部分。可以在分隔板40上设置转接铜排,以供于整个柜体10的取电、转接等需求。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风结构50包括设置于前门13上的第一通风过滤窗51,以及设置于前板部151上的第二通风过滤窗52。具体地,通过在前门13上以及前板部151上分别开设通孔,以使第一通风过滤窗51通过螺钉安装在前门13的通孔内,第二通风过滤窗52通过螺钉安装在前板部151上的通孔内。同时,可以在第一通风过滤窗51上安装轴流风扇来实现第一腔室101的前门13底侧进风,并通过第一腔室101顶部的前板部151上的第二通风过滤窗52来实现出风,以满足第一腔室101内的散热需求。
第二通风结构60包括设置于后门14上的第三通风过滤窗61,以及设置于后板部152上的第四通风过滤窗62。具体地,通过在后门14上以及后板部152上分别开设通孔,以使第三通风过滤窗61通过螺钉安装在后门14的通孔内,第四通风过滤窗62通过螺钉安装在后板部152上的通孔内。同时,可以在第三通风过滤窗61上安装轴流风扇来实现第二腔室102的后门14底侧进风,并通过第二腔室102顶部的后板部152上的第四通风过滤窗62来实现出风,以满足第二腔室102内的散热需求。
请参考图1、图2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柜体10还包括设置于框架12的周侧且用于封盖第一腔室101的第一侧板16,以及设置于框架12的周侧且用于封盖第二腔室102的第二侧板17。通过设置第一侧板16以使第一腔室101通过第一通风过滤窗51和第二通风过滤窗52进行独立散热,通过设置第二侧板17以使第二腔室102通过第三通风过滤窗61和第四通风过滤窗62进行独立散热,以此可将多个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进行并柜组合使用,并柜间的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有效地保障了各柜体10的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的独立、增益散热效果。且通过并柜可以实现200kW~800kW的输出。
请参考图4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腔室10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0,蒸汽发生组件20包括液位计21、罐筒主体22、高频加热线23以及补水泵24,罐筒主体22设置于底座70上,补水泵24连接于罐筒主体22,高频加热线23绕卷于罐筒主体22上,液位计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罐筒主体22的顶部和底部。具体地,罐筒主体22包括依次设置的积垢罐筒221、加热罐筒222和蒸汽罐筒223,积垢罐筒221连接于补水泵24,高频加热线23绕卷于加热罐筒222,且高频加热线23穿设于分隔板40并与变频功率单元31电连接,通过变频功率单元31来控制高频加热线23对加热罐筒222的加热。
请参考图1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还包括变压器柜80,变压器柜80设置于柜体10的一侧,变压器柜8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控制组件30。通过在柜体10一侧设置变压器柜80,可以通过变压器柜80接入10kV的高压电;从而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可以选择直接供380V电源,或者是利用变压器柜80接入10kV的高压电,有效地提升了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100的适用范围。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相电性连接的蒸汽发生组件以及控制组件;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柜体内,且将所述柜体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蒸汽发生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外部的第一通风结构,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外部的第二通风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变频功率单元以及控制元器件,所述变频功率单元与所述控制元器件呈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活动内门,所述控制元器件包括弱电控制器件和强电控制器件,所述弱电控制器件设置于所述活动内门上,所述强电控制器件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控制器件包括第一隔离开关,所述分隔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布置外部动力进线的动力线缆槽,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一接线端用于与外部动力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接线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变频功率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控制器件还包括第二隔离开关,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元器件,且用于切换所述控制元器件的通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框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周侧且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一侧的前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周侧且朝向所述分隔板的另一侧的后门,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顶侧的顶板;所述顶板具有前板部以及后板部,所述分隔板、所述框架、所述前门以及所述前板部围合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分隔板、所述框架、所述后门以及所述后板部围合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门上的第一通风过滤窗,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板部上的第二通风过滤窗;
所述第二通风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后门上的第三通风过滤窗,以及设置于所述后板部上的第四通风过滤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周侧且用于封盖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周侧且用于封盖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液位计、罐筒主体、高频加热线以及补水泵,所述罐筒主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补水泵连接于所述罐筒主体,所述高频加热线绕卷于所述罐筒主体上,所述液位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罐筒主体的顶部和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器柜,所述变压器柜设置于所述柜体的一侧,所述变压器柜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组件。
CN202220851758.6U 2022-04-13 2022-04-13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Active CN217402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1758.6U CN217402519U (zh) 2022-04-13 2022-04-13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1758.6U CN217402519U (zh) 2022-04-13 2022-04-13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2519U true CN217402519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1758.6U Active CN217402519U (zh) 2022-04-13 2022-04-13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2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3211U (zh) 一种分相分区设计的apf模块结构
CN209375168U (zh) 一种集成有充电模块的大功率移动电源
CN201219183Y (zh) 大电流中压开关柜
CN217402519U (zh)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柜
CN110880702A (zh) 一种新型防漏电开关柜
CN215419052U (zh) 一种恒温控制高低压配电开关柜
CN113143047B (zh) 一种电披萨炉
CN210111307U (zh) 独立安全分区的印刷机电控柜
CN212806090U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供电控制装置
CN221448939U (zh) 一种变压器风冷控制柜
CN112954840A (zh) 烹饪装置
CN214848010U (zh) 一种机箱式抗谐波电容器
CN215723388U (zh) 一种储能式变频电磁能加热炉
CN218850214U (zh) 一种电力柜用内循环高效散热电力柜
CN215113831U (zh) 一种烘干风道结构
CN208606257U (zh) 电磁取暖炉
CN221688104U (zh) 一种电气柜
CN216721161U (zh) 一种变流器
CN214958713U (zh) 一种自适应模块化智能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N211320633U (zh) 一种动态无功自动补偿电容柜
CN214626011U (zh) 一种布料机控制箱体的高效循环散热装置
CN215119649U (zh) 强散热性高压开关柜
CN215490863U (zh) 高效纯镍丝合拢式烘干装置
CN217082913U (zh) 一种新型隔空加热磁能即热式热水器
CN114543361B (zh) 一种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