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0906U - 一种多功能平导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平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0906U
CN217400906U CN202220958031.8U CN202220958031U CN217400906U CN 217400906 U CN217400906 U CN 217400906U CN 202220958031 U CN202220958031 U CN 202220958031U CN 217400906 U CN217400906 U CN 217400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hole
channel
drainage
ho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80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信臻
胡泉秀
李强
陈扬勇
李波
曹伟
黄果
熊雅
蒋荣衡
张孝伟
孙建国
余晓金
陈潇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80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0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0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0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平导,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沿主洞延伸方向布置的洞体;洞体内设有路面盖板以将洞体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用于通风、人员疏散;下通道用于排水,与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洞体在接近主洞的洞口处分为风道支洞和排水支洞;风道支洞向上延伸至地势开阔处或接入隧道风机房;排水支洞内设有分别与洞体的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的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排水通道接入主洞的洞口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风险,在隧道附近出现极端涌突水情况下辅助隧道排水,提高隧道的安全防灾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平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平导。
背景技术
隧道的通风井用于隧道通风使用,其功能单一。部分隧道的通风井甚至只有排烟井功能,仅在隧道发生火灾时作隧道排烟使用,在隧道运营过程中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隧道的泄水洞用于辅助隧道排水。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高速公路岩溶隧道中,在隧道施工、运营中为避免极端暴雨天气情况导致隧道内排水不及时,引发灾害性事故,部分隧道在施工或运营一段时间后,常修建泄水洞辅助隧道排水。
泄水洞的大部分空间在平时处于闲置状态。由于隧道在日常运营中,排水所需断面较小,极端暴雨天气情况为小概率事件,因此修建的泄水洞的大部分空间在平时处于闲置状态。
另外,由于泄水洞断面相对隧道较小,不能采用大型的隧道施工机械施工,只能采用小型机械施工,因此施工效率相对较低。同时,泄水洞无法使较大的隧道施工机械通过,因此不能用于隧道的辅助施工通道使用。
超前地质施工导洞用于隧道施工前的地质勘探。对于公路隧道而言,一般不设置超前地质施工导洞,这对地质复杂、不良地质较多的长大隧道而言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结构,以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平导,以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平导,包括沿主洞延伸方向布置的洞体;洞体内设有路面盖板以将洞体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用于通风、人员疏散;下通道用于排水,与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洞体在接近主洞的洞口处分为风道支洞和排水支洞;风道支洞向上延伸至地势开阔处或接入隧道风机房;排水支洞内设有排水支洞路面盖板以将排水支洞分为呈上下布置的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分别与洞体的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排水通道接入主洞的洞口排水系统。
可选地,所述洞体的大小能够使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通行,以在隧道施工中作为隧道的超前地质导洞和辅助施工通道使用。
可选地,所述安全通道的出口或/和进口处设有防火门以防止漏风。
可选地,所述洞体两侧壁对应路面盖板的位置设有内凸的一级台阶面,路面盖板的两端搭接在一级台阶面上。
可选地,所述洞体两侧壁还具有与路面盖板顶部平齐的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与路面盖板相接。
可选地,所述洞体的顶部呈拱形。
可选地,所述路面盖板的下侧设有分隔墙或至少一根支撑立柱。
可选地,所述洞体内设有射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有效地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风险,在隧道附近出现极端涌突水情况下辅助隧道排水,提高隧道的安全防灾能力,并使得隧道风机房可以设置在隧道洞口,便于后期的运营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平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平导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射流风机1、洞体2、路面盖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2,一种多功能平导,包括沿主洞延伸方向布置的洞体2,洞体2的大小能够使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通行,洞体2在隧道施工中作为隧道的超前地质导洞和辅助施工通道使用;洞体2内设有路面盖板3以将洞体2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用于通风、人员疏散;下通道用于排水,与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以使隧道岩溶管道内的水体能够从下通道排出;洞体2在接近主洞的洞口处分为风道支洞和排水支洞;风道支洞向上延伸至地势开阔处或接入隧道风机房;排水支洞的大小能够使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通行,排水支洞内设有排水支洞路面盖板以将排水支洞分为呈上下布置的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分别与洞体2的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排水通道接入主洞的洞口排水系统,安全通道的出口或/和进口处设有卷帘防火门以防止漏风。洞体的上通道对应于洞体与主洞的支洞相接处也设有卷帘防火门以防止漏风。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支洞可在接近洞口处接入隧道风机房,使得隧道风机房可以设置在隧道洞口,便于后期的运营管理。
本实用新型用于通风的通道宜采用规则断面,以减小风损。在需要与隧道主洞排水相接的平导段的排水通道底标高低于隧道中心水沟底标高,确保平导排水不流入隧道主洞;平导与隧道的岩溶管道相接段设有沉砂池。
可选地,洞体2两侧壁对应路面盖板3的位置设有内凸的一级台阶面,路面盖板3的两端搭接在一级台阶面上。
可选地,洞体2两侧壁还具有与路面盖板3顶部平齐的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与路面盖板3相接。
可选地,洞体2的顶部呈拱形。
可选地,平导的水电管路位于上通道的侧壁处。
可选地,路面盖板3的下侧设有分隔墙或至少一根支撑立柱。
可选地,洞体2内设有射流风机1。
本实用新型在隧道施工阶段,可超前施工,以作为隧道超前地质导洞使用,同时平导内不设置路面盖板,使得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可以通行,为隧道开辟新的施工工作面,使得平导可作为辅助施工通道使用;平导贯通后,完成路面盖板的施工。路面盖板的上部空间可用于隧道通风、排烟、人员疏散;路面盖板的下部空间可用于隧道排水,与隧道平行或近平行布置,并与影响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通风、排水、防灾减灾等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通风井和泄水洞的闲置浪费,节约工程造价,还能降低隧道施工和运营风险,在隧道附近出现极端涌突水情况下辅助隧道排水,提高隧道的安全防灾能力。另外,通过将风道支洞在接近洞口处接入隧道风机房,使得隧道风机房可以设置在隧道洞口,便于后期的运营管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主洞延伸方向布置的洞体;洞体内设有路面盖板以将洞体分为呈上下布置的上通道和下通道;上通道用于通风、人员疏散;下通道用于排水,与隧道的岩溶管道连通;洞体在接近主洞的洞口处分为风道支洞和排水支洞;风道支洞向上延伸至地势开阔处或接入隧道风机房;排水支洞内设有排水支洞路面盖板以将排水支洞分为呈上下布置的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安全通道和排水通道分别与洞体的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排水通道接入主洞的洞口排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的大小能够使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通行,以在隧道施工中作为隧道的超前地质导洞和辅助施工通道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通道的出口或/和进口处设有防火门以防止漏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的上通道对应于洞体与主洞的支洞相接处设有防火门以防止漏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两侧壁对应路面盖板的位置设有内凸的一级台阶面,路面盖板的两端搭接在一级台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两侧壁还具有与路面盖板顶部平齐的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与路面盖板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的顶部呈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盖板的下侧设有分隔墙或至少一根支撑立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体内设有射流风机。
CN202220958031.8U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多功能平导 Active CN217400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031.8U CN217400906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多功能平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8031.8U CN217400906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多功能平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0906U true CN217400906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8031.8U Active CN217400906U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多功能平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0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9919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
CN208717954U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区间水电线路布设的综合管沟
CN208996086U (zh) 一种三舱综合管廊系统
CN217400906U (zh) 一种多功能平导
CN104164892A (zh) 一种电缆隧道多功能检查井
CN214089978U (zh) 一种综合管廊多功能附属构筑结构
CN208996085U (zh) 一种四舱综合管廊系统
CN211257072U (zh)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装置、综合管廊及综合管廊系统
CN204803915U (zh) 综合管廊综合安装口
CN208009471U (zh) 设置有通风口和逃生口节点结构的双层综合管廊
CN114635711A (zh) 一种多功能平导
CN214089971U (zh) 一种水电工程高压电缆出线洞出口段布置结构
CN110004982A (zh) 一种综合管廊内压力流污水管道的排、进气系统
CN204370766U (zh) 一种景观风井及建筑
CN107142958B (zh) 双盾构型综合管廊节点井
CN212253033U (zh) 非燃气管线舱室的管廊通风系统
CN210766884U (zh) 一种适用于管线归集的地下盖板沟
CN111636727A (zh) 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
CN208884626U (zh) 单建地下建筑消防水箱
CN212249393U (zh) 适用于全地下式水厂的综合系统
CN211690710U (zh) 一种地埋式雨水泵站
CN206289840U (zh) 一种建筑及其屋面通气防水结构
CN218292032U (zh) 一种与地下室合建的综合管廊
CN216481414U (zh) 地铁车站出入口合建排烟机房的布置结构
CN215260300U (zh) 一种用于地下封闭空间的一体化装配式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