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6628U -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6628U
CN217396628U CN202221330302.1U CN202221330302U CN217396628U CN 217396628 U CN217396628 U CN 217396628U CN 202221330302 U CN202221330302 U CN 202221330302U CN 217396628 U CN217396628 U CN 217396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ttery
chassis
vehicl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03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闯
赵博
安洪雨
贾宝超
张鹏
冯威
杜宇
王凯亮
闫海翠
于跃
李影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mo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omo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mo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omo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03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6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6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6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所述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构造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上方形成用于安装货箱的安装区域;其中,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车架前部区域、电池仓区域和车架后部区域,所述车架前部区域内安装有前桥总成、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所述电池仓区域安装有电池高压系统和电池低压系统,所述车架后部区域安装有后桥总成、驱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底盘,利于实现无人驾驶物流车并将其驱动,且配合各部区域以进行车辆对终端距离的定位配送,利于实现纯电动低速驱动,节能环保、降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行业飞速发展,需求人力及车辆也在逐步增加,但是配送人力数量的增加,使得人力成本也在不断增长,业务需求与人力成本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传统的物流车已无法解决这个矛盾。且目前终端物流以物流小哥电动三轮车、面包车为主,业务需求与人力成本之间矛盾最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该底盘的上方形成较大的安装空间,利于增大运输车的货运量,且集成有无人驾驶的线控区域,能够满足短途配送需求量大的使用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构造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上方形成用于安装货箱的安装区域;其中,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车架前部区域、电池仓区域和车架后部区域,所述车架前部区域内安装有前桥总成、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所述电池仓区域安装有电池高压系统和电池低压系统,所述车架后部区域安装有后桥总成、驱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该底盘的安装面的上部空间形成为货箱的安装区域,利于最大化地实现货物承载和物流运输,降低大配送量的输送成本,且该底盘集成有多个功能系统,可实现无人自动驾驶,减轻人工配送成本,满足配送需求量较大的应用场景,同时,运输车为电池高压系统提供驱动电能,实现低噪音、节能环保的动力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电池高压系统和所述电池低压系统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电池仓区域内的左侧,且另一个位于所述电池仓区域内的右侧,且所述电池高压系统和所述电池低压系统间隔开分布;其中,所述电池高压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和整车控制器,所述电池低压系统包括蓄电池和保险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电池仓区域内设有运动滑轨和锁止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运动滑轨,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选择性地锁止于所述电池仓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DC/DC模块,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DC/DC模块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车架还包括前触边总成和后触边总成,所述前触边总成连接于所述车架前部区域的前侧且朝前延伸,所述后触边总成连接于所述车架后部区域的后侧且朝后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前触边总成和/或所述后触边总成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周围的行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车架构造为框架结构且包括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为两个且沿横向间隔开,所述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横梁包括位于所述车架前部区域的前部横梁;其中,两个所述纵梁设有在整车呈对角分布的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与所述货箱定位配合,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货箱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电机和转向器,所述转向电机通过转向管柱带传动轴与所述转向器动力连接,所述转向电机通过所述前部横梁与所述纵梁相连,所述转向器通过所述前桥总成与所述纵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模块、紧急制动模块和驻车制动模块;其中,所述行车制动模块包括制动控制器和制动器,所述制动控制器通过液压助力器与所述制动器相连,所述液压助力器的制动油壶安装于所述前部横梁,所述紧急制动模块和所述驻车制动模块均包括EPB,所述EPB的卡钳布置于所述后桥总成的中部且集成于所述驱动系统的电机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包括货箱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所述货箱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
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与所述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的车架结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的车架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底盘100,
车架前部区域1,前悬架系统11,控制臂111,转向系统12,转向控制器121,转向器122,转向电机123,转向管柱带传动轴124,制动系统13,制动控制器134,EPB135,制动油壶136,制动器137,前桥总成14,
电池仓区域2,电池高压系统21,动力电池211,整车控制器212,电池低压系统22,蓄电池221,保险盒222,运动滑轨23,锁止机构24,充电口25,
车架后部区域3,后悬架系统31,减速器312,驱动系统32,驱动电机321,电机控制器322,DC/DC模块323,后桥总成33,
车架4,纵梁41,横梁42,前部横梁421,前触边总成43,后触边总成44,红外传感器45,连接支架46,车轮总成47,
货箱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中,该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采用了创新的车架结构,大幅提升货箱200的空间利用率,且该底盘集成有无人驾驶的线控底盘区域,能够满足短途配送需求量大的使用需求,降低物流运输的人力成本。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包括车架4,车架4的上表面构造成安装面,安装面的上方形成用于安装货箱200的安装区域;其中,如图3所示,车架4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车架前部区域1、电池仓区域2和车架后部区域3,车架前部区域1内安装有前桥总成14、转向系统12、制动系统13,电池仓区域2安装有电池高压系统21和电池低压系统22,车架后部区域3安装有驱动系统32、后桥总成33。
也就是说,在实际设计中,该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整体空间上的布局包括车架上侧部分和车架内侧部分。其中,车架4的上表面构造为安装面,车架上侧部分为位于车架4的安装面上方的安装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时,可将安装区域朝四周以及朝上敞开,从而便于用户从四周的任意方向上将货箱200放置于安装区域中,也就是说,在车架4上方的所有区域均形成为用于安装货箱200的安装区域,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在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实际运输时,可最大化地承载货物,提高运载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4构造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从而在车架4的内部形成车架内侧部分,且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位于车架4内的前部区域,即车架前部区域1。且在车架前部区域1安装有转向系统12、制动系统13、前桥总成14。其中,转向系统12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制动系统13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需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在停车或在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以及对在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等情况进行强制制动;前桥总成14用于使转向器122输出转向力且传递到车轮以驱动车辆转向,同时,支撑车辆前部的簧载质量、承载垂直载荷、还承受各种纵向力、侧向力以及相关扭矩。
第二部分位于车架4内的中央区域,即电池仓区域2。电池仓区域2安装有电池高压系统21和电池低压系统22。其中,电池高压系统21为整车主要动力来源;电池低压系统22用于车内用电设备及起动机等低压附件用电器所需要的电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为电动运输车。
第三部分位于车架4内的后方区域,即车架后部区域3。车架后部区域3安装有驱动系统32和后桥总成33。其中,驱动系统32用于将电池高压系统21输出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克服各种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和爬坡阻力,且在实际设计时,可将驱动系统32设置为能够利用制动系统13的能量进行发电实现制动能量转换为电能,进行制动力回收,提高能量利用率;后桥总成33用于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且除了起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差速作用。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系统13、转向系统12以及驱动系统32均可设置为自动控制,即在运输车行驶过程中,不需实时人为操作,极大地降低了人工送货上门的工作量,降低物流运输的人力成本,适用于配送需求量大的运输时段。
需要说明的是,车架前部区域1、电池仓区域2和车架后部区域3为集成于车架内部的区域,对应区域中的各个系统、车桥均与车架4固定连接,且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形成有序的内部结构,提升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集成度。而电池仓区域2布置在车架前部区域1和车架后部区域3中间,可使得电池的重量均匀分散到前后轴,保证车辆前后轴荷满足设计要求,且车架前部区域1和车架后部区域3能够对位于电池仓区域2中的电池高压系统21起到保护的作用,保证电池高压系统21的安全性。
也就是说,车架前部区域1与车架后部区域3用来布置底盘及新能源相关部件,同时可匹配外饰安装点,如增加外饰护板等,且电池仓区域2提供强大动力配合各区域。当且各个区域共同作用时,物流运输车才可正常运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该底盘的安装面的上部空间形成为货箱200的安装区域,利于最大化地实现货物承载和物流运输,降低大配送量的输送成本,且该底盘集成有多个功能系统,可实现无人自动驾驶,减轻人工配送成本,满足配送需求量较大的应用场景,同时,运输车为电池高压系统21提供驱动电能,实现低噪音、节能环保的动力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高压系统21和电池低压系统22中的一个位于电池仓区域2内的左侧,且另一个位于电池仓区域2内的右侧,且电池高压系统21和电池低压系统22间隔开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中,可将电池高压系统21设置于电池仓区域2内的右侧,电池低压系统22设置于电池仓区域2的左侧,并且电池高压系统21与电池低压系统22间隔开分布,提升了车辆安全性及人员的操纵性,且可以有效防护高压系统工作时对控制器的EMC干扰。
其中,电池高压系统21包括动力电池211和整车控制器212。其中,动力电池211是对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源。且动力电池211采用两块或多块电池并且安装在电池仓右侧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中,在动力电池211侧边靠近车架4的纵梁41的位置安装有充电口25并与动力电池211连接。而整车控制器212作为车辆中央控制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系统13、转向系统12以及驱动系统32以及内部的其他功能系统均可与整车控制器212电连接,以使得各个系统能够将各自的状态信息反馈给整车控制器212,整车控制器212即可主动对各个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也可基于各个系统的反馈信息进行对应地控制,使得底盘形成线控底盘区域,从而实现运输车的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由此,在进行物流输送的过程中,可实现无人驾驶运输,降低人力操作成本。
具体地,整车控制器212可采集驱动系统32的驱动电机321及动力电池211的状态、运输车的加速信号、制动信号及其他执行器、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信号,根据行驶意图综合分析并做出相应判定后,监控下层的各部件对应的单独的控制器的动作,整车控制器212负责汽车的正常行驶、制动能量回馈、车辆发动机及动力电池211的能量管理、故障诊断、车辆状态监控等,从而保证车辆在较好的动力性、可靠性及良好的经济性状态下稳定工作。
电池仓区域2还包括电池低压系统22,电池低压系统22包括蓄电池221和保险盒222。其中,蓄电池221安装在电池仓左侧下方,是辅助动力源。蓄电池221用于提供车内用电设备及起动机等低压附件用电器所需要的电能。保险盒222安装在电池仓左侧斜上方与动力电池211相挨,保险盒222可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电流不断升高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保险盒222内的保险丝会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且保险盒222内包括有继电器,继电器是可以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装置,即可以在电路中起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从而保证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仓区域2内设有运动滑轨23和锁止机构24,动力电池211可滑动地安装于运动滑轨23,锁止机构24用于将动力电池211选择性地锁止于电池仓区域2内。如运动滑轨23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于电池仓区域2,动力电池211可从运输车的左侧或右侧滑动至电池仓区域2内,从而使得运动滑轨23能够对动力电池211起到安装和支撑的作用,由此,将动力电池211设置为灵活可拆卸结构,便于在动力电池211故障或需要在外部充电时,及时地更换。
同时,可在电池仓的右侧上方设置有锁止机构24,锁止机构24可对滑动于运动滑轨23的动力电池211进行锁止,以使得动力电池211不会因惯性或其他因素滑出电池仓区域2,保证动力电池211安装的稳定性。由此,实现了动力电池211的固定及快换,动力电池211快换功能延长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及使用时间,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运营成本。
其中,在实际设计时,可在动力电池211上设置锁止槽或锁止孔,同时,锁止机构24包括驱动件和动力连接于驱动件的锁止销,锁止销适于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伸至锁止槽或锁止孔内,实现对动力电池211的锁止。驱动件可设置为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系统32包括驱动电机321、电机控制器322和DC/DC模块323,动力电池211与驱动电机321电连接,DC/DC模块323连接于动力电池211与驱动电机321之间,电机控制器322与驱动电机321电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系统32布置于车架后部区域3。驱动系统32包括有驱动电机321、电机控制器322和DC/DC模块323。
其中,驱动电机321安装在车架后部区域3右侧下方,且驱动电机321与动力电池211电连接,与电机控制器322电连接。驱动电机321可将电能转换为动能为车辆提供驱动力从而驱动电车运行,即驱动电机321决定着电动汽车的性能。
其中,电机控制器322安装在驱动电机321前侧,且与驱动电机321电连接。电机控制器322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功能件。
其中,DC/DC模块323连接在动力电池211与驱动电机321之间,DC/DC模块323即直流转换器,是将一种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直流电压的功率传输单元。也就是说,DC/DC模块323可以把动力电池211中的电压转换成车辆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使得各种用电器正常工作。且DC/DC模块323与电机控制器322均安装在动力电池211与驱动电机321之间,可优化高压线束的长度,保证高压系统的紧凑性,降低EMC对整车各零部件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4还包括前触边总成43和后触边总成44,前触边总成43连接于车架前部区域1的前侧且朝前延伸,后触边总成44连接于车架后部区域3的后侧且朝后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中,前触边总成43包括前触边和连接于前触边后侧面的前连接板,前连接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前连接板用于与车架4的主体部分的前侧面相连,以将前触边设置于车架4的前侧,从而通过前触边在车架4的前侧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同时,后触边总成44包括后触边和连接于后触边前侧面的后连接板,后连接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后连接板用于与车架4的主体部分的后侧面相连,以将后触边设置于车架4的前侧,从而通过后触边在车架4的后侧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触边和后触边的端部均构造为弧形弯折结构,且前触边的两端朝后形成弧形弯折,同时,后触边的两端朝前形成弧形弯折,从而使得运输车的整体的四个拐角均形成弧形结构,由此,通过设置前触边和后触边不仅有效地缓冲了来自外部的冲击和伤害,降低维修成本,且通过前触边和后触边的结构变形可有效地减轻对运输车周围的生命体的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触边总成43和/或后触边总成44设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生命体。也就是说,在实际设计中,传感器适于安装于前触边总成43和后触边总成44处,且传感器与整车控制器212电连接,传感器可对前触边总成43和后触边总成44周围空间内的场景进行检测,可将检测到的物体如生命体所在位置与车辆的距离信息发送给整车控制器212,整车控制器212设置为在传感器检测到生命体与前触边总成43或后触边总成44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发出信号以控制制动系统13进行急停,实现对生命体的保护。
其中,在具体设置时,传感器可采用红外传感器45,以更加准确地捕捉生命体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4构造为框架结构且包括纵梁41和横梁42,纵梁41为两个且沿横向间隔开,横梁42连接于两个纵梁41之间,横梁42包括位于车架前部区域1的前部横梁42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车架4构造为框架结构,包括左右间隔开分布的两根贯穿前后的纵梁41,纵梁41的两端分别与前触边总成43、后触边总成44相连,且在纵梁41的中部可与车架前部区域1、电池仓区域2、车架后部区域3中的各个系统以及部件进行配合连接固定,从而使得各个系统中的结构件均具有稳定的安装状态。车架4还包括位于车架前部区域1的前部横梁421和位于车架后部区域3的后部横梁42以及位于中部区域的中部横梁42,且所有横梁42均分别垂直相连于两根纵梁4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车架前部区域1中的各个系统以及部件可安装于前部横梁421和两个纵梁41的前端部分,电池仓区域2中的仓体框架以及其它的结构可固定安装于中部横梁42以及两个纵梁41的中部位置,同样地,车架后部区域3中的各个系统以及部件可安装于后部横梁42和两个纵梁41的后端部分,由此,可实现运输车的各个区域中系统以及结构的固定安装,保证整车的稳定性。
其中,纵梁41采用40mm×30mm的方形成品钢管裁制而成,上端面设计为平整面。需要说明的是,其一,纵梁41材料采用的是原料成熟可靠的方形成品钢管,可保证车辆精度及刚度要求,免于开模,节省项目费用及周期,降低整车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纵梁41尺寸不限于此,可根据车辆载重需求及刚度要求进行调整。其二,纵梁41上端面设计为平整面,可以保证上装货箱200不受底盘因素的影响,强化车辆的平台化,提升了货箱200的空间利用率,且货箱200容积可根据需求任意加大和分割,同时线控底盘区域同样进行了加大,也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以及,两个纵梁41设有在整车呈对角分布的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定位结构用于与货箱200定位配合,连接结构用于与货箱200可拆卸地相连。也就是说,定位结构可构造为在纵梁41的上端面凸出的定位销,将货箱200安装于底盘上方时,可将货箱200的底部与定位销进行定位配合,保证车架4的焊接精度和货箱200安装精度,为无人驾驶传感器精度提供保证。连接结构可构造为在纵梁41的上端面敞开的连接孔,在将货箱200安装于纵梁41的上端面时,可将货箱200通过贯穿连接孔的连接件如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其中,在实际设计时,可在纵梁41的上端面设置连接支架46,如图1所示,连接支架46设置为4个,4个连接支架46在整个车架4的四个对角上分布,且定位销设置于连接支架46,且在连接支架46的上表面凸出设置,同时连接孔也设置于连接支架46,且连接孔在连接支架46沿上下方向敞开,从而在将货箱200安装于纵梁41时,先通过连接支架46上的定位销对货箱200进行定位,再通过贯穿连接支架46上的连接孔的螺栓对货箱200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将货箱200固定安装于车架4的上表面。
其中,连接支架46在纵梁41上的位置可根据货箱200的尺寸需求、整车的性能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可根据自身需求设计货箱200,实现平台的最大通用性。其中,安装区域还可用于放置快递柜等其他形式的物品仓。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前部区域1包括前悬架系统11,车架后部区域3包括有后悬架系统31。两悬架系统均采用整体桥带四连杆非独立悬架。采用非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及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等优点,进一步降低了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工作的成本。
前后车桥总成的两端安装有车轮总成47。前后车桥总成可承受汽车的载荷,传递车架4与车轮之间的各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和转矩,维持车辆在道路上的正常行驶。且在实际设计中,后桥集成有减速器312并与驱动电机321直连,节省了传动轴或其他形式的连接件,使得电机与减速器312结构紧凑,传动效率更高。
前后悬架系统均包括控制臂111,控制臂111一端通过电池仓区域2的框架与纵梁41连接,一端与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连接。保证前后悬架系统可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系统12包括转向电机123和转向器122,转向电机123通过转向管柱带传动轴124与转向器122动力连接,转向电机123通过前部横梁421与纵梁41相连,转向器122通过前桥总成14与纵梁41相连。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转向系统12位于车架前部区域1,转向系统12还包括转向控制器121。转向系统12采用EPS形式电控转向,由安装在前横梁42前侧下方的转向电机123通过转向管柱带传动轴124与位于前横梁42后侧中部的转向器122相连。
其中,转向电机123和转向控制器121通过车架4前部横梁421与纵梁41连接,转向器122通过前桥与纵梁41连接。当转向器122转动时,传感器将信号传给转向控制器121,转向控制器121根据车速决定转向电机123的助力效果,从而保证汽车在转向运行时可靠和安全,且通过转向控制器121接收整车信号,控制转向,实现无人控制转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系统13包括行车制动模块、紧急制动模块和驻车制动模块;也就是说,车架前部区域1包括制动系统13,制动系统13中行车制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和使下坡行驶的汽车保持速度稳定、紧急制动模块的功能是使正常行驶的汽车在最短距离内将车停住、驻车制动模块的功能是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其中,行车制动模块包括制动控制器134和制动器137,制动控制器134通过液压助力器与制动器137相连,液压助力器的制动油壶136安装于前部横梁421,需要说明的是,行车制动利用制动控制器134自动加大刹车力度,实现线性刹车,采用液压助力方式通过制动器137实施制动。液压助力器的制动油壶136安装于前部横梁421,可使得制动油壶136隔绝车油与空气的直接接触,保证刹车车油的质量,且油壶盖上有刹车油液位传感器,检测刹车油的多少以便于加注。
紧急制动模块和驻车制动模块均包括EPB135,EPB135的卡钳布置于后桥总成311的中部且集成于驱动系统32的电机轴。也就是说,紧急制动模块与驻车制动模块均采用EPB135,EPB135可根据车速选择适当的制动力从而保证行驶的安全性,且采用线性控制,可省去一大堆传统零部件。EPB135的卡钳设置在后桥总成311中部,且集成于电机输出端,采用电信号传递控制命令,因而更利于系统简化和车辆装配,且可实现制动冗余,提高无人驾驶车辆安全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制动器137使用形式不限于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其中,EPB135为电子驻车制动器,采用电子线路控制方式,通过刹车盘与刹车片产生的摩擦力来达到控制停车制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
该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为一种全新的、通用性、低俗、无人驾驶、纯电动物流车辆。运输车的底盘采用了创新的车架纵梁结构,货箱200安装于纵梁41上方的平整面。大幅提升货箱200的空间利用率,且动力电池211采用快换结构,实现快换功能,延长了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及使用时间,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运营成本。具有节能、环保、低噪音、使用费用低廉等优点,可满足多种场景及客户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构造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上方形成用于安装货箱(200)的安装区域;其中,
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分布的车架前部区域(1)、电池仓区域(2)和车架后部区域(3),所述车架前部区域(1)内安装有前桥总成(111)、转向系统(12)、制动系统(13),所述电池仓区域(2)安装有电池高压系统(21)和电池低压系统(22),所述车架后部区域(3)安装有后桥总成(311)、驱动系统(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高压系统(21)和所述电池低压系统(22)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电池仓区域(2)内的左侧,且另一个位于所述电池仓区域(2)内的右侧,且所述电池高压系统(21)和所述电池低压系统(22)间隔开分布;其中,
所述电池高压系统(21)包括动力电池(211)和整车控制器(212),所述电池低压系统(22)包括蓄电池(221)和保险盒(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区域(2)内设有运动滑轨(23)和锁止机构(24),所述动力电池(21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运动滑轨(23),所述锁止机构(24)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211)选择性地锁止于所述电池仓区域(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32)包括驱动电机(321)、电机控制器(322)和DC/DC模块(323),所述动力电池(211)与所述驱动电机(321)电连接,所述DC/DC模块(323)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211)与所述驱动电机(321)之间,所述电机控制器(322)与所述驱动电机(32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前触边总成(43)和后触边总成(44),所述前触边总成(43)连接于所述车架前部区域(1)的前侧且朝前延伸,所述后触边总成(44)连接于所述车架后部区域(3)的后侧且朝后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触边总成(43)和/或所述后触边总成(44)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周围的行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构造为框架结构且包括纵梁(41)和横梁(42),所述纵梁(41)为两个且沿横向间隔开,所述横梁(42)连接于两个所述纵梁(41)之间,所述横梁(42)包括位于所述车架前部区域(1)的前部横梁(421);其中,
两个所述纵梁(41)设有在整车呈对角分布的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与所述货箱(200)定位配合,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货箱(200)可拆卸地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12)包括转向电机(123)和转向器(122),所述转向电机(123)通过转向管柱带传动轴(124)与所述转向器(122)动力连接,所述转向电机(123)通过所述前部横梁(421)与所述纵梁(41)相连,所述转向器(122)通过所述前桥总成(111)与所述纵梁(4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13)包括行车制动模块、紧急制动模块和驻车制动模块;其中,
所述行车制动模块包括制动控制器(134)和制动器(137),所述制动控制器(134)通过液压助力器与所述制动器(137)相连,所述液压助力器的制动油壶(136)安装于所述前部横梁(421),所述紧急制动模块和所述驻车制动模块均包括EPB(135),所述EPB(135)的卡钳布置于所述后桥总成(311)的中部且集成于所述驱动系统(32)的电机轴。
10.一种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货箱(200)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100),所述货箱(200)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
CN202221330302.1U 2022-05-30 2022-05-30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Active CN217396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0302.1U CN217396628U (zh) 2022-05-30 2022-05-30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0302.1U CN217396628U (zh) 2022-05-30 2022-05-30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6628U true CN217396628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0302.1U Active CN217396628U (zh) 2022-05-30 2022-05-30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6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39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ctive convertor dolly
CN108162766B (zh)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汽车机电液冗余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US8789472B2 (en) Quasi self-contained energy storag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6671762B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的纯电动汽车
CN101137531B (zh) 用于自动装卸车的制动系统
WO2020142829A1 (en) Fuel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ybrid tractor trailer vehicles
EP3892508B1 (en) System for smart coupling between a road implement and a tractor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actuation of auxiliary traction on road implements
US20210354566A1 (en) Scalable Tractive-Power System For Electric Railway-Vehicles Integrated into All-Wheel Electric Steering and Electric Braking Systems, Deriving 90% To 99% Traction and Dynamic Efficiency
CN108473114B (zh) 具有制动装置的车辆
CN105235758B (zh) 一种动力分散型轨迹跟随的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
CN20265684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CN109677428B (zh) 隧道工程重载列车及其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方法
US2023031202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ifting trailers
CN217396628U (zh) 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的底盘和无人驾驶物流运输车
CN209888922U (zh) 一种用于室外无人送货的电动车底盘
CN216580087U (zh) 物流车底盘和具有其的物流车
CN113734208B (zh) 轨道交通牵引车辆
CN216034761U (zh) 一种六轮越野无人线控车辆
JP2023178908A (ja) 電動作業車両
CN2056403U (zh) 轮式交通运输工具紧急刹车装置
CN203358595U (zh) 一种矿用架线式窄轨载人牵引车
KR102011631B1 (ko) 철도 화차의 운동에너지를 이용한 충전 시스템
WO2019128188A1 (zh) 半挂车的控制系统、半挂车、智能车辆以及半挂车的控制方法
CN102729962A (zh) 电子楔块制动系统
CN113524994B (zh) 四轮独立转向驱动公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