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5963U - 定焦镜头 - Google Patents

定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5963U
CN217385963U CN202221152080.9U CN202221152080U CN217385963U CN 217385963 U CN217385963 U CN 217385963U CN 202221152080 U CN202221152080 U CN 202221152080U CN 217385963 U CN217385963 U CN 217385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equal
prime
less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20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雪
翟林燕
梁伟朝
应永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 Optic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520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5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5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5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L1)、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P)、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L3)、光焦度为负的第四透镜(L4)、光焦度为正的第五透镜(L5)和保护平板玻璃(CG),所述第一透镜(L1)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中心到所述定焦镜头的成像面(IMAGE)的距离SL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6≤SL/TTL≤0.66。本实用新型的定焦镜头具有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70,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实现最大视场角105.2°的图像捕捉。

Description

定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机镜头市场的迅猛发展,用户对于镜头性能的要求不断增加,但市场上尚缺少通光量大、成像清晰,并且同时保证无热化与日夜共焦的安防定焦镜头。要提高镜头的性能,可以采用更多枚镜片或者缩小通光孔径,然而这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或者通光量的不足,所以,镜头的成本与高性能难以平衡,而且现有的定焦镜头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需进一步提升其成像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焦镜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光阑、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光焦度为负的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的第五透镜和保护平板玻璃,所述第三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345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8≤f345/f≤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为近轴区凹凸型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为凸凸型透镜;
所述第五透镜为近轴区凸凸型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为非球面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为塑胶材质的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1之间满足:-29.0≤(R1-d1)/R2≤-1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5≤f1/f≤-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分别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和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3.4≤f2/f≤11;2.1≤f3/f≤2.4;-1.7≤f4/f≤-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5.7≤f12/f≤-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中心到所述定焦镜头的成像面的距离SL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6≤SL/TTL≤0.6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中心到所述光阑的距离M1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27≤M1/TTL≤0.3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半像高h之间满足:1.1≤f/h≤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5.5≤TTL/f≤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中的至少一枚透镜的相对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满足:dn/dt≤3×1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焦镜头至少包含一枚低色散玻璃材料的透镜,且该透镜的阿贝数值VD满足:VD≥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距离TL之间满足:0.36≤BFL/TL≤0.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优化配置五枚透镜的正负光焦度,使像差得到有效的校正,提升系统性能,同时合理搭配五枚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不同形状和面型、以及玻璃材质和塑胶材质的混合使用,并与光阑、保护平板玻璃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定焦光学系统,使得该定焦镜头可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70,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可适配但不限于1/2.7"传感器(sensor),应用前景广阔,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还实现了最大视场角105.2°的图像捕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对镜头整个光学系统的焦距、光学总长、半像高等参数以及各枚透镜的焦距、透镜到系统成像面的距离、相对折射率温度系数和阿贝数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数值范围进行合理设置,兼顾上述成像性能的同时保证镜头的体积小、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使其具有高低温成像性能好、日夜共焦、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制造性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以下对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会涉及到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P、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和保护平板玻璃CG。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第一透镜L1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第二透镜L2为近轴区凹凸型透镜,第三透镜L3为凸凸型透镜,第四透镜L4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第五透镜L5为近轴区凸凸型透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L3为球面透镜。
可见,该定焦镜头通过优化配置各个透镜的正负光焦度,使像差得到有效的校正,提升系统性能,同时合理搭配各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的不同形状和面型,使得镜头的光学结构可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70,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可适配但不限于1/2.7"sensor,应用前景广阔,极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还实现了最大视场角105.2°的图像捕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均为塑胶材质的透镜。采用塑胶材质的上述四枚透镜,有利于降低定焦镜头成本的同时校正高低温成像的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焦镜头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L1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1之间满足:-29.0≤(R1-d1)/R2≤-14.0。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L1的形状,有利于保证在大视场的前提下,使得光线平缓进入,减小像差,同时降低鬼像形成的可能性,保证镜头的成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5≤f1/f≤-1.2。对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与镜头有效焦距的比值范围进行合理设置,有利于更多的入射光线平稳进入该定焦镜头光学系统,增加光学镜头的照度。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f2之间满足:3.4≤f2/f≤11。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2.1≤f3/f≤2.4。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1.7≤f4/f≤-1.2。通过对由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透镜L2至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与镜头有效焦距的比值范围进行如上所述的设计,可以校正镜头光学系统的色差,有利于实现更高像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中心到定焦镜头的成像面IMAGE的距离SL与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6≤SL/TTL≤0.66,有利于降低镜头光学系统的公差敏感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f12与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5.7≤f12/f≤-2.5。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的组合焦距f345与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8≤f345/f≤2.0。通过合理分配透镜的组合焦距,并将对不同透镜的组合焦距与镜头有效焦距的比值范围进行合理设置,有利于在增大摄像定焦镜头视场角度的基础上,降低摄像定焦镜头的敏感性,以提升摄像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中心到光阑STOP的距离M1与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27≤M1/TTL≤0.31。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定焦镜头的半像高h之间满足:1.1≤f/h≤1.3。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5.5≤TTL/f≤6.0。通过对镜头的有效焦距、半像高、光学总长等镜头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设置,有利于实现镜头更高像质的同时保证更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中的至少一枚透镜的相对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满足:dn/dt≤3×10-6/℃,有利于该光学系统实现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使其具有高低温成像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焦镜头至少包含一枚低色散玻璃材料的透镜,且该透镜的阿贝数值VD满足:VD≥60,有利于实现镜头的日夜共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定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定焦镜头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中心距离TL之间满足:0.36≤BFL/TL≤0.60,有利于在实现镜头小型化的基础上,实现后焦长,有利于光学镜头的组装。另一方面,透镜组的长度TL短,结构紧凑,可降低透镜对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敏感度,提高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该定焦镜头通过优化配置各个透镜的正负光焦度,使像差得到有效的校正,提升系统性能,使得镜头的光学结构可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70,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同时能够实现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可适用于不同环境,还能够实现最大视场角105.2°的图像捕捉。并且,该定焦镜头可兼顾小体积、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的制造性和可适配但不限于1/2.7"sensor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地,镜头光学系统包含保护平板玻璃CG的光学总长≤22.60mm。
下面以4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和表格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定焦镜头。在下列各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光阑STOP记为一面,将成像面IMAGE记为一面。
具体符合上述条件式的各个实施例的参数如下表1所示:
条件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29.0≤(R1-d1)/R2≤-14.0 -27.226 -27.505 -14.527 -17.173
-1.5≤f1/f≤-1.2 -1.387 -1.386 -1.266 -1.497
3.4≤f2/f≤11 4.507 4.472 3.453 10.919
2.1≤f3/f≤2.4 2.169 2.142 2.127 2.142
-1.7≤f4/f≤-1.2 -1.463 -1.436 -1.202 -1.634
0.6≤SL/TTL≤0.66 0.621 0.613 0.614 0.658
-5.7≤f12/f≤-2.5 -4.374 -4.199 -5.603 -2.689
1.8≤f345/f≤2.0 1.947 1.915 1.901 1.876
0.27≤M1/TTL≤0.31 0.278 0.303 0.308 0.310
1.1≤f/h≤1.3 1.158 1.155 1.212 1.209
5.5≤TTL/f≤6.0 5.885 5.915 5.575 5.591
0.36≤BFL/TL≤0.60 0.471 0.464 0.559 0.367
表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定焦镜头的塑胶非球面透镜满足下列公式: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071
在上述公式中,z为沿光轴方向,垂直于光轴的高度为h的位置处曲面到顶点的轴向距离;c表示非球面曲面顶点处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十六阶···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
FNO:1.65;光学总长:22.483mm;视场角:104°。
表2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中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和阿贝数。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S1 非球面 -80.560 0.819 1.54 56.0
S2 非球面 2.989 2.913
S3 非球面 -7.646 2.676 1.64 23.4
S4 非球面 -5.127 -0.163
S5(Stop) 球面 Infinity 2.275
S6 球面 10.489 3.151 1.46 90.2
S7 球面 -5.397 0.165
S8 非球面 -100.276 0.882 1.64 23.5
S9 非球面 3.719 0.190
S10 非球面 4.111 2.376 1.54 56.0
S11 非球面 -7.381 3.481
S12 球面 Infinity 0.800 1.52 64.2
S13 球面 Infinity 2.918
S14(IMAGE) 球面 Infinity
表2
表3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包括: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K、四阶非球面系数A4、六阶非球面系数A6、八阶非球面系数A8、十阶非球面系数A10、十二阶非球面系数A12和十四阶非球面系数A14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081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091
表3
结合图1及上述表1至表3所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可有效校正相差,提高成像质量,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65,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同时能够实现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可适用于不同环境,还能够实现视场角104°的图像捕捉。并且,该定焦镜头可兼顾小体积、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的制造性和可适配但不限于1/2.7"sensor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地,镜头光学系统包含保护平板玻璃CG的光学总长为22.483mm。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
FNO:1.64;光学总长:22.534mm;视场角:105°。
表4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中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和阿贝数。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092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101
表4
表5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包括: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K、四阶非球面系数A4、六阶非球面系数A6、八阶非球面系数A8、十阶非球面系数A10、十二阶非球面系数A12和十四阶非球面系数A14
面序号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S1 119.55 6.20E-004 -9.58E-005 7.34E-006 -3.07E-007 5.61E-009 0.00E+000
S2 -0.66 4.14E-003 -7.52E-005 1.16E-005 5.07E-006 -8.06E-007 0.00E+000
S3 5.67 8.71E-004 -4.71E-005 -3.45E-006 6.88E-007 -4.07E-007 0.00E+000
S4 0.53 1.07E-003 -7.82E-005 1.25E-005 -2.27E-006 1.18E-007 0.00E+000
S8 0.00 -4.99E-003 1.65E-004 -2.10E-005 -6.64E-007 1.20E-007 -8.24E-009
S9 -1.41 -8.76E-003 9.04E-004 -8.77E-005 3.97E-006 -2.42E-007 -2.58E-010
S10 -1.54 -5.45E-003 7.75E-004 -5.09E-005 5.00E-006 -2.39E-007 -9.24E-010
S11 -1.89 -8.39E-004 2.21E-004 -1.75E-005 3.48E-006 2.05E-007 -9.22E-009
表5
结合图2及上述表1、表2、表4和表5所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可有效校正相差,提高成像质量,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64,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同时能够实现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可适用于不同环境,还能够实现视场角105°的图像捕捉。并且,该定焦镜头可兼顾小体积、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的制造性和可适配但不限于1/2.7"sensor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地,镜头光学系统包含保护平板玻璃CG的光学总长为22.534mm。
实施例3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
FNO:1.68;光学总长:22.130mm;视场角:105.2°。
表6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中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和阿贝数。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S1 非球面 -41.317 1.204 1.53 56.0
S2 非球面 2.927 2.225
S3 非球面 -12.491 3.505 1.64 23.5
S4 非球面 -5.741 -0.200
S5(Stop) 球面 Infinity 1.800
S6 球面 8.582 2.740 1.46 90.2
S7 球面 -6.439 0.091
S8 非球面 -4.645 0.764 1.61 25.6
S9 非球面 8.605 0.051
S10 非球面 4.052 2.015 1.53 56.0
S11 非球面 -5.659 0.500
S12 球面 Infinity 0.800 1.52 64.2
S13 球面 Infinity 6.635
S14(IMAGE) 球面 Infinity
表6
表7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包括: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K、四阶非球面系数A4、六阶非球面系数A6、八阶非球面系数A8、十阶非球面系数A10、十二阶非球面系数A12和十四阶非球面系数A14
面序号 K A<sub>4</sub> A<sub>6</sub> A<sub>8</sub> A<sub>10</sub> A<sub>12</sub> A<sub>14</sub>
S1 49.62 -3.65E-004 1.23E-005 0.00E+000 0.00E+000 0.00E+000 0.00E+000
S2 -1.84 7.77E-003 7.62E-005 -9.18E-005 2.36E-005 -2.36E-006 0.00E+000
S3 21.33 7.75E-005 -2.51E-004 1.05E-004 -2.20E-005 1.46E-006 0.00E+000
S4 -8.98 -5.78E-003 5.43E-004 -7.46E-005 6.22E-006 -2.59E-007 0.00E+000
S8 -13.03 5.74E-003 -2.22E-003 2.97E-004 -2.00E-005 4.87E-007 0.00E+000
S9 7.61 1.24E-002 -2.84E-003 1.17E-004 1.60E-005 -1.48E-006 0.00E+000
S10 -10.29 7.88E-003 -1.23E-003 1.31E-005 6.78E-006 -2.47E-007 0.00E+000
S11 -21.40 -1.43E-002 2.82E-003 -4.45E-004 3.88E-005 -1.58E-006 0.00E+000
表7
结合图3及上述表1、表2、表6和表7所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可有效校正相差,提高成像质量,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68,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同时能够实现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可适用于不同环境,还能够实现视场角105.2°的图像捕捉。并且,该定焦镜头可兼顾小体积、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的制造性和可适配但不限于1/2.7"sensor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地,镜头光学系统包含保护平板玻璃CG的光学总长为22.13mm。
实施例4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参数如下所述:
FNO:1.65;光学总长:22.315mm;视场角:104°。
表8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中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的折射率和阿贝数。
面序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折射率 阿贝数
S1 非球面 -57.356 1.170 1.54 55.7
S2 非球面 3.408 2.280
S3 非球面 -4.616 3.558 1.54 55.7
S4 非球面 -4.888 -0.085
S5(Stop) 球面 Infinity 0.705
S6 球面 7.854 3.579 1.50 81.6
S7 球面 -7.854 2.259
S8 非球面 -150.001 0.651 1.64 23.5
S9 非球面 4.297 2.211 1.54 55.7
S10 非球面 -6.501 3.121
S11 球面 Infinity 0.800 1.52 64.2
S12 球面 Infinity 2.066
S13(IMAGE) 球面 Infinity
表8
表9列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系数,包括:该表面的二次曲面常数K、四阶非球面系数A4、六阶非球面系数A6、八阶非球面系数A8、十阶非球面系数A10、十二阶非球面系数A12和十四阶非球面系数A14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131
Figure BDA0003643056250000141
表9
结合图4及上述表1、表2、表8和表9所示,本实施例的定焦镜头可有效校正相差,提高成像质量,实现大光圈、高像素、通光量多、整体照度均匀和亮度较好的成像性能,FNO=1.65,像面高度可达Φ7.0mm,同时能够实现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不虚焦,可适用于不同环境,还能够实现视场角104°的图像捕捉。并且,该定焦镜头可兼顾小体积、单部品及组装公差较好,有良好的制造性和可适配但不限于1/2.7"sensor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具体地,镜头光学系统包含保护平板玻璃CG的光学总长为22.31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定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包括:光焦度为负的第一透镜(L1)、光焦度为正的第二透镜(L2)、光阑(STOP)、光焦度为正的第三透镜(L3)、光焦度为负的第四透镜(L4)、光焦度为正的第五透镜(L5)和保护平板玻璃(CG),所述第三透镜(L3)为球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L3)、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的组合焦距f345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8≤f345/f≤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
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四透镜(L4)均为近轴区凹凹型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L2)为近轴区凹凸型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L3)为凸凸型透镜;
所述第五透镜(L5)为近轴区凸凸型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均为非球面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二透镜(L2)、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均为塑胶材质的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一透镜(L1)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1之间满足:-29.0≤(R1-d1)/R2≤-14.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1之间满足:-1.5≤f1/f≤-1.2。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分别与所述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3和所述第四透镜(L4)的有效焦距f4之间满足:3.4≤f2/f≤11;2.1≤f3/f≤2.4;-1.7≤f4/f≤-1.2。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和所述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f12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5.7≤f12/f≤-2.5。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中心到所述定焦镜头的成像面(IMAGE)的距离SL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6≤SL/TTL≤0.66。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中心到所述光阑(STOP)的距离M1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0.27≤M1/TTL≤0.31。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半像高h之间满足:1.1≤f/h≤1.3。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之间满足:5.5≤TTL/f≤6.0。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L3)、所述第四透镜(L4)和所述第五透镜(L5)中的至少一枚透镜的相对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满足:dn/dt≤3×10-6/℃。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镜头至少包含一枚低色散玻璃材料的透镜,且该透镜的阿贝数值VD满足:VD≥60。
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所述定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所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中心距离TL之间满足:0.36≤BFL/TL≤0.60。
CN202221152080.9U 2022-05-13 2022-05-13 定焦镜头 Active CN217385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2080.9U CN217385963U (zh) 2022-05-13 2022-05-13 定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2080.9U CN217385963U (zh) 2022-05-13 2022-05-13 定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5963U true CN21738596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2080.9U Active CN217385963U (zh) 2022-05-13 2022-05-13 定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5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7222A1 (zh) 广角成像镜头
CN10970966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318995B (zh) 一种透镜系统和镜头
CN115508986A (zh) 光学镜头
CN114002825A (zh) 鱼眼镜头
CN114578512A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20121076U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210742599U (zh) 一种星光级光学镜头
CN217587747U (zh) 定焦镜头
CN111913279A (zh) 玻塑混合镜头
CN218158530U (zh) 定焦镜头
CN116609927A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217213294U (zh) 定焦镜头
CN216748258U (zh) 一种玻塑混合镜头
CN217385963U (zh) 定焦镜头
CN212302044U (zh) 玻塑混合镜头
CN115097612A (zh) 定焦镜头
CN212364702U (zh) 大像面广角镜头
CN114019656A (zh) 一种小型广角高低温日夜共焦镜头
CN218272894U (zh) 定焦镜头
CN114924394B (zh) 定焦镜头
CN218158526U (zh) 定焦镜头
CN217385967U (zh) 定焦镜头
CN114647067B (zh) 广角镜头
CN213482549U (zh) 一种大光圈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