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3172U -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3172U
CN217383172U CN202221012326.2U CN202221012326U CN217383172U CN 217383172 U CN217383172 U CN 217383172U CN 202221012326 U CN202221012326 U CN 202221012326U CN 217383172 U CN217383172 U CN 217383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branch pipe
supply device
well bod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23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其磊
齐康明
王小琴
陈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te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te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te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te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23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3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3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3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涉及利用地蓄能的供能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抽水泵、热泵机组和设于井体内的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热泵机组连接,所述回水管也与所述热泵机组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井体内的一端与所述回水管位于所述井体内的一端相连通。本申请具有无需开采地下水,从而不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进而不易危及居住安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利用地蓄能的供能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地蓄能的供能装置是一种将地热资源用来供能的装置。
目前,相关技术中一种利用地蓄能的供能装置,其包括抽水泵、出水管、热泵机组和设于井体内的进水管,进水管通过抽水泵与热泵机组连接,出水管与热泵机组连接。使用时,将进水管远离热泵机组的一端插入井体内,将出水管远离热泵机组的一端与下水道连通,然后启动抽水泵将井体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而达到供能的效果,最后再通过出水管将地下水排至下水道内。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该供能装置需要大量的地下水,但若超量开采地下水,极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从而危及居住安全,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因超量开采地下水,极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从而危及居住安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包括抽水泵、热泵机组和设于井体内的出水管和回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热泵机组连接,所述回水管也与所述热泵机组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井体内的一端与所述回水管位于所述井体内的一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启动抽水泵,此时水将通过出水管、热泵机组和回水管进行循环,且当水经过井体的内部时将通过地蓄能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输送至热泵机组来进行供能。该供能装置无需抽取地下水,利用地蓄能即可进行功能,无需开采地下水,从而不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进而不易危及居住安全。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一主管和若干第一分支管,若干所述第一分支管均与所述第一主管相连通,所述回水管包括第二主管和若干第二分支管,若干所述第二分支管均与所述第二主管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一分支管与若干所述第二分支管均位于所述井体内且一一对应并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在循环时,水通过四个第一分支管和四个第二分支管将水分成四等份,从而循环至井体的内部时,通过地蓄能能够对水更均匀、更充分地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输送至热泵机组来进行供能且供能效果更优。
可选的,所述井体内固定插设有波纹管,所述第一分支管与所述第二分支管均位于所述波纹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可使得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不易与井体内的土壤接触,从而不易被腐蚀,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井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鹅卵石和混凝土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层使得井体的底部的土壤不易向上移动而与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进行接触,进而不易对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造成腐蚀。
可选的,所述井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分支管和所述第二分支管均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块,所述环块的顶壁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固定板的底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条过盈插设至所述密封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可使得井体内靠近上方的空气不易与地面以上的空气进行互换流通,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换热。
可选的,所述环块的顶壁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孔底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密封条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插设至所述容置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磁铁磁性相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条老化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时,可将第二磁铁从容置孔取出,即可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离,从而对旧的密封条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插设有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插设至所述井体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推杆,所述固定板的顶壁开设有滑孔且所述滑孔与所述放置孔相连通,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握住推杆,然后将锚杆向远离热泵机组的一侧推动直至锚杆插设至井体的侧壁内,从而对固定板进行了锁止,进而不易带动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移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壁开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滑孔和所述放置孔均相连通,所述推杆插设至所述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杆插设至井体的侧壁后,将推杆向固定槽内旋转,从而一方面锚杆不易受土壤的挤压而向放置孔内滑动,另一面推杆不将高于固定板,从而不易被工作人员误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使用时,启动抽水泵,此时水将通过出水管、热泵机组和回水管进行循环,且当水经过井体的内部时将通过地蓄能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输送至热泵机组来进行供能。该供能装置无需抽取地下水,利用地蓄能即可进行功能,无需开采地下水,从而不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进而不易危及居住安全。
2、波纹管可使得第一分支管和第二分支管不易与井体内的土壤接触,从而不易被腐蚀,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3、当密封条老化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时,可将第二磁铁从容置孔取出,即可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离,从而对旧的密封条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井体与波纹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锚杆与固定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出水管;11、第一主管;12、第一分支管;2、回水管;21、第二主管;22、第二分支管;3、抽水泵;4、热泵机组;5、波纹管;6、防护层;7、固定板;71、放置孔;711、锚杆;72、滑孔;721、推杆;73、固定槽;74、密封槽;8、环块;81、容置孔;811、第一磁铁;9、密封条;91、第二磁铁;10、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包括抽水泵3、热泵机组4和设于井体10内的出水管1和回水管2,本申请实施例中井体10的深度大于15m。出水管1远离井体10的一端通过抽水泵3与热泵机组4连接,回水管2远离井体10的一端与热泵机组4连接,热泵机组4放置于地面上。出水管1和回水管2位于井体10内的一端相连通。使用时,启动抽水泵3,此时水将通过出水管1、热泵机组4和回水管2进行循环,且当水经过井体10的内部时将通过地蓄能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输送至热泵机组4来进行供能。该供能装置无需抽取地下水,利用地蓄能即可进行功能,无需开采地下水,从而不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进而不易危及居住安全。
参照图1和图2,出水管1包括第一主管11和若干第一分支管12,若干第一分支管12均与第一主管11相连通,回水管2包括第二主管21和若干第二分支管22,若干第二分支管22均与第二分支管22,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均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分支管12远离第一主管11的一端和四个第二分支管22远离第二主管21的一端均位于井体10内且一一对应并相连通,当水在循环时,水通过四个第一分支管12和四个第二分支管22将水分成四等份,从而循环至井体10的内部时,通过地蓄能能够对水更均匀、更充分地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输送至热泵机组4来进行供能且供能效果更优。
参照图2,井体10内适配插设有波纹管5,且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均位于波纹管5内,波纹管5可使得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不易与井体10内的土壤接触,从而不易被腐蚀,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参照图2,此外,井体10的底部铺设有防护层6,防护层6位于波纹管5的正下方,防护层6由鹅卵石和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护层6使得井体10的底部的土壤不易向上移动而与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进行接触,进而不易对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造成腐蚀。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启动抽水泵3,此时水将通过出水管1、热泵机组4和回水管2进行循环;水在循环时,水通过四个第一分支管12和四个第二分支管22将水分成四等份,从而循环至井体10的内部时,通过地蓄能能够对水更均匀、更充分地进行换热;换热完毕后输送至热泵机组4来进行供能。该供能装置无需抽取地下水,利用地蓄能即可进行功能,无需开采地下水,从而不易导致建筑物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进而不易危及居住安全。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井体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直径大于井体10的直径,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均贯穿固定板7且与固定板7固定连接。固定板7远离热泵机组4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放置孔71,放置孔71内适配插设有锚杆711且锚杆711可沿水平方向进行滑动,锚杆711的一端插设至井体10的侧壁、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721,固定板7的顶壁开设有滑孔72且滑孔72的与放置孔71相连通,推杆721穿设于滑孔72。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握住推杆721,然后将锚杆711向远离热泵机组4的一侧推动直至锚杆711插设至井体10的侧壁内,从而对固定板7进行了锁止,进而不易带动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移动。
参照图4,此外,固定板7的顶壁开设有固定槽73且固定槽73与放置孔71和滑孔72均相连通,推杆721插设至固定槽73内,当锚杆711插设至井体10的侧壁后,将推杆721向固定槽73内旋转,从而一方面锚杆711不易受土壤的挤压而向放置孔71内滑动,另一面推杆721不将高于固定板7,从而不易被工作人员误踩。
参照图4和图5,波纹管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块8,环块8的顶壁设置有密封条9,密封条9由橡胶材质制成,固定板7的底壁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74,密封条9过盈插设至密封槽74内,密封条9可使得井体10内靠近上方的空气不易与地面以上的空气进行互换流通,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换热。
参照图5,此外,环块8的顶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置孔81,且容置孔81的孔底粘接有第一磁铁811,密封条9上粘接有第二磁铁91,第二磁铁91适配插设至容置孔81内并与第一磁铁811磁性相吸。当密封条9老化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时,可将第二磁铁91从容置孔81取出,即可使得第一磁铁811和第二磁铁91分离,从而对旧的密封条9进行更换。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握住推杆721,然后将锚杆711向远离热泵机组4的一侧推动直至锚杆711插设至井体10的侧壁内,然后旋转推杆721直至推杆721完全旋转至固定槽73内,从而对固定板7进行了锁止,进而不易带动第一分支管12和第二分支管22移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包括抽水泵(3)、热泵机组(4)和设于井体(10)内的出水管(1)和回水管(2),所述出水管(1)通过所述抽水泵(3)与所述热泵机组(4)连接,所述回水管(2)也与所述热泵机组(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位于所述井体(10)内的一端与所述回水管(2)位于所述井体(10)内的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包括第一主管(11)和若干第一分支管(12),若干所述第一分支管(12)均与所述第一主管(11)相连通,所述回水管(2)包括第二主管(21)和若干第二分支管(22),若干所述第二分支管(22)均与所述第二主管(21)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一分支管(12)与若干所述第二分支管(22)均位于所述井体(10)内且一一对应并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0)内固定插设有波纹管(5),所述第一分支管(12)与所述第二分支管(22)均位于所述波纹管(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0)的底部设置有防护层(6),所述防护层(6)由鹅卵石和混凝土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第一分支管(12)和所述第二分支管(22)均贯穿所述固定板(7)并与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块(8),所述环块(8)的顶壁设置有密封条(9),所述固定板(7)的底壁开设有密封槽(74),所述密封条(9)过盈插设至所述密封槽(7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块(8)的顶壁开设有容置孔(81),所述容置孔(81)的孔底固定设置有第一磁铁(811),所述密封条(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磁铁(91),所述第二磁铁(91)插设至所述容置孔(81)内并与所述第一磁铁(811)磁性相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侧壁开设有放置孔(71),所述放置孔(71)内插设有锚杆(711),所述锚杆(711)的一端插设至所述井体(10)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有推杆(721),所述固定板(7)的顶壁开设有滑孔(72)且所述滑孔(72)与所述放置孔(71)相连通,所述推杆(721)穿设于所述滑孔(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顶壁开设有固定槽(73)且所述固定槽(73)与所述滑孔(72)和所述放置孔(71)均相连通,所述推杆(721)插设至所述固定槽(73)内。
CN202221012326.2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Active CN217383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2326.2U CN21738317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2326.2U CN21738317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3172U true CN217383172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9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2326.2U Active CN21738317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3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107288A (ja) トンネル熱交換用パネル及びトンネル熱利用熱交換システム
CN103982961A (zh)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水源井软管式同井出、回水装置
CA2927681A1 (en) Geoexchange systems including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r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134236A (zh) 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倾斜埋设的施工方法
KR101299826B1 (ko) 고심도용 지중 열교환 시스템
CN106979635B (zh)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下传热管施工方法
CN217383172U (zh) 一种利用地蓄能的节能建筑用供能装置
CN103983045B (zh)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水源井硬管式同井出、回水装置
CN109869935B (zh) 一种地热能复合运行系统
CN105927271A (zh) 竖直换热器中竖井的灌浆回填系统及方法
CN203978273U (zh) 碳酸盐岩及硬质岩石地埋管钻孔及灌浆装置
CN218096685U (zh) 一种地源热泵双u管件
CN101984309B (zh) 一种地下水源冷热交换系统
CN1546894A (zh) 一种地源热泵的竖埋管铺设方法
CN205350548U (zh)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管下管装置
CN205876388U (zh) 竖直换热器中竖井的灌浆回填系统
KR20090111782A (ko) 히트 파이프 형 지열 교환기
CN203757931U (zh)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水源井软管式同井出、回水装置
CN107917552B (zh) 易于固定、防止传热管变形的地源热泵的施工方法
CN208635361U (zh) 管桩式地源热泵换热器
CN203758086U (zh)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水源井硬管式同井出、回水装置
CN204225195U (zh) 采用虹吸引流的中央空调系统渗滤取水装置
CN206540440U (zh) 鼠笼式热交换器
CN101086432A (zh) 深埋室式热交换器
KR100768064B1 (ko) 암반대수층의 지열을 이용한 열교환 순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