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9270U -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9270U
CN217379270U CN202221347085.7U CN202221347085U CN217379270U CN 217379270 U CN217379270 U CN 217379270U CN 202221347085 U CN202221347085 U CN 202221347085U CN 217379270 U CN217379270 U CN 21737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concrete frame
place 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70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曦
范海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ij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ij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ij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iju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70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9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预埋加强钢筋,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前上侧设置有支撑肋板,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上侧通过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安装有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下侧两端设置有第一转接块,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一转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转接块,通过预埋加强钢筋和固定螺杆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之间的进一步加固,从而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高,从而提高整体连接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现有的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的连接通过现浇层进行固定,导致楼板的承载力有限,而且钢筋只是嵌入框梁架的内部,相互之间连接的位置较少,连接强度低,因此需要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端部后侧设置有限位转接框,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端部前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端部并且位于第一定位槽的后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预埋加强钢筋,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前上侧设置有支撑肋板,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上侧通过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安装有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下侧两端设置有第一转接块,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一转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转接块,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定位槽对应开设有转接通孔,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上侧铺设有现浇楼板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肋板采用钢板材质制作,所述支撑肋板采用固定螺栓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端部四角处与预埋加强钢筋对应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预埋加强钢筋的上侧安装有相适配的定位螺母,所述定位孔的腔体上侧与定位螺母相适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分别与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对应相适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转接块上开设有与转接通孔对应的装载孔,所述第二转接块通过装载孔、转接通孔采用固定螺杆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转接框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一体式设置,所述限位转接框的俯视横截面呈“凹”型结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肋板能够使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的提高现浇式混凝土框架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支撑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转接块、第二转接块分别与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对应相适配设置,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之间的对接简单方便,通过预埋加强钢筋和固定螺杆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之间的进一步加固,从而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高,从而提高整体连接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浇式混凝土框架;2、限位转接框;3、第一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5、预埋加强钢筋;6、支撑肋板;7、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8、第一转接块;9、第二转接块;10、转接通孔;11、现浇楼板层;12、定位孔;13、定位螺母;14、装载孔;15、固定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端部后侧设置有限位转接框2,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端部前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端部并且位于第一定位槽3的后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4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预埋加强钢筋5,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前上侧设置有支撑肋板6,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上侧通过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4安装有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下侧两端设置有第一转接块8,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一转接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转接块9,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定位槽3对应开设有转接通孔10,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上侧铺设有现浇楼板层11。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肋板6采用钢板材质制作,支撑肋板6采用固定螺栓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连接,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端部四角处与预埋加强钢筋5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2,预埋加强钢筋5的上侧安装有相适配的定位螺母13,定位孔12的腔体上侧与定位螺母13相适配设置,第一转接块8、第二转接块9分别与第二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3对应相适配设置,第二转接块9上开设有与转接通孔10对应的装载孔14,第二转接块9通过装载孔14、转接通孔10采用固定螺杆15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连接,限位转接框2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一体式设置,限位转接框2的俯视横截面呈“凹”型结构设置,通过支撑肋板6能够使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的提高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支撑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转接块8、第二转接块9分别与第二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3对应相适配设置,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的对接简单方便,通过预埋加强钢筋5和固定螺杆15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的进一步加固,从而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高,从而提高整体连接使用安全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上的第一转接块8、第二转接块9分别与第二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3对应连接,然后通过定位螺母13对预埋加强钢筋5进行加固,然后通过固定螺杆15进行进一步加固,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完成固定连接,然后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上侧铺设现浇楼板层11,通过支撑肋板6能够使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有效的提高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支撑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转接块8、第二转接块9分别与第二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3对应相适配设置,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的对接简单方便,通过预埋加强钢筋5和固定螺杆15能够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的进一步加固,从而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高,从而提高整体连接使用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包括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端部后侧设置有限位转接框(2),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端部前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端部并且位于第一定位槽(3)的后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所述第二定位槽(4)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预埋加强钢筋(5),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前上侧设置有支撑肋板(6),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上侧通过第一定位槽(3)、第二定位槽(4)安装有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下侧两端设置有第一转接块(8),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一转接块(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转接块(9),所述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的左右两侧与第一定位槽(3)对应开设有转接通孔(10),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上侧铺设有现浇楼板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板(6)采用钢板材质制作,所述支撑肋板(6)采用固定螺栓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7)的端部四角处与预埋加强钢筋(5)对应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预埋加强钢筋(5)的上侧安装有相适配的定位螺母(13),所述定位孔(12)的腔体上侧与定位螺母(13)相适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块(8)、第二转接块(9)分别与第二定位槽(4)、第一定位槽(3)对应相适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块(9)上开设有与转接通孔(10)对应的装载孔(14),所述第二转接块(9)通过装载孔(14)、转接通孔(10)采用固定螺杆(15)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转接框(2)与现浇式混凝土框架(1)一体式设置,所述限位转接框(2)的俯视横截面呈“凹”型结构设置。
CN202221347085.7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37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085.7U CN21737927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085.7U CN21737927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9270U true CN217379270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7085.7U Active CN21737927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9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96208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叠合楼板的拼接结构
CN217379270U (zh) 一种现浇式混凝土框架梁与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CN21365387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
CN110644663B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212453267U (zh) 一种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CN210767437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楼板
CN210122786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
CN111608314A (zh) 双向叠合板混凝土结构及其整体式接缝施工方法
CN217601860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梁柱
CN217268231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预制叠合板
CN216007902U (zh) 一种增设混凝土梁加固楼板结构
CN206581456U (zh) 带有加强管的钢结构墙体构件
CN212534738U (zh) 桁架楼层板
CN214498024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
CN212802262U (zh) 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
CN216380178U (zh) 一种高强度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18758200U (zh) 一种叠合楼板的连接机构
CN112064850A (zh) 桁架楼层板
CN213979502U (zh) 一种支撑性好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18437690U (zh) 一种碳纤维加固型大跨度预应力空心板
CN219753640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CN215211793U (zh) 一种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
CN219365097U (zh) 一种安全型叠合板
CN213329607U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混凝土叠合板
CN218714093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剪力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