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5273U - 折叠筐 - Google Patents

折叠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5273U
CN217375273U CN202220721087.1U CN202220721087U CN217375273U CN 217375273 U CN217375273 U CN 217375273U CN 202220721087 U CN202220721087 U CN 202220721087U CN 217375273 U CN217375273 U CN 217375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base
frame
folding basket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10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新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lei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lei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lei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lei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210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5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5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5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叠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的围框、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的侧板和设置在底座前后两端的折叠板,折叠板的上端与围框铰接,折叠板的下端与底座铰接,以使折叠板能以围框铰接点以及与底座铰接点旋转后向折叠筐内部对折,侧板的上端铰接在围框上,侧板的下端卡接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有插接部,围框上设有与插接部配合的配合部,相邻折叠筐之间通过插接部与配合部插接配合以实现二者层叠码放,解决了现有折叠筐折叠不方便以及多个折叠筐层叠码放不稳定的问题,使折叠筐折叠更方便,同时也便于多个折叠筐之间层叠码放。

Description

折叠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叠筐。
【背景技术】
折叠筐作为日常材料搬运运输一个重要的存放工具,其多采用一体注塑而成或者采用拼装而成,其存在折叠不方便的问题,且在多个折叠筐层叠码放时,多个折叠筐码放后稳定性较差,不方便对折叠筐的码放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折叠筐,解决了现有折叠筐折叠不方便以及码放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折叠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的围框、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侧板和设置在底座前后两端的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上端与所述围框铰接,所述折叠板的下端与底座铰接,以使所述折叠板能以所述围框铰接点以及与所述底座铰接点旋转后向所述折叠筐内部对折,所述侧板的上端铰接在围框上,所述侧板的下端卡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插接部,所述围框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配合部,相邻所述折叠筐之间通过插接部与所述配合部插接配合以实现二者层叠码放。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插接部包括卡凸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与所述围框内部过渡配合的限位圈,所述卡凸沿所述限位圈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围框上端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槽。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围框的上端相对两侧形成凸起板,多个所述凸起板合围形成与所述限位圈过渡配合的开口,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凸起板上。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围框的上端中部铰接有提手,所述配合部对应开设在所述提手上。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提手围绕所述围框铰接处转动以贴合在所述围框的两侧时,所述凸起板的顶端高度与所述提手的顶端高度相同。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折叠板包括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所述第一折页上端与所述围框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折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折页上端铰接,所述第二折页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折叠板侧边设有限位块,所述侧板的侧边设有在所述折叠筐展开时与所述限位块形成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折叠筐展开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阻碍所述折叠板的折叠动作。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折叠板的下端以及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周向设有与所述安装轴扣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底座的中心。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折叠板的上端和所述侧板的上端均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部设有轴颈,所述围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开槽配合以套设在轴颈外部的安装片。
在上述折叠筐中,所述侧板与所述围框的铰接处高度大于所述折叠板与所述围框的铰接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筐包括围框和设置围框下端的底座,而底座和围框前后两端和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折叠板以及侧板连接,而侧板上端和折叠板上端与围框铰接,侧板下端与底座扣接,折叠板下端与底座铰接,这样当折叠筐折叠时,先通过侧板下端与底座分离并围绕与框架铰接处旋动,进而可以允许折叠板向底座内折叠,折叠板向折叠筐内部对折后,其围框能够向底座方向靠拢,实现折叠筐的折叠目的,而需要将折叠筐展开时,只需要拉动围框与底座之间相对远离,进而出现折叠板展开后,侧板上端围绕与围框铰接处转动后,使侧板的下端与底座扣合,进而利用侧板阻碍折叠板向底座中心折叠复位,以达到折叠筐快速组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围框上端以及底座底部设置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部和配合部的设置,这样当折叠筐层叠码放时,利用插接部插入到配合部中,以实现折叠筐的层叠码放,使折叠筐码放时更安全平稳,与此同时通过在围框上设置配合部,而在底座上设置插接部,这样即使在折叠筐折叠后,围框依旧处于上端,而底座上的限位圈始终处于下端,折叠后的折叠筐依旧能够层叠码放,进而大大提高了二者码放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接部包括卡凸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与所述围框内部过渡配合的限位圈,所述卡凸沿所述限位圈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围框上端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槽。利用限位圈过渡配合的插入到围框内,进而当两个折叠筐码放时,由于限位圈过渡配合在围框内,其水平方向移动位置被限位,进而提高二者码放的结构稳定性,同时配合卡凸嵌入到卡槽内,进一步的提高二者连接稳定效果,有效增强二者连接稳定性,便于高层码放。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框的上端相对两侧形成凸起板,多个所述凸起板合围形成与所述限位圈过渡配合的开口,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凸起板上。凸起板的设置,有利于在折叠筐码放时,利用相邻凸起板之间间隙而观察限位圈与围框的配合情况,同时也便于通过该间隙贯穿折叠筐内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围框的上端中部铰接有提手,所述配合部对应开设在所述提手上。提手设置,便于拿取折叠筐,同时配合部设置在提手上,便于折叠筐层叠码放时,贴合部被提手遮挡而无法与底座的插接部配合,直接将贴合部设置在提手上,方便折叠筐的码放。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手围绕所述围框铰接处转动以贴合在所述围框的两侧时,所述凸起板的顶端高度与所述提手的顶端高度相同。提手与凸起板高度相同,则为了对提手进行防护。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板包括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所述第一折页上端与所述围框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折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折页上端铰接,所述第二折页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第一折页下端与第二折页铰接,便于二者通过铰接处向内弯折,以使折叠板对折。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板侧边设有限位块,所述侧板的侧边设有在所述折叠筐展开时与所述限位块形成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折叠筐展开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阻碍所述折叠板的折叠动作。限位块和限位槽之间配合,便于提高折叠筐使用时的结构强度以及使用状态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板的下端以及所述侧板的下端均设有安装轴,所述底座的周向设有与所述安装轴扣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底座的中心。安装轴扣合安装槽内,能够使侧板和折叠板与底座可拆的同时也能够围绕二者连接处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板的上端和所述侧板的上端均设有开槽,开槽内部设有轴颈,所述围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开槽配合以套设在轴颈外部的安装片。轴颈插接在轴孔内,便于折叠板和侧板与围框之间的连接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与所述围框的铰接处高度大于所述折叠板与所述围框的铰接处高度。这样在侧板围绕围框铰接处旋动后与底座保持平行时,侧板处于折叠后的折叠板上端,避免其折叠后与折叠板之间冲突,使折叠后的折叠板处于折叠后的折叠板上端,方便折叠筐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拆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5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拆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筐的折叠状态。
附图标记:
100围框、110凸起板、121卡槽、130安装片、140提手;
200底座、201安装槽、210卡凸、220限位圈;
300折叠板、310第一折页、311限位块、312轴扣、320第二折页、321轴槽;
400侧板、401安装轴、402轴颈、41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折叠筐,包括底座200和设置在底座200上端的围框100,底座200和围框100的左右两侧通过侧板400连接,底座200和围框100的前后两端通过折叠板300连接,这样底座200和围框100四周分别通过侧板400以及折叠板300合围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架。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3、4和9,具体的折叠板300包括第一折页310和第二折页320,第一折页310上端与所述围框100铰接,第一折页310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折页320上端铰接,第二折页320的下端铰接在底桌上,侧板400的上端铰接在围框100上,侧板400的下端卡接在底座200上,使用状态时(图1所示状态),第一折页3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铰接在围框100上和底座200上,此时折叠板300展开,而侧板400的上端铰接在围框100上,下端卡扣在底座200上,此时侧板400处于两侧折叠板400之间,进而限制两个折叠板300向内弯折而使折叠板300折叠,第一折页310的侧面设有限位块311,而侧板400的侧面设有与限位块311配合的限位槽410,当折叠筐处于使用状态时(既折叠筐处于展开时),限位块311嵌入在限位槽410中,以防止折叠筐向底座200内部或者底座200外侧折叠动作,提高二者连接稳定性,而当需要折叠筐的折叠时(图9折叠筐折叠状态),先将侧板400下端与底座200分离,使其能围绕围框100转动后,脱离两个折叠板300之间,进而使折叠板300能够通过第一折页310和第二折页320的铰接处向底座200内部弯折,以实现折叠,折叠后围框100能够向底座200方向靠拢,实现整个折叠筐折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折页310与第二折页320的连接方式为,参照附图5、6和8,第一折页310的下端设有轴扣312,第二折页320的上端对应轴扣312位置设有轴槽321,轴槽321具有朝向折叠筐外侧以及上端的开口,轴扣312两端设有凸筋,轴槽321内侧设有对应凸筋的盲孔,当轴扣312嵌入轴槽321时,凸筋转动配合在盲孔内以实现二者转动连接同时连接后,因此第一折页310和第二折页320的弯折方向也限定在朝向底座200中心方向(底座200中心方向既为折叠筐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3和7,第一折页310上端和侧板400的上端与围框100的铰接方式为,在第一折页310的上端设置开槽,开槽内形成有轴颈402,而对应的围框100设有可插入开槽内的安装片130,安装片130的中心设有通孔,安装片130嵌入到凹槽内部时,轴颈402插入到通孔,以实现第一折页310和侧板400与围框100的铰接转动。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7,第二折页320和侧板400与底座200的安装方式为,第二折页320的下端和侧板400的下端均设有安装轴401,而底座200两侧以及前后两端均设有与安装轴401配合的安装槽201,安装槽201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底座200中心,这样当侧板400围绕与围框100铰接处转动时,其下端能够沿着安装槽201的开口方向嵌入到安装槽201内,实现侧板400上下两端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安装轴401通过安装槽201开口嵌入到安装槽201内,方便第二折页320和底座200拆卸的同时,也方便第二折页320能够通过安装轴401在安装槽201内旋转实现第二折页320的转动。
可以想的到时,可以通过调节安装槽201开口的大小,进而提高安装轴401在安装槽201内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二者在扣合连接后脱离。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为了便于折叠筐的拿取,可以在侧板400上开设椭圆形的开口,以方便使用人员手部插入到开口内,对折叠筐进行提取。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2,为了便于多个折叠筐的层叠码放,底座200的底部设有可与围框100内部过渡配合的限位圈220,限位圈220的外周在底座200上设有卡凸210,而围框100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卡凸210配合的卡槽121,当折叠筐码放时,利用限位圈220嵌入到围框100的内部,可以实现二者的水平锁定,同时卡凸210也嵌入到卡槽121内,也增强了层叠码放的折叠筐之间的码放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围框100的上端相对两侧形成凸起板110,多个凸起板110合围形成与限位圈220过渡配合的开口,卡槽121开设在凸起板110上,凸起板110的设置,有利于在折叠筐码放时,利用相邻凸起板110之间间隙而观察限位圈220与围框100的配合情况,同时也便于通过该间隙贯穿折叠筐内部。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围框100的上端中部铰接有提手140,配合部对应开设在提手140上,提手140设置,便于拿取折叠筐,同时配合部设置在提手140上,便于折叠筐层叠码放时,贴合部被提手140遮挡而无法与底座200的插接部配合,直接将贴合部设置在提手140上,方便折叠筐的码放,同时凸起板110的设置也便于对提手140进行防护,使围框100顶面保持基本水平,方便折叠筐的层叠码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折叠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的围框、设置在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侧板和设置在底座前后两端的折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的上端与所述围框铰接,所述折叠板的下端与底座铰接,以使所述折叠板能以所述围框铰接点以及与所述底座铰接点旋转后向所述折叠筐内部对折,所述侧板的上端铰接在围框上,所述侧板的下端卡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插接部,所述围框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部配合的配合部,相邻所述折叠筐之间通过插接部与所述配合部插接配合以实现二者层叠码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卡凸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且与所述围框内部过渡配合的限位圈,所述卡凸沿所述限位圈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围框上端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的上端相对两侧形成有凸起板,多个所述凸起板合围形成与所述限位圈过渡配合的开口,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凸起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的上端中部铰接有提手,所述配合部对应开设在所述提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围绕所述围框铰接处转动以贴合在所述围框的两侧时,所述凸起板的顶端高度与所述提手的顶端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包括第一折页和第二折页,所述第一折页上端与所述围框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折页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折页上端铰接,所述第二折页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侧边设有限位块,所述侧板的侧边设有在所述折叠筐展开时与所述限位块形成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折叠筐展开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阻碍所述折叠板的折叠动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的下端以及所述侧板的下端均设有安装轴,所述底座的周向设有与所述安装轴扣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底座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的上端和所述侧板的上端均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部设有轴颈,所述围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开槽配合以套设在轴颈外部的安装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围框的铰接处高度大于所述折叠板与所述围框的铰接处高度。
CN202220721087.1U 2022-03-29 2022-03-29 折叠筐 Active CN217375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1087.1U CN217375273U (zh) 2022-03-29 2022-03-29 折叠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1087.1U CN217375273U (zh) 2022-03-29 2022-03-29 折叠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5273U true CN21737527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1087.1U Active CN217375273U (zh) 2022-03-29 2022-03-29 折叠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5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75273U (zh) 折叠筐
TWI798787B (zh) 收納模組
CN217836475U (zh) 一种便于码垛堆叠的物流周转箱
CN211944154U (zh) 一种折叠式收纳箱
CN210028316U (zh) 一种折叠收纳箱
CN218578277U (zh) 一种衬衫包装盒
CN213229366U (zh) 一种可折叠纸盒
CN218259252U (zh) 一种折叠收纳箱
CN214690677U (zh) 一种可二次利用的多功能鞋盒盒坯
CN214931476U (zh) 一种可折叠可替换画面的万能堆箱
CN219447835U (zh) 一种新型包装盒
CN218022742U (zh) 一种折叠收纳箱
CN213036237U (zh) 一种双开覆膜纸盒
CN219115979U (zh) 一种装配式收纳箱
CN213229375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折叠纸盒
CN217261327U (zh) 一种便于收纳运输的折叠箱
CN210149749U (zh) 一种礼品折叠盒
CN209796078U (zh) 一种立体可折叠的文件收纳夹
CN212126191U (zh) 一种折扇展示包装盒
CN208813494U (zh) 机臂折叠机构及无人机
CN214986777U (zh) 折叠箱
CN219407593U (zh) 一种分类打包pvc包装袋
CN212767348U (zh) 一种可折叠的斜口收纳箱
CN214876703U (zh) 折叠箱拉手式锁扣机构
CN218432224U (zh) 一种防盗塑料折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