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6697U -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 Google Patents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6697U
CN217366697U CN202220482939.6U CN202220482939U CN217366697U CN 217366697 U CN217366697 U CN 217366697U CN 202220482939 U CN202220482939 U CN 202220482939U CN 217366697 U CN217366697 U CN 217366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blood
tank body
transparent tank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29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从从
陈玲玲
蔡晟宇
朱惠征
李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4829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6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6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66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罐、抽吸装置以及设置于负压罐内的吸血棉片,负压罐包括透明罐体、设置于透明罐体顶部的负压组件以及设置于透明罐体底部固定吸血棉片的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可以对放血疗法中针刺的部位进行负压抽吸和血液收集;在完成针刺步骤后,直接将负压吸引器放置于针刺部位,通过抽吸装置在负压罐内产生负压,达到对于针刺部位附近组织的挤压放血和血液收集操作;不仅解决了放血疗法中血液外溢或者喷溅的问题,还简化了放血疗法的操作步骤,将挤压针刺部位的放血步骤后收集清理血液的步骤合二为一,可以通过观察透明罐体内吸血棉片的吸血情况来调整抽吸时的压力。

Description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内经》中记载了一种刺络法,就是目前中医中广泛使用的放血疗法。中医中的放血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利用三棱针、采血针、梅花针或针灸针对患者有症状的部位进行点刺放血,刺破患者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后通过人工挤压的方式,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因为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的功效,在中医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放血疗法的操作步骤中的取血过程大多是需要医护人员通过手动挤压针刺部位周边的皮肤组织将血液排出体外,之后医护人员再对排出的血液进行清理。目前在放血治疗的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工具可以用于收集清理针刺后的血液,从而容易导致血液暴露。这种血液暴露,一方面是会引起患者的恐慌情绪,例如晕血症;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血液传染病的传播,存在交叉感染的医疗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医采用放血疗法时,没有有效地医疗器械可以用来收集和清理放血排出的血液,导致血液暴露,引起患者恐慌、交叉感染的医疗隐患的缺点,而提供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罐、抽吸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负压罐内的吸血棉片,所述负压罐包括透明罐体、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顶部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的负压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底部固定所述吸血棉片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内的限位环、固定于所述限位环侧面的按钮、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和所述限位环之间的水平弹簧以及将所述限位环封闭于所述透明罐体内的侧端盖;所述透明罐体内设置有容纳所述吸血棉片的腔室,所述限位环中心处设置有可供所述吸血棉片穿过的通孔,初始状态下,所述限位环的通孔与所述透明罐体的腔室相互错开。
具体地,所述透明罐体内设置有引导所述限位环水平移动的水平定位孔,所述限位环的侧面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水平定位孔内的导向柱,所述水平弹簧位于所述水平定位孔内并与所述导向柱抵接。
具体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和所述侧端盖之间的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负压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内的竖直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竖直弹簧底部、与所述吸血棉片抵接的压盘。
进一步地,所述压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穿透的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血棉片包括上下叠加的第一棉层和第二棉层,所述第一棉层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棉层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棉层与所述第二棉层之间形成可与所述限位环抵接的限位台阶面。
具体地,所述压盘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吸血棉片安装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吸血棉片的第一棉层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定位凸起嵌入的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可与人体皮肤贴合的吸附环。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的排气管,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处的活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内部固定于所述排气管处的胶塞。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罐的透明罐体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以对放血疗法中针刺的部位进行负压抽吸和血液收集;在完成针刺步骤后,直接将负压吸引器放置于针刺部位,通过抽吸装置在负压罐内产生负压,达到对于针刺部位的附近组织的挤压放血和血液收集操作;
2.该负压吸引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血液被直接吸附在吸血棉片上,通过负压罐内的吸血棉片完成对于针刺部位的血液的收集和吸附,不仅是解决了放血疗法中血液外溢或者喷溅的问题,还简化了放血疗法的操作步骤,将挤压针刺部位的放血步骤后收集清理血液的步骤合二为一,直接采用负压抽吸的方式一边放血一边血液收集,并且在手动抽吸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透明罐体内吸血棉片的吸血情况来调整抽吸时的压力;
3.该负压罐内所设置的竖直弹簧可以在限位环与腔体重合时,将吸血棉片从透明罐体内推出,尽量减少医护人员与血液的直接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的中负压罐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中压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10-负压罐、11-透明罐体、111-腔室、112-吸附环、113-排气管、114-水平定位孔、115-刻度线、12-负压组件、121-活塞杆、122-胶塞、13-限位组件、131-限位环、1311-通孔、132-按钮、133-水平弹簧、134-侧端盖、1341-开口、135-导向柱、136-密封圈、14-竖直弹簧、15-压盘、151-透气孔、152-定位凸起;
20-抽吸装置;
30-吸血棉片、31-第一棉层、32-第二棉层、33-限位台阶、34-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10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0是在中医的放血疗法中,对针刺部位进行负压抽吸放血和血液收集清理的医疗器械。负压吸引器100可以在放血疗法的针刺步骤之后,对针刺部位施加负压,从而将针刺部位附近的皮肤组织挤压收紧,使得浅表的血液从针刺部位排出,然后负压吸引器100可以一边对针刺部位加压,一边对针刺部位所排出的血液进行吸附,从而避免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血液外溢甚至是喷溅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避免血液暴露所带来的各种交叉感染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对于放血疗法的恐慌情绪,即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人工操作,也有利于患者的使用感受,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中医的放血疗法中使用的医疗器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100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100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100,包括负压罐10、抽吸装置20以及设置于负压罐10内的吸血棉片3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负压吸引器100中的负压罐10放置于患者的针刺部位,然后通过抽吸装置20对负压罐10内部排气,从而在负压罐10与针刺部位形成了负压空间,利用抽吸装置20的抽吸过程,对针刺部分持续施加稳定的压力,从而挤压针刺部位附近的血管,将血液从针刺处排出。排出皮肤的血液将会直接被吸附于负压罐10内的吸血棉片30上,避免了血液通过负压罐10与皮肤的接触边缘溢出,或者在停止负压吸附后,血液从负压罐10的开口处流出的问题。该吸血棉片30可以更好的将排出的血液收集和清理。在放血疗法结束后,仅需将负压罐10内的吸血棉片30按照医疗规范丢弃,并且对负压罐10进行医疗消毒后,再在负压罐10内放入新的吸血棉片30,即可实现负压吸引器100的循环利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包括透明罐体11、设置于透明罐体11顶部与抽吸装置20连接的负压组件12以及设置于透明罐体11底部固定吸血棉片30的限位组件13。该负压罐10的透明罐体11采用透明材质加工而成,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观察到透明罐体11内部的情况,并根据实时的情况来调整抽吸装置20的抽吸力度,确保患者放血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如图1所示,该负压罐10的透明罐体11外侧设置有刻度线115。该刻度线115可以在操作过程中,方便医护人员实时了解到负压罐10内部的血液收集量。在本实施例中,该负压罐10所能收集血液的最大量为5ml血量。当负压罐10内血量已经达到预计放血的血量时,医护人员可以提前预判而停止持续抽吸,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精确的操作。而透明罐体11顶部的负压组件12主要是用于与抽吸装置20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的管径需要根据放血疗法中患者的不同状况进行更换。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0中,该负压罐10的管径可以是2cm、4cm、6cm等不同的尺寸,不同管径的负压罐10所能收集的血量从5ml-20ml不等。而不同的负压罐10的管径也会因为针刺时所采用不同的刺针而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管径的负压罐10均可以适用于同一个抽吸装置20完成抽吸操作。同时,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的限位组件13可以有效地固定吸血棉片30在透明罐体11内的位置,从而避免在负压抽吸的过程中,吸血棉片30由于抽吸的操作而在透明罐体11内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透明罐体11的顶部设置有与抽吸装置20连接的排气管113,负压组件12包括设置于排气管113处的活塞杆121以及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部固定于排气管113处的胶塞122。该排气管113的外缘面上设置有与抽吸装置20连接的外螺纹。抽吸装置20可以直接锁紧于透明罐体11的排气管113处。而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的负压组件12中的胶塞122由透明罐体11的内侧将排气管113的底部封住,并且在胶塞122的中心处设置有与排气管113连通的排气口,设置于排气管113内的活塞杆121在初始状态下,将胶塞122处的排气口封闭,当抽吸装置20固定于排气管113上时,通过拉动抽杆抽吸,将活塞杆121向上带动,从而将胶塞122的排气口打开,进而可以将透明罐体11内的气体由排气口处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中的限位组件13包括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的限位环131、固定于限位环131侧面的按钮132、设置于透明罐体11和限位环131之间的水平弹簧133以及将限位环131封闭于透明罐体11内的侧端盖13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负压罐10中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限位组件13,两组限位组件13分别设置于透明罐体11的两侧,从透明罐体11的两侧夹持位于透明罐体11内的吸血棉片30,从而起到固定该吸血棉片30在透明罐体11内相对位置的作用。其中,该限位组件13中的限位环131呈水平状设置于透明罐体11的底部,该限位环131侧面的按钮132朝向透明罐体11的外侧伸出,在透明罐体11的侧面所设置的侧端盖134上设置有可供按钮132伸出的开口1341,该按钮132由该开口1341处伸出,方便医护人员通过按压透明罐体11外侧的按钮132实现对于透明罐体11内侧的限位环131的控制。该水平弹簧133设置于透明罐体11和限位环131之间,在初始状态下,该水平弹簧133将限位环131推至侧端盖134处,按压按钮132时,将会挤压位于透明罐体11内的水平弹簧133,停止按压按钮132,该水平弹簧133将会再次推动限位环131移动至侧端盖134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的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中的透明罐体11内设置有容纳吸血棉片30的腔室111,限位环131中心处设置有可供吸血棉片30穿过的通孔1311。初始状态下,限位环131的通孔1311与透明罐体11的腔室111相互错开,该限位环131与腔室相互错位时,将会缩小腔室111底部的通道面积,从而限制吸血棉片31在腔室111内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透明罐体11内同时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13,两组限位组件13相对设置,两个限位环131在水平弹簧133的作用下向着两侧偏移,两个偏移的限位环131缩小了腔室111内的截面积,使得两个限位环131起到夹持吸血棉片30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在抽吸过程中,吸血棉片30在透明罐体11内移动。设置于负压罐10底部的一对限位组件13可以在透明罐体11内放入吸血棉片30后,夹持住吸血棉片30,保证吸血棉片30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贴附在针刺部位的皮肤表面,完成吸附操作。同时,一对限位组件13还可以在完成操作后,通过按压一对按钮132,使得两个限位环131同时复位后,限位环131与透明罐体11的腔室111的通道重合,该吸血棉片30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透明罐体11的腔室111向下脱落,减轻医护人员的清理工作。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中的透明罐体11的底部设置有可与人体皮肤贴合的吸附环112。该吸附环112位于透明罐体11的底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抽吸装置20固定于负压罐10的负压组件12上,再将负压罐10的吸附环112放置于针刺部位,使得该吸附环112与患者皮肤充分贴合,接着抽拉抽吸装置20的拉杆,将负压罐10内的气体排出,使得负压罐10内形成负压的环境。该吸附环112采用亲肤的柔性材质加工而成,在负压抽吸的时候,该吸附环112可以很好的贴合并密封于患者皮肤周围。
具体地,为了保证负压罐10负压抽吸操作,该负压罐10整体需要保持密封性能。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中的限位组件13还包括设置于透明罐体11和侧端盖134之间的密封圈13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密封圈136位于侧端盖134的开口1341处,套设于按钮132上,用于密封按钮132与侧端盖134之间的缝隙。同时,该侧端盖134在与透明罐体11固定时,首先是需要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然后在侧端盖134与透明罐体11的连接边缘处采用耐高温的密封胶将其密封。该密封胶选择耐高温的材质,一方面是需要保证负压罐10整体的密封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负压罐10的整体消毒需求。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负压罐10的B-B处局部剖视图。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的透明罐体11内设置有引导限位环131水平移动的水平定位孔114。如图2所示,该限位组件13中的限位环131的侧面设置有可插入水平定位孔114内的导向柱135,水平弹簧133位于水平定位孔114内并与导向柱135抵接。限位环131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时,该限位环131侧面的导向柱135插入透明罐体11上所设置的水平定位孔114内,在按压按钮132时,该导向柱135挤压位于水平定位孔114内的水平弹簧133,在放开按钮132后,该水平弹簧133在水平定位孔114内推动导向柱135带动整个限位环131朝着侧端盖134一侧移动,直至该限位环131与侧端盖134抵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0中的负压罐10还包括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的竖直弹簧14以及固定于竖直弹簧14底部、与吸血棉片30抵接的压盘15,竖直弹簧14的顶端固定于透明罐体11的顶面,竖直弹簧14的底部与压盘15固定连接。该竖直弹簧14设置于透明罐体11内,将压盘15推至限位组件13处。在初始状态下,该竖直弹簧14端部的压盘15位于限位组件13的限位环131的上表面。透明罐体11内放入吸血棉片30后,该吸血棉片30向透明罐体11内放置时,挤压竖直弹簧14,并将压盘15向透明罐体11内推动。当吸血棉片30放入透明罐体11内时,该竖直弹簧14始终推动压盘15与吸血棉片30抵压,从而将吸血棉片30的底面与透明罐体11的底面齐平,进而确保在负压罐10放置于患者的针刺部位时,该吸血棉片30可以贴合至患者的皮肤处,当血液从针刺处排出时可以及时吸附。该透明罐体11内所设置的竖直弹簧14还可以在按压限位组件13的按钮132时,为吸血棉片30提供向负压罐10底部开口推出的弹力,无需直接接触吸血棉片30,即可将吸血棉片30与负压罐10分离。
具体地,为了保证负压罐10内负压吸附的气流在透明罐体11内的流动性,该压盘15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穿透的透气孔151。该透气孔151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设置于压盘15上的圆形小孔,也可以是穿透压盘15上下表面的环形孔等不同形状的通孔。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的放血量选择相应厚度的吸血棉片30。将吸血棉片30放置于负压罐10时,该吸血棉片30将压盘15向上推动的距离,即可在透明罐体11的刻度线115上反应出其对应所能吸附的血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血棉片30包括上下叠加的第一棉层31和第二棉层32。该第一棉层31的直径大于第二棉层32的直径,使得第一棉层31与第二棉层32之间形成可与限位环131抵接的限位台阶面33。该限位台阶面33将第一棉层31塞入透明罐体11的限位组件13的上方,而第二棉层32位于一对限位组件13所处区域处。当负压罐10中的限位组件13处于初始状态下,该第一棉层31与第二棉层32的限位台阶面33将会卡接在限位组件13的限位环131上。负压罐10底部所设置的限位组件30不仅是可以限制该吸血棉片30在透明罐体11内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还可以通过该限位台阶面33来限定该吸血棉片30在透明罐体11内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同时,在不同厚度的吸血棉层30中,该第二棉层32的厚度不变,第一棉层31的厚度越大,其吸血棉层30的吸血量就越大。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罐10中的压盘1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压盘15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吸血棉片30安装配合的定位凸起15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负压吸引器100中的吸血棉片30的第一棉层31上设置有可供定位凸起152嵌入的定位凹槽34。该吸血棉片30在放入透明罐体11中时,将吸血棉片30的定位凹槽34对准压盘15的定位凸起152,并将压盘15的定位凸起152嵌入吸血棉片30的第一棉层31中,使得吸血棉层30与压盘15之间形成相对限位,从而通过压盘15限制该吸血棉片30在透明罐体11内水平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压盘15底部的定位凸起152为十字形凸起,该吸血棉片30上所设置的定位凹槽34为与之对应的十字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100可以对放血疗法中针刺的部位进行负压抽吸和血液收集;在完成针刺步骤后,直接将负压吸引器100放置于针刺部位,通过抽吸装置20在负压罐10内产生负压,达到对于针刺部位附近组织的挤压放血和血液收集操作。该负压吸引器100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血液被直接吸附在吸血棉片30上,通过负压罐10内的吸血棉片30完成对于针刺部位的血液的收集和吸附,不仅是解决了放血疗法中血液外溢或者喷溅的问题,还简化了放血疗法的操作步骤,将挤压针刺部位的放血步骤后收集清理血液的步骤合二为一,直接采用负压抽吸的方式一边放血一边血液收集,并且在手动抽吸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透明罐体11内吸血棉片30的吸血情况来调整抽吸时的压力。该负压罐10内所设置的竖直弹簧14可以在限位环131与腔体111重合时,将吸血棉片30从透明罐体11内推出,尽量减少医护人员与血液的直接接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罐、抽吸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负压罐内的吸血棉片,所述负压罐包括透明罐体、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顶部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的负压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底部固定所述吸血棉片的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内的限位环、固定于所述限位环侧面的按钮、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和所述限位环之间的水平弹簧以及将所述限位环封闭于所述透明罐体内的侧端盖;
所述透明罐体内设置有容纳所述吸血棉片的腔室,所述限位环中心处设置有可供所述吸血棉片穿过的通孔,初始状态下,所述限位环的通孔与所述透明罐体的腔室相互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罐体内设置有引导所述限位环水平移动的水平定位孔,所述限位环的侧面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水平定位孔内的导向柱,所述水平弹簧位于所述水平定位孔内并与所述导向柱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和所述侧端盖之间的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内的竖直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竖直弹簧底部、与所述吸血棉片抵接的压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穿透的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血棉片包括上下叠加的第一棉层和第二棉层,所述第一棉层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棉层的直径,使得所述第一棉层与所述第二棉层之间形成可与所述限位环抵接的限位台阶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吸血棉片安装配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吸血棉片的第一棉层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定位凸起嵌入的定位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可与人体皮肤贴合的吸附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的排气管,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管处的活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罐体内部固定于所述排气管处的胶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罐的透明罐体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CN202220482939.6U 2022-03-07 2022-03-07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66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2939.6U CN217366697U (zh) 2022-03-07 2022-03-07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2939.6U CN217366697U (zh) 2022-03-07 2022-03-07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6697U true CN21736669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293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66697U (zh) 2022-03-07 2022-03-07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6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59413A1 (zh) 一种具有精准放血功能的梅花针拔罐器
CN217366697U (zh) 放血疗法专用负压吸引器
CN108938059B (zh) 一种封气式针刺放血排栓抽拔一体罐装置
CN112494112B (zh) 一种皮肤脓疮处理装置
CN110327500B (zh) 一种可分离集液型吸痰器
CN108355184B (zh) 一种拔罐器
CN205514623U (zh) 指尖安全采血器
CN115770340A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呼吸管
CN211410382U (zh) 一种新型易拆卸式刺络拔罐仪
CN115252920A (zh)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CN201439008U (zh) 便携式手动负压引流器
CN209203289U (zh) 采血量可控的安全采血装置
CN208741610U (zh) 便携式复合型磁疗拔罐器
CN117503132A (zh) 一种定量采血的真空采血管
CN213432464U (zh) 一种新型吸痰管
CN204831855U (zh) 集尿瓶
CN210728206U (zh) 一种中医内科理疗用无烟背部艾灸装置
CN213489195U (zh) 一种妇产科临床用手术器械
CN213852342U (zh) 一种综合临床用医疗吸痰装置
CN210963251U (zh) 一种新型呼吸内科临床用吸痰器
CN215652944U (zh) 一种可控式痰液收集的吸痰管
CN109806482B (zh) 一种一次性吸氧湿化瓶
CN217245729U (zh) 一种手持式吸痰装置
CN214970679U (zh) 一种一次性气切套管堵管器
CN213551825U (zh) 一种一次性穿刺抽血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