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5167U -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5167U
CN217365167U CN202220248972.2U CN202220248972U CN217365167U CN 217365167 U CN217365167 U CN 217365167U CN 202220248972 U CN202220248972 U CN 202220248972U CN 217365167 U CN217365167 U CN 21736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ailstock
angle
bed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89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曰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89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5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产品无法多区位调节影响休息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包括中架,中架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床头架和床尾架,床尾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一级床尾架和二级床尾架,还包括用于支撑中架的框架式的底座、用于调节床头架角度的床头驱动器、用于调节床尾架角度的床尾驱动器,中架设置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腿,中架、床头架和床尾架经发泡成形或海绵贴合成形构成床垫内芯。以床中板块最基准,通过驱动器驱动床头板块和床尾板块可相对于床中板块调节角度和高度,提高休息时的舒适度,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底座,减小压强,使承载面受力比较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背景技术
床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家具,通常的床为一整体板块,不具有可调节性,当需要小憇时,现在的床或床垫结构不太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无法多区位多段调节,休息时的舒适性受到影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以解决现有产品无法多区位调节影响休息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包括中架,所述中架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床头架和床尾架,所述床尾架包括一级床尾架和二级床尾架,所述一级床尾架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与中架、二级床尾架连接,还包括用于支撑中架的框架式的底座、用于调节床头架角度的床头驱动器、用于调节床尾架角度的床尾驱动器,所述中架的底部设置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腿,床垫内芯由所述中架、床头架和床尾架经发泡成形或高弹海绵贴合成形构成。通过中架、床头架和床尾架,以及床尾架中的一级床尾架和二级床尾架,其床体分隔成多段连接的板块,以床中板块最基准,通过驱动器驱动床头板块和床尾板块可相对于床中板块调节角度和高度,提高人体休息时的舒适度,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框架式底座,减小压强,使承载面受力比较均匀,对承载面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床尾驱动器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一级床尾架连接,所述床尾驱动器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底座或中架连接;所述床头驱动器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床头架连接,所述床头驱动器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底座或中架连接。
进一步的,床头架设置有用于限定床头架与中架之间夹角的第一限位块,二级床尾架设置有用于限定二级床尾架和一级床尾架之间夹角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床头架包括彼此独立调节的左床头架和右床头架,还包括用于调节左床头架角度的左床头驱动器、用于调节右床头架角度的右床头驱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床尾架包括彼此独立调节的左床尾架和右床尾架,还包括用于调节左床尾架角度的左床尾驱动器、用于调节右床尾架角度的右床尾驱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结构可拆卸铰接结构,包括叉形铰接座和铰接臂,以及贯通叉形铰接座、铰接臂的销轴。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上插接有用于定位的固定扣。
进一步的,所述床头驱动器和床尾驱动器为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床头架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调节角度为0~75度,所述一级床尾架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调节角度为0~45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斜面,限位后二级床尾架平行于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中架、床头架和床尾架,以及床尾架中的一级床尾架和二级床尾架,其床体分隔成多段连接的板块,以床中板块最基准,通过驱动器驱动床头板块和床尾板块可相对于床中板块调节角度和高度,提高人体休息时的舒适度,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框架式底座,减小压强,使承载面受力比较均匀,对承载面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床架平放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床架升降状态结构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床架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床架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床架升降状态结构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床架平放状态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床架升降状态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床垫升降状态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床垫升降状态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床架结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床架结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的床架升降状态结构图;
图13为针对图7中滚轮升降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0、底座;11、中架;111、支撑腿;12、床头架;121、左床头架;122、右床头架;123、第一限位块;124、滚轮升降凹槽;13、一级床尾架;14、二级床尾架;141、第二限位块;15、驱动器;151、床尾驱动器;152、床头驱动器;1521、左床头驱动器;1522、右床头驱动器;16、销轴;17、固定扣;18、升降支撑架;181、滚轮;182、固定块;20、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包括中架11,中架11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床头架12和床尾架,床尾架包括一级床尾架13和二级床尾架14,一级床尾架13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与中架11、二级床尾架14连接,还包括用于支撑中架11的框架式的底座10、用于调节床头架12角度的床头驱动器152、用于调节床尾架角度的床尾驱动器151,中架11的底部设置有与底座10固定连接的支撑腿111。
中架11、床头架12和床尾架均为框架式,包括多个纵横连接的桁杆,床头架12和床尾架朝向外侧的边缘部分为圆角,相比棱角,可以避免意外碰触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底座10位于中架11的下方,支撑腿111呈T形,底座10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支撑腿111固定连接。由于底座10为框架式,相对支撑腿111直接接触承载面,减小了压强,使地面受力比较均匀,对承载面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该承载面可以是放置在其下的母床,可以是地面或地板,对于质地较差的母床体或地面或地板,可能会导致损伤,采用底座10后形成有效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中架11、床头架12和床尾架的宽度相等,床头架12和床尾架的长度接近或相等,或床头架12小于床尾架的长度,床头架12的长度大于中架11的长度,一级床尾架13小于或等于二级床尾架14的长度,中架11的长度大于一级床尾架13的长度,使之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人的舒适度。
由于中架11、床头架12和床尾架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床头驱动器152和床尾驱动器151用于伸缩可以调节床头架12和床尾架的倾斜高度和角度,适应不同用户和/或不同身体状态下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缓解疲劳,提高休息时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床尾驱动器151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一级床尾架13连接,床尾驱动器151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底座10连接;床头驱动器152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床头架12连接,床头驱动器152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底座10连接。驱动器15设置在底座10上,重心下移,使底座10的稳定性增强,提高了整个床架的稳定性。
底座10的中部围框中分别相向设置有铰接臂,二级床尾架14和床头架12上分别相向设置有铰接臂,床尾驱动器151和床头驱动器152的固定端及伸缩端设置有叉形铰接座,以及贯通叉形铰接座、铰接臂的销轴16,销轴16上插接有用于定位的固定扣17,构成铰接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床尾驱动器151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一级床尾架13连接,床尾驱动器151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中架11连接;床头驱动器152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床头架12连接,床头驱动器152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中架1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床头架12与底座10之间还设置有升降支撑架18,升降支撑架18包括横杆和连接在横杆两端的竖杆,竖杆的下端与底座10铰接,竖杆的上端与床头架12滑动连接,横杆与床头驱动器152的伸缩端铰接。
具体地,滑动连接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竖杆的上端滚轮181和设置在床头架12上的滚轮升降凹槽124,当床头驱动器152带动横杆运动时,竖杆与横杆联动,驱动滚轮181在滚轮升降凹槽124滑动,从而带动床头架12实现角度和高度的调节。
底座10上安装有用于连接竖杆下端的固定块182,竖杆与固定块182之间设置有转轴。
滚轮升降凹槽124结构包括布置在床头架12上的窄距离的竖向杆,相邻竖向杆之间安装在滑动板。
通过设置升降支撑架18,改变了床头架12受力不均的状况,相比床头驱动器152直接拖动床头架12的单点受力,通过升降支撑架18均衡分布在两个滚轮升降凹槽124中,使床头架12受力部位发生改变,由点接触改为两侧的线接触,升降过程中受力部位不断发生变化,受力更加均衡,承受力度也得到加强,避免了床头架12的变形和损坏。
中架11分别相向设置有铰接臂,二级床尾架14和床头架12上分别相向设置有铰接臂,床尾驱动器151和床头驱动器152的固定端及伸缩端设置有叉形铰接座,以及贯通叉形铰接座、铰接臂的销轴16,销轴16上插接有用于定位的固定扣17,构成铰接结构。
中架11与床头架12、床尾架之间,一级床尾架13与二级床尾架14之间设置有等同的铰接结构。
由于支撑腿111的存在,使得床头架12、床尾架与底座10之间存在高度差,床头架12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3,第一限位块123用于限定中架11与床头架12之间的夹角;
二级床尾架14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41,第二限位块141设置有用于限定二级床尾架14和一级床尾架13之间最小夹角,第二限位块141设有斜面,通过第二限位块141限定后,使得二级床尾架14与底座10平行。
为了保证人体的舒适度,如图5所示,床头架12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调节角度为0~75度,一级床尾架13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调节角度为0~45度。
床头驱动器152和床尾驱动器151为电机或气缸,电机可以为直线电机、电动缸或电动推杆。
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床头架12包括彼此独立调节的左床头架121和右床头架122,床头驱动器152包括用于调节左床头架121角度的左床头驱动器、用于调节右床头架122角度的右床头驱动器。
可以看出,实现2人使用时床头架12可以调节不同角度与高度。
基于图6、图7和图10的表述可以进一步引申,床尾架包括彼此独立调节的左床尾架和右床尾架,床尾驱动器151包括用于调节左床尾架角度的左床尾驱动器、用于调节右床尾架角度的右床尾驱动器。
可以看出,实现2人使用时床头架12和床尾架均可以调节不同角度与高度。
中架11、床头架12和床尾架包裹有经发泡成形或高弹海绵贴合成形构成的垫体20。
该床垫有三种形态:
如图8所示,包括一段床头板块、一段床中板块和两段前后式床尾板块,主要适应于单人使用,由两个驱动器15推动升降,床头板块和床尾板块可以单独升降调节;
如图9所示,包括两段床头板块、一段床中板块和两段前后式床尾板块,床头板块为左右式分体,主要适应于双人使用,由三个驱动器15推动升降,实现床头板块分为左右单独升降调节,床尾板块升降调节;
包括两段床头板块、一段床中板块和两段前后式及左右式床尾板块,床头板块为左右式分体,主要适应于双人使用,由四个驱动器15推动升降,实现床头板块分为左右单独升降调节,床尾板块分为左右单独升降调节。
常规状态使用时,小腿放置于二级床尾架14所承载的床尾板块,大腿放置于一级床尾架13所承载的床尾板块,臀部躺卧于床中板块,背部和头部倚靠于床头板块,可使身体得到放松,通过所附带的遥控器经升降控制器驱动电机调节高度和角度,使身体得到最佳舒适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将其分隔成多段连接的板块,以床中板块最基准,通过驱动器驱动床头板块和床尾板块可相对于床中板块调节角度和高度,提高人体休息时的舒适度,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框架式的底座,减小压强,使承载面受力比较均匀,对承载面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包括中架(11),所述中架(11)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有床头架(12)和床尾架,所述床尾架包括一级床尾架(13)和二级床尾架(14),所述一级床尾架(13)的两端分别通过铰接结构与中架(11)、二级床尾架(14)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中架(11)的框架式的底座(10)、用于调节床头架(12)角度的床头驱动器(152)、用于调节床尾架角度的床尾驱动器(151),所述中架(11)的底部设置有与底座(10)固定连接的支撑腿(111),床垫内芯由所述中架(11)、床头架(12)和床尾架经发泡成形或海绵贴合成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驱动器(151)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一级床尾架(13)连接,所述床尾驱动器(151)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底座(10)或中架(11)连接;所述床头驱动器(152)的伸缩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床头架(12)连接,所述床头驱动器(152)的固定端通过铰接结构与底座(10)或中架(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架(12)设置有用于限定床头架(12)与中架(11)之间夹角的第一限位块(123),所述二级床尾架(14)设置有用于限定二级床尾架(14)和一级床尾架(13)之间夹角的第二限位块(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架(12)包括彼此独立调节的左床头架(121)和右床头架(122),还包括用于调节左床头架(121)角度的左床头驱动器(1521)、用于调节右床头架(122)角度的右床头驱动器(15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架包括彼此独立调节的左床尾架和右床尾架,还包括用于调节左床尾架角度的左床尾驱动器、用于调节右床尾架角度的右床尾驱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可拆卸铰接结构,包括叉形铰接座和铰接臂,以及贯通叉形铰接座、铰接臂的销轴(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6)上插接有用于定位的固定扣(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驱动器(152)和床尾驱动器(151)为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架(12)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调节角度为0~75度,所述一级床尾架(13)的相对于水平面的调节角度为0~4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41)设有斜面,限位后二级床尾架(14)平行于底座(10)。
CN202220248972.2U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Active CN21736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8972.2U CN217365167U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8972.2U CN217365167U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5167U true CN21736516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8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8972.2U Active CN217365167U (zh) 2022-01-30 2022-01-30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5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5757B1 (en) Lift chair and seat
US20220322836A1 (en) Sofa bed with glide system
CN102038588B (zh) 一种床椅一体化的多功能护理床
TW201507714A (zh) 整合坐、站、後傾之電動輪椅
CN217365167U (zh) 一种多段多角度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CN217365168U (zh) 一种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CN116350440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翻身床
CN211356354U (zh) 一种二次调节翻身床
CN216628060U (zh) 一种抗菌除螨升降可调床垫
CN209171791U (zh) 一种双调节背靠垫的床架
JP3224889U (ja) 電動ベッド
WO2013050501A2 (en) A bedstead
KR101159702B1 (ko) 환자 이송용 기능성 휠체어
CN113274208A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CN215652241U (zh) 一种患者用的转移装置
CN21132394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休闲椅
CN217185388U (zh) 一种带有扩展功能的美容床
CN220877117U (zh) 一种护理床
CN211582300U (zh) 一种可电动升降孕妇椅
CN213851565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老人护理装置
CN216534603U (zh) 一种休闲养生两用沙发
CN219920678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沙发
CN2464173Y (zh) 可调枕架钢构沙发床
CN211722474U (zh) 一种椅架
KR20140070039A (ko) 다용도 목욕의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6, No. 10 Maotian Road, Shatia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Building 1101,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Pingshan High tech Zone,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Woai Zhimian Health Industr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73 Shatin North Road, Kengzi Shati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uangji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6, No. 10 Maotian Road, Shatia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Pingshan High tech Zone, Shenzhen - Factory Building 110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uangji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6, No. 10 Maotian Road, Shatian Community, Kengzi Street,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Building 1101,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Park, Pingshan High tech Zone,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Woai Zhimian Health Industry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