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4857U -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4857U
CN217364857U CN202122397903.6U CN202122397903U CN217364857U CN 217364857 U CN217364857 U CN 217364857U CN 202122397903 U CN202122397903 U CN 202122397903U CN 217364857 U CN217364857 U CN 217364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wing
clamping
clam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79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超
李慧杰
陈虎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hua 3515 Leather and Leather Sho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79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4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4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4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化制鞋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两个手指向前同时向鞋底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逐渐收拢,达到纠正鞋底位置的目的;夹具安装固定在手指气缸的活塞杆端,手指气缸和抬升气缸安装在摆动气缸上部通过板与摆动气缸联结,摆动气缸固定在磁耦合无杆气缸的滑台座上,摆动角度0‑90°可调,调整到鞋底处于流水线正上方、鞋底纵向中心线与皮带移动方向垂直,解决了传统选择鞋底的方法是人工选择,费时费力、容易出差错、需要支付人工工资及保险费用,不利于降低成本、产业升级的问题;旋转门下门框支承在圆周均布、安装于机架上的4个滚动支点上,旋转门转动平稳、轻便。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化制鞋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制鞋工业流水线自动化或者智能化生产线的自动化或者智能化水平,达到机器换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急需一种能够按照自动化或者智能化生产线的指令要求、自动地选择鞋底并将将鞋底送放到流水线上、供下道工序使用的自动化或智能化设备。
传统的制鞋工业流水线上采用人工放置择鞋底,费时费力、容易出差错、需要支付人工工资及保险费用,不利于降低成本、产业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制鞋工业流水线上采用人工放置择鞋底,费时费力、容易出差错、需要支付人工工资及保险费用,不利于降低成本、产业升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包括丝杠模组,所述丝杠模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圆筒状机架,所述圆筒状机架的圆周侧边设置有门框,圆筒状机架的上架中部固定大扭矩摆动气缸,大扭矩摆动气缸的摆动轴固定与圆筒状机架的上架配合的上门框,与上门框对应的位置吊挂圆弧形旋转门,圆弧形旋转门位于圆筒状机架内侧;
所述圆筒状机架底部连接伺服旋转驱动装置,伺服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圆柱形框架,所述圆柱形框架周边沿轴向设置N列,每列M层,构成N*M个储物格,N、M都大于等于2,圆柱形框架一端中部与伺服旋转驱动装置连接,在圆柱形框架周边的外侧沿轴的方向与每层对应设置层红外测距仪;
所述丝杠模组螺母连接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固定磁耦合无杆气缸,磁耦合无杆气缸的滑台上设置夹取气缸,夹取气缸的活塞头连接夹取夹指,磁耦合无杆气缸的滑台与夹取气缸之间设置摆动升降装置;
所述安装底板一端设置保持夹持力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配合夹紧导向块和复位导向块,使得两个滑块沿夹紧导向块移动夹紧后,再沿复位导向块移动复位。
所述的圆弧形旋转门下部设置圆弧滑轨,圆筒状机架的下架一端固定导向轮,导向轮与圆弧滑轨配合,圆筒状机架的下架顶部连接下门框;
所述圆弧滑轨一端与圆筒状机架的下架之间设置极限位置感应器,圆筒状机架的下架设置锁销气缸,锁销气缸活塞头连接定位销,下门框底部设置与定位销配合的销孔。
所述伺服旋转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圆柱形框架一端中心设置的转轴连接;
所述圆柱形框架底部设置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上与储物格对应设置位红外测距仪;
所述伺服旋转驱动装置底部连接圆筒状机架,圆筒状机架的一端连接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对应连接层红外测距仪
所示转轴一端与大扭矩摆动气缸的摆动轴间隙配合。
两个所述的夹紧导向块为两个棘爪,两个复位导向块为对称设置的楔形导向块,棘爪位于楔形导向块的外侧,楔形导向块两端均伸出棘爪,并且棘爪的摆动端搭接在楔形导向块的外侧面上,使得棘爪外侧面和楔形导向块的外侧面连接;
所述两个棘爪与摆动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面逐渐向中部倾斜,形成楔形;
所述保持夹持力的滑块为光轴两端套设作为滑块的直线轴承,直线轴承通过拉簧保持夹持力;
所述直线轴承上固定夹指,直线轴承通过直线轴承上固定的滚轮抵靠在棘爪外侧和楔形导向块的外侧;
所述光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滑台气缸的滑台上,滑台气缸固定在安装底板上,棘爪连接在安装底板上,楔形导向块固定在安装底板上。
所述摆动升降装置是磁耦合无杆气缸的滑台上连接夹具摆动气缸的底座,夹具摆动气缸的摆动轴连接旋转台,旋转台一端铰接摆动板,摆动板上连接夹具抬升气缸,夹具抬升气缸的活塞头抵靠在旋转台上,摆动板远离夹具抬升气缸一端连接夹取气缸;
所述旋转台靠近夹具抬升气缸一端设置与夹具抬升气缸活塞头对顶的可升降调整螺钉。
所述摆动升降装置是磁耦合无杆气缸的滑台上连接夹具抬升气缸的底座,夹具抬升气缸活塞头连接夹具摆动气缸,夹具摆动气缸摆动轴连接夹取气缸。
所述夹取气缸底部设置感知是否夹取到鞋底的感应器。
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感应滑台气缸滑块行程的传感器,丝杠模组的伺服电机、大扭矩摆动气缸、夹取气缸、伺服旋转驱动装置、层红外测距仪、位红外测距仪、滑台气缸、夹具摆动气缸、夹具抬升气缸和传感器连接PLC。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由PLC控制系统发出纠偏指令,电磁阀接受指令带电后,滑台气缸驱动纠偏装置向前平移,当纠偏装置的两个指状物(手指)接近鞋底储存仓的边缘时,由两个中其中一个楔形块(楔形角度较大)控制的两个手指向前同时向鞋底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逐渐收拢,两个手指逐渐接近鞋底后跟靠近鞋底腰窝的部位,当两个手指向前移动到最前端位置时,两个手指迅速将鞋底后跟部位推向宽度方向中心线位置,达到纠正鞋底位置的目的,能够自动纠正随意放置的鞋底位置偏差,确保夹具夹取鞋底时,夹具中心正对鞋底中心;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PLC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顺序完成夹取动作。该鞋底夹取装置由摆动气缸、磁耦合无杆气缸、手指气缸、夹具抬升气缸、夹具、电磁阀及气路系统组成。滑台是夹具、手指气缸、抬升气缸、摆动气缸的载体,夹具安装固定在手指气缸的活塞杆端(活动部位),手指气缸和抬升气缸安装在摆动气缸上部通过板与摆动气缸联结。摆动气缸固定在磁耦合无杆气缸的滑台座上,摆动角度0-90°可调,调整到鞋底处于流水线正上方、鞋底纵向中心线与皮带移动方向垂直。手指气缸驱动夹具做开合夹持鞋底和释放鞋底的动作,抬升气缸小角度旋转,旋转角度在0-11°范围内可调,避免鞋底前端在摆动气缸旋转时触碰到纠偏装置,摆动气缸在滑台移动到释放鞋底位置时,携带鞋底摆动到鞋底自动喷涂处理剂、自动喷一、二道胶的流水线皮带的正上方后释放鞋底,鞋底靠重力自然落到皮带上,皮带带动鞋底进入鞋底机器人喷处理剂工序及后续工序,鞋底夹取装置的每一步动作由PLC顺序控制,解决了传统选择鞋底的方法是人工选择,费时费力、容易出差错、需要支付人工工资及保险费用,不利于降低成本、产业升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进程或远程自动控制,气压压力可调、开关双向速度可调,如采用带阻尼装置的摆动气缸,旋转门在接近极限位置时转速逐渐变慢,避免撞击现象。旋转门关闭到位后,门锁插销插入门的销孔内锁住旋转门,当打开旋转门时,先使门锁锁销从销孔内拔出,旋转门再旋转打开。旋转门采取吊挂安装,整个重量由上部轴承座上的平面轴承或向心推力轴承或角接触轴承承受,圆周定位由该轴承座上的向心滚珠轴承承担,旋转门下门框支承在圆周均布、安装与机架上的4个滚动支点上,旋转门转动平稳、轻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主视图。
图2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俯视图。
图3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的圆柱形框架主视图。
图4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的圆弧形旋转门主视图。
图5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的圆弧形旋转门俯视图。
图6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主视图中A部分放大图。
图7是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主视图中A部分侧视图。
其中,1丝杠模组、2圆筒状机架、3大扭矩摆动气缸、4上门框、5圆弧形旋转门、6伺服旋转驱动装置、7圆柱形框架、8储物格、9安装底板、10磁耦合无杆气缸、11夹取气缸、12夹指、13夹紧导向块、14复位导向块、15圆弧滑轨、16导向轮、17下门框、18极限位置感应器、19锁销气缸、20定位销、21转轴、22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3位红外测距仪、24层红外测距仪、25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6光轴、27直线轴承、28拉簧、29滑台气缸、30滚轮、31支架、32夹具摆动气缸、33旋转台、34摆动板、35夹具抬升气缸、36可升降调整螺钉、37夹取夹指、38连接板、39传感器、40摆动轴、41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根据附图1到附图7所示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包括丝杠模组1,所述丝杠模组1两端通过连接板38连接圆筒状机架2,所述圆筒状机架2的圆周侧边设置有门框,圆筒状机架2的上架中部固定大扭矩摆动气缸3,大扭矩摆动气缸3的摆动轴40固定与圆筒状机架2的上架配合的上门框4,与上门框4对应的位置吊挂圆弧形旋转门5,圆弧形旋转门5位于圆筒状机架2内侧;
所述圆筒状机架2底部连接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输出端连接圆柱形框架7,所述圆柱形框架7周边沿轴向设置N列,每列M层,构成N*M个储物格8,N、M都大于等于2,圆柱形框架7一端中部与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连接,在圆柱形框架7周边的外侧沿轴的方向与每层对应设置层红外测距仪24;
所述丝杠模组1螺母连接安装底板9,安装底板9上固定磁耦合无杆气缸10,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上设置夹取气缸11,夹取气缸11的活塞头连接夹取夹指37,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与夹取气缸11之间设置摆动升降装置;
所述安装底板9一端设置保持夹持力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配合夹紧导向块13和复位导向块14,使得两个滑块沿夹紧导向块13移动夹紧后,再沿复位导向块14移动复位。
所述的圆弧形旋转门5下部设置圆弧滑轨15,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一端固定导向轮16,导向轮16与圆弧滑轨15配合,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顶部连接下门框17;
所述圆弧滑轨15一端与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之间设置极限位置感应器18,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设置锁销气缸19,锁销气缸19活塞头连接定位销20,下门框17底部设置与定位销20配合的销孔。
所述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为伺服电机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圆柱形框架7一端中心设置的转轴21连接;
所述圆柱形框架7底部设置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5,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5上与储物格8对应设置位红外测距仪23;
所述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底部连接圆筒状机架2,圆筒状机架2的一端连接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2,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2对应连接层红外测距仪24;
所示转轴21一端与大扭矩摆动气缸3的摆动轴40间隙配合,摆动轴40设置与转轴21端部固定销轴配合的通孔,销轴与通孔的间隙连接使得摆动轴40与转轴21保持同轴心的同时摆动轴40在大扭矩摆动气缸3带动下的运动不影响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带动转轴21运动。
两个所述的夹紧导向块13为两个棘爪,两个复位导向块14为对称设置的楔形导向块,棘爪位于楔形导向块的外侧,楔形导向块两端均伸出棘爪,并且棘爪的摆动端搭接在楔形导向块的外侧面上,使得棘爪外侧面和楔形导向块的外侧面连接;
所述两个棘爪与摆动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面逐渐向中部倾斜,形成楔形;
所述保持夹持力的滑块为光轴26两端套设作为滑块的直线轴承27,直线轴承27通过拉簧28保持夹持力;
所述直线轴承27上固定夹指12,直线轴承27通过直线轴承27上固定的滚轮30抵靠在棘爪外侧和楔形导向块的外侧;
所述光轴26通过支架31固定在滑台气缸29的滑台上,滑台气缸29固定在安装底板9上,棘爪连接在安装底板9上,楔形导向块固定在安装底板9上。
所述摆动升降装置是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上连接夹具摆动气缸32的底座,夹具摆动气缸32的摆动轴连接旋转台33,旋转台33一端铰接摆动板34,摆动板34上连接夹具抬升气缸35,夹具抬升气缸35的活塞头抵靠在旋转台33上,摆动板34远离夹具抬升气缸35一端连接夹取气缸11;
所述旋转台33靠近夹具抬升气缸35一端设置与夹具抬升气缸35活塞头对顶的可升降调整螺钉36。
所述摆动升降装置是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上连接夹具抬升气缸35的底座,夹具抬升气缸35活塞头连接夹具摆动气缸32,夹具摆动气缸32摆动轴连接夹取气缸11。
所述夹取气缸11底部设置感知是否夹取到鞋底的感应器41。
所述安装底板9上设置感应滑台气缸29滑块行程的传感器39,丝杠模组1的伺服电机、大扭矩摆动气缸3、夹取气缸11、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层红外测距仪24、位红外测距仪23、滑台气缸29、夹具摆动气缸32、夹具抬升气缸35和传感器39连接PLC。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储物格8加满鞋底后,启动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带动圆柱形框架7进行旋转,由层红外测距仪24对鞋底进行扫描,将扫描结果储存到PLC中,每夹取一只鞋底,PLC将减去该位置的鞋底,在触摸屏上显示的数值为0,显示矩形格的颜色由红色变为白色;当层红外测距仪24扫描失误,某层某位有鞋底而扫描时层红外测距仪24未感知,系统将视为此层此位无鞋底,该只鞋底最后将剩下;当层红外测距仪24扫描失误,某层某位无鞋底而扫描时层红外测距仪24感知有鞋底,后续鞋底夹取装置在夹取鞋底时夹空,夹具后部的传感器感知不到有鞋底,PLC将发出再次夹取同码鞋底的指令,当再次夹空时,PLC将发出警报型号,通知产线巡视人员做应急处理,使工作站恢复正常;
当需要开门时,在触摸屏显示屏上按下开门触摸按键,然后锁销气缸19的电磁阀带电,然后锁销气缸19动作,定位销20从下门框17上的销孔中拔出,然后大扭矩摆动气缸3的电磁阀带电,然后大扭矩摆动气缸3动作,大扭矩摆动气缸3带动圆弧形旋转门5绕旋转门转轴转动(旋转门转轴仅仅起导向作用),其中一个极限位置感应器18感应到圆弧形旋转门5到达开门极限位置时,圆弧形旋转门5在大扭矩摆动气缸3阻尼器的作用下缓慢停止,开门动作完成;当需要关门时,在触摸屏显示屏上按下关门触摸按键,然后大扭矩摆动气缸3的电磁阀失电,然后大扭矩摆动气缸3动作,大扭矩摆动气缸3带动圆弧形旋转门5绕旋转门转轴(旋转门转轴仅仅起导向作用)反向转动,另一个极限位置感应器18感应到圆弧形旋转门5到达关门极限位置时,圆弧形旋转门5在大扭矩摆动气缸3另一个阻尼器的作用下缓慢停止,圆弧形旋转门5关闭到位后锁销气缸19的电磁阀失电,然后锁销气缸19动作,锁销气缸19带动定位销20进入下门框17上的销孔内将圆弧形旋转门5锁住,关门动作完成;
关门动作完成后PLC发出鞋底纠偏指令,电磁阀带电,滑台气缸29带动夹指12向前(图上向左)移动、滚轮30沿着夹紧导向块13的直线段向前移动,当夹指12的端部接近鞋底储存与准备装置的鞋底放置网格边沿时(此时滚轮30开始进入夹紧导向块13的斜线段),滚轮30沿着夹紧导向块13的斜线边向前同时向鞋底宽度中心线方向(此时夹指12逐渐收拢),当夹指12的端部处于夹紧导向块13斜线段的最左位置时,滚轮30沿着夹紧导向块13的斜线边继续向左移动,滚轮30落空带动夹指12掉落到复位导向块14的斜边最左端,2个夹指12在拉簧28的拉力作用下同时快速向鞋底宽度中心线方向移动(做合抱动作),将鞋底后跟部推向网格中心,鞋底得到纠偏,PLC控制滑台气缸29的电磁阀,使电磁阀失电,滑台气缸29带动夹指12沿着复位导向块14的斜边后退(图上向右同时远离鞋底宽度中心线方向),滚轮30先与夹紧导向块13接触,然后推开夹紧导向块13,滚轮30沿着复位导向块14的斜边继续向右移动,滚轮30穿过夹紧导向块13,夹紧导向块13复位后,滚轮30位于夹紧导向块13直线段右侧,滑台气缸29后退到右极限位置时,夹指12退回到复位导向块14最右端,等待下一次循环移动,此时两个夹指12之间的距离最大,为夹具夹取鞋底腾出空间;
当纠偏装置完成纠偏动作退回到右端极限位置时,纠偏装置上的传感器感知纠偏动作正确完成,发出指令使执行机构按顺序执行后续动作: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电磁阀带电,磁耦合无杆气缸10带动其滑台座上的夹具摆动气缸32、夹具抬升气缸35、夹取气缸11及安装在夹取气缸11上的夹取夹指37整体向左移动,磁耦合无杆气缸10滑台移动到最左位置时,夹具进入鞋底夹取位置,夹具气缸11的电磁阀带电,夹具气缸11动作,夹取夹指37关闭夹紧鞋底,当感应器41感应到夹取夹指37夹取到鞋底后,磁耦合无杆气缸10滑台带动夹具摆动气缸32、夹具抬升气缸35、夹取气缸11及安装在夹取气缸11上的夹取夹指37整体向右移动,磁耦合无杆气缸10滑台移动到最右位置时,夹具抬升气缸35的电磁阀带电,夹具抬升气缸35做抬升动作,将鞋底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1-11°可调),使鞋底高出纠偏装置,避免下一步夹具摆动气缸32带着鞋底摆动时鞋底不与任何机件或物品发生碰撞现象,夹具摆动气缸32逆时针摆动(从夹具摆动气缸32的正上方向正下方看),将鞋底转动到鞋底喷涂线皮带传送线的上方50-60mm处,夹具摆动气缸32的起始位置可调,起始位置的正确位置是夹具纵向中心线与磁耦合无杆气缸10滑台的移动方向平行,夹具摆动气缸32的终止位置是鞋底纵向中心线与鞋底喷涂线皮带传送线的纵向中心线垂直,夹具摆动气缸32的转动速度可调,夹取气缸11的电磁阀失电,夹取气缸11带动夹取夹指37,使夹取夹指37张开释放鞋底,鞋底以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式平行下落到鞋底喷涂线皮带上,皮带间断移动将鞋底送到鞋底喷涂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包括丝杠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模组(1)两端通过连接板(38)连接圆筒状机架(2),所述圆筒状机架(2)的圆周侧边设置有门框,圆筒状机架(2)的上架中部固定大扭矩摆动气缸(3),大扭矩摆动气缸(3)的摆动轴(40)固定与圆筒状机架(2)的上架配合的上门框(4),与上门框(4)对应的位置吊挂圆弧形旋转门(5),圆弧形旋转门(5)位于圆筒状机架(2)内侧;
所述圆筒状机架(2)底部连接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输出端连接圆柱形框架(7),所述圆柱形框架(7)周边沿轴向设置N列,每列M层,构成N*M个储物格(8),N、M都大于等于2,圆柱形框架(7)一端中部与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连接,在圆柱形框架(7)周边的外侧沿轴的方向与每层对应设置层红外测距仪(24);
所述丝杠模组(1)螺母连接安装底板(9),安装底板(9)上固定磁耦合无杆气缸(10),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上设置夹取气缸(11),夹取气缸(11)的活塞头连接夹取夹指(37),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与夹取气缸(11)之间设置摆动升降装置;
所述安装底板(9)一端设置保持夹持力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配合夹紧导向块(13)和复位导向块(14),使得两个滑块沿夹紧导向块(13)移动夹紧后,再沿复位导向块(14)移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形旋转门(5)下部设置圆弧滑轨(15),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一端固定导向轮(16),导向轮(16)与圆弧滑轨(15)配合,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顶部连接下门框(17);
所述圆弧滑轨(15)一端与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之间设置极限位置感应器(18),圆筒状机架(2)的下架设置锁销气缸(19),锁销气缸(19)活塞头连接定位销(20),下门框(17)底部设置与定位销(20)配合的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为伺服电机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圆柱形框架(7)一端中心设置的转轴(21)连接;
所述圆柱形框架(7)底部设置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5),位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5)上与储物格(8)对应设置位红外测距仪(23);
所述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底部连接圆筒状机架(2),圆筒状机架(2)的一端连接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2),层红外测距仪定位板(22)对应连接层红外测距仪(24);
所示转轴(21)一端与大扭矩摆动气缸(3)的摆动轴(40)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夹紧导向块(13)为两个棘爪,两个复位导向块(14)为对称设置的楔形导向块,棘爪位于楔形导向块的外侧,楔形导向块两端均伸出棘爪,并且棘爪的摆动端搭接在楔形导向块的外侧面上,使得棘爪外侧面和楔形导向块的外侧面连接;
所述两个棘爪与摆动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面逐渐向中部倾斜,形成楔形;
所述保持夹持力的滑块为光轴(26)两端套设作为滑块的直线轴承(27),直线轴承(27)通过拉簧(28)保持夹持力;
所述直线轴承(27)上固定夹指(12),直线轴承(27)通过直线轴承(27)上固定的滚轮(30)抵靠在棘爪外侧和楔形导向块的外侧;
所述光轴(26)通过支架(31)固定在滑台气缸(29)的滑台上,滑台气缸(29)固定在安装底板(9)上,棘爪连接在安装底板(9)上,楔形导向块固定在安装底板(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升降装置是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上连接夹具摆动气缸(32)的底座,夹具摆动气缸(32)的摆动轴连接旋转台(33),旋转台(33)一端铰接摆动板(34),摆动板(34)上连接夹具抬升气缸(35),夹具抬升气缸(35)的活塞头抵靠在旋转台(33)上,摆动板(34)远离夹具抬升气缸(35)一端连接夹取气缸(11);
所述旋转台(33)靠近夹具抬升气缸(35)一端设置与夹具抬升气缸(35)活塞头对顶的可升降调整螺钉(3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升降装置是磁耦合无杆气缸(10)的滑台上连接夹具抬升气缸(35)的底座,夹具抬升气缸(35)活塞头连接夹具摆动气缸(32),夹具摆动气缸(32)摆动轴连接夹取气缸(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气缸(11)底部设置感知是否夹取到鞋底的感应器(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9)上设置感应滑台气缸(29)滑块行程的传感器(39),丝杠模组(1)的伺服电机、大扭矩摆动气缸(3)、夹取气缸(11)、伺服旋转驱动装置(6)、层红外测距仪(24)、位红外测距仪(23)、滑台气缸(29)、夹具摆动气缸(32)、夹具抬升气缸(35)和传感器(39)连接PLC。
CN202122397903.6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Active CN217364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7903.6U CN21736485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7903.6U CN21736485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4857U true CN21736485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3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7903.6U Active CN21736485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4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02901U (zh) 转台式自动包装机
CN106180469B (zh) 车门铰链冲压成形组装装置及方法
CN111211655B (zh) 全自动智能化点胶流水线装备
CN104858853B (zh) 自动翻料机械手及其搬料方法
US9199803B1 (en) Parts supply system for robot manufacturing system
CN104416353B (zh) 一种筒体衬板自动化装配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16430A (zh) 一种自动化装箱与码垛的装置
CN110203864B (zh) Ibc自动关盖系统及其关盖方法
CN114147527B (zh) 一种平腕臂生产装置
CN106272360A (zh) 多自由度装卸机械手
CN217364857U (zh)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CN209427710U (zh)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及蓄电池生产系统
CN113894829A (zh) 一种多爪同步机械手
CN113854710A (zh) 一种智能配底工作站
CN104988501A (zh) 热水器内胆可混装生产通用型的机器人自动涂搪系统
CN116551373A (zh) 用于汽车开关组装的柔性生产线及控制方法
CN216255761U (zh) 一种鞋底自动选位、纠偏和夹取机械臂
CN209036087U (zh) 一种卫生级阀门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15055960B (zh) 一种半成品定时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07618594U (zh) 基于机械手的三维自由弯曲自动上料装置
CN109516198A (zh)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及蓄电池生产系统
CN212197469U (zh) 一种铁芯自动定位检测和移载装置
CN113854711A (zh) 一种鞋底自动选位、纠偏和夹取机械臂
JPH01208285A (ja) サンルーフユニット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6830922U (zh) 一种鞋底自动选位夹取机械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