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2998U -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2998U
CN217362998U CN202121760752.XU CN202121760752U CN217362998U CN 217362998 U CN217362998 U CN 217362998U CN 202121760752 U CN202121760752 U CN 202121760752U CN 217362998 U CN217362998 U CN 217362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ype
solar
chip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607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忠东
罗礼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iancheng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iancheng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iancheng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iancheng Tim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607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2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2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2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涉及太阳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所述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均设置在太阳能控制盒内,所述太阳能控制盒设置在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的背面或者通过连接线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盒内设置有PD协议芯片、QC3.0接口和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太阳能发电的Type‑C和Type‑A接口双重的充电方式,便于户外的太阳能发电充电,显著提高了发电板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级半导体电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并使之转变成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是当今太阳光发电的主流形式。
目前在太阳能发电中,集中在大型的太阳能发电领域。也存在部分小型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产生用于移动设备充电的电压。但是目前这些都停留在传统的USB的5V电压输出,无法实现Type-C和Type-A双重充电,存在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解决便携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无法实现Type-C和Type-A双重充电,存在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包括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所述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均设置在太阳能控制盒内,所述太阳能控制盒设置在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的背面或者通过连接线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盒内设置有PD协议芯片、QC3.0接口和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所述Type-C接口的VBUSD端、DN端、DP端和CC端分别与PD协议芯片的SW端、CSN端和CSP端相连接,所述PD协议芯片的VIN端与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相连接,所述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Type-A接口的VCC端和D端分别与QC3.0接口的VOUT端、SW端和BST端相连接,所述QC3.0接口的VIN端与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电源包括ANDESEN接口和DC7909接口,且ANDESEN接口和DC7909接口均分别连接有D1二极管和D2二极管。
进一步地,PD协议芯片的BST端通过电容器和SW端相连接,且PD协议芯片的CC1端和PD协议芯片的CC2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述Type-C接口的最大电流为3A,检测电阻最大功率为0.09W。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控制盒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包括两个相同的电池板,且两个电池板之间相铰接,用于将两个电池板进行对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背面设置具有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可以实现太阳能发电的Type-C和Type-A接口双重的充电方式,便于户外的太阳能发电充电,显著提高了发电板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PD协议芯片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TYPE-C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TYPE-A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外部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太阳能控制盒;3、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包括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所述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均设置在太阳能控制盒1内,所述太阳能控制盒1设置在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3的背面或者通过连接线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即太阳能控制盒内设置有电路,太阳能控制盒可以做在太阳能发电板上,也可以单独做成一个独立的盒子,而后用户可以选择购买单独太阳能发电板,则可以节省购买的费用,如果需要各种输出接口,则可以连同太阳能控制盒一起购买。太阳能发电板与控制盒之间的连接线即连接太能能电池板输出与控制盒的外部电源输入。如果只买太阳能发电板,就只有一种直流电源插座输出接口,如果再买太阳能控制盒,通过一根连接线连接,就可以有太阳能控制盒里的多种接口输出。所述太阳能控制盒1内设置有PD协议芯片、QC3.0接口和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所述Type-C接口的VBUSD端、DN端、DP端和CC端分别与PD协议芯片的SW端、CSN端和CSP端相连接,所述PD协议芯片的VIN端与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相连接,所述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Type-A接口的VCC端和D端分别与QC3.0接口的VOUT端、SW端和BST端相连接,所述QC3.0接口的VIN端与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电流回流的问题,所述外部电源包括ANDESEN接口和DC7909接口,且ANDESEN接口和DC7909接口均分别连接有D1二极管和D2二极管,所述D1二极管和D2二极管的型号均为SB1045L,两个二极管的设置可以实现电流的双通道流通,提高了供电的效率。
为了提高Type-C接口的充电效率,PD协议芯片的BST端通过电容器和SW端相连接,且PD协议芯片的CC1端和PD协议芯片的CC2端相连接,所述Type-C接口的最大电流为3A,检测电阻最大功率为0.09W。
为了方便对外部进行供电,所述太阳能控制盒1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便携性,所述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3包括两个相同的电池板,且两个电池板之间相铰接,用于将两个电池板进行对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3打开,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对着太阳产生电压,电压通过供电接口供给Type-C电源芯片和Type-A电源芯片,Type-C电源芯片和Type-A电源芯片可以分别通过PD协议芯片和QC3.0接口将电流传递给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通过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给外部电源进行充电,实现了太阳能发电的Type-C和Type-A接口双重的充电方式,便于户外的太阳能发电充电,显著提高了发电板的充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所述Type-C电源芯片、Type-C接口、Type-A电源芯片以及Type-A接口均设置在太阳能控制盒内,所述太阳能控制盒设置在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的背面或者通过连接线与太阳能发电板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盒内设置有PD协议芯片、QC3.0接口和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所述Type-C接口的VBUSD端、DN端、DP端和CC端分别与PD协议芯片的SW端、CSN端和CSP端相连接,所述PD协议芯片的VIN端与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相连接,所述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Type-A接口的VCC端和D端分别与QC3.0接口的VOUT端、SW端和BST端相连接,所述QC3.0接口的VIN端与外部电源的滤波稳压结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包括ANDESEN接口和DC7909接口,且ANDESEN接口和DC7909接口均分别连接有D1二极管和D2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D协议芯片的BST端通过电容器和SW端相连接,且PD协议芯片的CC1端和PD协议芯片的CC2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述Type-C接口的最大电流为3A,检测电阻最大功率为0.09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控制盒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太阳能发电板包括两个相同的电池板,且两个电池板之间相铰接,用于将两个电池板进行对折。
CN202121760752.X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Active CN217362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0752.XU CN21736299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0752.XU CN21736299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2998U true CN217362998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9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60752.XU Active CN217362998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2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1136B (zh) 一种高效led恒流驱动电路
TW201128905A (en) Solar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with maximum power tracking
CN103227566B (zh) 一种dc-dc变换器
CN111509825A (zh)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CN217362998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太阳能装置
CN102694471B (zh) 光伏逆变器辅助电源系统
CN102412758B (zh) 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系统
CN204103759U (zh) 适用于桥式电路中上开关管驱动的供电电路以及桥式电路
CN206673848U (zh) 一种正负电源电路装置
CN100483289C (zh) 升压装置
CN108111031B (zh) 非隔离式的单芯片ac/dc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CN206252064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背包
CN209626578U (zh) 基于快充协议的双口充电电源插座电路结构
CN205265526U (zh) 一种dc-dc变换器集成电路及其应用电路
CN207304013U (zh) 基于滞环比较的功率因数矫正电路
CN207994930U (zh) 高效率同步整流boost芯片
CN205911960U (zh) 开关电源
CN213213167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电路
TW201414161A (zh) 雙向升降壓軟開關式轉換器
CN207994928U (zh) 输入电流精确可控的高效率同步整流boost芯片
CN207135069U (zh) 振荡电路
CN204349412U (zh) 实现平均电流保护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04485634A (zh) 实现平均电流保护的电源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6060226U (zh) 一种风机专用单项并网逆变器
CN200997564Y (zh) 正负极性双电源升压的dc-dc转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