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1142U -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1142U
CN217361142U CN202122512696.4U CN202122512696U CN217361142U CN 217361142 U CN217361142 U CN 217361142U CN 202122512696 U CN202122512696 U CN 202122512696U CN 217361142 U CN217361142 U CN 217361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nuclear power
coaming
flow channe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26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臣
武心壮
夏栓
郭丹丹
向文娟
吴辉平
刘洁
刘冰
黄镜宇
李东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26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1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1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1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围板、固定孔和围堰框架,所述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所述围堰框架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且相邻孔间隔架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所述围堰框架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部围板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且围板支架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在上部围板的作用下,使来流产生竖直方向的流动,使位于安全壳底部的碎片受到水流的压制,不会翻越围堰框架,避免碎片进入滤网和地坑。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背景技术
压水反应堆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核电站堆型,当发生丧失冷却剂事故(LOCA)和主蒸汽管道破裂(MSLB)事故后,高能管道破裂导致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喷射进入安全壳内,高压气体对安全壳内的各种设备、材料进行冲击可能导致大量碎片产生,碎片会堵塞安全壳内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中的堆芯,使冷却剂流动阻力增大,降低了堆芯热量的排出能力,增大了反应堆过热和放射性物质的泄露风险,为了减少事故情况下进入堆芯及滤网的碎片量,核电站在地坑滤网前方会设置钢制围堰阻挡碎片材料;
实验研究发现,由于现有的钢制围堰在对碎片材料阻挡的过程中,水流会翻越钢制围堰进入安全壳地坑,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碎片材料受到水流的夹带冲击,碎片会随着水流翻越围堰进入滤网和地坑,使围堰的阻挡功能失效,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设计一种既能满足碎片阻挡要求,同时可以对碎片进行收集的围堰装置,可以大大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水流速度增大,碎片材料受到水流的夹带冲击,碎片会随着水流翻越围堰进入滤网和地坑,使围堰的阻挡功能失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包括:上部围板、固定孔和围堰框架,所述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所述围堰框架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且相邻孔间隔架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所述围堰框架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部围板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且围板支架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流动通道的内部均设置有通道滤网,所述流动通道的一端、两侧和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过滤孔在流动通道上呈等间距设计,所述过滤孔为直径为1.6mm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上部围板与孔间隔架的侧视图呈L形设计,对流动通道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流动通道呈梯形设计,所述流动通道沿着水流方向变宽。
优选的,所述流动通道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呈等间距设计,且固定孔关于围堰框架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围板支架对流动通道进行支撑,所述围堰框架、围板支架与流动通道之间呈三角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围堰框架的下部均匀设置有流动通道,流动通道呈梯形设计,该设计利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流动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通道滤网,过滤孔的直径直径为1.6mm,水通过过滤孔流出,但水流中的碎片在通道滤网的过滤下,滞留在流动通道内,通过流动通道对碎片进行收集,碎片会堵塞安全壳内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中的堆芯,使冷却剂流动阻力增大,降低了堆芯热量的排出能力,增大了反应堆过热和放射性物质的泄露风险,造成的严重安全事故,有效的清除碎片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通过在围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上部围板为实体结构,在上部围板为的作用下,使来流产生竖直方向的流动,使位于安全壳底部的碎片收到水流的压制,不会翻越围堰框架,避免碎片进入滤网和地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围板;2、孔间隔架;3、流动通道;4、过滤孔;5、固定孔;6、围堰框架;7、通道滤网;8、围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包括:上部围板1、固定孔5和围堰框架6,围堰框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1,上部围板1为实体结构,可以改变来流方向,使一部分来流向下流动,给底部碎片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降低碎片翻越围堰的可能;
上部围板1与孔间隔架2的侧视图呈L形设计,对流动通道3进行支撑;
围堰框架6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2,且相邻孔间隔架2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3,流动通道3呈梯形设计,流动通道3沿着水流方向变宽,可以使碎片进入流动通道3后被滞留在流动通道3内;
流动通道3的内部均设置有通道滤网7,流动通道3的一端、两侧和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过滤孔4,水流通过过滤孔4流出,流动通道3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孔4,一方面有助于增加围堰框架6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流动通道3入口位置水流速度增大,使碎片顺利进入流动通道3内;
过滤孔4在流动通道3上呈等间距设计,过滤孔4为直径为1.6mm的圆孔,在这个孔径下可以使水流顺利通过的同时,将碎片滞留在流动通道3内,流动通道3呈梯形设计,该设计利用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流动通道3的内部设置有通道滤网7,过滤孔4的直径直径为1.6mm,水通过过滤孔4流出,但水流中的碎片在通道滤网7的过滤下,滞留在流动通道3内,通过流动通道3对碎片进行收集,同时流动通道3上方的上部围板1为实体结构,在上部围板1为的作用下,使来流产生竖直方向的流动,使位于安全壳底部的碎片收到水流的压制,不会翻越围堰框架6,避免碎片进入滤网和地坑;
围堰框架6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5,固定孔5呈等间距设计,且固定孔5关于围堰框架6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使固定更稳定,将围堰框架6设置在安全壳内地坑和滤网前面,并用螺栓通过固定孔5对围堰框架6进行固定;
上部围板1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8,且围板支架8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围板支架8对流动通道3进行支撑,围堰框架6、围板支架8与流动通道3之间呈三角形设计,对上部围板1进行支撑和固定,再循环水流携带碎片流向围堰框架6,水流遇到上部围板1的阻挡,改变来流方向,使一部分来流向下流动,给水流底部碎片一个竖直向下的力,降低碎片翻越围堰的可能,水流下部的碎片随水流进入流动通道3的内部,水流通过过滤孔4的空隙流出进入地坑,碎片被通道滤网7过滤滞留在流动通道3内,对碎片进行过滤和收集。
工作原理:首先,将围堰框架6设置在安全壳内地坑和滤网前面,并用螺栓通过固定孔5对围堰框架6进行固定,若核电站发生事故,安注系统启动向堆芯及地坑内注水,之后再循环开启,围堰装置被水淹没,安全壳内脱落的碎片随再循环水流流向围堰框架6;
其次,再循环水流携带碎片流向围堰框架6,水流遇到上部围板1的阻挡,改变来流方向,使一部分来流向下流动,给水流底部碎片一个竖直向下的力,降低碎片翻越围堰的可能,水流下部的碎片随水流进入流动通道3的内部,水流通过过滤孔4的空隙流出进入地坑,碎片被通道滤网7过滤滞留在流动通道3内,对碎片进行过滤和收集;
最后,若水流速度降低,则在工作结束后,可对流动通道3内被通道滤网7过滤掉的碎片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围堰框架6可以恢复水流的流通速度,恢复工作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围板(1)、固定孔(5)和围堰框架(6),所述围堰框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部围板(1),所述围堰框架(6)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孔间隔架(2),且相邻孔间隔架(2)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流动通道(3),所述围堰框架(6)底部的两侧与一端皆均匀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上部围板(1)一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围板支架(8),且围板支架(8)的一端均与流动通道(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围板(1)为实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3)的内部均设置有通道滤网(7),所述流动通道(3)的一端、两侧和顶端皆均匀设置有过滤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4)在流动通道(3)上呈等间距设计,所述过滤孔(4)为直径为1.6mm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围板(1)与孔间隔架(2)的侧视图呈L形设计,对流动通道(3)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3)呈梯形设计,所述流动通道(3)沿着水流方向变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3)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孔(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5)呈等间距设计,且固定孔(5)关于围堰框架(6)的垂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支架(8)对流动通道(3)进行支撑,所述围堰框架(6)、围板支架(8)与流动通道(3)之间呈三角形设计。
CN202122512696.4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Active CN217361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2696.4U CN217361142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2696.4U CN217361142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1142U true CN217361142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2696.4U Active CN217361142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1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8285B (zh) 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过滤器系统
CN207659125U (zh) 一种炼钢用冷却水用净化回收装置
EP2487690B1 (en) Debris exclusion and retention device for a fuel assembly
EP2642488B1 (en) Bottom nozzle filter device and debris-resistant bottom nozzle using the device
CN217361142U (zh)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CN113851243A (zh) 一种核电站内具有碎片收集功能的围堰装置
CN107998733B (zh) 一种带笼状过滤网的废水余热回收过滤装置
KR20190043538A (ko) 연료 집합체
CN106782691B (zh) 核电站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
CN221095179U (zh) 一种核电防护围堰结构
CN203250543U (zh) 一种用于拦截并贮存碎渣的装置
CN212823279U (zh) 数控钢板切割机
CN210315446U (zh) 一种调压井内的拦污检修结构
US4156629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the wall of the vessel of a fast neutron reactor
CN211202053U (zh) 一种矿井用的集水防护装置
CN218280721U (zh) 一种生态驳岸挡石区杂物过滤装置
RU21118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труб
CN218306490U (zh) 一种拦污装置
CN216109629U (zh) 用于导流洞洞口水上检修施工平台
CN211486805U (zh) 一种核电站用地坑过滤器
CN205604201U (zh) 一种新的平行双浮筒拦污栅装置
CN211411197U (zh) 一种河道治理设备
CN213195554U (zh) 一种铜杆铸机用水清洁循环系统
CN215627387U (zh) 减排节水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0357558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用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Hong C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