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0735U -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0735U
CN217360735U CN202221089151.5U CN202221089151U CN217360735U CN 217360735 U CN217360735 U CN 217360735U CN 202221089151 U CN202221089151 U CN 202221089151U CN 217360735 U CN217360735 U CN 217360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level
resistor
control circuit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91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卢保东
韩雪
汪翠兰
殷宪宇
仝清付
赵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Smar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91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0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0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0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该主控电路能够在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时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该唤醒电路能够在信号接收电路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唤醒该主控电路,以确保主控电路能够及时执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操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所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其功耗也随之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功耗较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包括:中断触发电路和中断解除电路;
所述中断触发电路分别与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主控电路的中断触发端连接,所述中断触发电路用于若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则控制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
所述中断解除电路分别与所述中断触发端和所述主控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中断解除电路用于若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所述驱动端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则在所述PWM信号的驱动下将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所述主控电路用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进入休眠状态,以及用于在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时由所述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并向所述驱动端输出所述PWM信号。
可选地,所述中断触发电路包括: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中断触发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平小于所述第一电平。
可选地,所述中断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断触发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断解除电路包括:充放电子电路和开关子电路;
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的驱动端和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子电路用于在所述PWM信号的驱动下,控制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的电平保持为第三电平,所述第三电平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中断触发端连接,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子电路用于若所述第一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三电平,则控制所述第二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所述第二电平。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
可选地,所述开关子电路包括:开关三极管;
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充放电子电路连接;
所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断触发端连接;
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
所述中断触发电路和所述中断解除电路均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中断触发端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主控电路,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唤醒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用于若检测到触发信号,则控制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
所述主控电路的中断触发端和驱动端均与所述唤醒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进入休眠状态,以及在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时由所述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并向所述驱动端输出PWM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可选地,所述主控电路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该主控电路能够在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时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该唤醒电路能够在信号接收电路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唤醒该主控电路,以确保主控电路能够及时执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操作。基于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无线控制、语音控制或手势控制的电子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为能够基于接收到的语音控制信号操控电视、空调、风扇或抽油烟机等智能家电设备的智能语音盒子。或者,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感应功能或人体感应功能的智能家电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门锁、智能穿衣镜或智能监控设备等。
参考图1,该电子设备包括:唤醒电路10,信号接收电路20和主控电路30。该信号接收电路20的输出端OUT与唤醒电路10连接。唤醒电路10还分别与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和驱动端DP连接。该主控电路30用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进入休眠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在该休眠状态下,主控电路30不处理信号。
该信号接收电路20用于若检测到触发信号,则控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触发信号。信号接收电路20在未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即未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二电平,即输出端OUT的默认电平为第二电平。若信号接收电路20接收到触发信号,则可以控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一电平。例如,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向输出端OUT输出方波信号,从而控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从默认的第二电平跳变为第一电平。
可选地,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是音频信号采集电路(例如麦克风),其检测到的触发信号可以是语音控制信号。或者,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是图像采集电路(例如相机),其检测到的触发信号可以图像信号(例如手势控制图像或人体图像)。又或者,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是红外传感器,其检测到的触发信号可以是红外信号。再或者,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是距离传感器,其检测到的触发信号可以是距离信号。再或者,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其检测到的触发信号可以是光信号。再或者,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是电子设备的通信芯片,例如蓝牙芯片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芯片,该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接收另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号接收电路20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能够将该控制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例如方波信号)后传输至唤醒电路10。
该唤醒电路10用于当信号接收电路20的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时,控制该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的有效电平为第一电平。因此,主控电路30能够基于该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为第一电平,中断休眠状态,并进入唤醒状态。并且,主控电路30在唤醒状态下,还能够向驱动端DP输出PWM信号。
唤醒电路10还能够在该PWM信号的驱动下,将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也即是,唤醒电路10能够在该PWM信号的驱动下,结束对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
可以理解的是,主控电路30唤醒后即可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可以是信号接收电路20接收到的触发信号(例如语音控制信号、图像信号或红外信号等),或者,可以是其他电路传输的待处理的信号。并且,主控电路30在完成信号处理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可以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该时长阈值可以是主控电路30中预先配置的,例如该时长阈值可以为1分钟。该主控电路30可以基于其处理资源的占用情况来确定是否处于空闲状态。例如,若主控电路30检测到其处理资源的占用率低于某一阈值时,则可以确定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地,该主控电路30可以为M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等具备信号处理功能的集成电路。
示例的,若该电子设备为智能语音盒子,则当该智能语音盒子的信号接收电路20接收到语音控制信号(即触发信号)时,能够触发唤醒电路10唤醒主控电路30。该主控电路30进而可以基于该语音控制信号实现对其所连接的智能家电设备的控制。并且,主控电路30在完成相关控制操作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唤醒电路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参考图2,该唤醒电路10包括:中断触发电路110和中断解除电路120。
该中断触发电路110分别与信号接收电路20的输出端OUT和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连接。中断解除电路120分别与中断触发端TP和主控电路30的驱动端DP连接。该主控电路30用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进入休眠状态。
该中断触发电路110用于若该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则控制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的有效电平为第一电平。因此,当中断触发电路110控制该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时,主控电路30能够中断休眠状态,并进入唤醒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该信号接收电路20的输出端OUT的默认电平为第二电平,该中断触发端TP的默认电平也为第二电平。当信号接收端电路20检测到触发信号时,能够控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一电平。该第一电平相对于第二电平为高电平。例如,信号接收电路20可以向输出端OUT输出方波信号,从而控制该输出端OUT的电平从默认的第二电平跳变为第一电平。相应的,该中断触发电路110能够控制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也由默认的第二电平跳变为第一电平,并保持该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保持为第一电平,以确保该主控电路30能够从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
该中断解除电路120用于若主控电路30通过驱动端DP输出PWM信号,则在该PWM信号的驱动下将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电路30从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后,能够通过其驱动端DP输出PWM信号。该PWM信号能够驱动中断解除电路120将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由第一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以结束对该中断触发端TP的中断触发。
可以理解的是,在主控电路30的唤醒过程中,需使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保持为第一电平,进而使得该主控电路30执行中断操作,即从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在该主控电路30进入唤醒状态后,应控制该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为第二电平,以确保该主控电路30能够执行除中断操作外的其它信号处理操作。因此,该主控电路30在进入唤醒状态后,可以通过驱动端DP输出PWM信号,以驱动中断解除电路120解除中断触发。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该主控电路能够在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时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该唤醒电路能够在信号接收电路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唤醒该主控电路,以确保主控电路能够及时执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操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该中断触发电路110可以包括:比较器A1。
该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与信号接收电路20的输出端OUT连接,该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V1连接,该比较器A1的输出端与中断触发端TP连接。其中,该第一电源端V1的电平小于第一电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比较器A1可以作为电压比较器。当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时,由于该第一电平大于其反向输入端所连接的第一电源端V1的电平,因此,该比较器A1输出端的电平也为第一电平。相应的,该比较器A1输出端所连接的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也为第一电平。
当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平小于反向输入端所连接的第一电源端V1的电平时,比较器A1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二电平。相应的,该比较器A1输出端所连接的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也为第二电平。
其中,该第一电源端V1的电平可以基于主控电路30的工作电压确定。可选地,该第一电源端V1的电平可以为主控电路30的工作电压的1/2。示例的,当主控电路30的工作电压为5伏特(V)时,该第一电源端V1的电平可以为2.5V。
可选地,该比较器A1可以为运算放大器。
参考图3,该中断触发电路11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二电阻R2。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中断触发端TP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信号接收电路20的输出端OUT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可以构成分压电路,该分压电路能够对比较器A1的输出端的电压进行分压。当比较器A1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且该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时,通过该分压电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单向导通性,能够使得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平相对于反向输入端的电平仍为高电平。由此,可以使得该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平保持为第一电平。基于该比较器A1的反馈原理可知,该比较器A1的输出端的电平能够保持为第一电平。
可以理解的是,在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跳变为第一电平后,主控电路30进入唤醒状态还需一定的时长。对于信号接收电路20通过向其输出端OUT输出方波信号,以控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跳变为第一电平的场景,由于该方波信号将输出端OUT的电平上拉为第一电平后,还会将该输出端OUT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因此可能导致该主控电路30无法完成唤醒。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二极管D1能够使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保持第一电平,因此可以确保主控电路30有效唤醒。
继续参考图3,该中断解除电路120可以包括:充放电子电路121和开关子电路122。
该充放电子电路121分别与主控电路30的驱动端DP和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连接。该充放电子电路121用于在PWM信号的驱动下,控制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的电平保持为第三电平。其中,该第三电平相对于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该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二端2与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连接,该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三端3与第二电源端V2连接。该开关子电路122用于若第一端1的电平为第三电平,则控制第二端2的电平为第二电源端V2提供的第二电平。由此,可以将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也下拉至第二电平,从而结束对该中断触发端TP的中断触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电路30处于唤醒状态后,能够通过其驱动端DP输出PWM信号,以控制充放电子电路121进行充电和放电。该充放电子电路121在充电后可以将开关子电路122的第1端的电平置为第三电平。当该开关电路的第三端3为第二电平时,该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二端2和第三端3导通,该第二端2的电平被下拉至与第三端3相同的电平。由于第三端3与第二电源端V2连接,因此可以将第二端2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其中,该第二电源端V2可以为接地端,该第二电平可以为0V。
充放电子电路121在放电过程中,可以使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的电平保持为第三电平,从而使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二端2和第三端3保持导通。
可选地,参考图4,该充放电子电路121可以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三二极管D3。
该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主控电路30的驱动端DP连接,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
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第二电源端V2连接。该第四电阻的R4另一端与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30输出PWM信号时,能够控制该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和放电。当该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充电完成后,该第二电容C2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的一端的电平为第三电平。相应的,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的电平也为第三电平。在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放电的过程中,能够使得该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的电平保持为第三电平。
基于PWM的原理可知,PWM信号是以一种通(ON)状态或断(OFF)状态下的周期性脉冲序列的形式输出的。其中,通状态下的脉冲为高电平(即第三电平),断状态下相当于无脉冲输出。该高电平的脉冲可以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充电。无脉冲输出时该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放电。
例如,参考图4,该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三电阻R3放电,该第二电容C2通过第四电阻R4放电。可以理解的是,电容的放电时长与该电容的电容值,以及该电容所连接的放电电阻的电阻值正相关。
可选地,该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可以小于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若该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相等,则该第一电容C1的放电时长可以小于第二电容C2的放电时长。由此,可以确保主控电路30在输出下一个高电平脉冲前,该第二电容C2仍能够处于放电状态,进而确保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的电平能保持为第三电平。
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主控电路30输出的PWM信号驱动充放电子电路121,能够使开关子电路122的第一端1的电平稳定保持为第三电平。由此,可以确保该开关子电路122的能够稳定导通,进而确保主控电路30能够正常运行。
继续参考图4,该开关子电路122可以包括:开关三极管T1。该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作为第一端1与充电放电子电路121连接。该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作为第二端2与中断触发端TP连接。该开关三极管T1的发射极作为第三端3与第二电源端V2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开关三极管T1的基极的电平为第三电平,发射极所连接的第二电源端V2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时,该开关三极管T1呈导通状态。相应的,该开关三极管T1的集电极的电平被下拉至与发射极相同的第二电平。
可选地,参考图5,该唤醒电路10还可以包括:第五电阻R5。该中断触发电路110和中断解除电路120均通过该第五电阻R5与中断触发端TP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五电阻R5用于对比较器A1输出的信号进行限流,以避免主控电路30的功能受损。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参考图6,该电子设备的工作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信号接收电路监测到触发信号后,控制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信号接收电路20监测到触发信号后,可以控制其输出端OUT的电平为第一电平。
步骤102、比较器输出第一电平。
步骤103、比较器输出端的第一电平拉高同相输入端的电平,使比较器的输出端锁定为第一电平。
步骤104、主控电路基于其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触发中断程序,以进入唤醒状态。
当比较器A1的输出端为第一电平时,该主控电路30的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也为第一电平。由于该中断触发端TP的有效电平为第一电平,因此,当该中断触发端TP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时,能够触发主控电路30的中断程序,主控电路30能够响应于该中断程序,中断休眠状态并进入唤醒状态。
步骤105、主控电路唤醒后输出PWM信号,中断解除电路在PWM信号的驱动下将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以解除中断触发。
步骤106、主控电路唤醒后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完成信号处理后停止输出PWM信号并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107、主控电路保持休眠状态。
步骤108、信号接收电路实时监测是否有触发信号。
在主控电路30休眠的过程中,信号接收电路20能够实时监测是否有触发信号。若检测到触发信号,则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步骤102以唤醒主控电路30。若未检测到触发信号,则主控电路仍保持休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102以及步骤103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对于比较器A1的工作原理的相关介绍,步骤105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对于中断解除电路120的相关介绍,步骤106至步骤108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对于信号接收电路20和主控电路30的相关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该主控电路能够在检测到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时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功耗。该唤醒电路能够在信号接收电路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唤醒该主控电路,以确保主控电路能够及时执行相应的信号处理操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字样用于对作用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应理解,“第一”、“第二”、“第n”之间不具有逻辑或时序上的依赖关系,也不对数量和执行顺序进行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电路包括:中断触发电路和中断解除电路;
所述中断触发电路分别与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主控电路的中断触发端连接,所述中断触发电路用于若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则控制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
所述中断解除电路分别与所述中断触发端和所述主控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中断解除电路用于若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所述驱动端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则在所述PWM信号的驱动下将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下拉为第二电平;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所述主控电路用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进入休眠状态,以及用于在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时由所述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并向所述驱动端输出所述PWM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触发电路包括: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中断触发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端的电平小于所述第一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触发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断触发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断解除电路包括:充放电子电路和开关子电路;
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的驱动端和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子电路用于在所述PWM信号的驱动下,控制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的电平保持为第三电平,所述第三电平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中断触发端连接,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二电源端连接,所述开关子电路用于若所述第一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三电平,则控制所述第二端的电平为所述第二电源端提供的所述第二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二极管,第四电阻,第二电容以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第四电阻的电阻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子电路包括:开关三极管;
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充放电子电路连接;
所述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断触发端连接;
所述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
所述中断触发电路和所述中断解除电路均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中断触发端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信号接收电路,主控电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
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唤醒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用于若检测到触发信号,则控制所述输出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
所述主控电路的中断触发端和驱动端均与所述唤醒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若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则进入休眠状态,以及在所述中断触发端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时由所述休眠状态进入唤醒状态,并向所述驱动端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相对于所述第二电平为高电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为微处理器MPU。
CN202221089151.5U 2022-05-07 2022-05-07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360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9151.5U CN217360735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9151.5U CN217360735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0735U true CN217360735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9151.5U Active CN217360735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0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8735B (zh) 电动汽车的电源唤醒控制电路
RU2643474C2 (ru) Схема,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буждения главного блока микроконтроллера
WO2023005733A1 (zh) 控制器、控制方法、车辆及控制系统
CN109840006B (zh) 主控芯片供电装置
US11974085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earphone, and smart wrist worn device
CN112440775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03699199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通断电控制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5837861A (zh) Bms休眠唤醒电路、方法、bms和用电设备
CN217360735U (zh)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21078261A1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654901B (zh) 休眠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09683735A (zh) 一种触摸屏唤醒电路、方法及电子锁
CN211653439U (zh) 一种按键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7640139U (zh) 主控电路的唤醒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2637354B (zh) 通过工作电压调整红外线电流的遥控器及其方法
CN218103100U (zh) 主控电路的开关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3467333B (zh) 开机控制电路及开机控制方法
CN214157330U (zh) 开关机电路及心电设备
CN110244595B (zh) 一种dcm休眠静态电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123532A (zh) 低功耗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684722A (zh) 低功耗电源控制电路
CN217443770U (zh) 开关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200142527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218489499U (zh) 电源唤醒系统
CN111694293A (zh) 一种低功耗控制电路以及一种低功耗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