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269U -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269U
CN217357269U CN202221009089.4U CN202221009089U CN217357269U CN 217357269 U CN217357269 U CN 217357269U CN 202221009089 U CN202221009089 U CN 202221009089U CN 217357269 U CN217357269 U CN 217357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compressor
frequency
compressors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90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世山
宗鹏鹏
李成伟
詹飞龙
诸葛水明
马骥
韦林林
王恒
徐言先
田志远
刘金锁
王庆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an'er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90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模块、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模块、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内换热器顺序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压缩机模块采用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其包括至少一定频压缩机和至少一变频压缩机,所述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一排气管并接至排气总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

Description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变频压缩机因为排气量的可调节性带来了宽负荷适应性,在户式中央空调系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是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在低负荷条件下,变频压缩机低频运行,此时由于电机效率和容积效率两个效率均出现下降,致使作为电机效率容积效率复合函数的压缩机总效率(有效压缩功/压缩机总电功)大幅下降,造成低负荷条件下空调整机系统出现低效率;通常,变频压缩机效率在50%负荷附近最高可以达到70%,对应制冷系统EER(EER是EnergyEfficiency Ratio的简称,即空调、采暖设备的能效比)达到4.5以上;而在10%负荷附近则变频压缩机效率降低到45%左右,系统EER降低到2.0以下,请参考图1。
从户式中央空调实际负荷率分布调查可知,请参考图2,大多数家庭中央空调负荷率在50%及以上的时间占比很低,而负荷率在30%以下的时间占比较高,这是因为家庭住宅中的卧室通常不会住满,夜间只有有人就寝的房间才会空调内机运行,无人房间和客餐厅等公共空间的空调内机都是停止运行的。
由此看来,提升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在30%以下负荷运行时段的能效,是降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实际能耗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模块、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模块、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内换热器顺序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压缩机模块采用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其包括至少一定频压缩机和至少一变频压缩机,所述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一排气管并接至排气总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分别通过一吸气管并接至吸气总管。
较佳地,所述内换热器的水路和制冷剂路通过换热以生产建筑物内空调末端所需要的的冷水或热水。
较佳地,在所述空调系统的中低负荷状态下,所述压缩机模块只运行部分压缩机。
较佳地,所述压缩机为输出具有脉冲特性周期特性的活塞压缩机或者转子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单向阀之间接入储气罐。
较佳地,在相邻的两所述压缩机的缸体之间通过均油管连通,所述均油管连通在所述压缩机缸体的油位以下。
较佳地,在相邻的两所述压缩机的缸体之间通过均压管连通,所述均压管连通在所述压缩机缸体内的油位以上。
较佳地,所述单向阀在不小于0.01Mpa压差下可正向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①高节能特性:本发明由于在中低负荷下空调系统只运行部分压缩机,而冷凝器、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却全部征用,降低了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具有高节能特性;本发明通过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组合使用,在单只大功率变频压缩机低负荷低效率的能量期间内通过小功率变频压缩机的高效率,解决了单只大功率变频压缩机低频(低负荷)运行时由于电机效率和容积效率两个效率均出现下降,致使作为电机效率容积效率复合函数的压缩机总效率大幅下降,造成低负荷条件下制冷空调整机系统出现低效率的问题。
②高可靠性:本发明投入运行的定频变频压缩机排气管建立高压排气状态,顺向打开排气管路上的单向阀,高压制冷剂气体流路打通,空调系统运行;停机状态压缩机排气管上单向阀进入“反向截止”,阻断制冷剂通过停机状态下压缩机反流;如果是输出具有脉冲特性周期特性的活塞压缩机或者转子压缩机,则可在压缩机排气口与单向阀之间接入一个储气罐作为缓冲器,改善流过单向阀制冷剂气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这种多只定频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以满足变负荷方法具有高可靠性。
③宽负荷适应性:本发明通过改变定频变频压缩机的投入运行数量和变频压缩机的频率,实现压缩机组总排气量和制冷空调系统制冷量的连续调节以满足变负荷要求,具有宽负荷适应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为采用变频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EER;
图2为变频压缩机不同负荷下的能效曲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采用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的压缩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的能量输出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的能效曲线;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的均油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模块2、外换热器1、节流装置4和内换热器3,所述压缩机模块2、外换热器1、节流装置4、内换热器3顺序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压缩机模块2采用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其包括至少一定频压缩机205和至少一变频压缩机204,所述定频压缩机205和变频压缩机204的排气口分别通过一排气管203并接至排气总管201,排气总管201与外换热器1连接;所述排气管203上设有单向阀202;所述定频压缩机205和变频压缩机204的吸气口分别通过一吸气管206并接至吸气总管207,吸气总管207与内换热器3连接;所述内换热器3的水路5和制冷剂路通过换热以生产建筑物内空调末端所需要的的冷水或热水。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中,采用多只定频变频压缩机并联作为制冷剂回路的循环动力,通过开启不同数量的定频变频压缩机以及调节变频压缩机204功率,来满足不同工况的不同制冷(制热)负荷需求;通过设置在压缩机排气管203上的单向阀202来阻断处在停机状态下压缩机的制冷剂反流。
本实施例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运行时,根据输出端现场信号反馈来决定定频变频压缩机的启动数量和变频压缩机204的频率;投入运行的定频变频压缩机排气管203建立高压排气状态,顺向打开排气管203上的单向阀202,高压制冷剂气体流路打通,空调系统运行;处在停机状态压缩机的排气管203上的单向阀202在反向压差作用下进入“反向截止”,阻断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停机状态下压缩机反流到运行压缩机的吸气口。
本实施例只在压缩机排气管203上增设了一个单向阀202,用于“反向截止”,防止在该压缩机停运而其它并行压缩机仍在运行期间冷凝器高压气体穿越压缩机反向流动到低压侧产生“制冷剂短路”;单向阀202安装在排气管203上,由于压缩机排气具有高压力、高密度、低体积流量、低流动阻力的特性,单向阀202只消耗0.01Mpa压差即可正向打开,开阀的能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在中低负荷下空调系统只运行部分压缩机,而冷凝器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却全部征用,降低了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温差,提高了蒸发压力降低了冷凝压力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效,具有高节能运行特性。
以两只定频压缩机205和一只变频压缩机204并联为例,在一套变负荷制冷系统中运行时:
请参考图5和图6,假设这三只压缩机的能力都是相等的,在标准工况下,一个压缩机的制冷(制热)功率是Q,压缩机电机功率是1.0P,根据空调系统的负荷要求,如果需要压缩机系统的功率小于1.0P,那么只需要开一只变频压缩机204,变频压缩机204的功率在0至1.0P之间是可调节的,且变频压缩机204的功率在0.5P左右时,能效最高。如果需要压缩机系统的功率在1.0P至2.0P之间,那么需要开一只定频压缩机205和一只变频压缩机204。如果需要压缩机系统的功率在2.0P至3.0P之间,那么需要开两只定频压缩机205和一只变频压缩机204。
实施例2
本实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由于各个压缩机回油条件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各个压缩机底部油箱的冷冻油油位出现差异,运行一段时间后这种油位累积差异很明显,甚至造成某只压缩机失油过多以致影响运动部件润滑导致压缩机安全性问题,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在相邻压缩机的缸体的中下部之间通过均压管209连通,所述均压管209位于所述压缩机缸体内的油位以上,目的是连通平衡压缩机回气腔的压力;在相邻压缩机的缸体的底部之间通过均油管208连通,所述均油管208连通在所述压缩机缸体的油位以下,目的是连通平衡压缩机之间的冷冻油油位,防止某只压缩机因失油过多而影响运动部件润滑带来压缩机安全性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模块、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模块、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内换热器顺序连接构成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压缩机模块采用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其包括至少一定频压缩机和至少一变频压缩机,所述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一排气管并接至排气总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分别通过一吸气管并接至吸气总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换热器的水路和制冷剂路通过换热以生产建筑物内空调末端所需要的冷水或热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系统的中低负荷状态下,所述压缩机模块只运行部分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输出具有脉冲特性周期特性的活塞压缩机或者转子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单向阀之间接入储气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所述压缩机的缸体之间通过均油管连通,所述均油管连通在所述压缩机缸体的油位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所述压缩机的缸体之间通过均压管连通,所述均压管连通在所述压缩机缸体内的油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在不小于0.01Mpa压差下可正向打开。
CN202221009089.4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Active CN217357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9089.4U CN21735726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9089.4U CN21735726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269U true CN217357269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9089.4U Active CN217357269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42549U (zh) 压缩机组系统及热泵系统
CN101338951B (zh) 水冷热泵型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10822756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500393B (zh) 具有三级离心式压缩机的多联机热泵系统
CN216752525U (zh) 冷站单元、集成冷站系统
WO2022116133A1 (zh) 试验箱用大跨度低温制冷系统
CN217357269U (zh) 一种多只定变频压缩机并联使用的单系统变负荷空调系统
CN108278793B (zh) 可实现变流量单级压缩循环与复叠循环的热泵系统
CN114856976A (zh) 采用多只定频变频压缩机并联的压缩机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1255527Y (zh) 水冷热泵型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14992890A (zh) 复叠式热泵系统
CN204593946U (zh) 空调热水系统
CN108253653B (zh) 变流量单级压缩循环与复叠循环的热泵系统
CN108088109B (zh) 带中间补气的热泵系统
CN207317311U (zh) 一种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风冷冷水制冷系统
CN206269419U (zh) 一种基于三级离心式压缩机的多联机热泵系统
CN218495213U (zh) 一种冷水系统及空调
CN219829011U (zh) 带多换热器的热泵系统
CN219178019U (zh) 换热系统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880471U (zh) 热泵空调机组
CN217817537U (zh) 节能冷水机组
CN218583464U (zh) 一种双节流交叉式复叠热泵系统
CN219037156U (zh) 一种基于单压缩机的热泵与除湿系统
CN221099088U (zh) 一种制热制冷恒温冷库系统
CN210921859U (zh) 一种全年节能型并联高效冷水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7

Address after: Room R21-A124, Room 403, No. 1, Mingzhu 1st Street, Hengli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66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Wan'er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building 1, No. 23 and 33, Lane 466, Yindu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